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21,(18)
目的探讨外周血Toll样受体9(TLR9)基因多态性与成人EB病毒(EBV)感染风险及免疫功能的关系。方法选择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常州市第二人民医院2018年1月-2020年1月收治的EB病毒感染患者120例为研究组,选择同期医院进行体检的健康人70名为对照组。针对TLR9基因1486T/C设计特异性引物,采用高分辨率熔解曲线法(HRM)检测基因分型。采用流式细胞仪对EB病毒感染患者外周血中CD_4~+、CD_4~+/CD_8~+、NK细胞、B细胞占比进行检测。结果 120例EBV感染阳性患者以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为主,共85例,占70.83%,其次是噬血细胞综合征、恶性肿瘤和恶性血液病,分别占10.00%、8.33%、6.67%。研究组TLR9基因1486T/C位点TT基因型、T等位基因频率(24.17%、47.50%)低于对照组(P0.05)。TLR9-1486T/C位点TC/CC型患者CD_4~+、CD_4~+/CD_8~+、NK细胞、B细胞水平(27.10±2.58%、1.65±0.19、0.31±0.07%、0.41±0.08%)低于TT型患者;TLR9-1486T/C位点不同基因型疾病类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TLR9 TC/CC基因型、TLR9 C等位基因是成人EB病毒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TLR9基因1486T/C位点TC、CC基因型增加本地区人群对EBV的易感性,但与疾病种类无关。 相似文献
2.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21,(21)
目的探讨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rain-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 BDNF)基因多态性与乙型肝炎肝硬化易感性及病情进展的关联。方法选择海南西部中心医院感染科2018年6月-2019年12月收治的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80例为研究组,同期医院收治的乙型肝炎但未出现肝硬化病理改变的患者80例为对照组。研究组患者按照肝功能分为Grade A组21例、Grade B组29例和Grade C组30例。采用聚合酶链式扩增反应(PCR)对BDNF基因rs6265位点进行扩增;分析不同肝功能分级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BNDF基因rs6265位点基因型分布及血清BDNF、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和碱性磷酸酶(ALP)水平。结果研究组BDNF基因rs6265位点AA基因型、A等位基因频率高于对照组,GG基因型、G等位基因频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校正性别、年龄和乙型肝炎病毒(HBV)-DNA载量常量因素后,携带BDNF基因rs6265位点AA基因型、A等位基因是乙型肝炎肝硬化发生的影响因素(P0.05);三组不同肝功能分级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BDNF基因rs6265位点GG、AA基因型频率及ALT、AST、ALP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Grade C组GG、AA型频率及血清ALT、AST、ALP水平高于Grade B组和Grade A组(P0.05)。结论 BNDF基因rs6265位点AA基因型显著增加本地区居民乙型肝炎肝硬化易感性,且与肝功能分级有关,值得临床筛查。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外周血谷胱甘肽S转移酶M1(GSTM1)和T1基因(GSTT1)与乙型肝炎肝硬化易感性及肝功能的关系。方法 选取2018年3月-2021年3月医院收治的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110例(研究组)、乙型肝炎患者45例(对照组)为研究对象,检测患者外周血GSTM1和GSTT1基因分型,Child Pugh分级标准评估患者肝功能,并检测血清肝功能指标[谷丙转氨酶(ALT)、总胆红素(TBiL)、谷草转氨酶(AST)],比较两组外周血GSTM1、GSTT1基因型分布情况,分析不同临床特征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GSTM1及GSTT1基因暴露水平,明确GSTM1和GSTT1与乙型肝炎肝硬化易感性及肝功能的关系。结果 研究组肝功能指标、肝功能分级较对照组高(P<0.05)。研究组GSTM1空白基因占比、GSTT1非空白基因占比高于对照组(P<0.05)。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Child Pugh分级为C级的GSTM1空白基因分布频率较GSTM1非空白基因高,GSTT1非空白基因分布频率较GSTT1空白基因高(P<0.05)。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结果显示GSTM1空白基因、G... 相似文献
4.
