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患者女,45岁.因胸闷气短20 d,发现纵隔肿物5d入院.患者入院前20 d出现胸闷气短,夜间偶有喘憋,入院前5d胸闷症状进行性加重,肺CT扫描示:前纵隔巨大占位性病变,经胸腔穿刺活组织检查示:(纵隔)黏液表皮样癌,为进一步治疗入我院.既往健康.体格检查:T 36.1℃,P80 次∥min,R 16次/min,BP 120/80 mm Hg(1 mm Hg=0.133 kPa).神清.口唇无发绀,未触及浅表肿大淋巴结.胸廓饱满,距锁骨中线1 cm第1~5肋间范围叩诊呈实音,相应部位呼吸音消失,余呼吸音清晰,未闻及干湿性啰音.律齐,心音遥远,心音听诊区向左下方移位,未闻及病理性杂音.腹平坦.辅助检查:①胸部数字射线摄影片示前纵隔内见不规则巨大团块影,大部突入右侧肺野,纵隔明显增宽;②肺部CT平扫+增强示前上纵隔可见巨块型致密影,向右侧肺野突出明显,大小约16.67 cm×9.89 cm,其内密度不均匀,大部分病灶CT值42 Hu,其内密度不均,低密度区CT值15 Hu,高密度区CT值达150 Hu,边缘有切迹,分叶征阳性,部分边缘尚光滑,增强后大部分病变较均匀强化,平均CT值67 Hu,低密度区及高密度区未见强化.右肺上叶膨胀不良,纵隔内血管明显受压,移位、变形,界限尚清晰;③活组织检查为(纵隔)黏液表皮样癌.诊断为纵隔巨大黏液表皮样癌.  相似文献   

2.
1 临床资料 1.1 患者,女,58岁.因咳嗽、胸痛1年,气促5月,加重1月入院.查体:右肺语颤降低,叩浊,呼吸音低.超声检查:右前胸腔内查见一6.5 cm×4.0 cm形态欠规则稍强回声团,边界清晰,内部回声欠均匀,并于第二前肋间隙以下,探及最深达3.5 cm无回声区,内见少许点状强回声漂浮.超声诊断:①右胸腔实性占位(考虑:肺实变).②右胸腔少量以上积液.CT:右肺上叶体积缩小.纤支镜:右肺上叶支气管开口处阻塞.痰及胸水脱落细胞检查:查见腺癌细胞.  相似文献   

3.
胸腺类癌1例     
男,54岁.2年前因干咳,伴有胸闷、胸痛而人院.胸片发现右上纵隔阴影,经抗癌治疗无效而死亡,死后因家属要求鉴定有无煤工尘肺而行尸体解剖,尸解发现前上纵隔有-4 cm×2.5 cm大小肿块,与周围组织无粘连,尸检号J-1.  相似文献   

4.
患者,男,56岁,因"咳嗽、胸闷,伴胸痛3个月余"于2009年5月6日入住我院.既往体健,无特殊病史,吸烟指数20支×40年,已戒2个月.患者3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咳嗽、少量咳痰,偶有血痰,胸闷气急,胸痛,乏力;胸部CT(图1)示右上肺占位(约5 cm×6 cm×8 cm),纵隔淋巴结肿大;两次行"纤维支气管镜检查"镜下见右上叶开口处舌样新生物(图2),活检提示为慢性炎症.病程中,患者精神萎,纳差,乏力,体重明显下降.入院体检:T 38℃、HR 72次/分、RR 20次/分、BP 120/75 mm Hg,神志清,全身浅表淋巴结无肿大,无唇绀,右上肺呼吸音偏低,右肺闻及散在于罗音,未闻及湿罗音.  相似文献   

