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myocardial ischemia reperfusion injury,MIRI)是指在一定条件下恢复缺血心肌的血液供应,会加重心肌组织功能障碍和结构损害。MIRI的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如何保护心肌避免遭受缺血再灌注损伤一直是临床研究的热点。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脐血浆(UC)对离体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并初步探讨其可能机制.方法 取Wistar大鼠24只,随机分成正常对照组(Control)、缺血/再灌注损伤组(I/R)和脐血浆保护组(UC).利用Langendorff 离体灌流装置,复制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观察冠脉流出液中乳酸脱氢酶(LDH)活性、心肌组织匀浆中SOD活性及心肌超微结构等.结果 与Control组相比,I/R组LDH活性明显增高,SOD活性降低,心肌超微结构损伤明显;脐血浆(1∶100)则明显减少LDH的漏出,同时使SOD活性升高及心肌超微结构损伤减轻.结论 脐血浆能减轻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其机制可能与脐血浆具有抗氧化、清除自由基的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评价左旋卡尼汀(L-CN)对离体大鼠急性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并比较预处理与后处理及预处理联合后处理保护作用的区别。方法动物心脏随机分为对照组、缺血后处理组、L-CN后处理组、L-CN预处理组和联合处理组。左旋卡尼汀分别于缺血后、缺血前或缺血前后给予10 min。检测心率(HR)、冠脉流量(CF)和不同时间点冠脉收集液中肌酸激酶(CK)、乳酸脱氢酶(LDH)含量,并测定心肌梗死区与风险区的比例。结果各组CK,LDH,CF,HR及心肌风险区在灌注前均无明显差异(P〉0.05),复灌60 min时,各项指标在各处理组与对照组之间有明显差异,各处理组之间无显著差异,而CF在复灌120 min时,、L-CN后处理组与其他处理组相比P〈0.05。各组心肌梗死范围在心肌风险区无明显差别。结论左旋卡尼汀预处理、后处理及二者联合对离体大鼠心肌均有保护作用,预处理及后处理与二者联合的保护作用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4.
参附注射液对离体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Murry等[1]首次提出缺血预处理减轻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以来,人们相继发现一些药物如腺苷、阿片类、吸入麻醉药进行心脏预处理也具有心肌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三磷酸腺苷敏感性K+通道开放剂(PCOs)Pinacidil 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在改良Langendorff 模型上,20只SD大鼠随机分为两组,分别用St.Thomas 液(对照组)及经10 μmol/L Pinacidil 强化的St. Thomas液(Pinacidil组)两种停跳液进行低温缺血/再灌注大鼠离体心脏实验.离体心脏缺血90 min,再灌注15 min后观察缺血前、后心率(HR)、左室收缩最高压(LVSP)、左室舒张末压(LVEDP)、最大压力变化速率(±dp/dtmax)的变化,用RT-PCR方法检测心肌组织eNOS-mRNA和iNOS-mRNA的表达变化,通过凝胶图象分析系统对RT-PCR产物电泳条带进行密度分析.结果 Pinacidil组心功能指标明显好于对照组;eNOS明显升高(P<0.01),iNOS下降(P<0.05).结论 Pinacidil作为新的有效的停跳液成分可增强St. Thomas 液对离体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从侧脑室以预处理的方式注射吗啡对在体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探讨中枢吗啡预处理对缺血后心脏保护作用的可能机制.方法 先建立侧脑室注射动物模型,再建立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动物模型,观察记录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平均动脉压和心率乘积(RPP);心肌缺血危险区(AAR)、梗死区(IS)的体积、以及IS/AAR;S-P免疫组织化学法测定大鼠孤束核中c-fos表达情况;放射免疫法检测血清中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结果 与对照组(CON)比较,缺血预处理组(IPC)、吗啡预处理组(MPC)(IS/ARR)均降低(P<0.05和P<0.01);IPC、MPC孤束核中c-fos表达明显低于CON组(P<0.01);IPC、MPC组CGRP水平明显高于CON组(P<0.01);吗啡预处理+纳洛酮(MN)组,IS体积和IS/AAR、c-fos和CGRP差异无显著性;各组各时点的HR、MAP及RPP,差异无显著性.结论 侧脑室注射吗啡预处理可以模拟缺血预处理,对在体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具有保护作用.这种保护机制可能是通过中枢-外周神经调节完成的,c-fos、CGRP可能参与这种保护作用的机制.  相似文献   

7.
