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4 毫秒
1.
目的:探讨儿科转科交接中更佳的交班模式。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3月在我院儿科转科的50例患儿作为对照组,另选2018年5月至7月在我院儿科转科的50例患儿作为观察组。对照组患儿采用传统交接方式进行转科交接;观察组患儿采用SBAR[Situation(状态)、Background(背景)、Assessment(评估)、Recommendation(建议),SBAR]交班模式进行转科交接。转科交接结束后比较两组患儿交接耗时、不良事件发生率、家长满意率、医护人员满意率。结果:观察组患儿转科交接耗时及不良事件发生率减少,家长满意率及医护人员满意率增高,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儿科转科交接中SBAR交班模式是目前较好的交班模式。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在良性气道狭窄患者行支气管镜下球囊扩张治疗过程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在普通病房行支气管镜下球囊扩张治疗良性气道狭窄患者共94例,将2013年1月至2014年2月的住院患者47例作为对照组,选取2014年3月至2014年12月住院患者47例患者作为观察组。对照组患者实施传统护理模式,观察组采取综合护理干预模式。干预20 d后对两组患者不良事件发生率、HAMD评分、气道直径、气促评分及心理抑郁状态等相关指标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不良事件发生率、HAMD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感染为23.4%,较对照组有明显下降(P<0.05)。观察组患者气道直径(6.12±1.27)、气促评分(0.59±0.71)均较对照组有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者HAMD评分较对照组患者HAMD评分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实施综合护理模式能有力促进行支气管镜下球囊扩张治疗良性气道狭窄患者的治疗,改善患者抑郁心理。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预警护理干预在精神科护理中应用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精神科2013年1月~9月收治患者572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的护理,包括入院护理常规检查,落实责任制护理,定期进行心理护理,研究组患者在行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联合预警护理。结果研究组自杀、暴力行为、外走、跌倒、噎食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0.05),研究组患者和家属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预警护理使护理人员强化了风险意识和责任心,明确了职责范围,提高了护士的应激能力和急救技术水平,护理质量明显提高,但仍存在着一些不足需要改进。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心理干预用于围绝经期妇女在牙科治疗中的作用。方法:选取2014年12月至2015年12月到我院口腔科门诊就诊的围绝经期妇女20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n=104)和观察组(n=104)。对照组实施口腔门诊常规治疗操作,观察组联合应用心理干预。采用汉密顿焦虑量表(HAMA)和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评定患者治疗前后的心理状态,同时比较两组的治疗配合度、不良事件情况及满意度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HAMA评分明显好于治疗前(χ~2=30.654,P0.01),而HAMD评分与治疗前无明显差异。对照组患者治疗前后HAMA评分和HAMD评分均无明显差异。观察组患者的治疗配合度及满意度都明显好于对照组(χ~2=6.933,36.117;P0.05),不良事件发生情况明显低于对照组(χ~2=6.082,P0.05)。结论:心理干预有助于缓解围绝经期妇女在牙科治疗过程中的焦虑症状,使患者配合医师顺利完成治疗,降低不良事件的发生,提高治疗的满意度,具有较高的安全性,更易为患者所接受,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氟伐他汀对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18(IL-18)、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的影响,探讨其对心血管事件发生率的影响。方法:134例ACS患者被随机分成氟伐他汀干预组和常规治疗组,同时设置健康对照组;检测ACS两组治疗前、治疗后2周IL-18、TNF-α、hs-CRP水平变化,观察心血管事件发生情况。结果:ACS组治疗前与对照组比较血清IL-18、TNF-α及hs-CRP水平明显升高,治疗后常规治疗组与氟伐他汀干预组IL-18、TNF-α及hs-CRP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氟伐他汀干预组降低更明显(P<0.01);且随访期间发生死亡、心衰、心绞痛、心肌梗死也明显少于常规治疗组(P<0.05)。结论:氟伐他汀可以降低ACS患者血清炎症因子水平,抑制炎症反应,从而减少心血管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李玲慧 《医学信息》2019,(20):185-187
目的 探讨临床路径护理干预对PCI术后患者术后心功能恢复及预后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7年3月~2018年3月我院收治的冠心病行PCI治疗的患者84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2例。对照组实施常规围术期护理,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临床护理路径干预,并随访1年。