目的综合分析miR-196a-2基因中功能性rs11614913单核苷酸多态性与乳腺癌易感性的关系。方法电子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等外文数据库,CNKI、万方、维普等中文数据库,收集关于miR-196a-2基因多态性与乳腺癌易感性的病例对照研究,利用meta分析的方法对各研究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及异质性检验,合并OR值及95%置信区间,并检测发表偏倚。结果本研究共纳入4篇文献,包括3 474例病例和4 469例对照,meta分析结果显示携带CC基因型的人群中乳腺癌发病风险增高(OR=1.11,95%CI:1.01~1.22);携带TT基因型的人群中乳腺癌发病风险降低(OR=0.85,95%CI:0.75~0.95)。结论 miR-196a-2基因多态性与乳腺癌易感性相关,携带CC基因型的人群是乳腺癌的高危人群,携带TT基因型的人群是乳腺癌的低危人群。 相似文献
5.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21,(10)
目的探讨微小RNA(miR)-146a和miR-196a2基因多态性对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患者宫颈癌易感性的影响及诊断价值。方法选择2018年1月-2019年12月海南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收治的高危型HPV感染宫颈癌患者70例作为宫颈癌(CC)组,选择同期接受治疗的高危型HPV感染宫颈上皮内瘤变(CIN)患者70例作为CIN组,选择同期无宫颈病变但存在高危型HPV感染的体检者50名作为对照组。分别采用DNA测序法和2~(-△△ct)法检测三组miR-146a基因rs2910164位点、miR196a2基因rs11614913位点基因多态性及其mRNA表达水平。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对其诊断价值进行评价。结果三组研究对象miR-146a基因rs2910164位点GC、CC基因型、miR196a2基因rs11614913位点CC、TT分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研究对象整体miR-146a基因rs2910164位点G/C等位基因、miR196a2基因rs11614913位点C/T等位基因分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CC组miR-146a mRNA、miR196a2 mRNA表达水平高于CIN组及对照组,CIN组高于对照组(P0.05); ROC分析结果显示,外周血中miR-146a、miR196a2 mRNA诊断CC的曲线下面积(AUC)均0.7。结论 miR-146a和miR-196a2基因多态性可能是本地区高危型HPV感染女性宫颈癌的易感因素,其mRNA水平对于宫颈癌具有一定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miR-152基因多态性与子痫前期易感性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联勤保障部队第908医院2017年1月至2019年10月收治的156例子痫前期的孕妇作为病例组(其中轻度子痫前期62例、重度子痫前期94例;晚发型子痫前期56例、早发型子痫前期100例),134例血压正常的孕妇作为对照组.测定上述各组miR-152 rs526487 AA、AG、GG基因型及A、G等位基因频率.分析miR-152 rs526487基因型与子痫前期易感性的关系.结果 病例组miR-152 rs526487 AA基因型、A等位基因比例高于对照组(χ2值分别为58.965、104.957,P<0.05),miR-152 rs526487 AA基因型(OR=11.429,95%CI=5.91~22.78)、A等位基因(OR=2.947,95%CI=2.282~3.898)增加了子痫前期的易感性(P<0.05).重度子痫前期miR-152 rs526487 AA基因型、A等位基因比例高于轻度子痫前期(χ2值分别为48.654、123.365,P<0.05),miR-152 rs526487 AA基因型(OR=13.685,95%C I=4.251~25.698)、A等位基因(OR=2.947、95%C I=1.895~3.941)与子痫前期病情有关(P<0.05).早发型子痫前期m iR-152 rs526487 A A基因型、A等位基因比例高于晚发型子痫前期(χ2值分别为47.547、129.635,P<0.05),m iR-152 rs526487 AA基因型(OR=10.478,95%CI=5.20~23.698)、A等位基因(OR=2.845、95%CI=2.012~3.998)与子痫前期发病时间有关(P<0.05).结论 miR-152 rs526487 AA基因型和A等位基因与子痫前期易感性、病情的严重程度及发病时间有关. 相似文献
7.