目的本研究旨在确定在完整大鼠模型中,心肌缺血预适应是否具有心肌保护作用,且这种保护作用是否由KATP通道介导。方法将48只大鼠随机分为4组:对照组、IPC组、优降糖十IPC组和优降糖组。所有动物均接受30min缺血/2h再灌注。预适应方案由3次5min缺血/5min再灌注组成。梗塞大小由硝基四唑氮蓝染色判定,并以坏死区占危险区的百分率表示。结果IPC几乎完全抑制了缺血/再灌注所致的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但这种保护作用不能被KATP通道阻滞剂优降糖所阻断。IPC也能显著缩小缺血/再灌注后的心肌梗塞范围,且这种作用能被优降糖完全取消。结论IPC的心肌保护作用是由KATP介导的。  相似文献   

8.
目的评价失血预适应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并探索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alcitonin gene-related peptide, CGRP)所起的作用。方法将6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三组:对照组、失血组、多抗组。每组均行30 min缺血-2 h再灌注。失血组在失血15 min后行缺血/再灌注。多抗组在失血前静注CGRP多抗(2.5 mg/kg·b.w.)。坏死区(IS)用NBT染色确定。梗死大小用IS占危险区(AAR)的百分数表示。结果失血组的血浆CGRP浓度均较对照组和多抗组显著为高(F=12.4, P=0.032-0.005)。失血组的IS(F=52.4, P<0.001)和IS/AAR(F=43.7, P<0.001)均较对照组和多抗组显著为低,多抗组的IS(P=0.0001)和IS/AAR(P=0.0001)也较对照组显著为低。结论失血预适应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具有显著的保护作用,CGRP在其中起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李清  王国林 《医学综述》2012,(24):4144-4147
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是缺血性心脏病以及心脏手术后心功能不全的主要病理基础。寻找有效的心肌保护措施减轻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具有重要意义。各种心肌保护措施,如心脏停搏液、缺血预处理和缺血后处理等成为人们研究的热点。ATP敏感性钾通道在缺血/再灌注心肌损伤的心肌保护策略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是心肌保护的重要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10.
采用Langendorf离体大鼠心脏灌注,研究全心缺血10分钟、再灌注15分钟后心肌细胞内Ca2+、丙二醛(MDA)含量,冠脉流出液中乳酸脱氢酶(LDH)含量以及心肌形态学改变。进而观察盐酸氟桂嗪(FNZ)和/或维生素C(VitC)对上述各指标的影响。结果显示:再灌注15分钟时FNZ+VitC组、VitC组和FNZ组的心肌细胞内Ca2+含量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心肌细胞内MDA含量以及冠脉流出液中LDH含量均比对照组低(P<005和<001),形态学改变也比对照组轻,FNZ和VitC联用时效果更显著。由此表明,FNZ和VitC均可通过抑制细胞内钙超载和氧自由基损伤而减轻再灌注损伤,两药联用的效果相当于两药单独作用之和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停跳预处理对大鼠缺血,再灌注心肌收缩功能的影响。方法应用离体Langendorff逆行灌注模型,观察停跳液处理时心肌缺血及再灌前后LVEDP、DP、+dp/dt、-dp/dt、CF以及灌流液中蛋白含量和LDH活性变化。结果在缺血期间,停跳液预处理显著延迟了心肌缺血性挛缩的发生时间。再灌注期间,促进了心脏收缩功能的恢复,减少了心肌细胞中蛋白和LDH的漏出。结论停跳液预处理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具有保护作用,提示该方法可能有临床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酒石酸布托啡诺后处理对大鼠离体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方法应用Langendorff离体灌流装置,采用完全停灌复灌的方法制作离体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模型。健康雄性sD大鼠32只,体重220~250g,随机分为4组:对照组(Sham组,n=8)、缺血再灌注组(I/R组,n=8)、缺血预处理组(pre组,n=8)和酒石酸布托啡诺后处理组(butor组,n=8)。制备大鼠离体心脏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于再灌注结束后,收集冠脉流出液测定肌酸激酶(CK)和乳酸脱氢酶(LDH)的活性,测定心肌组织丙二醛(MDA)含量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结果与Sham组比较,其他各组冠脉流出液CK和LDH活性及心肌组织MDA含量升高,心肌组织SOD活性降低(P〈0.01);与I/R组比较,pre组及butor组冠脉流出液CK和LDH活性及心肌组织MDA含量降低,心肌组织SOD活性升高(P〈0.01),而pre组与butor组比较,CK和LDH活性及心肌组织MDA含量和SOD活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酒石酸布托啡诺后处理对离体心脏缺血再灌沣榻伤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3.
采用Langendorff离体心脏灌流模型,观察噻庚啶对全心缺血再灌损伤的保护作用,并探讨其可能机理。结果显示。噻庚啶(cyproheptadine,CYP)明显抑制缺血后静息张力的升高,并延迟其升高起始时间,减轻心肌线粒体肿胀,减少收缩带形成,提高再灌心肌三磷酸腺苷(ATP)水平和能量负荷(EC),降低—磷酸腺苷(AMP)及次黄嘌呤核苷(INO)含量,防止心肌钙聚积和钾丢失,结果提示CYP对心肌缺血再灌损伤具有保护作用,其机理可能与拮抗钙离于和改善能量代谢有关。  相似文献   

14.