5.
马淑萍  秦建文  周静敏  赵勇 《天津医药》2005,33(2):113-113,i002
1病例报告 患者男,58岁.因间断胸闷、咳嗽2个月,发现多发性皮下结节1个月,加重10d,于2003年1月4日入院.既往体健.查体:神志清楚,血压126/68mm Hg(1 mmHg=0.133 kPa),体温36℃,脉搏108次/min,呼吸26次/min.急性病容,营养中等,自动体位,双侧颈前及腹股沟可触及多个肿大淋巴结,质硬,固定,大小约0.5 cm×0.5 cm~1 cm×1 cm,全身四肢及腹部皮下多发暗红色结节,大小约0.5 cm×0.5 cm~2 cm×2 cm,口唇无明显发绀,无颈静脉怒张,右肺呼吸音粗,可闻及痰鸣音,心率108次/min,律齐,心音有力,腹部及其他系统未见异常.实验室检查:白细胞9×109/L,中性粒细胞0.84,淋巴细胞0.08,血红蛋白80 g/L,血小板147×109/L,肾功能正常,白蛋白25 g/L.  相似文献   

6.
患者,女,4岁。因发热、干咳、胸闷半月入院。X 线胸片及断层见右后纵膈约10×20cm 大小分叶状,密度均匀一致,高密度影。B 超:探及后纵隔约8.0×13cm 大小混合性回声团状影。术前诊断:后纵膈肿瘤。行右侧开胸探查术:见肿物位於后纵膈。约10×20cm,呈分叶状:较硬,里不规则形.占据胸腔1/3,右肺下叶发育不良。行肿瘤切除术,手术顺利,病理诊断:后纵膈节细胞神经母细胞瘤。术后10天治愈出院。讨论:节细胞神经母细胞瘤,多发生在交感神经节处,胸腔较为少见.多数在出生时已存在.属先天性肿瘤,年龄越小,恶性度亦越高。(1994—06—27收稿)  相似文献   

7.
肺癌乳腺转移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何芳  权蓉 《现代医药卫生》2007,23(8):1176-1176
病例介绍:患者,女,49岁,因咳嗽、心累、气促,右乳疼痛入院。查体:右侧胸廓饱满,右乳房明显增大(约16cm×16cm),表面皮肤发红,呈桔皮样改变,扪之整个乳房发硬,无明显局限性肿块,皮温稍增高,触痛明显,右胸叩浊,语颤消失,呼吸音消失,心率135次/分,律齐。入院后行胸部CT示右肺中央型肺癌伴纵隔及胸膜转移,右侧大量胸腔积液,反复多次抽出大量血性胸水,胸水中找到腺癌细胞。抽胸水后向胸膜腔内注入斯奇康、  相似文献   

8.
患者女,38岁。以活动后胸闷、气促3年,伴经常咳嗽、发热而入院。1990年在县医院行右胸腔闭式引流治疗无效,这次要求手术治疗。体检:T37℃,P90次/分,R26次/分,BP14/10kPa。气管向左侧偏移,右胸廓饱满,肋间隙增宽,左胸廓无变化。叩诊右胸为鼓音,右肺呼吸音消失,左肺呼吸音增强。心率90次/分,律齐。X线胸片:右气胸、右肺压缩90%。纵隔向左侧移位,经抽气后再摄胸片无变化。右胸探查术,见右胸腔被肺大泡占据,肺大泡20×16cm,肺大泡部分与  相似文献   

9.
患者女,15岁,因咳嗽、气短、胸闷痛伴低热20余日为主诉于1989—08—15入院,入院检查:体温37℃,脉搏100次/分.呼吸26次/分,血压13.3/8kPa。右肺呼吸运动减弱,触觉语颤减弱,右肺上野内侧及右肺下野叩诊浊音;听诊呼吸音减弱,余无阳性体征。胸片示右肺第二、三前肋间心缘旁有一边长3cm的类似三角形密度增高影,底位于纵隔侧,右肺下野第四前肋缘下方呈外高内低大片状密度增高影,水平裂及斜裂均增厚。初步诊断:右侧结核性渗出性脑膜炎合并包裹性积液。血象回报:白细胞数15.8×10~9/L;分叶76%;淋巴24%.血沉第1h95mm,第2h125mm,故给予抗炎、抗结核、抽胸水及对症治  相似文献   

