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 毫秒
1.
目的:本文主要探讨冠延长术在固定义齿修复中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牙科门诊于2012年10月至2014年10月期间收治的40例患者(43颗患牙)作为此次研究的对象,并给予牙冠延长术和固定义齿修复。术后的第1个月、第3个月、第6个月以及第12个月,然后分别进行复查,主要对固定义齿的龈沟深度、龈沟出血的指数、患者咀嚼食物的效果、义齿固位体边缘等进行检查,同时将同颌对侧同名健康牙作为对照牙进行对比。结果:固定义齿修复术后12个月的所有43颗治疗牙的义齿固位效果良好,未发现修复体松动,固位边缘密合效果良好,未发现明显裂隙。固定义齿周围未见牙龈红肿和牙周袋患者自诉咀嚼功能较佳,无其他不适。术后的第1个月、第3个月及第6个月时,治疗牙的牙龈沟深度和龈沟出血指数均高于对照牙,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但是,患者在术后的第12个月去医院进行复查时,可以发现治疗牙的牙龈沟深度和龈沟出血指数与对照牙的差异没有显著性。结论:冠延长术在固定义齿修复中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尤其是在残根残冠基牙和临床牙冠过短基牙的修复过程中,冠延长术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究冠延长术在固定义齿修复中应用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连云港市灌云县中医院2020年2月~2023年2月60例需进行固定义齿修复患者,以62颗患齿为观察组,均在固定义齿修复中给予冠延长术,以对侧62颗健康牙齿为对照组,分析患牙修复后情况,以此评价冠延长术的使用效果。结果:观察组在不同时间点牙龈沟深度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6个月观察组牙龈沟出血情况所获数据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2个月数据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2个月复查牙齿情况,可见义齿固位较为理想,未见修复体松动状况,固位边缘具有理想密合性,缝隙较小,机体无明显不适,所具咀嚼功能优越,未见牙周袋及牙龈红肿情况。结论:对于固定义齿修复人员而言,在其治疗中应用冠延长术可获取理想疗效,松动以及断裂的发生情况较少,具有良好固定效果,可提升牙齿美观度。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冠延长术后的基牙在固定义齿修复中的临床效果及相关问题。方法选取20例残冠残根达龈下和15例临床牙冠颌龈距过小且被选为固定义齿基牙的病例,行冠延长术,然后于6~8周后进行固定义齿修复。修复后3、6、12个月随访复诊,检查义齿咀嚼功能恢复情况、固位体边缘、龈沟深度、龈沟出血指数。结果固定义齿修复后3、6、12个月随访复诊,义齿咀嚼功能恢复理想,固位良好,边缘密合,牙龈无红肿。实验牙与对照牙的龈沟深度、龈沟出血指数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残冠残根及临床牙冠颌龈距过短者作为基牙,冠延长术是提高固定修复效果的一种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对固定义齿修复过程中应用冠延长术的临床效果进行观察分析。方法选取42例患者(44颗患牙)作为研究对象,采取冠延长术及固定义齿修复并观察至术后3个月、6个月、12个月,统计分析固定义齿的修复情况(龈沟深度及出血指数、检查固定义齿边缘及咀嚼效果)并与患牙同颌对侧相对应的健康牙齿进行比较。结果修复组术后牙龈沟深度、牙龈沟出血指数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42例患者(44颗患牙)固定义齿均未发生松动、明显裂隙,固位效果显著且其边缘密合度较高。结论在固定义齿修复中利用冠延长术能够显著提高治疗效果,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冠延长术在固定义齿修复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34例患者的36颗患牙,采用牙冠延长术和固定义齿修复。术后4周、12周、24周、48周进行复查,检查修复体的咀嚼效果、固位体边缘,并以同颌对侧同名健康牙的龈沟深度、龈沟出血指数作为对照牙进行对比研究。结果:术后48周复查结果发现,全部患牙义齿固位较佳,无修复体松动发生,且固位边缘密合性佳,无显著的裂隙,患者无不适主诉,咀嚼功能较佳。术后4、12、24周,治疗牙的牙龈沟深度和龈沟出血指数与对照牙有显著性差异(P<0.05);但是在术后48周,治疗牙与对照牙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牙冠延长术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固定义齿固位修复效果。 相似文献
6.
