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内锁髓内钉并异体骨植骨治疗肱骨肿瘤切除术后骨缺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评价肱骨内锁髓内钉复合异体骨段(关节)移植重建肱骨恶性肿瘤所致的大段骨缺损提临床效果。方法:应用肱骨内锁髓内钉复合异体半关节或骨段移植治疗须骨恶性骨肿瘤11例,随访时间11 ̄38个月。结果:8例植骨愈合,2例骨不连,1例肿瘤局部复发后截肢。术后总评优良率63.6%。植骨延迟愈合及肩关节无力是主要的并发症。结论:肱骨内锁髓内钉固定牢固,复合异体骨段(关节)移植允许患者早期活动,值得推荐。  相似文献   

2.
大段异体骨关节移植的关节功能重建和术后康复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9  
目的 探讨肢体恶性肿瘤切除后行大段同种异体骨关节移植、骨与软组织的修复重建及术后肢体功能康复的方法。方法 1992年5月-1999年1月,对90例肢体恶性骨肿瘤患者行瘤段切除后,应用不同内固定方式行深低温冷冻异体骨关节移植,术后随访时间18-89个月,平均37.5个月。依据Enneking肢体恶性肿瘤保肢术后功能评价标准进行判定。结果 ①皮肤坏死、早期感染、异体骨骨折及骨不连等是影响术后肢体功能康复的主要术后并发症;②90例患者后肢体功能优良率为73.3%,其中髋关节、膝关节异体骨关节移植术后肢体功能优于肩关节,异体骨段移植优于异体半关节移植,内锁髓内钉固定、异体骨段复合人工关节置换术优于普通的自制内锁髓内钉和加压钢板固定;③术后早期进行功能锻炼,利于肢体康复。结论 选择合适的手术适应证和内固定、完善的软组织修复重建及术后早期行肢体康复训练,大段异体骨关节移植可获得良好的肢体功能康复。  相似文献   

3.
异体骨关节移植后骨愈合的X线形式及影响因素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目的探讨肢体恶性肿瘤接受大段同种异体骨关节移植后和异体骨愈合在X线的表现及影响因素,以改进手术方法。方法1992年5月~1999年3月,对收治的90例中可纳入统计的85例骨恶性肿瘤在手术切除长段骨关节后,应用不同内固定方式进行异体骨关节移植,其中16例保留髁部关节面的异体骨段移植,57例异体关节移植,9例复合异体骨段人工髋关节置换,3例膝关节置换。术后平均随访2年9个月,以X线片表现判定骨愈合方式,依据Enneking肢体恶性肿瘤保肢术后的肢体功能标准,评价手术结果。结果85例101处异体骨与自体骨接合部有91处达到临床骨愈合。根据X线片表现特征,异体骨与自体骨间有4种愈合方式,其中以断端周围形成外骨痴、同时植骨间隙逐渐消失最多见;内固定不牢固是引起术后骨不愈合的主要原因;异体骨周围软组织覆盖、血供差及大段异体骨移植后诱发的免疫排异反应等可能影响骨愈合;远离异体骨与自体骨结合部的肿瘤复发或感染、不同长度的异体骨对骨愈合无肯定的负作用;选用牢固的髓内固定、断端周围植骨及采用骨膜袖套技术可减少术后骨不愈合的发生。结论大段异体骨关节移植后骨愈合有不同的X线片表现形式。手术设计应为异体骨提供充足的血液供应、牢固的内固定支撑和完善的软组织覆盖。  相似文献   

4.
异体骨关节移植修复肢体大段骨缺损的术后并发症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Liu J  Wang Z  Hu Y  Liang G  Huang Y 《中华外科杂志》2000,38(5):332-335,I023
目的 分析肢体恶性肿瘤患者接受异体骨关节移植修复重建大段骨缺损的术后并发症并探讨其处理方法。方法 因肢体恶性骨肿瘤行瘤段切除,采用不同内固定方式进行异体骨-关节移植术并有完整随访资料的患者106例,随访时间10~112个月,平均32.3个月。术后最终结果按Mankin’s标准评价。结果 与深低温冷冻异体骨相比,酒精浸泡异体骨移植更易发生感染、骨不连等并发症;异体骨段移植或复合人工关节移植优于半关节  相似文献   

5.
