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观察切开挂线对口引流术在高位复杂性肛瘘患者中的应用,探讨一种有效术式,促进患者尽早康复。方法选取本院室2019年1月至2020年6月的78例高位复杂性肛瘘患者,根据不同术式分成对照组(39例)、试验组(39例),两组分别行切开挂线术、切开挂线对口引流术,对比其手术指标、疼痛程度(VAS评分)、肛门失禁严重度指数(FISI评分)、肛门功能(Wexner评分)以及并发症。结果试验组住院、创面愈合的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术后7天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术后的FISI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术后的Wexner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切开挂线对口引流术在高位复杂性肛瘘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可改善手术指标,减轻疼痛,减轻肛门失禁症状,增强肛门功能,且并发症少,术后恢复快,值得推行。  相似文献   

2.
目的对比虚挂线联合置管引流术与切开挂线术治疗高位肛瘘的疗效。方法纳入2014年9月至2016年9月本院80例高位肛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各40例。观察组行虚挂线联合置管引流术,对照组行常规切开挂线术。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基本情况、手术疗效、手术前后肛门功能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及创面愈合时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术中出血量和术后第2 d疼痛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均P0.05)。两组手术总体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总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出院时和术后3月Wexner肛门功能评分和ARP均显著低于术前(均P0.05),观察组出院时和术后3月Wexner评分、ARP及AMCP均显著低于术前和对照组(均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复发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虚挂线联合置管引流术用于高位肛瘘患者可取得与常规切开挂线术相当的疗效,更有利于术后肛门功能的恢复及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高位肛瘘患者采取微创式切口高位虚挂线手术的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6年2月至2020年1月诊治的60例高位肛瘘患者,均予以手术治疗,根据不同术式将其纳入A组(30例,采取切开挂线手术)与B组(30例,采取微创式切口高位虚挂线手术),对比两组的手术效果、手术指标(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创面愈合时间)、疼痛程度(VAS评分)以及肛门功能(FISI评分、Wexner评分)。结果 B组的总有效率高于A组,P0.05;B组的住院时间与创面愈合时间均短于A组,P0.05;B组术后1、3、7天的VAS评分均低于A组,P0.05;B组术后1、3、6个月的FISI评分与Wexner评分均低于A组,P0.05。结论高位肛瘘患者采取微创式切口高位虚挂线手术的效果确切,具有住院时间短、创面愈合快、疼痛轻微的优势,且能保护肛门功能不受损,值得临床推行。  相似文献   