目的:介绍套筒冠义齿的特点及应用方法。方法:结合36例应用套筒冠义齿修复的患者,对套筒冠义齿临床修复的方法及特点加以介绍。结果:本组36例应用套筒冠义齿修复得到满意疗效。结论:套筒冠义齿应用范围较广,优点突出,只要掌握好适应证,临床上会取得令患者满意的修复效果。 相似文献
7.
目的:比较活动义齿种植和固定义齿在口腔修复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5年1~11月在我院接受口腔修复的患者114例。依据简单数字随机表法将患者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7例。对照组进行传统的固定义齿修复,观察组进行活动义齿种植修复,随访3个月,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基牙出血指数、治疗时间、不同时期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以及治疗后患者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8.2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7.7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及对照组患者治疗后的基牙出血指数分别为(0.78±0.39)和(1.37±0.38),均较各组治疗前的(3.28±0.77)和(3.39±0.96)明显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口腔功能的恢复时间(5.68±1.74) d及总体治疗时间(8.79±1.54) d均分别明显少于对照组的(8.15±3.32) d及(11.34±2.15) 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内比较,治疗后3 d与治疗后7 d,观察组的IL-6水平分别为(3.51±1.36) pg/mL、(1.88±0.47) pg/mL,明显低于治疗前的(5.35±1.21) pg/mL;对照组的IL-6水平分别为(3.47±1.34) pg/mL、(1.90±0.38) pg/mL,明显低于治疗前的(5.29±1.30) p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满意度为96.49%,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5.9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活动义齿种植较固定义齿对口腔修复患者的应用效果更好,患者的满意度更高,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8.
粘接剂在固定义齿修复中的临床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固定义齿修复是牙列缺损的一种常用修复方法。我科自1998年开始使用羧酸锌水门汀粘接固定义齿,故对磷酸锌水门汀、羧酸锌水门汀两种粘接剂在临床上的使用情况进行比较。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前牙固定义齿与光固化联合修复 ,主要是应用于前牙缺失、又对活动义齿强烈不适的年轻或中年患者。这一年龄段的患者对缺失义齿的要求很高 ,对舒适性、美观性的要求更高。虽然目前在大医院有更好的金属烤瓷修复 ,由于价格太高 ,绝大多数患者都无法接受而放弃修复。为了解决这个难题 ,我科2年来利用光固化的作用 ,覆盖金属冠 ,达到物美价廉的作用经 2年来 6例患者修复的观察 ,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1 材料与方法1 1 病例选择 年龄在 15~ 4 0岁 ,男 4例 ,女 2例 ,对义齿修复有特别要求 ,均在 3- 11- 3之间。1 2 局部选择条件 (1)适合固…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以嵌体冠作为固位体的固定义齿修复的临床效果。方法对63例后牙区牙列缺损患者行嵌体冠固位体固定义齿修复。结果63例牙列缺损修复后临床效果满意。结论嵌体冠固位体固定义齿修复可明显减少对牙体组织的磨切、减轻对牙髓的损伤,尤其适合牙合面磨耗明显的病例。修复后咀嚼功能恢复好,降低了龋病和牙髓病的发生率,并具有节约、省时等优点。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牙冠延长术在上前牙固定修复的临床应用。方法 55颗上前牙依据病情不同,在修复前应用牙冠延长术,并在修复后6个月、12个月进行检查。从牙周组织健康固位,患者、医生满意度等方面进行评价。结果只要恰当的选择好手术适应症,手术设计合理均可获得良好的美容及修复效果。结论牙冠延长术是一种使修复体获得良好的固位及美观的牙周手术,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13.
