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早期手法刺激躯干肌对患者平衡恢复的影响。方法:研究80例脑梗死患者。随机分成两组。两组患者入院后药物治疗相同,对照组卧床期间良肢位摆放,被动活动,定时翻身,恢复坐位平衡、站立平衡;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中医按摩手法中的按法,刺激脊柱两旁夹脊穴,摩法、擦法刺激斜方肌及背阔肌,每日一次,每次20分钟,6天为一个疗程,治疗3个疗程。结果:两组治疗后组间比较,经 t 检查,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中医按摩手法刺激可以增强患者早期本体感觉的输入,按法、摩法、擦法可以有效的增加躯干肌肌肉张力。早期躯干肌手法刺激有利于提高偏瘫患者平衡能力,有利于患者早期恢复。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盆底神经肌肉电刺激联合中医手法按摩对患者产后腹直肌恢复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9年1-12月于上海健康医学院附属嘉定区中心医院就诊的360例产后腹直肌分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80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中医手法按摩,观察组实施盆底神经肌肉电刺激联合中医手法按摩.观察2组患者的腹直肌恢复情况,...  相似文献   

3.
探讨调制中频电刺激联合常规康复治疗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躯干屈曲双侧主动肌及躯干屈曲双侧协同肌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将40例脑卒中偏瘫患者按不同的治疗方法分为2组: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20例。2组患者均采用常规康复治疗。在此基础上,治疗组加用调制中频电刺激治疗。2组疗程均为40d。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表面肌电信号(sEMG)特征值[最大值(MAX)和均方根值(RMS)]和躯干屈曲双侧主动肌、躯干屈曲双侧协同肌MAX、RMS及躯干屈曲双侧主动肌MAX/躯干屈曲双侧协同肌MAX比值、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采用Fulg-Meyer平衡功能评定量表评定)、Barthel指数(采用Barthel指数量表评定)的情况。结果 2组患者治疗后表面肌电MAX、RMS值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组患者治疗后表面肌电MAX、RMS值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组患者治疗后躯干屈曲双侧主动肌、躯干屈曲双侧协同肌MAX、RMS值及躯干屈曲双侧主动肌MAX/躯干屈曲双侧协同肌MAX比值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对照组患者治疗后Barthel ADL指数评分值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治疗后日常生活活动能力、Barthel ADL指数评分值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调制中频电刺激联合常规康复治疗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躯干屈曲双侧主动肌及躯干屈曲双侧协同肌的运动功能、平衡能力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均具有良好的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推拿六步法"治疗失眠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标准的100例失眠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50例。对照组患者应用常规推拿手法治疗,补虚泻实,调整阴阳,采用一指禅推法、揉法、抹法、按法、扫散法、拿法、摩法在头面、颈肩及腹部操作。治疗组采用推拿六部法治疗,分为开关通经法、安抚脏腑法、导阳入阴法、补肾填精法、振腹调气法及护脑安神法,六步手法补泻结合,调和阴阳气血,恢复人体自身的平衡。两组患者共治疗3个疗程后观察临床疗效及中医证候和睡眠质量改善情况。结果治疗组治疗后总有效率为97.9%,对照组为87.0%,两组治疗后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中医证候各项积分及PSQI量表各因子评分比较,治疗组下降程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 "推拿六步法"治疗失眠其手法全面和完善,且临床效果显著,可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肌内效贴联合躯干控制训练在卒中后偏瘫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9月至2021年2月该院收治的128例卒中后偏瘫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4例。对照组实施躯干控制训练,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肌内效贴治疗,两组均持续治疗1个月。比较两组治疗前后平衡能力[Berg平衡量表(BBS)]评分、躯干功能[躯干损伤量表(TIS)]评分和移动能力[改良Rivermead指数(MRMI)]评分。结果:治疗后,两组BBS、TIS和MRMI评分均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肌内效贴联合躯干控制训练应用于卒中后偏瘫患者,可提高BBS、TIS和MRMI评分,效果优于单纯躯干控制训练。  相似文献   

6.
