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观察盆底超声评估阴道分娩与剖宫产初次产后盆底功能的价值。方法选取176名产妇,根据初次分娩方式将其分为经阴道分娩组(n=100)和剖宫产组(n=76);对比2组静息态及最大瓦尔萨尔瓦动作下超声各参数,包括肛提肌裂孔左右径、前后径及面积,左、右侧耻骨直肠肌厚度及膀胱颈移动度,观察盆底超声评估初次产后盆底功能的价值。结果静息态及最大瓦尔萨尔瓦动作下,经阴道分娩组肛提肌裂孔左右径、前后径及面积均大于剖宫产组(P均<0.05),左、右侧耻骨直肠肌厚度均小于剖宫产组(P均<0.05);阴道分娩组膀胱颈移动度大于剖宫产组(t=2.177,P=0.031)。结论盆底超声对评估初次产后盆底功能具有一定价值;初次经阴道分娩对盆底功能的影响大于剖宫产;肛提肌裂孔面积增大、膀胱颈移动度增大及耻骨直肠肌厚度变薄可早期提示产后盆底功能障碍可能。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不同分娩方式对女性盆底功能的影响及盆底康复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6月至2018年6月于南华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初次妊娠分娩的女性94例为研究对象,其中自然分娩产妇47例(自然分娩组),剖宫产产妇47例(剖宫产组)。两组产妇均在产后6~8周接受早期盆底康复治疗。观察比较两组产妇治疗前后盆底肌群肌力及肌电位。结果两组产妇的年龄及新生儿体重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患者盆底康复治疗后均获得不同程度盆底肌力及肌电位的改善,有效率85.11%~95.75%。治疗前剖宫产组Ⅰ类肌群肌力显著高于自然分娩组(P0.05),而Ⅱ类肌群肌力与自然分娩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前剖宫产组肌电位显著高于自然分娩组(P0.05)。治疗后剖宫产组Ⅰ、Ⅱ类肌群肌力及肌电位均显著高于自然分娩组(P0.05)。结论早期盆底康复治疗能有效增强盆底肌群肌力及神经功能,能够促进盆底功能的恢复。自然分娩对盆底肌肉损伤更大。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超声检查评估产后早期女性腹直肌及盆底结构与功能的价值。方法对产后6~8周的102名初产妇均行经会阴盆底超声检查和腹部超声检查,检测最大瓦氏动作状态下肛提肌裂孔面积,分别测量脐、脐上3 cm及脐下3 cm水平腹直肌间距(IRD),采用Spearman相关性分析观察最大瓦氏动作状态下肛提肌裂孔面积与IRD之间的相关性。结果经会阴盆底超声检查示,102名产妇中47名盆底未见明显异常(无PFD组),55例诊断为PFD(PFD组)。无PFD组最大瓦氏动作下肛提肌裂孔面积为(14.52±2.72)cm~2,PFD组(22.78±5.51)cm~2,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9.81,P0.05)。无PFD组脐水平IRD小于PFD组(P0.05),2组脐上3 cm及脐下3 cm水平IRD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产妇最大瓦氏动作状态下肛提肌裂孔面积与脐水平IRD呈正相关(r_s=0.42,P0.01)。结论超声检查可有效评估产后早期女性腹直肌及盆底结构与功能;腹直肌间距增加可能对女性盆底结构与功能造成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顺产与剖宫产分娩方式对初产妇产后近期盆底肌力的影响及电刺激联合生物反馈等盆底肌康复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2017-12—2018-06间在黄河中心医院分娩的80例初产妇。根据分娩方式分为顺产组和剖宫产组,每组40例。产后6周应用PHENIX USB2检测仪量化评估盆底肌力后,对初筛结果盆底肌力下降(≤Ⅲ级)的初产妇均采用电刺激联合生物反馈等盆底肌康复治疗后再次检测产妇盆底肌力。