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目的 分析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血肿清除术后颅内感染的病原菌特征及危险因素回归方程。方法 选取2020年1月-2022年6月江南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154例接受血肿清除术治疗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纳入研究,回顾性收集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患者颅内感染情况将其分为感染组34例,未感染组120例。分析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血肿清除术后颅内感染的病原菌特征,通过单因素、多因素分析其影响因素并建立危险因素回归方程,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其预测价值。结果 154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颅内感染34例,感染率为22.08%;34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血肿清除术后颅内感染患者共分离出病原菌42株,其中革兰阳性菌26株,占比61.90%;多因素Logistic分析结果显示,格拉斯哥昏迷评分法(GCS)评分<8分、糖尿病、鞘内注射≥6次、引流管留置时间≥3 d、白蛋白水平(ALB)<35 g/L为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颅内感染的危险因素(P<0.05);将上述因素纳入影响因素模型:logit(P)=-13.435+0.739×GCS评分<8分+0.701×糖尿病+0.504×鞘内注射≥6次+0.798×...  相似文献   

2.
目的 分析脑出血血肿清除术后颅内感染影响因素,探讨脑脊液N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乳酸脱氢酶(LDH)对术后颅内感染的预测价值。方法 选取2017年1月-2020年12月台州市中心医院307例急性脑出血行血肿清除术患者,其中术后30 d颅内感染28例为感染组,279例为非感染组,分析颅内感染病原菌分布及影响因素,比较两组患者术后第2天脑脊液NT-proBNP、NSE、LDH水平差异及其预测术后颅内感染的临床价值。结果 28例颅内感染患者共分离36株病原菌,其中革兰阳性菌24株(66.67%)、革兰阴性菌11株(30.56%)、真菌1株(2.78%);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引流管留置时间、术前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是导致急性脑出血患者血肿清除术后发生颅内感染的影响因素(P<0.05)。感染组术后第2天脑脊液NT-proBNP、NSE、LDH水平高于非感染组(P<0.05),联合检测预测急性脑出血血肿清除术后颅内感染的曲线下面积为0.843。结论 急性脑出血血肿清除术后发生颅内感染患者术后第2天脑脊液NT-proBNP...  相似文献   

3.
高血压脑出血是高血压病中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其发病率与血压升高程度有关。男性发病率稍高,多见于50~60岁的病人,但在年轻的高血压病人也可发病。在各种非损伤性高血压的病因中,高血压脑出血占90%左右。虽然高血压脑出血在脑卒中占10%,但根据Knrtze的脑血管病流行病学研究,死于脑血管病的患者中每4名就有1名脑出血患者,说明此病的严重性,高血压脑出血的手术治疗,应在非手术治疗未能奏效而出血未引起原发性或继发性的致病性损害时才有价值,手术治疗的  相似文献   

4.
高血压脑出血是脑出血的一种严重类型,其致残率、致死率均很高。为探讨其临床有效治疗方法,我院自2000-01~2003-08采用微创血肿清除术及微创血肿清除术加用尼莫地平两种方法治疗,并予以比较。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观察和评价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在高血压脑出血治疗中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治疗组42例给予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对照组38例给予内科常规治疗,比较其疗效。结果1治疗组有效率90.5%显著高于对照组相58.3%(P〈0.01),而且治疗组病死率7.1%明显低于对照组33.3%(P〈0.01)。结论: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操作简单、手术损伤小、安全可靠、疗效显著,值得拥有CT设备的医院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6.
马俊 《中国卫生产业》2012,9(1):156-156
目的探讨软通道微创穿刺血肿清除术治疗急性脑出血的疗效。方法选择在本院就诊的急性脑出血患者60例,按就诊顺序依次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采用软通道微创穿刺血肿清除术。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0.00%高于对照组53.33%,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颅内血肿量少于对照组,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软通道微创穿刺血肿清除术治疗急性脑出血疗效可靠。  相似文献   