各种引起慢性肝脏损害的病因理论上均有可能导致肝硬化,但事实上同样的病因长期作用是否最终发生肝硬化在不同个体间有明显的差异.这种差异主要决定于个体的遗传因素和所接触的环境因素.遗传因素相对恒定,可通过分子遗传学技术分析鉴定,为疾病防治提供可靠的实验依据.近年来已有一些肝硬化遗传易感性的报道,本文综述了其中的肝脏解毒酶基因多态性与肝硬化易感性的研究进展,包括GST、MEH、CYP、UGT、NAT等. 相似文献
8.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6,(10)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患者外周血中特异性白细胞介素-21(IL-21)+CD_4~+T细胞及γ-干扰素(IFN-γ)+CD8+T细胞表达差异,为阐明HBV感染后T细胞功能衰竭机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2013年4月-2015年4月医院收治的HBV感染患者127例,其中慢性乙型肝炎患者41例、非活动性HBsAg携带患者38例、急性乙型肝炎(AHB)患者31例、慢性HBV携带患者17例,再选择同期医院健康体检人员30名作为对照组,比较各组受试者外周血中特异性IL-21+CD_4~+T细胞及IFN-γ+CD8+T细胞表达情况;采用SPSS22.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各组受试者特异性IL-21+CD_4~+T细胞比例及非特异性IL-21+CD_4~+T细胞比例均显著高于阴性对照(P0.05),急性乙型肝炎患者特异性IL-21+CD_4~+T细胞比例及非特异性IL-21+CD_4~+T细胞比例较对照组、慢性乙型肝炎、非活动性HBsAg携带、慢性HBV携带显著升高(P0.05);各组受试者特异性IFN-γ+CD8+T细胞比例及非特异性IFN-γ+CD8+T细胞比例均显著高于阴性对照(P0.05),急性乙型肝炎特异性IFN-γ+CD8+T细胞比例及非特异性IFN-γ+CD8+T细胞比例显著高于对照组、慢性乙型肝炎、非活动性HBsAg携带以及慢性HBV携带患者(P0.05);特异性IL-21+CD_4~+T细胞与IFN-γ+CD8+T细胞比例在对照组及各HBV感染组中均呈显著正相关关系(P0.05)。结论在急性乙型肝炎患者中,特异性及非特异性IL-21+CD_4~+T细胞与IFN-γ+CD8+T细胞水平较慢性HBV感染患者显著升高,且特异性IL-21+CD_4~+T细胞与IFN-γ+CD8+T细胞具有着明显的相关性,提示HBV慢性感染患者存在T细胞免疫功能的低下。 相似文献
9.
HBV感染人体后的临床表现与机体免疫功能状态密切相关,而人类白细胞抗原(HLA)Ⅰ类基因复合体的表达产物直接调控机体免疫状态,这就造成HBV感染后结局与宿主的HLA基因多态性相互关联.此文主要介绍HLA-Ⅰ基因多态性与乙型肝炎发生发展与预防的关系. 相似文献
10.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22,(2)
目的 探讨外周血CD226基因多态性与小儿流感病毒感染易感性的关系。方法 选择青岛市海慈医院儿科2018年1月-2021年1月收治的流感患儿73例,其中重症组29例和轻症组44例,同期医院健康体检儿童30名为对照组。收集入组儿童性别、年龄以及流感患儿病原类型、发病季节等临床资料。选择与流感相关的rs727088位点设计特异性引物,采用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聚合酶链反应(PCR-RFLP)对目的片段进行扩增并分析其基因多态性分布。结果 重症组、轻症组和对照组CD226基因rs727088位点基因型分布均符合哈迪-温伯格遗传平衡(P>0.05);重症组、轻症组和对照组CD226基因rs727088位点GG基因型和A/G等位基因频率整体分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重症组和轻症组GG基因型频率(55.17%和47.73%)与G等位基因频率(63.79%和59.09%)均高于对照组(P<0.05);显性模型、隐性模型和加性模型遗传模式结果显示,重症组和轻症组不同基因型组合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CD226基因rs727088位点增加小儿流感病毒感染易感性,但对疾病严重程度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肿瘤坏死因子受体相关因子6(TRAF6)基因多态性与肝硬化患者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SBP)的易感性。方法 选择2020年1月-2021年1月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一医院入院接受治疗的肝硬化并发SBP患者62例为SBP组,选取同期医院收治的肝硬化未发生SBP患者62例为非SBP组。收集SBP组确诊及非SBP组入院时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腹水白蛋白和腹水总蛋白水平。采用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聚合酶链反应检测TRAF6基因rs5030445位点基因型分布。结果 SBP组NLR、PCT、CRP水平均高于非SBP组,腹水白蛋白、总蛋白水平低于非SBP组(P<0.05); SBP组TRAF6基因rs5030445位点AA基因型频率高于非SBP组(P<0.05); AA型SBP患者NLR、PCT、CRP水平高于GG/GA组,腹水白蛋白、总蛋白水平低于GG/GA组,不同基因型患者30 d病死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结论 TRAF6基因rs5030445位点AA基因型可能增加肝硬化患者SBP风险,但与患者入院后30 d病死率无关。 相似文献
12.
