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创面治疗新技术的研发与转化应用系列丛书"(共26册)是"十三五"国家重点图书出版规划项目和2019年度国家出版基金资助项目,由我国创伤医学和组织修复与再生医学首席科学家付小兵院士担任总主编,各分册主编都是该领域具有重要影响力的著名专家,并联合国内500余位具有扎实理论功底和丰富创面治疗经验的专家和中青年技术骨干精心编撰而成。丛书内容原创性强、观点新颖权威,是一部比较全面、系统介绍创面修复治疗新技术的研发与转化应用,展示我国创面修复学领域基础研究和临床治疗理论、技术和发展最新成果,科学、先进、实用的大型标志性系列学术专著,代表了我国目前创面修复学领域的国家级水平,具有很高的社会价值、学术价值和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正出版规划项目和2019年度国家出版基金资助项目,由我国创伤医学和组织修复与再生医学领域领军人付小兵院士担任总主编,各分册主编都是该领域的著名专家,作者群体实力雄厚,学术造诣高。丛书内容原创性强、观点新颖权威,是一部比较全面、系统介绍创面修复治疗新技术的研发与转化应用,展示我国创面修复学领域基础研究和临床治疗理论、技术和发展最新成果,科学、先进、实用的大型标志性系列学术专著,代表了我国目前创面修复学领域的国家级水平,具有很高的社会价  相似文献   

3.
烧创伤等原因引起的大面积皮肤缺损是修复重建外科的一大难题。传统皮肤移植术往往组织来源受限,且存在供皮区损伤等缺点。组织工程技术的进步和商品化皮肤的临床应用,为大面积烧伤和难治性创面修复提供了新的治疗手段。本文回顾组织工程技术在创面修复领域的研究进展,并分析其在研发和转化过程中的关键问题,以期为人类皮肤的功能化构建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4.
中华医学会创伤学分会组织修复专业委员会(组)主办、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承办“2011年中欧创面修复学术会议”,以“创面修复的转化实践”为主题,旨在交流和分享创面修复领域基础和临床研究的最新进展和科研成果,促进该学科领域的国际交流与合作,从而推动创伤修复从基础到临床的转化性研究。本次会议拟于2011年4月9日~4月11日在中国上海徐汇瑞峰酒店举行。  相似文献   

5.
创面修复是个复杂的过程,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创面修复也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包括创面修复机制的不断完善及创面修复各种新技术、新材料的应用。本文着重从创面修复的历史、发展、现状及对创面修复的展望进行相关阐述。  相似文献   

6.
<正>干细胞研究是近年来医学前沿重点发展领域,给一些疑难疾病的治疗提供了希望,受到各国政府与学术界高度关注。最近我国科技部公布的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17年度项目,干细胞及转化研究再次成为重点支持的专项。为了规范干细胞临床研究,2011年以来国家卫生行政和药品管理部门开始对干细胞临床研究和应用进行规范整顿,并于2015年8月由国家卫生计生委、  相似文献   

7.
为了提高急、慢性创面治疗的水平,促进学术交流,经中华医学会批准,《中华损伤与修复杂志(电子版)》主办,青海大学附属医院承办,2015年7月31日至8月2日在青海省西宁市举办急、慢性创面治疗新技术专题系列研讨会暨2015年《中华损伤与修复杂志(电子版)》编辑委员会会议,届时将邀请国内知名专家做专题报告,展示近年来相关领域的研究进展。本次研讨会学习期满将授予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学分。来自全国各地从事烧伤、创伤医学专家、学者参会,就烧伤救治、康  相似文献   