比较两组心功能指标(LVESD、LVEDD、LVEF)水平及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 研究组护理后LVESD、LVEDD水平低于对照组,LVEF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术后心血管不良事件总发生率为7.14%,低于对照组的23.8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临床路径护理在冠心病PCI治疗患者中应用效果较好,利于促进患者术后心功能恢复,降低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风险,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冠脉介入治疗(PCI)对高龄冠心病(CAD)患者的近远期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8年12月本院收治的60例高龄CAD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及自愿原则分成两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药物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冠脉介入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和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不良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龄CAD患者行PCI手术治疗效果好,不良事件发生率低,值得临床运用与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对比分析替格瑞洛与氯吡格雷对冠心病患者PCI术后血小板功能及长期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2月至2016年12月期间收治的102例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术后的冠心病患者,根据不同的治疗方式分为两组,分别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51例。对照组患者术后给予氯吡格雷治疗,75mg qd,观察组患者术后给予替格瑞洛治疗90 mg口服bid,两组患者术后7d,采取血栓弹力图检查抗血小板药物,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血小板抑制效果(TEG数据)及不良反应事件的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凝血反应时间及血凝块形成的时间、二磷酸腺苷抑制率及花生四烯酸抑制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血凝块形成的最大幅度值(MA)及血凝块形成的速率(α值)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出现不良心脏事件有2例,对照组有9例,其发生率相比(3.92%vs 17.6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4.993,P=0.025)。出血情况,观察组出血事件有2例,对照组出血事件有3例,其发生率相比(3.92%VS 5.88%)无统计学意义(χ2=0.210,P=0.647)。结论:相比氯吡格雷,替格瑞洛对冠心病PCI术后患者血小板抑制效果更优越,并明显改善患者长期预后效果,降低其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术前应用他汀类药物干预对患者术后胸骨切口感染事件发生率和主要心脑血管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的影响。 方法选择2019年1月至12月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心外科住院并行CABG治疗的患者880例。503例(57.2%)患者在CABG术前接受过他汀类药物治疗,将这些患者设为试验组;其余377例患者术前未应用他汀类药物,设为对照组。比较试验组和对照组患者的胸骨切口感染事件和主要心脑血管不良事件发生情况,再进行相应的风险因素分析。数据比较采用χ2检验、单因素方差分析和多元逻辑回归分析。 结果试验组患者CABG术后胸骨切口感染事件的发生率、主要心脑血管不良事件的发生率分别为2.0%、27.6%,与对照组(5.6%、35.0%)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0.869、0.298,P=0.005、0.022)。同时多元逻辑回归结果显示患者CABG术前应用他汀类药物治疗与术后胸骨切口感染事件显著下降具有独立相关性(OR 0.34,95%CI 0.16~0.74,P=0.006)。此外,术前应用他汀类药物干预也与CABG术后主要心脑血管不良事件的发生率降低独立有关(OR 0.60,95% CI 0.44~0.81,P=0.001)。 结论术前应用他汀类药物治疗能够降低患者CABG术后胸骨切口感染事件和主要心脑血管不良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养心定悸胶囊治疗冠心病的疗效及对心血管事件的影响。方法:选择2015-06—2017-06本院接诊的96例冠心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通过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n=48)和对照组(n=48),对照组给予西医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养心定悸胶囊治疗,均连续治疗1个月后比较两组临床疗效、中医症候积分、颈动脉斑块形态的变化和不良反应、半年内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结果:治疗1个月后,观察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91.67%vs 72.92%,P0.05);两组胸闷、心悸、气短症候积分较治疗前均明显降低(P0.01),且观察组较对照组降低更明显(P0.01);两组斑块数量、斑块面积、颈动脉内膜中膜厚度(IMT)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1),且观察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P0.01);两组治疗期间不良反应总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8.33%vs 12.50%,P0.05);观察组心律失常、心肌梗死、心力衰竭、急性冠脉综合征等心血管事件总发生率为明显低于对照组(9.09%vs 26.09%,P0.05)。结论:养心定悸胶囊联合西医治疗冠心病疗效显著,且可降低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孕期干预与妊娠结局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1093例孕产妇临床资料,包括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规律产检组(干预组)389例,不规律产检组(对照组)204例,同期分娩的正常妊娠孕产妇(正常组)500例,观察孕期干预对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孕产妇并发症如胎盘早剥、早产、产后出血、眼底出血、中重度贫血、HELLP综合征等的发生率,以及新生儿窒息、胎儿宫内生长受限(FGR)、胎儿窘迫等围产儿不良结局的发生率。结果:正常组孕产妇并发症、围产儿不良结局及剖宫产率均低于两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干预组孕产妇并发症发生率(27.25%)和围产儿不良结局发生率(42.42%)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孕期监测及保健治疗干预可以降低孕产妇及围产儿不良事件的发生率,改善母婴预后。  相似文献   

12.