大段异体骨移植治疗骨肿瘤   总被引:25,自引:0,他引:25  
目的 探讨大段异体骨移植在骨肿瘤保肢治疗中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观察了 1991年 9月~ 1998年 10月,应用大段异体骨修复 79例骨肿瘤患者瘤段骨切除后骨缺损的治疗情况。男 55例,女 24例;年龄 9~ 70岁,平均 28.8岁。骨肉瘤 38例,恶性骨巨细胞瘤 12例,其他肿瘤 29例。骨段移植 24例,半关节移植 50例,复合人工关节移植 5例。植入异体骨长度 8~ 22 cm,平均 13.5 cm。非交锁型髓内钉固定 16例,交锁型髓内钉固定 53例,钢板固定 5例,复合人工关节移植 5例。结果 67例患者得到随访,时间 5个月~ 7年,平均 2.8年,结果异体骨愈合 62例,不愈合 5例。主要并发症 :复发 8例,感染 8例,骨不连 5例,骨折 4例,内固定失败 4例,关节面吸收塌陷 7例。功能按 Mankin标准评定 :优 25例,良 23例,中 11例,差 8例。结论 大段异体骨移植是一种修复骨肿瘤瘤段切除后骨缺损的有效手段;牢固的髓内固定有利于异体骨愈合。  相似文献   

6.
同种异体骨移植治疗骨肿瘤切除后骨缺损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 :评价同种异体骨段 (关节 )移植重建四肢恶性肿瘤所致的大段骨缺损的方法、观察和疗效。方法 :应用内锁髓内钉、髋动力加压钢板、髁支持钢板等内固定器材和同种异体骨半关节或骨段移植治疗四肢恶性骨肿瘤 18例 ,随访时间 13~ 2 4个月。结果 :15例植骨愈合 ,1例骨不连 ,1例肿瘤复发截肢 ,1例内固定松动而行更换固定 ,术后总优良率 83 3 3 %。感染、延迟愈合、内固定失败、关节功能障碍为主要并发症。结论 :同种异体骨加合适内固定器械是一种治疗四肢骨肿瘤切除术后骨缺损的有效方法 ,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内固定对异体骨段移植愈合影响的实验与临床观察,方法:采用新西兰大白兔股骨中段切除1.5cm骨干和骨膜实验动物模型,将36只兔随机分成圆形髓内针内固定组和三棱形髓内针内固定组,于术后第12,3,个月行ECT检查,HE染色组织学观察异体骨愈合过程,比较普通非交锁髓内针和特制交锁针固定对异体骨修复骨肿瘤保肢术中瘤段切除大段骨缺损的治疗情况。结果:圆形髓内针内固定组和三棱形髓内针内固定组异体骨移植愈合组织学过程相似,但三棱形髓内针对固定组在第1,2个月时骨代谢活跃(P<0.05),57例异体骨段移植随访7个-6\5上,平均2.6年,结果异体骨愈合52例,不愈合5例,其中普通非交锁髓内针12例,骨不连3例(25%),特制交锁髓内针47例,骨不连2例(4.3%),普通非交锁形髓内针易发生异体骨移植不愈合(P<0.05),结论:稳固的髓内针固定有利于异体骨愈合。  相似文献   

8.