机体对HBV的免疫耐受导致感染慢性化.已有大量研究发现,在慢性HBV感染过程中,免疫调节相关基因如人类白细胞抗原(HLA)、TNF-α、细胞凋亡因子-1(PD-1)、Bcl2家族凋亡协助蛋白(BIM)等基因的表达状态与肝脏炎症程度有关.动物模型中也观察到,封闭某些基因表达可以阻断免疫炎症,更进一步证实这一点.因此,涉及基因表达的宿主遗传背景对免疫应答的影响,成为新近关注的热点问题.人类基因组变异形式之一的基因拷贝数变异(CNVs)已被证实与多种免疫性疾病的发生与发展密切相关,虽然目前尚未证实哪些基因的CNVs与HBV感染转归有关,但已有的相关研究结果对研究HBV感染后疾病进程有借鉴作用.此文就HLA、TNF-α、PD-1、BIM等基因的多态性及基因表达差异对HBV感染的影响,以及近年来对CNVs与免疫性疾病关系研究所取得的进展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3.
杨铭 《国际流行病学传染病学杂志》2003,30(6):345-347
酒精性肝病的发病率日趋增高,但其发病机制目前尚不十分明了;而发病机制的深入研究对临床治疗方案的选择和疗效的提高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就酶基因、MHC类基因、DNA修复基因和细胞因子基因的多态性及其表达水平与酒精性肝病易感性的关系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4.
酒精性肝病的发病率日趋增高,但其发病机制目前尚不十分明了;而发病机制的深入研究对临床治疗方案的选择和疗效的提高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就酶基因、MHC类基因、DNA修复基因和细胞因子基因的多态性及其表达水平与酒精性肝病易感性的关系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肿瘤坏死因子(TNF)α和β基因多态性与矿工矽肺遗传易感性的关系。方法采用病例对照设计,以男性矽肺病人183例为病例组,111例无矽肺的男性接尘矿工为对照组。应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PCR-RFLP)技术检测TNFα-308、-238和TNFβ 252位点的多态性。结果TNFα-308、-238和TNFβ 252各位点基因型在病例组和对照组间的分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吸烟且携带-308A等位基因的接尘工人更易发生矽肺(OR=2.50,95%CI=1.17~5.37)。病例组中-308G/-238 G/ 252G和-308A/-238 G/ 252A单倍型分布频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TNFα-308、-238和TNFβ 252位点基因多态在矽肺发病的遗传易感性中不起主要作用,但TNFα-308多态性与吸烟有交互作用。单倍型-308G/-238G/ 252G和-308A/-238G/ 252A可能是矽肺发生的易感性标记。 相似文献
16.
《实用预防医学》2017,(7)
目的探讨乙型病毒性肝炎易感性与IFN-γ、TNF-α及IL-10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的相关性,旨在基因层面确立青海地区藏族人群HBV易感性的影响因素。方法收集来青海大学附属医院和青海省第四人民医院就诊的藏族人群HBV感染患者血样258例作为病例组,从体检中心收集的健康人群血样126例作为对照组。DNA提取试剂盒提取外周血基因组DNA,用飞行质谱技术检测IFN-γ(+874A/T、+2109C/T)、TNF-α(-308)、IL-10(-592,-1082)多态性位点的碱基及基因型,并分析与乙型肝炎病毒性易感性的相关性。结果 TNF-α(-308)和IL-10(-592,-1082)多态性位点的碱基及基因型频率分布在病例组(92.4%、7.6%;24%、52%、24%,1.2%、23.2%、75.6%)与对照组(92.5%、7.5%;23.9%、46.3%、29.8%,4.5%、19.4%、76.1%)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尽管IFN-γ多态性位点+2109C/T的基因型和碱基及IFN-γ+874A/T位点的基因型在对照组(14.3%、43.7%、42%;2.4%、19.8%、77.8%)和病例组(10.5%、47.3%、42.2%;3.1%、30.6%、66.3%)的频率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IFN-γ+874A/T位点的A碱基在病例组的频率(18.4%)分布显著高于对照组(12.3%)(P0.05),T碱基在对照组的频率(87.7%)分布显著高于病例组(81.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青海藏族人群,IFN-γ+874A/T位点的等位基因T可能是HBV感染的保护性因素,而等位基因A是HBV感染的易感因素。 相似文献
17.
