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多事之秋,"蛛丝马迹"也要防人到中年,正是多事之秋,请注意以下"蛛丝马迹":(1)小便增多,常上厕所,晚上口渴或小便频繁,尤其是夜尿增多,尿液滴沥不净。提示患有糖尿病、前列腺肥大或前列腺癌。(2)上楼梯或斜坡时就气喘、心慌,常感胸闷、胸痛。提示患有心脏病、高血压、肺气肿等。(3)近来咳嗽痰多,时而痰中带血丝。提示患有支气管扩张症、肺结核、肺癌等。(4)食欲不振,吃一点油腻或不易消化的食物,就上腹闷胀不适,大便也无规律。提示患有胃病、  相似文献   

2.
脑动脉硬化,就是大脑中的动脉变硬了。其硬化的原因是体内动脉发生了脂质代谢紊乱,脂质日益堆积于脑动脉的内膜,因而形成了脑动脉硬化症。脑动脉硬化症多见于40岁以上的男性,女性较少。脑动脉硬化往往不是孤立的,常与冠心病同步或先后出现,肾动脉或身体其它动脉也可发生硬化。若肾动脉硬化,则高血压就可同时发生。女性的动脉硬化,多见于更年期绝经之后,由于内分泌的一系列变化,使血液中的脂肪物质容易渗入,沉积于动脉内壁,因而产生动脉硬化。其它的动脉硬化,一般没有什么症状,而在脑、心、肾等处则有症状。脑动脉硬化时,由…  相似文献   

3.
脑动脉硬化,就是大脑中的动脉变硬了。其硬化的原因是体内动脉发生了脂质代谢紊乱,脂质日益堆积于脑动脉的内膜,因而形成了脑动脉硬化症。 脑动脉硬化症多见于40岁以上的男性,女性较少。常与冠心病同步或先后出现,肾动脉或身体其它动脉也可发生硬化。若肾动脉硬化,则高血压就可同时发生。女性的动脉硬化,多见于更年期绝经后,由于内分泌的一系列变化,使血液血中的脂肪物容易渗入沉积动脉内壁,因而产生动脉硬化。 脑动脉硬化时,由于脑部慢性供血不足常引起大脑功能减退。主要表现为高能神经活动障碍,如头痛、头晕、眼花、  相似文献   

4.
高血压、动脉硬化、冠心病、高血脂症等均属心血管疾病范围,严重威胁着中老年人的身体健康。现介绍几种能治疗心血管病的“药茶”,以供对症选用。一、菊花茶:菊花有显著扩张冠脉,增加冠脉流量的作用。用于高血压、动脉硬化症,不但能改善症状,而且可降低血清胆固醇,对脑动脉硬化症和冠心  相似文献   

5.
田英  菅朝梅 《现代保健》2010,(1):122-123
脑出血是脑实质内有血管破裂,大多数以高血压合并动脉硬化引起。以50岁以上高血压患者多见。多发于寒冷季节,在体力活动或情绪激动时易发病。临床表现:突然剧烈头痛、头晕、恶心、呕吐、意识障碍、偏瘫、失语、小便失禁、血压升高等,常会导致各种神经功能障碍以及严重的后遗症,致死率、致残率很高。  相似文献   

6.
心肌梗死、脑出血、脑血栓这些主要由动脉硬化引起的心脑血管疾病,近些年对于中青年人来说,越来越不陌生了。特别是本身就有高血压、高血脂等症的患者,由于饮食起居无规律,长期处于疲劳状态下就容易诱发突发性疾病。另外,气温陡变或遇到一点突发状况,也可能使血压骤然升高而发病,危及生命。  相似文献   

7.
腹主动脉瘤大多数为动脉硬化所引起,多见于老年人。患高血压、高脂血症、冠心痛、脑血管病等与动脉硬化相关的疾病的老年人,特别要警惕患腹主动脉瘤的可能。本病虽然称作“瘤”,但不是真正的肿瘤,而是一种动脉扩张症。腹主动脉正常直径为2厘米左右,随着动脉硬化逐渐扩张到5厘米以上,当它扩张到一定程度就会发生破裂。 早期一般无明显症状,不痛不痒,只是觉得肚脐左上方有如同脉搏一样的搏动感。再仔细触摸腹部有搏动的地方,可触及一圆形的如鸡蛋或拳头大小的包块,且随脉搏  相似文献   