8.
为了提高急、慢性创面治疗的水平,促进学术交流,经中华医学会批准,《中华损伤与修复杂志(电子版)》主办,青海大学附属医院承办,2015年7月31日至8月2日在青海省西宁市举办急、慢性创面治疗新技术专题系列研讨会暨2015年《中华损伤与修复杂志(电子版)》编辑委员会会议,届时将邀请国内知名专家做专题报告,展示近年来相关领域的研究进展。本次研讨会学习期满将授予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学分。来自全国各地从事烧伤、创伤医学专家、学者参会,就烧伤救治、康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穿支皮瓣在下肢创面修复中的应用价值。方法计算机检索 PubMed、EMbase、中国知网以及Cochrane数据库于1980年1月—2014年4月期间公开发表的应用穿支皮瓣治疗下肢创面的文献,语种限定为中文和英文。经筛选有264篇文献入选。对皮瓣的安全性、解剖学基础及优缺点进行分析总结。结果目前应用于下肢创面修复的穿支皮瓣主要有股前外侧皮瓣、腹壁下深动脉穿支皮瓣、胸背动脉穿支皮瓣、臀动脉穿支皮瓣以及小腿穿支皮瓣等。不同皮瓣各有其特点,临床应根据其特点和创面修复要求选择合适的穿支皮瓣。结论穿支皮瓣损伤小,供区并发症低,血运丰富可靠,具有与肌皮瓣同样的抗感染能力,是下肢创面修复的新技术,也是今后皮瓣外科发展的新方向。  相似文献   

10.
预防和控制外科感染的相关疾病是当前医学领域的热点内容之一。感染是急、慢性创面愈合的重要阻碍因素。医学实践表明:规范的医疗行为对于减少和治疗感染的发生和发展是有益的。防治伤口感染,既包括原发疾病的救治、营养的支持、抗生素的合理应用等,也包括创面的局部处理与修复。众多的医疗新技术也逐渐在临床工作中开展起来。  相似文献   

11.
背景:创面愈合是外科学研究的热点。结缔组织生长因子参与调节皮肤创面愈合过程并发挥了重要作用。目的:综述结缔组织生长因子在创面中的表达规律及其在瘢痕愈合和创面愈合中的作用。方法:运用计算机检索中国CNKI学术总库(www.cnki.net)、万方数据库、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Springer Link及Pub Med数据库相关文章。以"结缔组织生长因子;瘢痕;创面愈合;再生"为中文检索词;以"CTGF;CCN2;Wound healing;Regeneration"为英文检索词。纳入37篇关于结缔组织生长因子的基础研究及其在创面愈合实验中相关研究进行讨论。结果与结论:结缔组织生长因子在皮肤创面愈合及瘢痕形成过程中呈动态表达。在创伤修复初期,结缔组织生长因子的短暂上调可促进肉芽组织和新生血管形成等加速创面修复过程;在伤口修复和重塑阶段的持续表达可明显促进过度基质的产生、胶原沉积和瘢痕挛缩,导致病理性瘢痕的发生。结缔组织生长因子参与了皮肤创面的愈合过程,其在加速创面愈合和控制瘢痕形成方面可能具有应用前景。结缔组织生长因子作为转化生长因子β的下游产物,除本身的生物学作用外,其介导转化生长因子β的促成纤维细胞增殖、促纤维化、诱导黏附及迁移等作用是其影响创面愈合的作用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2.
糖尿病等疾病破坏创面正常愈合过程,形成慢性难愈合创面,使患者遭受严重不适与困扰,消耗大量医疗资源。随着光医学的发展,光生物调节治疗(PBMT)在创面修复领域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PBMT应用弱激光、LED光、广谱光等,在糖尿病创面、烧伤创面、静脉溃疡、压力性溃疡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疗效,具有广阔应用前景,本文将就PBMT应用于创面修复的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3.
背景:负压封闭引流能有效促进组织缺损创面的愈合修复,其有广阔的临床应用前景,但在糖尿病足治疗领域的效果至今少有报道。目的:探讨应用持续负压封闭引流与传统方法修复糖尿病足创面临床效果的比较。方法:收集糖尿病足患者60例,随机分为2组。传统治疗组调控血糖辅以创面换药,采用传统清创干预;负压封闭引流治疗组采用传统治疗结合使用新型的海藻盐泡沫敷料干预,每组30例。评价2组应用负压封闭引流治疗糖尿病足的临床效果。结果与结论:与传统治疗组相比,负压封闭引流治疗组病足在换药次数、血糖控制平稳时间、创面准备时间愈合时间、治愈率均显著改善(P0.05)。结果说明,负压封闭引流治疗糖尿病足溃疡创面,可促进创面炎症消退,刺激创面肉芽生长,同时能为皮肤缺损创面二期植皮或者皮瓣转移覆盖修复,创造有利的修复条件,明显缩短治疗时间,效果显著优于传统治疗法。  相似文献   