结果剖宫产组产后42 d后盆底肌力下降率低于顺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剖宫产组中肌力下降的初产妇治疗后有效率(盆底肌力Ⅲ级)高于顺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剖宫产初产妇产后盆底肌力下降率低于顺产产妇,但不能成为避免盆底肌肉受损程度而选择分娩方式的依据。无论何种分娩方式,术后出现盆底肌力受损的初产妇通过电刺激联合生物反馈治疗,可有效改善盆底功能障碍。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不同分娩方式对初产妇产后阴道收缩力及性生活的影响,为正确选择分娩方式提供参考。方法将99例足月初产妇根据分娩方式分为自然分娩组(42例)、会阴侧切组(36例)、剖宫产组(21例),于产后42d和产后3个月分别测量阴道收缩力,了解性生活恢复时间及有无疼痛感、尿失禁等症状。结果三组产后不同时间阴道收缩力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产后42d及3个月自然分娩组与剖宫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自然分娩组与会阴侧切组、会阴侧切组与剖宫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随着产后时间的延长,产后3个月各组的阴道收缩力均显著增加(均P0.01);三组产后恢复性生活时间和性生活疼痛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三组均未出现产后尿失禁。结论三种分娩方式的阴道收缩力会随着产后时间的延长逐渐增强,剖宫产组优于自然分娩组;对性生活影响的差异性不大。应限制会阴侧切的应用,严格掌握剖宫产指征,倡导自然分娩,以切实保护产妇健康。  相似文献   

6.
女性盆底的主要功能是支撑盆腔器官使其不超出正常的解剖范围。妊娠和分娩均会对产后妇女的盆底组织造成损伤,进而引起盆底组织的肌力减低,导致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PFD)的发生。不同分娩方式对产妇盆底功能的影响及机制目前尚不清楚。超声对女性盆底组织的观察及功能评估十分重要,是临床诊断PFD的首选检查方法。本文主要对以超声作为评估方式研究盆底组织结构改变及妊娠、分娩对盆底组织功能的影响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不同助产技术对产妇盆底功能的影响,确定对产妇盆底功能损伤最小的助产技术。方法将产科阴道分娩产妇242例随机分为会阴侧切组(行会阴切开术,手掌合并用大鱼际肌贴在会阴体部保护会阴)95例,传统助产组(无侧切,手掌合并用大鱼际肌贴在会阴体部保护会阴)86例和无创助产组(单手控制胎头娩出速度,不扶持会阴体)61例。结果无创助产组产后压力性尿失禁及性功能障碍发生率显著低于会阴侧切组和传统助产组(均P0.0125),且产后2h出血量显著少于会阴侧切组(P0.05)。结论无创助产技术有利于减轻产妇盆底功能损伤,提高产妇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盆底康复操锻炼对减少产后并发症、改善产妇心理状态及盆底肌力的作用。方法将自然分娩的初产妇按住院号奇偶数分为对照组54例和干预组55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模式,干预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于产后采取盆底康复操锻炼方案,比较两组产后14周内并发症发生情况、盆底肌力及心理变化。结果干预组产后尿失禁、子宫复旧不全及产后失眠等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5);干预组在产后6周及14周时盆底肌力显著优于对照组(均P0.01);产后14周干预组SAS、SD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1)。结论产后盆底康复操的应用,可规范引导产妇进行有效的盆底功能锻炼,促进产后盆底肌功能恢复,减少产后并发症的发生,改善产妇的心理状态。  相似文献   

9.