何成奇  韩梅 《四川医学》2003,24(12):1261-1263
目的观察复康牌药磁腰托疗法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躯干肌肌力的影响.方法按纳入标准将6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①腰椎牵引;②中频电疗法;③推拿按摩.试验组在此基础上增加复康牌药磁腰托疗法(腰托内含磁片和中药).治疗前及治疗后1、2、4周分别进行躯干肌肌力的评估.将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t检验).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躯干肌肌力较治疗前都有改善(P<0.05或P<0.001);但随时间推移试验组的疗效逐渐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P<0.05).结论复康牌药磁腰托疗法能有效恢复躯干肌肌力,值得进一步研制.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究中医情志护理联合手法按摩在中风恢复期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8月~2015年3月住院部102例中风恢复期患者作为本文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干预,实验组患者在对照组护理基础上采取中医情志护理联合手法按摩进行干预,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经不同护理干预后患者恢复状况、护理后焦虑抑郁量表评分情况及患者满意度。结果:不同护理方案对患者进行护理后,实验组患者恢复总优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焦虑抑郁量表评分对比实验组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实验组患者对护理的总满意程度也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05,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结论:中风恢复期患者采取中医情志护理联合手法按摩可提升患者临床恢复优良率,帮助患者更快恢复健康,改善患者焦虑抑郁情绪,且患者满意度高,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余虹 《现代医学》2015,(1):59-62
目的:探讨早期强化躯干肌训练对脑卒中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80例偏瘫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两组,对照组40例接受常规康复训练,治疗组40例接受常规康复训练且增加躯干肌训练,两组均治疗8周。在康复治疗前后,分别采用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定表(FMA)和改良的Barthel指数量表(MBI)进行评估。结果:两组治疗后FMA和MBI评分均较治疗前有所增加,两组间治疗后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早期强化躯干肌训练有助于改善脑卒中患者运动功能。  相似文献   

9.
药磁腰托疗法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躯干肌肌力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何成奇  韩梅 《四川医学》2003,24(12):1261-1263
目的 观察复康牌药磁腰托疗法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躯干肌肌力的影响。方法 按纳入标准将 6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 3 0例。对照组采用①腰椎牵引 ;②中频电疗法 ;③推拿按摩。试验组在此基础上增加复康牌药磁腰托疗法 (腰托内含磁片和中药 )。治疗前及治疗后 1、2、4周分别进行躯干肌肌力的评估。将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 (t检验 )。结果 治疗后两组患者躯干肌肌力较治疗前都有改善 (P <0 0 5或P <0 0 0 1) ;但随时间推移试验组的疗效逐渐优于对照组 (组间比较P <0 0 5 ) 结论 复康牌药磁腰托疗法能有效恢复躯干肌肌力 ,值得进一步研制。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康复训练及针灸对偏瘫早期患者下肢运动功能恢复的疗效。方法:选取84例偏瘫早期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42例和研究组42例。对照组常规早期康复训练,治疗30 d为1个疗程。研究组在此基础上加用针灸疗法,治疗30 d为1个疗程。治疗前后,采用两组下肢栓塞情况、生活质量评分、肢体功能评分评定两组临床效果。结果:治疗后,两组生活质量比较,研究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肢体功能评分研究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下肢栓塞发生率研究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康复训练及针灸对偏瘫早期患者下肢运动功能恢复有良好的临床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早期营养支持对食管癌患者术后胃肠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食管癌患者82例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1例。对照组给予常规禁食、补液和胃肠减压治疗,观察组给予早期营养支持治疗,比较两组患者肠胃功能恢复时间(包括进食时间、排气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进食时间、排气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早期营养支持治疗有利于食管癌患者术后胃肠功能的恢复,且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中医护理临床路径在单纯手法复位经皮空心螺纹钢钉内固定治疗桡骨远端骨折患者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3月—2019年3月在我院行单纯手法复位经皮空心螺纹钢钉内固定治疗的桡骨远端骨折患者6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试验组采用中医护理临床路径.比较两组恢复情况、治疗依从性以及...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神经网络治疗仪对脑梗死后肢体功能恢复的应用效果。方法:将78例脑梗死后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9例,对照组采用肌电刺激治疗,观察组采用神经网络治疗仪进行肌电生物反馈治疗,疗程均为4周,观察两组患者上肢肢体功能恢复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的肢体运动功能FMA评分均明显优于治疗前(P<0.01),治疗后的FMA评分,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神经网络治疗仪对脑梗死后肢体功能恢复的治疗效果优于肌电刺激治疗。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龙氏手法联合施罗斯疗法对特发性脊柱侧弯患者竖直肌表面肌电、Cobb角及躯干畸形程度的影响。方法:选择2021年11月—2022年12月新余市中医院康复科收治的80例特发性脊柱侧弯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硬币抛掷法分为联合组(n=42)与对照组(n=38)。对照组接受施罗斯疗法,联合组接受龙氏手法联合施罗斯疗法,两组患者治疗6个月。比较两组竖脊肌表面肌电相关指标、Cobb角、躯干畸形程度、总有效率及生活质量。结果:治疗后,联合组凹凸两侧竖脊肌中位频率(MF)、平均功率频率(MPF)及平均肌电值(AEMG)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联合组Cobb角、躯干倾斜角(ATI)、躯干旋转角度(ATR)均明显小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总有效率及治疗后健康调查量表36(SF-36)各维度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特发性脊柱侧弯患者行龙氏手法联合施罗斯疗法能显著改善竖脊肌协调性与稳定性,使Cobb角降低,有助于恢复脊柱形态,改善躯干畸形,疗效显著,且能提升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手法治疗颈源性头痛的临床效果.方法 收集2012年2月~2013年12月就诊于我院门诊的颈源性头痛患者112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6例,治疗组采用手法按摩治疗,3周为一个疗程,对照组患者口服布洛芬对症治疗,6d为一个疗程,一个疗程后通过目测类比评分法(Visural Analogue Scale,VAS)评估两组患者疼痛缓解情况,通过数字评价量表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有效率.结果 治疗组患者VAS评分较对照组患者显著下降(P<0.05).治疗后治疗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82.1%(46/56),对照组50%(28/56).结论 手法按摩较单纯药物止痛可以明显缓解患者颈源性头痛.  相似文献   

16.