7.
目的 评价脑出血应用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的临床治疗效果,为脑出血的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 选择2019年7月—2020年7月天津市津南医院收治的脑出血患者66例,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3例。对照组接受开颅血肿清除术,观察组接受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治疗。比较两组临床治疗效果、并发症发生率及康复情况。结果 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6.97%,高于对照组的78.7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120 7,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6.06%,低于对照组的27.2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345 5,P<0.05)。观察组术后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ADL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脑出血患者应用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治疗,有利于患者神经功能的恢复,减少神经损伤,提升患者生活质量,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脑出血是神经科常见的急危重症 ,病死率和致残率均较高。 1998年 1月~ 1999年 11月 ,我院对 31例脑出血病人采取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 (治疗组 ) ,并与 1995年 11月~ 1997年 10月我院采用内科治疗的 32例 (对照组 )脑出血病人的疗效进行对比 ,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采用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 31例 ,采用内科治疗 32例。两组病例均经CT检查确诊。治疗组年龄 4 5~ 82岁 ,平均 (6 1 8± 9 4 )岁 ;对照组 4 2~ 78岁 ,平均 (6 1 0± 10 6 )岁。血肿量采用多田氏公式计算。Glasgow昏迷评分 6~ 12分。一般…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神经外科脑出血患者立体定向穿刺引流术后颅内感染高危因素及其预防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2012年781例脑出血穿刺引流术后42例合并颅内感染的临床资料。结果颅内感染42例感染率5.38%,颅内感染病例中37例颅内感染得到控制,治愈率88.10%,死亡3例,病死率8.11%,1例死于原发病加重、2例因颅内感染加重死亡,另2例自动出院;患者年龄、引流管位置、放置时间、术后脑脊液漏、注射尿激酶次数及合并基础疾病为颅内感染发生的高危因素(P<0.05)。结论严格的无菌操作、术后有效的护理及针对不同危险因素采取相应预防措施,可减少穿刺引流术后颅内感染的发生,合理抗菌药物治疗结合其他综合治疗措施,能有效提高术后颅内感染的治愈率。  相似文献   

10.
高血压脑出血微创血肿清除术后急性肾前性肾衰3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20 0 3年我院开展了高血压脑出血微创穿刺碎吸血肿清除术2 0余例,其中3例术后由于循环容量不足,血液高渗导致急性肾功能衰竭,现报告如下。3例中女1例,男2例,年龄48~5 8岁,均有高血压病,病史8~15年不等,急性起病出现头痛、偏瘫、意识障碍。头颅CT均示:一侧基底节大量出血。术前血肌酐、尿素氮在正常范围。入院后立即给予脱水、气管切开等治疗,并在CT引导下行颅内血肿微创穿刺碎吸清除术。术后继续血肿腔尿激酶冲洗引流,2 0 %甘露醇2 5 0ml每6~8h 1次脱水治疗,患者术后1~3d神经系统症状明显改善,但血肌酐、尿素氮持续增高,尿量逐日减少,…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构建脑出血手术患者肺部感染风险预测评分模型,识别肺部感染的高危人群,为临床医务人员早期采取有效预防与控制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前瞻性收集山东省某医院2016—2018年脑出血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将患者按照7:3的比例随机分为建模组和验证组,利用建模组数据建立logistic回归模型,依据β值对危险因素进行赋分,构建...  相似文献   