目的比较分析顺产与剖宫产对母婴健康的影响。方法选取500例产妇,根据临床分娩方式分为顺产组和剖宫产组,各250例。观察不同分娩方式对母婴健康的影响。结果顺产组产妇的产后出血、产褥病、尿潴留、切口延期愈合等产时和产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比剖宫产组产妇低,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产妇的输血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顺产组产妇娩出的新生儿胆红素指数及Apgar评分≤7分的发生率均低于剖宫产组(P0.05)。结论顺产比剖宫产母婴安全性高,应提倡顺产,减少剖宫产,以保证母婴健康。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产科因素对产后早期女性发生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PFD)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7月至2019年12月于本院门诊复查的300例产后6~8周妇女临床资料,通过盆腔器官脱垂定量分期量表(POP-Q)、国际尿失禁咨询委员会尿失禁问卷表简表(ICIQ-SF)评估盆腔脏器脱垂(POP)、压力性尿失禁(SUI)发生情况,经单因素、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影响产后早期女性发生PFD的因素。结果 300例产妇产后6-8周出现46例POP(15.33%)、82例SUI(27.22%);POP组年龄、分娩方式、分娩前BMI、会阴裂伤、第二产程停滞或延长、巨大胎儿占比相比非POP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UI组年龄、分娩方式、会阴裂伤、第二产程停滞或延长、巨大胎儿、孕期SUI占比相比非SUI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非条件多项Logistic回归分析证实,年龄≥35岁、阴道分娩、分娩前BMI≥25kg/m2、会阴裂伤、第二产程停滞或延长、巨大胎儿均可能是影响POP发生的危险因素(OR1,P0.05),年龄≥35岁、阴道分娩、会阴裂伤、第二产程停滞或延长、巨大胎儿、孕期SUI均可能是影响SUI发生的危险因素(OR1,P0.05)。结论年龄、分娩方式、会阴裂伤、第二产程停滞或延长、巨大胎儿等产科因素均可能增加早期女性PFD的发生风险,故应正确识别并及时处理上述风险因素,以预防PFD发生。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应用经会阴实时三维超声方法评估经阴道分娩和选择性剖宫产对产后女性前腔室结构的影响.方法 以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2012年3月至2014年4月的133例产后妇女为研究对象,于产后6~8周应用经会阴实时三维超声对经阴道分娩组与剖宫产组受检者的静息状态下和最大Valsalva动作后的各项指标进行观察与测量,包括静息状态下的膀胱逼尿肌厚度(DWT)、膀胱颈位置;最大Valsalva动作后的膀胱颈移动度(BND)、尿道旋转角、尿道内口漏斗有无形成,膀胱有无膨出.结果 两组最大Valsalva动作后的膀胱颈移动度、尿道旋转角度增大;尿道内口漏斗形成率、膀胱膨出率增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静息状态的DWT和膀胱颈位置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阴道分娩对女性前腔室的近期影响较选择性剖宫产大.经会阴实时三维超声评估最大Valsalva动作后前腔室结构的参数变化可用于来评估妊娠及分娩方式对前腔室结构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生物反馈盆底肌肉锻炼在产妇产后盆底功能康复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02—2018-02间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100例分娩产妇,根据产后盆底功能康复治疗方法的差异分为2组,每组50例。对照组产妇给予常规盆底肌肉锻炼,观察组产妇在对照组基础上应用生物反馈仪进行康复治疗。结果盆底功能康复治疗2个月,产后102 d时,观察组产妇盆底肌力分级明显高于对照组,盆底肌最大肌电压及盆底肌持续收缩60 s的肌电压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产妇的尿道膀胱后角和尿道膀胱连接部的移动度小于对照组,膀胱颈到耻骨联合下缘距离高于对照组。以上指标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产妇使用生物反馈治疗仪康复治疗,有助于促进产妇产后盆底功能恢复,预防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发生,可显著改善产妇产后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椎管内阻滞用于分娩镇痛对初产妇早期盆底功能和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PFD)发生的影响。方法随机选择我院阴道分娩并于分娩后6~8周复查的初产妇292例,根据分娩方式均分为椎管内阻滞分娩镇痛组(A组)和非镇痛组(B组),检测盆底肌力、疲劳度和动态压力以评估产后早期盆底功能;采用一般问卷调查和盆底器官脱垂(POP-Q)法了解产后早期PFD发生情况,记录两组产妇早期盆底功能受损及压力性尿失禁(SUI)、盆腔器官脱垂(POP)的发生率。结果产后6~8周盆底功能受损发生率A组为87例(59.6%),B组为94例(64.4%),两组盆底功能受损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产后6~8周POP的发生率A组为55例(37.7%),B组为61例(41.8%);SUI的发生率A组6例(4.1%),B组为5例(3.4%);两组POP、SUI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阴道分娩可使产后早期发生盆底功能损伤,椎管内分娩镇痛不增加产后早期盆底损伤的风险并有改善女性盆底功能受损的可能。