《微循环学杂志》2020,(2):33-38
目的:观察黛力新联合舍曲林对不稳定型心绞痛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术后情绪障碍患者精神状态及心血管不良事件的影响。方法:选择本院2016-01—2017-05收治的101例不稳定型心绞痛PCI术后情绪障碍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43)和研究组(n=58),对照组采用舍曲林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黛力新治疗,持续24周。比较两组抗抑郁、抗焦虑疗效,治疗前后心功能,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汉密顿焦虑量表(HAMA)评分,症状自评量表,心血管不良事件和药物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心功能指标、HAMD、HAMA评分、症状自评量表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左心室收缩末内径(LVESD)、左心室舒张末径(LVEDD)、HAMD、HAMA评分、症状自评量表均下降,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均上升(P<0.05),且研究组较对照组改善更明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研究组抗抑郁、抗焦虑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心肌梗死、心绞痛及心血管总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充血性心力衰竭率、再狭窄率和药物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黛力新联合舍曲林治疗可改善不稳定型心绞痛PCI术后情绪障碍患者的精神状态,降低心血管不良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可控风险因素多维度护理干预策略在持续肺动脉高压机械通气新生儿中的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4月至2020年12月我院持续肺动脉高压机械通气新生儿73例,根据入院时间不同分为2组,其中对照组36例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37例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结合可控风险因素多维度护理干预策略,比较两组新生儿机械通气时间、脱机时间、住院时间、并发症及不良事件发生率、家属负性情绪.结果:观察组机械通气时间、脱机时间、住院时间均较对照组短,并发症发生率、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干预后SAS、SD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可控风险因素多维度护理干预策略应用于持续肺动脉高压机械通气新生儿,可缩短康复进程,减少并发症及不良事件发生,改善患儿家属负性情绪.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应用简易肩带固定患者负压吸引器是否能降低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方法分别回顾性统计我科室从2013年5月至2014年3月期间的403例乳腺癌根治术后的患者以及使用此简易肩带以来自2014年4月到12月底为止的367例患者发生非计划性拔管护理不良事件发生情况,并应用统计学方法分析。结果应用简易肩带以前其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为3.23%,使用此简易肩带以后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为0,2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简易肩带固定负压引流器,可以降低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值得在临床工作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指导下感觉刺激配合预警干预对SICU重型颅脑创伤患儿促醒效果及不良预后预防效果.方法:拟从2020年1月~2021年1月本院就诊的SICU重型颅脑创伤患儿10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均50例,其中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则实施循证护理指导下感觉刺激配合预警干预.对比两组患儿干预后意识状态、神经电生理变化及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经干预后,观察组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CS)、昏迷恢复量表(CRS-R)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观察组不良事件发生率为4.00%,低于对照组16.00%(P<0.05).结论:循证护理指导下感觉刺激配合预警干预应用于SICU重型颅脑创伤患儿当中效果明显,能够提升促醒效果,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利于预后.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究在护理管理中应用风险管理的措施和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7月~2013年12月收治的88例住院患者患者给予护理,随机分组,实验组52例选择风险护理,对照组36例患者采取常规护理,观察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和护理的满意程度。结果实验组护理的满意程度为92.31%,不良事件发生率为7.7%;对照组护理的满意程度为72.22%,不良事件发生率为27.8%,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住院患者采用风险管理的护理,可减少意外和不良事件的发生,且提高护理治疗,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经颅多普勒(TCD)检测氯吡格雷治疗脑梗死患者对微栓子(MES)的干预作用。方法:将220例MES阳性脑梗死患者分为普通组(对照组)、氯吡格雷治疗组(治疗组)来研究氯吡格雷治疗对MES的干预作用并随访二年后的脑血管事件发生情况。结果:治疗组出院后半年内、半年至1年内、1年至2年内MES阳性率低于对照组(P<0.01),缺血性脑血管事件发生率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氯吡格雷可稳定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减少MES形成,有效预防缺血性脑血管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急性心力衰竭患者应用分级分区急诊护理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20年2月至2022年1月收治的104例急性心力衰竭患者.根据入院时间段的不同,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52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急诊护理;观察组实施分级分区急诊护理.比较两组救治成功率、不良事件发生率、急救效率及急诊护理服务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救治成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事件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就诊等候时间、急救时间、专科医师访视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对急诊护理服务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急性心力衰竭患者应用分级分区急诊护理能有效提高救治成功率与急救效率,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提高急诊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早期活动标准化流程在重症患者中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3月至2022年3月我院收治的107例重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对照组(53例)以及观察组(54例).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同时实施早期活动标准化流程干预,两组均干预14d,护理干预后对比两组患者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重症监护室时间与住院时间以及两组患者对本次护理干预的满意度.结果:与对照组患者(18.87%)相比,观察组患者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3.70%)较低(P<0.05);观察组患者ICU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均较短(P<0.05);观察组患者干预后护理满意度各项指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早期活动标准化流程在重症患者中可较好地降低重症患者护理风险事件的发生,保证患者住院期间人身安全,还可缩短患者住院时间,促进患者更快康复,该护理方法切实可行,应用价值较高.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绒癌和侵蚀性葡萄胎患者化疗护理思路。方法选择38例绒癌和侵蚀性葡萄胎患者,根据治疗时间分组,对照组常规护理,观察组整体护理。对比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不良反应发生明显低于对照组,<0.05。结论整体性护理可降低患者化疗不良事件发生率,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