冷冻异体半关节移植治疗四肢骨巨细胞瘤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分析冷冻大段同种异体骨关节移植治疗骨肿瘤的临床应用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1991-1999年间,应用冷冻保存大段同种异体骨关节治疗骨肿瘤切除后遗留大块骨缺损。就随访资料完整,且随访时间超过1年的48例进行临床分析。48例中男28例,女20例,年龄18-46岁,平均34.5岁,初发骨巨细胞瘤36例,复发骨巨细胞瘤12例,异体骨移植长度8-20cm。普通髓内钉固定16例,交锁髓内钉固定13例,螺栓固定19例。结果:48例患者得到随访,平均随访时间4.5年(2-9年),结果异体骨愈合47例,不愈合1例,主要并发症:感染2例,骨折2例,关节面塌陷关节强直2例,关节功能按Mankin标准评定,本组优18例,良23例,中4例,差3例,治疗满意率93.7%。结论:冷冻大段册种异体骨关节移植是修复骨巨细胞瘤切除后骨缺损的有效手段,但应严格掌握其适应证。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异体皮质骨段移植在四肢管状骨大段缺损的疗效。方法本组28例均为创伤术后导致的骨不连患者,术中去除硬化骨后,骨缺损长度在2~8cm(平均4.2cm)。采用同种异体皮质骨段移植及再内固定治疗,术后采用地塞米松预防排斥反应。结果26例患者获得20-36个月的随访,有1例伤口渗液达3周,经换药后二期愈合。骨性愈合时间15-32个月(平均20个月)。结论异体皮质骨段移植治疗管状骨的大段缺损,尽管骨性愈合时间较长,但仍然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0.
大段同种异体半关节移植远期疗效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探讨分析同种异体半关节移植的临床应用及远期疗效。方法:回顾分析应用同种异体半关节移植治疗近关节骨肿瘤切除后遗留大块骨缺损,就随访资料完整,且随访时间超过5年的70例进行临床分析,异体骨移植长度8-25cm。普通髓内固定25例,交锁髓内钉固定21例,螺栓固定22例,钢板固定2例。结果:70例患者得到随访,平均随访时间10.5年(5-22年)。异体骨愈合68例,不愈合2例。主要并发症,肿瘤避部复发8例,感染7例,骨折3例,关节面塌陷6例,关节强直2例。关节功能按Mankin标准评定,优23例,良19例,中12例,满意率78.2%,结论:同种异体半关节移植是修复骨肿瘤切除后骨缺损的有效手段,但应严格掌握其适应证。  相似文献   

11.
目的应用大段异体骨移植及踝关节融合的保肢方法治疗胫骨下端恶性肿瘤和侵袭性肿瘤,并从预后、术后并发症及功能等几个方面加以评价。方法自1998年1月至2005年12月应用大段异体骨移植及踝关节融合的保肢方法治疗胫骨下端肿瘤患者11例;包括骨肉瘤8例,骨巨细胞瘤2例,软骨肉瘤1例。对骨肉瘤患者行新辅助化疗,按照Enneking分期,手术行边缘切除或广泛切除,应用大段深低温冷冻保存同种异体骨重建,钢板螺钉或带锁髓内钉固定。结果术后随访18-78个月,平均47个月。其中8例骨肉瘤患者随访28-78个月,平均50个月。11例均获得良好的骨愈合,开始出现骨愈合时间为术后3-18个月,平均8个月。无异体骨反应继发感染,无内固定失败。异体骨骨折1例,复发2例,肺转移3例,保肢率为81.8%。术后功能评定采用骨骼肌肉系统肿瘤手术治疗后重建功能评估系统(MSTS系统),评分为16~27分,平均24-3分。结论胫骨下端虽然软组织覆盖较薄,血运相对较差,但保肢术后肿瘤复发率不高,异体骨感染、不愈合、骨折率较低。固定方式以髓内固定为佳。大段异体骨移植及踝关节融合的保肢方法术后功能良好,给患者带来较大的心理安慰,是一种较好的保肢方式。  相似文献   

12.