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D-二聚体(D-D)检测在不同分娩方式产妇深静脉血栓(DVT)形成中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2020年12月至2021年12月河西学院附属张掖人民医院收治的84例产妇的临床资料,根据分娩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剖宫产组(n=31)和顺产组(n=53)。剖宫产组产妇在腰硬联合麻醉下行剖宫产手术,采用下腹部横行手术切口;顺产组产妇采用无痛分娩方式。检测入院时及分娩后3 h、48 h、96 h血浆中D-D水平,结合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结果分析D-D检测对不同分娩方式产妇DVT形成的诊断价值。结果分娩后3 h,经D-D检测后,剖宫产组产妇DVT的形成率高于顺产组产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分娩后48 h、96 h,两组产妇DVT的形成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剖宫产组产妇分娩后3 h、48 h、96 h及顺产组产妇分娩后3 h、48 h,D-D水平检测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对DVT形成的评估结果一致。顺产组产妇分娩后96 h,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出3例DVT形成患者,D-D水平检测出4例DVT形成患者,其中1例为假阳性病例。剖宫产组产妇的血浆D-D水平诊断DVT形成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574(95%CI:0.545~0.598,P=0.001),最佳临界值为1684μg/L时,对应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0.744、0.378。顺产组产妇的血浆D-D水平诊断DVT形成的AUC为0.614(95%CI:0.567~0.660,P<0.01),最佳临界值为1799μg/L时,对应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0.587、0.714。结论D-D检测快捷、经济,灵敏度和特异度较高,可作为产妇DVT形成的诊断指标,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经会阴三维超声评价顺产与剖宫产对初产妇肛门括约肌复合体影响的价值。方法对157名产后42天初产妇的肛门括约肌复合体行经会阴三维超声扫查,其中顺产77名(顺产组),剖宫产80名(剖宫产组),分别测量肛门内括约肌近端平面、中部平面、远端平面及肛门外括约肌远端平面3、6、9、12点钟方向的厚度,并测量耻骨直肠肌中部平面4、8点钟方向的厚度。利用断层成像技术和容积对比成像技术观察肛门括约肌复合体的形态及完整性。结果顺产组肛门外括约肌远端平面12点钟方向的厚度、肛门内括约肌近端平面6、12点钟方向及中部平面9、12点钟方向的厚度均小于剖宫产组(P均0.05),2组间其余平面不同方向肛门内、外括约肌及耻骨直肠肌厚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顺产组中,经会阴三维超声发现1名肛门外括约肌缺损。结论分娩方式对肛门括约肌复合体的形态具有一定影响,顺产的初产妇肛门内、外括约肌在一定方向上的厚度明显小于剖宫产者。经会阴三维超声可清晰显示肛门括约肌复合体的形态特点及完整性,并明确诊断肛门括约肌复合体缺损。  相似文献   

16.
目的评估产后早期不同时间段开始进行的个体化盆底康复治疗对女性盆底肌力及盆底功能改善的作用。方法选取2010年1月至2011年12月期间,回我院门诊进行产后访视,手法检测盆底肌力≤3级的产妇174例作为研究对象,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按照产后开始进行盆底康复治疗的不同时间将观察组(125例)分为3组:A组(39例),产后42~56d;B组(48例),产后57~70d;C组(38例),产后71~91d。对照组(D组,49例):产后6~8周,只进行产后盆底康复知识的宣教。观察组各组的产妇治疗前进行盆腹动力学及盆底肌电生理指标检测,按照肌力等异常的具体情况选择个体化的低频电刺激联合生物反馈治疗。治疗结束时及结束后6个月复测治疗前所检测指标。对照组产妇于产后6~8周及产后6个月回院进行同样的盆底指标检测。结果各个观察组在治疗结束时及治疗结束后6个月,所检测数据与治疗前相比较,盆底肌Ⅰ、Ⅱ类肌纤维的肌力和静态张力都有显著提高,最大肌电位数值增加,肌肉疲劳度得到改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各组在治疗结束时、结束后6个月相比较,组间各项检测数据对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产后早期不同时间段开始进行的盆底个体化康复治疗,均可以显著提高盆底肌力及明显改善盆底功能。临床上根据实际情况在产后早期的不同时机都可以积极进行盆底康复治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基于信息化管理平台的延续护理对产妇盆底功能康复的影响.方法 将134例自然分娩的产妇按照意愿分为观察组(n=67名)和对照组(n=67名),两组住院期间按常规进行产后护理,并由责任护士指导产妇行盆底功能训练.出院后对照组由专人负责进行电话随访,每2周1次,连续3个月;观察组出院后开展基于信息化管理平台的延续护理.干预前和干预后3个月评价产妇盆底肌力、盆底肌电位及盆底功能障碍得分情况.结果 干预后,两组Ⅰ、Ⅱ类盆底肌纤维力和肌电位显著改善,且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均P<0.01);两组盆底功能障碍评分显著降低,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1).结论 对产妇实施基于信息化管理平台的延续护理,可以提升产妇盆底肌力和肌电位,有效改善其盆底功能.  相似文献   

18.