8.
皮质盲 大脑后动脉的枕叶是视觉中枢,该处病变如脑动脉硬化症发生血栓形成,以及外伤、心跳骤停、中毒、妊娠高血压、子痫、代谢性脑病等,都可导致失明,这种失明称为“皮质盲”。老年人动脉硬化或有心血管病的人,应特别警惕皮质盲。 垂体瘤 患脑垂体肿瘤,肿瘤压迫视神经的交叉部位,发病早期可引起双颞侧偏盲,逐渐可发展成完全失明。因为脑垂体位于视神经交叉的下方,如发生肿瘤,有96%的人会出现视力障碍。该病应及早手术,解除对视神经的压迫。  相似文献   

9.
脑动脉硬化症及其早期诊断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脑动脉硬化症的概念及危险因素 脑动脉硬化是全身动脉硬化的一部分,由脑动脉硬化、小动脉硬化、玻璃样变性等慢性进行性病变,造成脑机能及精神障碍和局灶性损害等慢性脑血管病症群.其病理改变与动脉管径大小密切相关.动脉粥样硬化大都发生于管径500 μm以上的大动脉和中等动脉.  相似文献   

10.
高血压、动脉硬化、冠心病、高血脂症等均属心血管疾病范畴,严重威胁着中老年人的身体健康。现介绍几种有益于心血管病康复的药茶,以供对症选用。 菊花茶 菊花有显著扩张冠脉,增加冠脉流量的作用。用于高血压、动脉硬化症,不但能改善症状,而且可降低血清胆固醇,对脑动脉硬化症和冠心病有显著疗效,且有清热解毒、平肝明目之功。每次 6g,沸水冲泡代茶饮用,每日早晚各一次。 莲心茶 莲心即莲子中间青绿色的胚芽。除能降血压外,还能清热、安神、强心。高血压引起的头胀、心悸、失眠等症者,可经常饮用,每次 6g,沸水冲泡代茶饮,早…  相似文献   

11.
呼市王正祥先生: 正常人在睡眠不足或疲劳时会打哈欠,因哈欠的深呼吸作用可增加氧的吸入,使人暂时减轻疲劳。可是,中老年人,尤其是患有高血压、脑动脉硬化者如频频打哈欠,应警惕为缺血性中风的先兆。 大量病例观察表明,大约有70%~80%的缺血性中风病人在发病前一周左右因大脑缺血、缺氧而出现打哈欠的现象。其原因是中老年人,特别是高血压、脑动脉硬化患者,由于动脉粥样硬化,血管腔变窄,血管弹性降低,以致流向大脑的血液相对减少。虽然大脑的重量仅占体重的2%左右,但其耗氧量却  相似文献   

12.
高血压脑动脉硬化性脑出血,俗称为脑溢血,是指长期高血压和脑动脉硬化,脑内小动脉发生病理改变,导致血管破裂而引发的脑出血.在所有的脑血管疾病类型中,脑出血是一类致病率高、致死致残率高的疾病,且该病发病非常急骤、病情发展速度快、病情一般较为凶险,是具有导致患者生命死亡的高危急症,因此,即使是经验丰富的医生也会感到非常棘手,...  相似文献   

13.
正常人在劳累里或睡眠不足,常会打几个哈欠,因哈欠的深呼吸作用,增加了氧的吸入量,可使人困倦暂时减轻,可是中老年人,尤其是患有高血压、脑动脉硬化者,频频出现哈欠,应警惕其为缺血性中风可能即将发生的先兆征象。 大量病例观察发现,有70%~80%的缺血性中风病  相似文献   

14.
打呵欠是人体一种正常的生理现象,如果老年人患有高血压、脑动脉硬化而出现频繁呵欠,要警惕脑中风的发生。 临床上有70%~80%的中风患者在发病前的几天内出现频繁打呵欠现象。而有的家属由于缺乏医学知识,误认为是患者疲劳未好好休息的缘故,殊不知是大  相似文献   