4.
目的总结低位挂线高位扩创引流术治疗高位复杂性肛瘘的体会。方法选择2016-11-2018-06间收治的60例高位复杂性肛瘘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30例。对照组行低位切开高位挂线术治疗,研究组患者采用低位挂线高位扩创引流术治疗。比较2组的疗效。结果研究组住院及创面愈合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术后6个月肛门功能评分(Wexner评分)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低位切开高位挂线术和低位挂线高位扩创引流术治疗高位复杂性肛瘘均有确切效果,但后者创面愈合时间更短,并提高肛门功能的保护性。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括约肌间瘘管结扎联合瘘管隧道式切除术用于低位肛瘘患者中的疗效,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筛选出本院普外肛肠科2019年2月至2020年8月的70例低位肛瘘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35例,行括约肌间瘘管结扎术与观察组35例,行括约肌间瘘管结扎联合瘘管隧道式切除术,对比两组的手术指标(手术、住院、创面愈合的时间)、疼痛程度(VAS评分)、肛门功能(Wexner评分)、并发症(肛门溢液、切口水肿)以及复发率。结果观察组住院、创面愈合的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1、3、7天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1、3、6个月的Wexner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2.86%)低于对照组(17.14%),P0.05;观察组的复发率(0.00%)与对照组(5.71%)相近,P0.05。结论括约肌间瘘管结扎联合瘘管隧道式切除术用于低位肛瘘患者中的疗效确切,具有恢复快、疼痛轻微、并发症少、复发率低等优势,能促进肛门功能恢复,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6.
目的比较肛瘘切开术与切除术治疗低位单纯性肛瘘中的价值。方法前瞻性纳入2013-08—2016-07间明确诊断的低位单纯性肛瘘患者10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肛瘘切开术组(n=50)和肛瘘切除术组(n=50),2组采用相同的术前准备、麻醉方式和术后管理。对比2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观察2组术后切口愈合时间、切口并发症(疼痛、感染、出血)、括约肌损伤程度(早期排便次数、后期肛门狭窄、大便失禁情况)、复发率。结果肛瘘切开术组手术时间显著短于肛瘘切除术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术中出血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肛瘘切开术组切口愈合时间显著短于肛瘘切除术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术后因切口疼痛导致的镇痛药使用率、切口疼痛VAS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肛瘘切开术组术后早期肛门排便次数显著少于肛瘘切除术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随访6个月,肛瘘切开术组复发率高于肛瘘切除术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肛门狭窄、大便失禁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就低位单纯性肛瘘治疗而言,肛瘘切开术相对操作简单、手术时间短、创伤小、恢复快,但远期复发率高于肛瘘切除术。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视频辅助瘘管刨削术治疗肛瘘的临床价值。方法纳入2015年3月至2016年9月本院收治的80例肛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40例。观察组行视频辅助瘘管刨削术,对照组行常规切开挂线术。比较两组手术疗效和术后恢复效果,随访1年,观察术后复发情况。结果观察组创面瘢痕面积、住院时间及创面愈合时间均优于对照组(均P0.05),两组手术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出院时VAS疼痛评分及术后6个月时Wexner肛门功能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两组术后1年时Wexner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复发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出院4 w时总有效率均为100%,总体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视频辅助瘘管刨削术治疗复杂性肛瘘效果良好,有助于促进术后早期恢复,降低复发率,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探讨主管切开挂线支管对口引流术对高位复杂肛瘘的治疗效果。选取高位复杂肛瘘患者100例,根据入院单双号顺序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50例,研究组采用主管切开挂线支管对口引流术治疗,对照组采用切开挂线术治疗。对比两组住院时间、创面愈合时间,手术前后患者肛门功能指数评分、肛门失禁功能评分、肛管直肠压力变化。研究组住院时间、创面愈合时间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对两组患者的肛门功能指数、Wexner评分进行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个月,研究组肛门功能指数、Wexner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两组肛管直肠收缩压、静息压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个月,研究组肛管直收缩压、静息压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年,研究组无患者复发,对照组有5例复发,研究组术后复发率低于对照组(χ2=5.263,P0.05)。主管切开挂线支管对口引流术对高位复杂肛瘘的治疗效果优于切开挂线术,术后对肛门功能的影响更小。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切开引流加内口挂线术与内口直接切开术治疗肛周脓肿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2月至2016年12月在本院住院治疗的100例肛周脓肿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成两组,每组各50例。观察组行切开引流加内口挂线术,对照组行肛周脓肿切开引流内口直接切开术。比较两组手术基本情况、术后疼痛、治疗效果及术后肛瘘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长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切口长度、住院时间及创面愈合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均P0.05)。两组术后1 d、1 w及2 w时VAS评分均低于术前(均P0.05),且观察组在各时点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观察组治愈率优于对照组(P0.05),术后半年复发率和肛瘘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切开引流加内口挂线术较内口直接切开术治疗肛周脓肿疗效更为显著,术后患者恢复更快,且有助于减少术后肛瘘形成。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对口引流保留皮桥术在治疗复杂性肛瘘中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肛门功能的改善作用。方法将70例复杂性肛瘘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成观察组及对照组,各35例。对照组采取传统的肛瘘切开术治疗,观察组则采取对口引流保留皮桥术治疗。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有效率、Wexner肛门失禁评分、并发症发生率及创面愈合时间。结果观察组临床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三个时间段的Wexner肛门失禁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创面愈合时间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口引流保留皮桥术可提高复杂性肛瘘的治愈率,改善患者的肛门功能,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括约肌间瘘管结扎术(ligation of intersphinc-teric fistula tract,LIFT)与切开挂线术(incision-threaddrawing procedure)治疗复杂性肛瘘的临床疗效。方法对39例经LIFT手术治疗复杂性肛瘘(LIFT组)和44例经切开挂线术治疗复杂性肛瘘(切开挂线组)的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临床疗效、术后并发症、复发率等。结果 LIFT组治愈率87.2%,切开挂线组治愈率93.2%,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LIFT组术中出血、术后创面大小、术后换药疼痛持续时间、创面愈合时间、住院时间、Wexner肛门失禁评分均优于切开挂线组(P0.05)。结论 LIFT手术治疗复杂性肛瘘具有手术创伤小、恢复快、痛苦少,复发率低等优点,可以在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比较潜剥虚挂法联合内口袋形缝合术与传统实挂线法治疗高位肛瘘的临床效果。方法:将高位肛瘘患者70例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5例,观察组采用潜剥虚挂法联合内口袋形缝合术(即瘘管潜行剥离,内口剜除,跨过括约肌的瘘管剥离后予虚挂引流,待瘘道肉芽组织填充后再拆线,内口剜除创面行袋形缝合),对照组采用传统实挂线(即术中实挂线,挂线后每2周紧线,直至挂线部分完全勒断)。术后观察创面愈合、疼痛、肛门功能评分及12个月内复发情况。结果:观察组术后第1 d、3 d和7 d的VAS评分分别为(1.54±0.85)、(1.14±0.77)和(0.88±0.53),低于对照组的(2.71±1.10)、(2.89±1.21)和(2.23±1.39);观察组创面愈合时间为(28.10±4.19)d,低于对照组的(35.26±4.88)d;观察组创面愈合后肛门功能Wexner评分为(0.58±0.38),低于对照组的(2.39±1.15);在术后疼痛VAS评分、创面愈合时间及Wexner评分方面,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潜剥虚挂法联合内口袋形缝合术治疗高位肛瘘较传统的实挂线法能更好的保护肛门括约功能,缓解术后疼痛,缩短愈合时间。  相似文献   