目的比较妊娠晚期和产后6周的盆底表面肌电值,探讨产科因素的相关影响。方法选择2016年11月至2017年1月于我院建档产检的单胎妊娠且既往无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PFD)的女性为研究对象(共162例),分别于妊娠晚期(妊娠36~38周)、产后(分娩后6周)进行盆底肌电值检测。并根据不同年龄(≥35岁、35岁)、体重指数(BMI)(≥28kg/m~2、28kg/m~2)、新生儿体重(3 500g、≤3 500g)、产次(初产、经产)进行分组,比较各组的盆底肌电参数。结果 162例产妇妊娠晚期和产后6周的盆底表面肌电平均值与参考值比较均有明显变化;妊娠晚期的快肌上升时间、慢肌变异系数显著高于产后6周,慢肌平均值显著低于产后6周(P0.05)。分析年龄、BMI、新生儿体重、产次对盆底功能的影响发现,高龄组的慢肌平均值显著低于非高龄组,肥胖组的慢肌平均值显著高于非肥胖组(P0.05)。结论妊娠和分娩是影响盆底肌功能的因素之一,妊娠晚期盆底功能较产后6周更差;年龄和BMI对妊娠晚期盆底肌功能有一定影响,但仍然存在争议。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初产妇产后盆底超声参数对盆底功能障碍(PFD)的提示意义。方法 分析280例产妇的一般资料及盆腔超声检查参数,按照生产方式将其分为自然分娩组(153例)和剖宫产组(127例),根据产后1年内是否出现PFD再分为PFD亚组和对照亚组。比较新生儿体质量、头径和产后盆腔超声参数:膀胱尿道后角(PUA)、膀胱颈移动度(BND)、尿道旋转角(URA)、逼尿肌厚度(DWT)及肛提肌裂口面积(LHA)等,绘制各参数诊断PFD的ROC曲线,计算AUC,评价其诊断效能,选取诊断效能较高的参数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观察其与PFD的相关性。结果 不同生产方式下,PFD亚组和对照亚组BND、URA、静息及瓦式动作下LHA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自然分娩组及剖宫产组中,PFD发病独立危险因素分别为新生儿体质量、BND、URA、LHA及BND、URA、LHA,而产后盆底康复为其保护因素(P均<0.05)。结论 初产妇产后初期超声参数可作为PFD发病的提示指标。  相似文献   

20.
为探讨针刺联合生物反馈治疗女性产后盆底失弛缓综合征的疗效,选取产后42d的产妇进行盆底肌电图及肛管压力测定,评估其盆底功能,将临床便秘症状明显的40例产后盆底失弛缓综合征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0例。对照组患者自己进行提肛锻炼,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应用针刺联合生物反馈治疗。比较两组在治疗前、后盆底肌力测定数据及临床症状的改善情况。结果显示,两组患者治疗后盆底肌力情况改善不明显;但肛门压力及临床症状得到明显改善,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表明,针刺联合生物反馈治疗可有效改善女性产后盆底肛门压力及临床症状,从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