10.
患者男,18岁,因胸部发现阴影14年入院。4岁查体发现右肺部有一阴影,8岁时按肺TB治疗1年,胸部阴影无变化。1993年11月因面部发胀、咳嗽低烧,X线诊断纵隔肿瘤收入院。查体:T37.2℃.p68次/分、p18次/分、BP16/10kpa,发育正常,右颈静脉轻怒张,右肺呼吸音低,X线检查;右上纵隔可见7×6×4立方厘米密度均匀阴影。1周后在全麻下经右胸第四肋间开胸,术中见右上叶由15~20个肺小叶(蘑菇状)组成,最大7×6×4立方厘米,(术后病理证明为肺囊肿)最小1×1平方厘米,中下叶肺发育正常。右纵隔有10×8平方厘米的胸  相似文献   

11.
患者女性,31岁,于84年开始出现咳嗽,为刺激性干咳,近一年来,因咳嗽加剧,反复发热,并伴有胸痛、胸闷、气促、活动后呼吸困难,于1987年7月就诊入院。查体:体温37.4℃心率104次/分,呼吸20次/分,血压13/10kpa,口唇肢端不发绀,颈静脉怒张,气管向左侧移位,右胸部高度隆起,胸壁静脉怒张,右肺叩诊实音,左肺呼吸音消失,心尖搏动于左锁骨中线第五肋间,心介向左下扩大,各瓣区未闻病理性杂音。化验:三大常规,肝功,生化均在正常范围。X线胸片示:右侧胸腔内巨大包块,边缘清,与前中纵隔相连续,基底部有索条状钙化影。胸部X线透视见:包块在深吸气  相似文献   

12.
<正>患者,男性,82岁,于2019年10月出现咳嗽,以刺激性干咳为主,伴活动后胸闷,轻微胸痛,休息后可好转,自行服用止咳药物后无好转。2020年4月1日胸部CT示:右肺门软组织影(3.0 cm×3.5 cm),慢性支气管炎伴肺气肿,两下肺轻度支气管扩张,主动脉、心脏瓣膜及冠状动脉钙化。于2020年4月13日行全身PET/CT示:(1)右肺上叶尖段肺门旁软组织团块影(4.1 cm×3.1 cm),部分跨斜裂生长,其内密度不均,  相似文献   

13.
患者,男,73岁.主述纳差、消瘦3 月,胸痛、咳嗽半月入院.入院后查体:消瘦、恶病质,呼吸稍促,唇微绀,浅表淋巴结未扪及,胸廓右侧较饱满,双肺可闻及中细湿鸣音,心率100 n·min-1(n=次)、律齐、腹平、左侧下腹皮下可扪及一1 cm ×2 cm大小包块,欠活动、质硬、压痛.腹部B超检查示:脾脏与左肾上极之间探及约5.6 cm ×5.7 cm以实质为主稍低回声团,其内部见一直径约2.0 cm不规则液性暗区,团块边界清,可见包膜.行腹部增强CT检查示:左侧肾上腺区域、左肾门外前方、左侧结肠旁沟以及左肝前见多数软组织肿块,左侧肾上腺区域肿块最大,约7 cm ×6 cm ×6 cm,该肿块及左肾门外前方肿块与左肾关系紧密,均为明显边缘强化;左肝前肿块与肝实质分界较清楚,右肾上极平面膈肌后、腹主动脉右旁及胰头前见增大淋巴结.胸部CT检查示:纵隔内广泛淋巴结肿大、融合,右肺内、心膈角区肿块,心包积液.诊断:①恶性淋巴瘤;②转移性病灶?胃镜检查示:食道、胃底静脉曲张,慢性浅表性胃炎.  相似文献   