12.
高血压脑出血医院感染危险因素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 探讨高血压脑出血(HCH)并发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方法 选取神经内科、神经外科住院时间≥72h 195例患者、符合医院感染诊断标准作为HCH感染组,HCH未感染组作为对照组。采用单因素分析与多因素分析HCH的危险因素。结果 对30多个可能的危险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有22种呈显著差异。再对这22变量进行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空腹血糖升高、留置胃管引起误吸、抗生素使用种类、雾化吸入为HCH感染的危险因素。结论 HCH感染是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但通过加强监护,医院感染是可以控制和减少的。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高血压脑出血合并肺部感染危险因素及和肽素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7月-2019年5月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收治的150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根据是否合并肺部感染分为感染组(n=64)和未感染组(n=85)。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高血压脑出血合并肺部感染的危险因素,并分析血清和肽素、PCT、全血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对高血压脑出血合并肺部感染的诊断价值。结果感染组年龄≥60岁、有慢性支气管炎、营养不良、使用抗菌药物例数高于未感染组(P<0.05)。感染组血清和肽素、PCT水平高于未感染组,全血CD3+、CD4+水平和CD4+/CD8+低于未感染组(P<0.05)。慢性支气管炎、高水平血清和肽素、PCT和低水平全血CD3+、CD4+/CD8+均为高血压脑出血合并肺部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血清PCT和CD4+/CD8+预测高血压脑出血合并肺部感染敏感性高于其他指标,血清和肽素预测高血压脑出血合并肺部感染特异性高于其他指标(P<0.05)。结论高血压脑出血合并肺部感染的危险因素主要包括慢性支气管炎、高水平血清和肽素、PCT和低水平全血CD3+、CD4+/CD8+,其中血清和肽素、PCT和CD4+/CD8+对高血压脑出血合并肺部感染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早产儿颅内出血(Intracranial hemorrhage,ICH)的高危因素,探讨有利于ICH防治的策略。方法:选择横沥医院2006年1月~2008年12月57例早产儿ICH作为研究组,同期79例非ICH的早产儿作为对照组,对19个高危因素进行分析。结果:早产儿ICH发病率为41.9%。单因素分析发现胎龄、出生体重、妊高征、窒息、产伤、滞产、脐带绕颈、宫内窘迫、呼吸暂停、代谢性酸中毒、机械通气、吸入高浓度氧、产前应用地塞米松与早产儿ICH有关(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胎龄、出生体重、窒息、宫内窘迫、呼吸暂停、代谢性酸中毒、机械通气、产前应用地塞米松为早产儿ICH影响因素(P<0.05)。结论:早产儿ICH的高危因素众多,其发病机制复杂,是外部医疗环境与患者本身内环境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采取综合防治措施可能是控制早产儿ICH的最佳策略。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颅脑外伤术后颅内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及其预防控制依据,以期预防和降低颅内感染的发生.方法 收集1643例颅脑外伤手术治疗患者中的137例并发颅内感染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可能相关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筛选后再行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 单因素分析发现颅内感染与年龄、手术时间、术后切口脑脊液漏、脑室外引流、术前GCS评分、开放性伤口是影响患者颅内感染的重要因素(P<0.05),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发现,脑室外引流、手术时间和脑脊液漏是颅脑术后颅内感染的独立高危险因素.结论 颅脑外伤术后颅内感染是多个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而脑脊液漏、脑室外引流和手术时间是术后颅内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及早采取措施对高危因素患者进行预防性处理,有助于降低颅脑外伤术后颅内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听神经鞘瘤术后颅内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为临床预防和控制颅内感染提供参考。方法选取神经外科于2000年4月-2013年4月收治的312例接受听神经鞘瘤手术患者临床资料,统计术后颅内感染发生率,并根据听神经鞘瘤术后颅内感染的诊断标准对其检测指标进行分析。结果 312例手术患者中40例出现了颅内感染,感染率为12.8%;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高龄、住院天数>20d、手术时间过长、合并糖尿病、使用激素、术后脑脊液漏、术前使用抗菌药物等与颅内感染的发生具有相关性(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患者手术持续时间、术前患有糖尿病、术后脑脊液漏、使用激素等是颅内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听神经鞘瘤术后颅内感染率较高,听神经鞘瘤手术发生颅内感染的危险因素较多,其中患者手术持续时间过长、术前合并糖尿病、术后脑脊液漏、使用激素等均为颅内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分析3D打印辅助微创治疗高血压脑出血(HICH)术后颅内感染的影响因素,并探讨相应的预防对策,为术后颅内感染防控措施的制定提供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10月—2018年12月某综合三级甲等医院神经外科行3D打印辅助微创治疗HICH患者的临床资料(n=324),依据是否发生颅内感染分为感染组与非感染组,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手术治疗过程等差异。结果 324例3D打印辅助微创治疗HICH患者,发生颅内感染32例,感染率为9.87%。颅内感染患者送检标本检出病原菌19株,其中革兰阴性菌9株(47.37%),革兰阳性菌8株(42.10%),真菌2株(10.53%)。3D打印辅助微创治疗HICH患者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吸烟史、颅内出血量、术前备皮距手术时间、手术地点、手术持续时间、术后溶凝治疗次数、引流管留置时间、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8项因素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为预防颅内感染的保护性因素,而颅内出血量、术前备皮距手术时间、手术持续时间,引流管留置时间是发生颅内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3D打印辅助微创治疗HICH患者术后发生颅内感染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在围手术期重要环节采取有效的防控措施,是预防颅内感染的关键。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住院期间发生医院感染的相关高危因素,以期为临床进行干预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434例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临床资料,总结医院感染发生的相关高危因素。结果434例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在住院期间发生医院感染49例,医院感染率为11.29%;医院感染部位以呼吸道和泌尿道为主,分别占57.15%、32.65%;共分离出病原菌58株,其中革兰阴性菌35株占60.35%,革兰阳性菌22株占37.93%,真菌1株占1.72%;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患者年龄≥60岁、合并高血压、合并糖尿病、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心功能Killip分级3~4级、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力衰竭、合并心律失常、有侵入性操作、心肌梗死部位为多壁与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发生医院感染具有相关性(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患者年龄≥60岁、心功能分级3~4级、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力衰竭、有侵入性操作、心肌梗死部位为多壁梗死是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医院感染病原菌主要为革兰阴性菌,高龄、心功能分级、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力衰竭、有侵入性操作、心肌梗死部位为多壁梗死时患者医院感染率较高,如存在以上因素时更需加强对医院感染的预防。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神经外科颅内肿瘤切除术患者术后医院感染情况及其危险因素,为制定干预措施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前瞻性调查方法,监测2013年4月—2014年12月入住某院神经外科并择期进行手术的颅内肿瘤患者术后医院感染发生情况,并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进行医院感染危险因素分析。结果共调查1 218例患者,术后发生医院感染163例、193例次,术后医院感染发病率为13.38%、例次发病率为15.85%。医院感染部位主要为颅内(125例,占64.77%),其次为下呼吸道(55例,占28.49%)。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手术等级、幕下手术是神经外科颅内肿瘤手术患者术后医院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其OR及95%CI分别为4.352(1.878~10.080)、1.812(1.280~2.564)。结论手术等级高和实施幕下手术的神经外科颅内肿瘤切除术患者术后发生医院感染的风险较高,应针对此类患者采取有效的防控措施,预防医院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