基因多态性与膀胱癌易感性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膀胱癌是泌尿系统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生和发展与环境因素、遗传因素及其交互作用等密切相关。本文综述了Ⅰ、Ⅱ相代谢酶基因和DNA修复基因多态性与膀胱癌易感性的关系,重点讨论了CYP1A1、CYP1A2、CYP2C19、CYP2D6、CYP2E1、NAT1、NAT2、GSTM1和XRCC1基因多态性与膀胱癌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焦炉工人HSP70基因多态性与外周血淋巴细胞凋亡率的关系。方法于2008年7—8月,在某焦化厂选取341名工人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工人班后尿1-羟基芘(1-OHP)的浓度,分为低暴露组(<1.52μmol/mol cr)、中暴露组(1.52~3.88μmol/mol cr)、高暴露组(>3.88μmol/mol cr)。采用流式细胞仪测定淋巴细胞凋亡率,以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方法分析焦炉作业工人外周血淋巴细胞HSP70-1基因G190C、HSP70-2基因A1267G和HSP70-hom基因T2437C基因多态性。结果携带HSP70-hom基因T/C+C/C基因型中、高暴露组工人淋巴细胞早期凋亡率均高于低暴露组(P<0.05)。携带HSP70-1 G/C+C/C、HSP70-2 A/G+G/G和HSP70-hom T/C+C/C基因型高暴露组工人淋巴细胞早期凋亡阳性率均高于低暴露组(P<0.05)。HSP70-2基因A/G+G/G基因型与高暴露环境之间存在次相乘模型的正向交互作用(γ>1,OReg=11.273,95%CI=2.244~56.641);HSP70-hom基因T/C+C/C基因型与高暴露环境之间存在超相乘模型的正向交互作用(γ>1,OReg=3.718,95%CI=1.293~10.693)。低、中、高暴露组GAC、CGT单倍型者淋巴细胞早期凋亡阳性率逐渐增加(P趋势<0.05)。结论 HSP70-2基因A/G+G/G基因型、HSP70-hom基因T/C+C/C基因型与高暴露环境的交互作用可增加淋巴细胞凋亡的危险度。GAC和CGT单倍型是淋巴细胞早期凋亡阳性率增加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和探讨慢性乙型肝炎与肝硬化患者感染SEN病毒的危险因素及采取的护理措施。方法选取医院2011年3月-2013年6月收治的慢性乙型肝炎与肝硬化患者为研究对象,使用SEN-V PCR引物探讨SEN病毒和慢性肝炎的关系,比较在病毒感染因素的作用下患者感染SEN病毒的概率;采用SPSS12.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SEN病毒主要有输血传播、静脉吸毒、母婴垂直传播以及性传播等传播途径,临床上常表现为SEN病毒单独感染和HBV等病毒合并感染;接受输血、有吸毒史、经母婴传播和性病慢性乙型肝炎与肝硬化患者的感染率分别为31.58%、36.84%、40.00%、34.38%,而未接受输血、无吸毒史、未经母婴传播和非性病患者的感染率为3.53%、3.73%、4.24%、5.41%,各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输血治疗和接触血制品、静脉吸毒、母婴以及性交等途径是慢性乙型肝炎与肝硬化患者感染SEN病毒的主要危险因素,患者应加强预防和防范,采取必要的安全护理措施,降低感染SEN病毒的概率。 相似文献
20.
娄克俭 《中华劳动卫生职业病杂志》2010,28(1)
尘肺病是目前我国危害最严重的职业病,不仅给患者带来了病痛、劳动能力降低和生活质量下降,影响了劳动力人力资源的可持续发展,也影响企业生产和社会经济发展.从分子遗传学角度探讨尘肺发生的机制,寻找有效的防治措施已成为迫切的需要.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