14.
患者男53岁,我院胸外科住院病人,胸痛、咳嗽、血痰3个月.病人3个月前无明显诱因胸部闷痛,以左胸背部为主,伴有刺激性干咳,偶有血痰,消瘦明显,曾在外院“按肺结核和肺炎”治疗无效.查体左胸部触诊语音减弱,叩诊稍实,呼吸音减弱,右肺无异常.X 线胸片见左肺下野15×10cm 大小圆形密度增高影,边界清晰,无分叶及毛刺,无钙化及空洞,左肺上叶见  相似文献   

15.
患者 :女 ,42岁。左侧胸闷、胸痛及咳嗽 2个月。入院诊断 :左前上纵隔畸胎瘤 ,于 2 0 0 0年 8月住院。查体 :颈浅淋巴结不大 ,胸廓无畸形无压痛 ,心律齐无杂音 ,两肺呼吸音清 ,无音 ,腹平软、肝脾未及 ,实验室各项检验均未见异常。 X线胸片显示 :左前上纵隔见密度均匀的增密影 ,侧位片见前上纵隔贴近胸骨处有密度不均肿块影 ,约 6cm× 4cm。诊断 :左前上纵隔肿物 ,畸胎瘤可能。于 2 0 0 0年 8月行开胸手术 ,术中发现肿物位于左前上纵隔 ,贴近胸骨处 ,有完整被膜 ,行分离粘连 ,完整地摘除肿物 ,术中肿瘤易于摘除。术后 15 d患者痊愈出院。…  相似文献   

16.
患者,男,54岁,于20d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咳嗽,时而咯全血痰,色鲜红。经胸部CT扫描显示:右肺上叶可见一约5.0cm×7.0cm密度较高的纤维状阴影,左肺下叶前基底段可见一约5.0cm×7.0cm边缘光滑密度较高之团块状阴影。CT诊断:“肺结核,咯血,右侧胸膜炎”而入院。既往肺结核病史8年,曾规律抗结核治疗,但8年来经常有咳嗽,咯痰,胸闷等症状;乙型肝炎病史30年,肝硬化,肝癌右叶切除术后两年。查体:呈慢性病容,全身浅表淋巴结未触及肿大,右肺下呼吸音语颤减弱,叩诊略浊。双肺未闻及干湿性罗音。肝脾肋下未触及,心音纯正,节律规整,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病理…  相似文献   

17.
林莉 《中国实用医药》2008,3(18):152-152
患者女,49岁,3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刺激性干咳、伴消瘦、盗汗、乏力、食欲不振,自服消炎和止咳药物无好转,近1周上述症状加重而入院。查体:神清、精神不振、消瘦、唇略发绀,右锁骨上可触及0.7cm淋巴结、质硬、活动度良好,双肺呼吸音清,未闻及干湿性哕音,心脏未闻及杂音,腹软,  相似文献   

18.
患者,男性,25岁,于1983年9月6日入院。住院号156450。主因咳嗽、咯痰、咯血9个月,近40天来,咳嗽加重、胸痛、气短。既往体健。查体:右肺上野叩浊,右侧呼吸音减弱,其余未见异常。化验检查及心电图均正常。X线检查:右肺中野有14×11cm巨大圆形阴影,边界清楚,密度均匀一致,周围肺组织无炎性浸润,与纵隔呈锐角。无钙化,侧位与肺门重叠。于9月14日在全麻下行右全肺切除术。肿瘤  相似文献   

19.
我们采用上腔静脉-右心房内转流方法,对巨大肺癌广泛侵犯上腔静脉,施行根治性手术并获得成功,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患者,女性,40岁。因刺激性干咳伴发热3月,X线发现右肺上叶占位收入院。以往无咯血史。T38℃左右,锁骨上淋巴结未扪及,右肺上野呼吸音稍低。  相似文献   

20.
患者女,21岁。因干咳、胸闷1~+月,于1989年12月27日入院。曾以“肺结核”、“结核性胸膜炎”抗痨治疗无效。查体:37℃,呼吸26,脉搏106。浅表淋巴结无肿大。心无异常。右肺叩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