林宇明 《广州医药》2004,35(3):58-59
目的:探讨高压静电膜治疗颈肌筋膜痛的疗效。方法:87例颈肌筋膜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45例,对照组42例。治疗组用高压静电膜治疗,对照组用局部按摩手法治疗,疗程2个月。结果: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结论:高压静电膜对治疗颈肌筋膜痛疗效明显。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早期综合治疗对脑梗死患者运动动能和日常生活自理能力的疗效影响。方法66例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32例,对照组34例。均行常规临床治疗,观察组患者加行中医按摩、运功功能训练、作业疗法、语言训练、神经电刺激疗法等综合康复治疗,治疗2个月后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ADL)恢复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后ADL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05)。结论早期综合康复治疗能促脑梗死患者早日康复,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易化区神经肌肉电刺激(neuromuscular electric stimulation,NMES)对脑卒中偏瘫肢体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的影响.方法 将91例脑卒中患者随机分治疗组(44例),对照组(47例),两组常规治疗相同,治疗组采用北京奔奥新技术有限公司生产的BA2008-II型四通道治疗仪,处方选择:神经肌肉电刺激,电极放置:采用Rood的易化区(诱发部位)患侧躯干:胸锁乳突肌-胸大肌,斜方肌-菱形肌,患侧上肢:旋前圆肌-旋前方肌;肱三头肌-前臂旋后肌,患侧下肢:臀中肌-缝匠肌,胫骨肌-腓骨肌,电极均放置于肌肤上,肉眼可见肌肉颤动收缩,患者感觉舒适放松.评定方法:上下肢运动功能和平衡功能采用Fugl-Meyer评定,ADL采用改良Barthel指数评定.结果 两组治疗前Fugl-Meyer上下肢运动功能评分、Fugl-Meyer平衡功能评分、Barthel指数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1个月、2个月后Fugl-Meyer上下肢运动功能、Fugl-Meyer平衡功能、Barthel指数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易化区神经肌肉电刺激可以改善脑卒中患者偏瘫肢体的运动功能,提高ADL能力.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中医按摩配合早期运动用于重症监护室(ICU)机械通气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纳入52例接受ICU机械通气治疗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抽签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6例。两组ICU住院期间均行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行中医按摩配合早期运动训练。比较两组转出ICU时肌力、患者生活自理能力及胃肠功能恢复情况。结果住院期间两组均未发生死亡病例,观察组患者离开ICU时英国医学研究理事会(MRC)肌力分级和总体生活自理能力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急性胃肠损伤(AGI)分级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按摩配合早期运动训练用于机械通气患者能显著改善肌力和生活自理能力,有助于胃肠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腹部按摩对胃癌术后患者早期肠内营养耐受性的影响。方法:选择82例胃癌术后行早期肠内营养的患者,按入院先后顺序分为对照组40例及试验组42例,对照组给予胃癌术后肠内营养常规护理,试验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每天鼻饲前均由经过培训的护理人员给予腹部按摩,比较两组患者术后肛门排气时间及恶心、呕吐、腹胀、腹泻等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试验组患者术后肛门排气时间较对照组明显提前;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胃癌术后早期肠内营养的患者实施腹部按摩,能缩短术后肛门排气时间,促进患者胃肠功能恢复,提高患者对肠内营养耐受性,有利于患者疾病康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