髁支持板加同种异体骨移植治疗股骨髁骨折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探讨应用股骨髁支持钢板内固定加同种异体骨移植治疗股骨远端粉碎骨折的方法和临床疗效。方法分析2004年3月至2007年3月,对21例股骨远端粉碎骨折患者进行修复重建。其中男18例,女3例,年龄18~56岁。按A0分型,A3型6例,C1型2例,C2型9例,C3型4例。均行手术切开复位内固定,外侧置股骨髁支持钢板固定。5例骨缺损大的患者采用大段管状同种异体骨植骨,余病例均植同种异体骨条或骨粒。结果患者均获随访6~36个月,平均16个月。骨折均愈合,无感染,无钢板断裂。按Kilmer股骨远端骨折功能评定标准进行评价,本组优9例,良7例,一般2例,差3例,优良率76.2%。结论采用股骨髁支持钢板加同种异体骨移植治疗股骨远端粉碎骨折,设计合理,疗效肯定。特别是采用同种大段异体骨修复骨缺损,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同种异体骨钉在骨端及关节内骨折固定应用。方法 由山西省医用组织库制备骨钉,选择在骨端及关节内骨折患者42例,将骨折复位后以骨钉固定,常规使用抗生索预防感染,不使用免疫抑制剂。结果 所有病例在骨折愈合前无移位,在3~5个月达到骨性愈合,关节功能恢复优良。结论 同种异体骨钉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并具有一定强度,能完全爬行替代,避免了再次手术取出,是骨端及关节内骨折理想的内固定材料。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同种异体骨移植及联合人工假体置换修复骨肿瘤切除后长段骨缺损的可行性。方法1999年8月~2003年12月对28例四肢恶性肿瘤切除后的骨缺损进行了长段同种异体骨段移植重建。其中骨肉瘤16例,骨旁骨肉瘤4例,尤文肉瘤5例,软组织肉瘤骨侵犯3例。均经术前活检及术后病理检查确诊,Enneking分期,IB期5例,ⅡB期23例。所有骨肉瘤及尤文肉瘤患者均接受规范术前及术后化疗。18例采用异体骨人工关节复合物重建,10例采用长段异体骨干移植,带锁髓内钉内固定。术后采用MSTS评分进行功能评价。结果所有患者获随访5~48个月,平均24个月。1例术后半年出现局部复发,行截肢术;3例出现异体骨与宿主骨接合处的不愈合和严重的骨吸收;2例深部感染。术后未发生移植骨骨折。其中23例术后功能恢复良好,MSTS评分15~27分,平均23.4分。结论异体骨移植及联合人工关节置换是重建四肢恶性肿瘤切除后骨缺损的一种有效方法。行坚强内固定,保证异体骨与宿主骨稳定接触,有助于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5.
大段同种异体骨移植重建肢体功能已成为骨肿瘤保肢手术的重要方法。根据肿瘤类型确定手术切除边界,在保证肿瘤完整切除的前提下重建患肢功能,术中辅以坚强的内固定对大段同种异体骨移植后骨愈合至关重要。大段同种异体骨移植的骨愈合机制主要为激活骨诱导及骨传导,体现在受体逐渐爬行替代异体骨的缓慢过程。异体骨缓慢愈合过程中感染、异体骨骨折及骨不愈合等并发症发生率较高,影响了大段同种异体骨移植治疗的效果。该文就骨肿瘤保肢手术中大段同种异体骨移植手术方法、并发症防治方面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同种异体骨段移植治疗下肢长管状骨严重粉碎骨折骨缺失的可行性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10年6月以来采用异体骨段移植治疗下肢严重开放、粉碎骨折、骨缺失6例的临床资料。年龄19~51岁,均为男性,均为开放性损伤。遵循开放骨折处理原则,彻底清创,控制感染,皮瓣转移、消灭创面。术前行X线检查,明确所需移植骨段的长度及直径并进行定制。术中进行实际测量,进一步确定所需骨段长度,并对骨段两端进行修整,使其与宿主骨端匹配,增加接触面,异体骨段与宿主骨间缝隙及其周围植骨。结果 6例患者经20~27个月随访,均达到满意疗效。1例患者因过早负重(5个月弃拐行走)引起钢板断裂,改行髓内针固定16个月后骨性愈合。其他5例患者也均已正常行走。X线检查提示:3例骨性愈合,3例临床愈合,无排异反应发生。结论同种异体骨段移植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同种异体骨段移植是治疗下肢严重粉碎骨折骨缺失行之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7.
目的设计、制造一种可与人工表面关节结合的有限接触式股骨髁上型带锁髓内钉,构成人工半膝关节系统,用于提高儿童保肢手术效果。方法以家猪为实验对象,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两组,植入不同类型髓内钉,建立股骨下段异体骨关节移植动物模型。通过放射影像、微血管墨汁造影及组织学观察,研究髓内钉对异体骨愈合及微循环的影响。结果有限接触式髓内钉对骨再血管化进程的影响小于无槽髓内钉,两组间有显著差异;异体骨愈合速度也较无槽髓内钉快,骨痂密度较高。结论有限接触式髓内钉减少了对骨原有生物环境的破坏,有利于宿主骨-异体骨结合面的愈合,可与人工表面关节结合应用于异体骨关节移植,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8.