13.
目的:比较低位实挂线高位虚实结合挂线法治疗高位肛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山西省临汾市中心医院肛肠外科2020年6月—2022年1月收治的72例高位肛瘘患者,按治疗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36例。观察组采用低位实挂线高位虚实结合挂线法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切开挂线法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术后疼痛评分、创面愈合时间、肛门功能及有效率。结果:观察组术后第7天及第10天疼痛VAS评分为(2.64±0.64)分和(1.56±0.65)分,分别低于对照组的(3.08±0.90)分和(1.94±0.71)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术后第3个月及第6个月的Wexner评分为(3.17±0.85)分和(2.14±0.68)分,分别低于对照组的(3.75±0.84)分和(2.72±0.70)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愈合时间为(25.78±2.87)d,短于对照组的(33.36±3.46)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低位实挂线高位虚实结合挂线法治疗高位肛瘘的临床疗效较好,创面愈合所需时间更短,远期肛门功能保护的更好。  相似文献   

14.
目的对比不同手术方式对子宫肌瘤患者机体创伤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2017年8月至2019年8月本院患者90例,随机分为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组(腹腔镜下组,n=45)和常规开腹子宫肌瘤剔除术组(常规开腹组,n=45)两组。统计分析两组患者的手术相关指标、VAS评分、临床疗效、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腹腔镜下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显著少于常规开腹组(P0.05),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显著短于常规开腹组(P0.05),下床活动时间显著短于常规开腹组(P0.05),住院时间显著短于常规开腹组(P0.05),但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之间的差异不显著(P0.05)。两组患者术后6小时、1天、3天VAS评分均逐渐降低(P0.05);术后6小时、1天腹腔镜下组患者的VAS评分均显著低于常规开腹组(P0.05),但术后3天两组患者的VAS评分之间的差异不显著(P0.05)。在治疗的总有效率方面,腹腔镜下组为95.6%(43/45),常规开腹组为75.6%(34/45),前者显著高于后者(P0.05)。在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方面,腹腔镜下组为4.4%(2/45),常规开腹组为17.8%(8/45),前者显著低于后者(P0.05)。结论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对子宫肌瘤患者机体创伤的影响较常规开腹子宫肌瘤剔除术小。  相似文献   

15.
目的 研究脱细胞小肠黏膜下层组织(SIS)肛瘘塞对肛周感染后肛瘘的修复效果。方法 2018年6月~2020年6月间收治的肛周感染合并高位肛瘘病人86例,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两组,观察组43例,采用SIS肛瘘塞治疗,对照组43例,采用传统切开挂线术治疗,比较两组病人的临床疗效、术后疼痛评分、肛门失禁Wexner评分和不良反应。结果 观察组病人的痊愈率为86.05%,总有效率为93.02%,对照组分别为72.09%和83.72%,观察组术后1、3、7、14天的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病人术前肛门失禁Wexner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1个月、3个月、6个月的肛门失禁Wexner评分均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病人术后均出现了不良反应,观察组病人不良反应总发生率(11.63%)显著低于对照组的(32.5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SIS肛瘘塞在在肛周感染后高位肛瘘修复治疗中有着更好的临床疗效,能有效减轻病人术后疼痛和肛门失禁的...  相似文献   