目的探讨牙根的缺损面位于龈下时,冠延长术在桩核冠修复中的应用情况。方法2007年1月-2009年2月对66例68颗牙根缺损面位于龈下者,通过冠延长术使牙根缺损面暴露于龈上1mm-2mm,制备出牙本质肩领,桩核冠修复。结果通过冠延长术使牙断面暴露在牙龈上,制备出牙本质肩领,增强了剩余牙体组织的抗折力和固位力,使一些断面位于龈下的残根得以保留,进行桩核冠修复的成功率在90%以上。结论冠延长术使残根缺损面位于龈上,制备出牙本质肩领。可以增强残根的固位力和抗折力。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牙冠缺损达龈下行牙冠延长术后修复效果。方法:选择45颗患牙,断面至龈下2~4mm,冠根比例协调。采用翻瓣联合骨切除的方法行牙冠延长术,术后6周根据口内情况常规修复,观察牙龈、牙周情况。结果:残根残冠45例患者,修复后1年随诊,成功41例,失败4例,治愈率93.3%。结论:牙冠延长术能在保证生物学宽度的条件下对患牙有较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5.
套筒冠义齿是以套筒为固位体的可摘义齿。目前在临床上以KerK.H设计的圆锥型套冠义齿最为常用。套筒冠义齿用于修复牙列缺损,既能达到修复效果,又能最大限度的保存口腔内软硬组织,且其不需要在基牙上放置卡环,有利于保持口腔卫生健康,此外套筒冠义齿对于牙周病伴牙列缺损,特别是严重牙周患牙经牙周治疗后,具有极好的促进患牙稳定和增加根周牙槽高度水平的效果。因此,该义齿被广泛应用于牙周病的修复治疗,并已被验证有良好近、远期效果。自2000年以来,笔者利用圆锥型套筒冠齿义修复上下颌牙列缺损4例,成人牙周病患者2例。其后随访至今,修复效果满意,功能良好。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圆锥型套筒冠义齿的临床应用及制作方法。方法对24例戴用圆锥型套筒冠义齿患者的基牙状况、数目、基牙牙冠、牙周情况、义齿支持形式及修复体等情况进行临床调查,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圆锥型套筒冠制作的义齿,患者满意度、咀嚼功能恢复及固位力和耠力比以卡环为固位体的可摘部分义齿都有明显的提高。结论采用圆锥型套筒冠义齿要注意禁忌证及适应证、良好的制作对治疗起到积极地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评价牙冠延长术在前牙残根修复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32例(44颗患牙)前牙残冠残根达龈下的病例行牙冠延长术,重建正常的生物学宽度后行桩核冠修复。结果术后6周修复时牙龈无增生,残根断面暴露符合桩冠修复标准。术后3个月~1年随访,44颗患牙中满意40颗,欠佳3颗,失败1颗,有效率达98%。修复体固位良好,牙龈未见异常,X线显示根尖及牙周情况好,无进行性骨吸收。结论牙冠延长术与桩核冠修复相结合是有助于患者保存折断至龈下残根修复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活动义齿用于牙周病修复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我院在2010年01月到2012年12月收治的122例牙周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使用固定义齿修复方法治疗,观察组患者使用活动义齿修复治疗.结果 经过治疗观察组患者的满意率为96.7%,对照组患者的满意率为80.3%,两组患者在满意率上存在显著差异性(P<0.05);观察组基牙出血的指数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 活动义齿用于牙周病修复临床效果显著,提高了临床治疗满意率,值得广泛推广和使用. 相似文献
19.
固定义齿与可摘局部义齿相比较,修复效果的优势显而易见。随着固定义齿工艺的改进,新材料的不断涌现,临床技能的提高,以及患者经济状况的好转和口腔保健观念的提高,固定义齿修复量巨增。临床上只要适应症选择得当。固定桥设计合理,材料的理化性能和生物相容性符合要求,修复后就能充分恢复缺失牙功能,并有较好的远期修复效果;如果修复前的检查、诊断、修复设计和固定桥制作中任何一个环节有不妥当之处,都会使固定桥出现各种问题。下面就固定义齿修复后容易出现不适反应分析及处理方法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分析固定与活动义齿联合修复在牙列缺损中的临床应用价值及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12月—2013年12月在该院确诊收治的90例牙列缺损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患者给予传统的固定义齿进行修复,观察组给予固定义齿联合活动义齿进行修复,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和咀嚼功能情况,并作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满意度为97.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2.2%,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修复2年后的咀嚼功能有效率为95.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4.4%,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固定与活动义齿联合修复对于牙列缺损患者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能够有效修复复杂的牙体以及牙列缺损,且义齿固定稳固、美观、舒适,值的临床大力推广。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