目的评价采用自体松质骨联合同种异体骨开放植骨治疗胫骨远端大段感染性骨缺损的可行性及临床效果。方法自2010-01—2013-01,采用自体骨联合异体骨(2∶1)开放植骨治疗10例胫骨远端感染性骨缺损,骨缺损长度平均5.6(3-8)cm。先用外固定架固定骨折,调整恢复肢体长度及力线,彻底清创,取自体髂骨松质骨剪成直径约5 mm的微粒与同种异体骨2:1混合植入骨缺损处,使骨质稍高于皮肤并超过骨折远近端各1cm。结果 10例获得平均12(9-18)个月随访。术后平均7(5-9)周移植骨质表面被肉芽组织覆盖,7例(1例双侧)创面于术后8-11周自行瘢痕愈合,3例于术后9周行植皮术闭合创面。9例(1例双侧)骨折完全愈合,骨折愈合时间平均8(6-12)个月;1例因胫骨交锁髓内钉取出术后3个月再次骨折伴骨缺损(约8cm),且术后骨折端不稳、骨缺损较大导致假关节形成,骨折不愈合。结论自体松质骨联合同种异体骨开放植骨是治疗胫骨远端大段感染性骨缺损的一种简单、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9.
冷冻异体骨移植治疗骨肿瘤切除后骨缺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Niu XH  Hao L  Zhang Q  Ding Y 《中华外科杂志》2007,45(10):677-680
目的探讨冷冻异体骨移植在治疗骨肿瘤切除后骨缺损中的作用。方法1992年3月至2002年9月应用深低温保存同种异体骨治疗骨肿瘤切除后骨缺损164例患者,其中男性90例,女性74例,年龄12~65岁,平均20岁。疾病种类以骨巨细胞瘤和骨肉瘤为主。外科治疗以Enneking外科分期标准为原则。主要发病部位为股骨上端、股骨下端、胫骨上端及胫骨上端及肱骨上端。异体骨均为北京骨科创伤研究所骨库提供。重建方式为1/2关节移植术95例,1/4关节移植术15例,人工关节.异体骨复合物12例,大块骨移植23例,骨干节段移植15例,骨盆骨移植4例。结果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平均随访时间47个月。治疗满意率74.4%(122/164),复发率12.8%(21/164),感染率11.0%(18/164),骨端不愈合23.2%(38/164),内固定折断6.7%(11/164),关节不稳定7.9%(13/164),异体骨骨折6.7%(11/164),死亡6.1%(10/164),最终保肢率91.5%(150/164)。结论深低温保存异体骨降低了异体骨的免疫原性,具有与自体骨近似的骨传导性及骨诱导性,可保留韧带附丽以供软组织重建应用。但异体骨移植具有较高并发症,只有在移植骨与宿主完全愈合后,方可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Orthofix外固定支架结合有限内固定治疗股骨远端大段劈裂的C3型骨折的疗效。方法1999年5月~2005年7月对18例股骨大段劈裂的髁上、髁间粉碎性骨折采用Orthofix外固定支架结合有限内固定治疗,均为股骨远端C3型骨折。对于髁间、髁上骨折处缺损视情况给予自体髂骨或异体骨植骨。结果所有患者获得平均18个月(6~49个月)随访,骨折均愈合,平均愈合时间24周(20~31周),患肢功能按Rasmussen评分,优良14例,一般3例,差1例,优良率为77.8%。1例发生延迟愈合;1例出现膝关节功能障碍,经手术松解后关节活动度从<40°恢复至90°。无骨不连、再骨折等并发症发生。结论使用外固定支架结合有限内固定治疗股骨大段劈裂的髁上、髁间粉碎性骨折疗效满意,为该类关节及其周围复杂骨折的解决提供了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