16.
探讨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Rh EGF)联合挂线疗法治疗高位肛周脓肿的临床疗效。选择2017年2月—2018年10月治疗的高位肛周脓肿患者10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4例。比较两组疼痛视觉模拟(VAS)评分、肛门功能量表(Wexner)评分、创面愈合时间、创面感染率、肛门功能障碍率和临床疗效。第3、7、14天,观察组VAS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Wexner评分和脓腔愈合时间为(1.08±0.17)分和(18.87±4.54)d,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32±0.34)分和(23.64±5.12)d(P0.05)。观察组临床治疗有效率为94.4%(51/54),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3.3%(45/54,P0.05)。观察组术后创面感染率为5.6%(3/54),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3.0%(7/54,P0.05)。观察组肛门功能障碍发生率为7.4%(4/54),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4.8%(8/54,P0.05)。Rh EGF联合挂线疗法治疗高位肛周脓肿可以显著减轻患者疼痛,促进创面愈合,并可减少术后创面感染和肛门功能障碍发生率,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内口切闭+瘘道潜行刨削术治疗肛瘘的效果以及对术后创面恢复的影响。方法纳入90例肛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行内口切闭+瘘道潜行刨削术)和对照组(行常规切开挂线术),每组各45例。比较两组手术疗效,观察两组术前1 d(T_1)、术后1 d(T_2)、术后1 w(T_3)、术后1个月(T_4)及术后3个月(T_5)创面疼痛和肛门功能评分,同时观察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和创面愈合情况。结果两组治疗总有效率均超过95%,两组治疗总有效率、总体疗效、复发率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T_3、T_4及T_5时VAS评分均低于T_2(均P0.05),两组T_2时VAS和Wexner评分均高于T_1时(均P0.05)。观察组T_2、T_3、T_4及T_5时VAS和Wexner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同时刻,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术后创面愈合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内口切闭+瘘道潜行刨削术治疗肛瘘可获得较好的疗效,且术后疼痛程度较轻,肛门功能恢复较好,创面愈合时间缩短,有助于术后患者康复。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肛门直肠压力监测对肛瘘术后肛门括约肌功能障碍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108例肛瘘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肛瘘位置分为低位肛瘘组52例、高位肛瘘组56例,另选取50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所有参与者均进行肛门直肠压力监测,比较其各项测压指标。结果 108例患者术前肛门功能均正常,术后12例出现肛门失禁,发生率11.11%;其中低位肛瘘组肛门失禁率7.69%,高位肛瘘组发生率14.29%,二者差异不显著(P0.05)。低位肛瘘、高位肛瘘患者术前及术后肛管静息压、肛管收缩压、直肠静息压测定结果明显低于健康对照组(P0.05),高位肛瘘组术前肛管收缩压与低位肛瘘术前结果差异不显著,此外高位肛瘘术前及术后三项指标测定结果均明显低于低位肛瘘组(P0.05)。结论肛门直肠压力监测对肛瘘术后肛门括约肌功能障碍诊断可提供客观依据,在肛瘘患者手术治疗中具有重要应用意义。  相似文献   

19.
探讨康复新液联合挂线疗法治疗高位肛周脓肿的临床疗效。前瞻性选取2017年1月—2018年6月高位肛周脓肿患者116例,按照数字表法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8例。对照组采用挂线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康复新液冲洗伤口并填塞引流。记录术后VAS评分、肛门功能Wexner量表评分、肛门愈合时间及并发症情况,对术后疗效进行评价。ELISA法检测患者外周血IL-17、IL-6、TNF-α表达水平。治疗前两组IL-17、IL-6和TNF-α表达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IL-17、IL-6和TNF-α为(22.45±3.46)μg/mL、(27.45±4.13)μg/mL和(33.52±6.14)μg/mL,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的(31.56±5.84)μg/mL、(37.16±6.04)μg/mL和(47.48±8.12)μg/mL(P0.01)。观察组VAS评分、Wexner评分和脓腔愈合时间为1.36±0.28、1.16±0.22和(13.26±2.84)d,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74±0.35、1.45±0.32和(16.54±3.57)d(P0.05)。观察组临床有效率为96.6%(56/58),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4.5%(49/58,P0.05)。观察组术后创面感染率为3.4%(2/58),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0.3%(6/58,P0.05)。观察组肛门功能障碍发生率为6.9%(4/58),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5.5%(9/58,P0.05)。康复新液联合挂线疗法治疗高位肛周脓肿可以显著减低患者IL-17的表达,抑制炎症反应,促进创面愈合,并可减少术后创面感染率和肛门功能障碍率,临床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改良经括约肌瘘管结扎术(MLIFT)治疗括约肌间型肛瘘(ISAF)及经括约肌型肛瘘(TSAF)的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1月1日—2020年12月31日上海市宝山区中西医结合医院肛肠科收治的190例TSAF和ISAF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行MLIFT术)、对照组(行肛瘘切开挂线术),术后常规清创、换药治疗;比较两组术后第1、3、7、14、21、30天的创面疼痛(VAS)、创面出血、肛门坠胀感、尿潴留及肛门控便能力(FISI)评分,比较两组治愈率及复发率情况,比较两组患者术前及术后1年的肛管静息压、肛管收缩压及肛管排便压的差异。结果:治疗组、对照组治愈率分别为87.37%、94.7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对照组复发率分别为7.37%、2.1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1、3、7天,治疗组VAS评分、创面出血和术后第14天创面出血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 <0.01);术后第1、7天,治疗组患者肛门坠胀评分和术后第1天尿潴留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 <0.01);术后1年,治疗组患者肛管收缩压及肛管排便压明显高于对照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