14.
背景:体外冲击波疗法作为烧伤治疗的新技术已开展16年,在促进烧伤创面愈合及改善烧伤后瘢痕挛缩、瘙痒疼痛及皮肤红斑方面取得了显著疗效,目前尚无规范性治疗指南,其分子机制、作用途径及治疗参数等值得进行更广泛深入的探索研究.目的:综述体外冲击波疗法在烧伤创面修复和烧伤后瘢痕治疗中的应用及研究进展.方法:在计算机中以"extr...  相似文献   

15.
北大医疗鲁中医院于2015年在烧伤科基础上筹建了烧伤与创面修复中心,并成立了山东省第1个地市级创面修复专业委员会,同时针对慢性创面患者年老体弱、行动不便的特点,开始了居家治疗,2017年在全国创面修复联盟专家团队及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重大布局课题资金支持下,建立了中国第1个创面修复移动工作站,启动了创面修复科与社区医疗机构、养老院、家庭多方联动开展慢性创面治疗及学科建设的探索。创面修复移动工作站经过3年的运营,取得了一些成绩,得到学术界及当地政府的广泛支持,给学科发展注入巨大活力的同时也遇到一些问题与困惑,如移动工作站车辆属性、配置标准、出诊人员资质、政策依据、安全问题、如何收费等。笔者对近3年的工作进行了总结和分析,认为创面修复移动工作站打通了创面修复"最后一公里"瓶颈,有广泛的社会需求和良好的发展前景,但需要学术高层和相关政府部门协调、支持,并制定相关执行标准,以促进工作站健康、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6.
为了促进糖尿病足规范化治疗、及时地传播国内外最新进展,在去年成功举办首届论坛的基础上,应广大同行要求,中华损伤与修复杂志(电子版)联合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于2009年6月在武汉举办“2009年慢性创面治疗新技术专题研讨会”暨“第二届全国糖尿病足创面修复论坛”,会议主题:糖尿病足创面修复与干细胞移植。届时将邀请国内知名专家教授及国际学者参加专题讲座,并进行干细胞移植现场演示。  相似文献   

17.
在临床上,创面的修复依旧是烧伤治疗过程中的难题,而脱细胞真皮基质(ADM)敷料的研究与应用为创面的修复带来了新的解决方案。现通过检索国内外有关ADM敷料临床应用的文献,归纳分析了ADM敷料的生物学特性,及其在浅Ⅱ度及深度烧伤创面、削痂植皮创面、供皮区创面治疗中应用疗效,综述了ADM敷料在烧伤创面治疗中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8.
为了提高在复杂的条件下成批伤救治成功的水平,由《中华损伤与修复杂志(电子版)》主办、解放军总参谋部总医院(309医院)承办的“急、慢性创面治疗新技术专题系列研讨会之灾难性成批伤早期救治与创面修复论坛”,  相似文献   

19.
<正>为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全面落实《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针对我国当前生物医用材料及医疗器械行业的发展现状,着眼于我国骨植入材料及器械发展的长远规划,统筹组织"十三五"重点研发任务建议,中国生物材料学会骨修复材料与器械分会定于2015年8月7日~10日在山东省烟台市召开"2015年全国骨材料与器械产学研医管交流会"。分会汇聚了中国骨植入材料与器械行业内基础研发、产品开发、型式检验、临床伦理、注册审评、体系认证、临床应用等不同专业背景的知名专家,实现了行业内"产-学-研-医-管"产业链的交叉、互补和融合。随着分会专业性及影响力的不断扩大,分会将组建若干专业委员会(学组),并在2015年年会中正式成立并颁发聘书。拟成立各专业委员会及负责人名单如下:(1)四肢创伤修复材料及应用(马信龙);(2)脊柱修复材料及应用(罗卓荆);(3)关节修复材料及应用(王义生);(4)脊髓及周围神  相似文献   

20.
背景:间充质干细胞移植在慢性伤口治疗领域中已被证明是一项有前景的新疗法.在增强其应用疗效方面,关于间充质干细胞不同输送途径及优劣比较的研究鲜见报道,优化输送途径对于提高间充质干细胞在创面修复中的应用效果尤为重要.目的:探讨间充质干细胞促进创面修复的相关机制,并就不同移植方式在慢性创面修复中的应用效果展开综述.方法:由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