15.
正高血压被人们誉为"健康杀手",因为高血压会造成动脉硬化,是引发心脑血管和肾脏疾病的一个重要因素。此外,当血压突然升高到一定程度时会出现剧烈头痛、呕吐、心悸、眩晕等症状,严重时会发生神志不清、抽搐。这属于急进型高血压或高血压危症,多会在短期内发生严重的心、脑、肾等靶器官的损害和病变,如中风、心梗、肾衰等。可怕的是高血尿酸会经常袭击高血压患者。高血尿酸不仅会导致痛风,而且还有一些更可怕的后果。  相似文献   

16.
高血压是目前临床上发病率较高的一种慢性疾病,也是目前导致患者发生严重心脑血管疾病的独立危险因素之一,通常正常人血压在不同情况下会产生一定变化,但均处于正常的控制标准,但随着人年龄的增长,其血压水平也会逐渐升高,相比之下,收缩压的增长幅度会更加明显。临床上高血压的诊断标准在随着人们对重要器官的保护意识而不断调整,且不同血压水平患者发生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也是各不相同的。?高血压不仅会带来头痛、头晕等不适症状,最主要的危害是在于它会引起心、脑、肾等并发症。持续高血压会引起高血压性心脏病,心室肥厚、扩张,心功能也会受限,若是血管破裂则会引发心肌梗死,甚至导致心力衰竭。长期高血压会引起良性的肾小球动脉硬化症,进一步可能会影响肾功能,外周血管发生动脉粥样硬化。高血压可能引起脑部小动脉硬化,导致脑梗、短暂脑缺血发作、脑出血以及脑的微小动脉瘤,其中高血压出血是最为常见的情况。脑出血是高血压患者的严重并发症之一,此症易发于男性中老年群体,目前认为其发病机制多是由于脑底小动脉血管发生的病理变化所导致。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通常会伴有头痛、恶心、嗜睡甚至昏迷等临床症状,部分中老年患者在发病时可能会迅速出现偏瘫、失...  相似文献   

17.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一种富贵病——动脉硬化,正在不断增多。在60岁以上老年人中,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病率高达80%,大家知道,冠心病(心脏动脉硬化)、脑血栓(脑动脉硬化)等疾病都与动脉粥样硬化有关,却很少有人知道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这个病。在人们的印象中,下肢那么粗的动脉血管怎么会发生硬化阻塞呢?事实上,由于人  相似文献   

18.
目的:评价高血压脑动脉硬化患者检测脑导纳(ADL)血流指标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对1200例确诊为老年原发性高血压及脑动脉硬化患者行脑导纳检测,分析脑导纳各项指标的特点,并与500例健康者对照。结果:脑动脉硬化表现为流入容积速度(波幅Hs与快速充盈时间BS)比值显著降低,流入阻力指数(转折高度HH与波幅HS)比值显著降低,I+Ⅱ相面积百分比显著降低(p〈0.01),Ⅳ相面积百分比显著增高,导纳微分环(ADL)1V/ADLI+Ⅱ显著增高,同时双侧ADL波形环明显切迹或变异(P〈0.01)结论:高血压脑动脉硬化患者检测脑导纳明显特征性改变,结果可评价高血压脑动脉硬化患者脑血管功能情况及脑供血状况提供客观指标。  相似文献   

19.
居正 《长寿》2007,(4):18-18
高血压患者在某些特殊情况下,血压最容易发生波动或突然升高,因而诱发中风等危症.因此高血压患者应特别警惕以下危险时刻。 气温突变时高血压患者以老年人居多,他们对环境温度的剧烈变化适应性较差,特别是当温度骤降或突然升高超过33℃时,血压就极容易发生波动。  相似文献   

20.
量体重 身体过于肥胖会增加心脏负担。易诱发心血管疾病,过于消瘦则会导致抵抗力降低、免疫功能下降而感染其它疾病。 测血压 血压高或低都应引起重视。 验小便 可及时发现肾脏病、糖尿病、高血压、冠心病等。 心电图 可及时发现冠心病的心肌缺血改变、心律失常等。 查眼底 眼底动脉可反映出脑动脉硬化的程度。通过眼底检查可早期发现老年性白内障、原发性青光眼等疾患。 胸部X线透视 可早期发现肺部疾患,尤其对嗜烟者更应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