别嘌呤醇对离体大鼠缺血再灌注心肌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探讨别嘌呤醇(allo)对心肌的保护作用与机理,采用离体大鼠心脏灌注模型,研究allo对缺血再灌注心肌的保护作用。结果表明心肌缺血再灌注后磷酸肌酸肌酶(CPK)释放增多,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降低,黄嘌呤氧化酶(XO)活性和丙二醛(MDA)量增加,心肌超微结构破坏明显。allo通过抑制氧自由基的生成对缺血再灌注心肌起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大豆苷元对离体心脏缺血/再灌注损伤时抗氧化能力的影响。方法:应用大鼠离体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在灌流液中加入高、中、低剂量的大豆苷元进行再灌注。再灌注结束后,测定心肌组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的活性及丙二醛(MDA)的含量和心肌组织乳酸脱氢酶(LDH)和心肌肌酸激酶(CK)活性的变化。结果:低剂量的大豆苷元能提高心肌组织SOD、GSH-Px的活性,降低MDA含量;中剂量的大豆苷元能提高心肌组织GSH-PX的活性,降低MDA的含量,高剂量的大豆苷元能提高心肌组织SOD及GSH-PX的活性,也能降低MDA含量;大豆苷元能使心肌LDH及CK的活性升高。结论:大豆苷元可通过提高抗氧化酶系统的功能、加速氧自由基的清除而保护缺血再灌注心肌。  相似文献   

16.
糖尿病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机制及治疗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何志鹏  孙维福  王松 《医学综述》2013,19(5):906-909
糖尿病增加了心血管病的发生率和病死率,糖尿病患者发生急性心肌梗死后的病死率明显升高。研究证实糖尿病患者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均较非糖尿病患者重,心力衰竭、心律失常等并发症和病死率比非糖尿病患者高。因此,掌握糖尿病患者缺血/再灌注损伤的病理机制,对通过血液再灌注治疗减少缺血/再灌注损伤,降低糖尿病患者的术后病死率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7.
顾剑民  薛松 《广西医学》2014,(11):1526-1528,1537
目的探讨SUMO特异性蛋白酶1(SENP1)在心肌组织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保护作用。方法选取14例行体外循环心脏手术前、后的右心房组织,建立缺血再灌注小鼠模型,通过实时定量PCR检测患者和大鼠心肌组织SENP1的mRNA变化。对H9C2细胞株进行缺氧复氧处理后检测LDH释放率,观察细胞死亡情况。结果实时定量PCR结果显示,14例患者缺血再灌注后心肌组织内SENP1 mRNA含量为(4.845±1.248),较灌注前明显升高(P<0.01)。单纯缺血处理的小鼠心肌SENP1 mRNA含量较正常组小鼠略高,且随着灌注时间的延长,SENP1 mRNA含量呈逐渐递增的趋势。特异性siRNA敲除大鼠心肌细胞H9C2细胞内SENP1 48 h后SENP1mRNA水平降至对照组的30%以下,敲除SENP1的H9C2细胞在缺氧及复氧处理后LDH释放增加。结论SENP1在心肌缺血再灌注中有保护作用,缺乏SENP1可能会加重心肌损伤。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重组腺相关病毒介导血红素加氧酶1(AAV-rHO-1)基因在大鼠心肌的表达情况,及其对大鼠心肌离体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方法:雄性SD大鼠30只随机分成3组,对照组(C组,n=6),缺血再灌注组(I/R组,n=12),AAV-rHO-1基因组(A-r组,n=12)。基因转染3个月后,半定量RT-PCR检测转染基因的表达情况,并建立大鼠离体心脏Langendorff灌流模型,C组持续灌注100 min,其他各组均平衡15 min,停灌40 min与再灌注45 min,记录各组心功能变化,测定冠脉流出液乳酸脱氢酶(LDH)活性,测定再灌注后45 min时的心肌超氧化物岐化酶(SOD)活性及丙二醛(MDA)含量,同时取每组大鼠心肌检测梗死面积。结果:经半定量RT-PCR分析显示,血红素加氧酶在A-r组心肌中有效表达。离体心肌Langendorff灌注时,与I/R组比较,A-r组在复灌后各时间点心功能明显增强(P<0.01),复灌后冠脉流出液LDH活性降低(P<0.01),复灌后45 min后心肌MDA含量降低(P<0.01),SOD活性增高(P<0.01),梗死面积较小(P<0.01)。结论:腺相关病毒携带的血红素加氧酶1基因能有效地转染心肌组织,并在体内稳定表达,AAV-rHO-1转染预处理对大鼠离体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有显著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