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1 毫秒
1.
术中知晓与相关研究的进展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岳云 《继续医学教育》2006,20(15):14-20
全身麻醉下,人的意识消失了,大脑却还可能存在认知活动。麻醉下的病人有可能发生术中知晓(Awareness)。据报道,麻醉中知晓的发生率在美国平均为0.2%,心脏和产科手术可达1%以上。在国内平均为2%,心脏手术高达6%。而另一方面,又发现麻醉药对认知功能会产生不良影响。术后早期会发  相似文献   

2.
目前术后认知功能障碍(POCD)的发病机制尚不清楚,影响因素很多,包括患者年龄、麻醉、手术方式、麻醉药物等。全身麻醉药物作用于中枢多种神经递质和受体系统,因而对认知功能产生广泛的影响。由于对全身麻醉作用机制的深入研究和认知功能障碍发病机制的进一步探索,全身麻醉药对认知功能的影响机制也将逐步明确.从而使临床麻醉医生更加合理地选用全身麻醉药。  相似文献   

3.
魏昌伟  俞一瑾  倪新莉 《重庆医学》2013,42(9):1054-1056
目的探讨两种不同麻醉方式对老年膝关节置换术患者术后苏醒时间及认知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选择2012年1月至2012年7月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择期行膝关节置换术的老年患者80例,随机分为单纯全身麻醉40例为A组,全身麻醉复合硬膜外麻醉40例为B组,比较两组患者的麻醉效果。结果 A组患者术中麻醉药用量、出现吞咽反射时间、拔管时间、完全清醒时间及术后1、2、3d的简易精神状态检查表(MMSE)评分与B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身麻醉复合硬膜外麻醉较单纯全身麻醉能够明显减少全身麻醉药的用量、缩短术后拔管时间,减少术后认知功能障碍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术后认知功能障碍是手术后常见的一种并发症,尤其在全身麻醉后。表现为以记忆力和精神集中力损害为主要特征的认知功能损害,常持续数周或数月,导致病死率增加、康复延迟、其他并发症增多、住院天数延长和医疗费用的增加等。全身麻醉药是术后认知功能障碍的主要诱因。通过研究全身麻醉药对术后认知功能障碍的影响,可以为术后认知障碍的临床早期预防、诊断和治疗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老年骨科手术患者应用全身麻醉和椎管内麻醉时,对患者术后精神状态及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60例老年骨科手术患者,其中全身麻醉患者30例作为此次研究的参照组,椎管内麻醉患者30例作为此次研究的试验组,对比手术时间、术后睁眼时间、麻醉药用量、语言陈述时间以及MMSE评分各项指标。结果:对比手术时间、术后睁眼时间、麻醉药用量、语言陈述时间,试验组各项指标均小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比术后1 h、3 h、6 h MMSE(精神状态简易量表)评分,试验组各时间点评分均低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讨论:在老年骨科手术中,椎管内麻醉相较于应用全身麻醉,应用安全性更高,对患者术后精神状态、认知功能影响较小,麻醉药用量也比较少,适合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并对比全身麻醉和硬膜外麻醉对老年骨科患者术后短期认知功能的影响差异.方法:将95例骨科手术老年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n=47)行全身麻醉术,观察组(n=48)行硬膜外麻醉术,比较两组患者的麻醉前后的动脉血压与心率,睁眼、拔管及应答时间,对比麻醉前、麻醉后6h、12h、24h、72h的简易精神状况检测量表(MMSE)评分,统计两组患者的术后认知功能障碍(POCD)发生情况.结果:两组麻醉前、麻醉后术前、手术30min及手术完毕时的动脉血压、心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两组的睁眼、拔管及应答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观察组麻醉后24h的MMSE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麻醉后6h、12h的术后POCD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与全身麻醉术相比,硬膜外麻醉术对老年骨科患者术后短期认知功能的影响更加轻微.  相似文献   

7.
全身麻醉被广泛应用于各种外科手术中,有些甚至不可替代。与健康人群相比,正处于大脑发育关键时期的婴幼儿、大脑认知功能减退的老年人以及自身有脑损伤的患者,在必须使用全身麻醉药进行手术的情况下,术后导致神经损伤及认知功能障碍的风险也会增加。如何减少并应对这种风险,是临床麻醉医生面临的重要问题。本文从近年来全身麻醉药导致术后神经及认知功能障碍的相关机制以及对易感人群全身麻醉后神经损伤、认知功能障碍的防治进行阐述,以期为临床对该类疾病的处理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分析不同麻醉方法对老年患者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将120例需行手术的老年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60例患者手术予以硬膜外麻醉,对照组60例患者采用全身麻醉,观察对比两组患者麻醉前、术后6 h、24 h及术后72 h MMSE评分,POCD发生率,麻醉药用量,术后疾病恢复时间,并进行统计分析研究。结果:MMSE评分麻醉前观察组同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术后6h、24h及72h观察组高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0.05),且两组术后各时段较麻醉前均降低,其中观察组术后6 h、24 h同麻醉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72 h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术后各时段同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0.05);POCD发生率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麻醉药用量相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疾病恢复时间观察组短于对照组,相比亦有显著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硬膜外麻醉较全身麻醉对老年患者术后认知功能影响轻,POCD发生率低,有益于患者康复,是一适合老年患者手术的麻醉方法,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9.
目的对比分析全身麻醉和股神经阻滞复合喉罩对老年骨科患者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将60例择期行骨科手术的老年患者(≥60岁,ASA分级Ⅰ~Ⅱ级)按照抽签随机取样法均分为2组。A组给予全身麻醉,B组给予股神经阻滞复合喉罩全麻。比较两组患者麻醉前、术后6 h、24 h、72 h、5 d简易智能精神状态评分(MMSE)及血清S-100β蛋白水平。比较两组患者术后苏醒时间、拔管时间、恶心呕吐发生率及认知功能障碍(POCD)发生率。结果麻醉前,两组MMSE评分、血清S-100β蛋白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 h,两组MMSE评分均明显下降(P0.05),S-100β蛋白水平均开始呈现上升趋势;术后第5天,B组患者基本恢复正常,而A组患者未恢复至麻醉前水平。两组术后不同时间点MMSE评分、血清S-100β蛋白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苏醒时间、拔管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患者恶心呕吐及POCD发生率显著低于A组(P0.05)。结论相对于全身麻醉醉,股神经阻滞复合全麻应用于老年骨科手术患者对其术后认知功能影响小,POCD的发生率较低,是老年患者适宜的麻醉方式。  相似文献   

10.
术后认知功能障碍(POCD)是一种常见的术后并发症.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麻醉用药对其发生具有影响.现主要从麻醉药及麻醉辅助药两方面对围术期麻醉用药与POCD的发生之间的关系做一综述,为临床用药与POCD的防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全身麻醉患者术中知晓情况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蒋迅 《吉林医学》2010,31(18):2873-2873
目的:探讨目前全身麻醉方法行择期手术,术中知晓的发生率并分析可能引起术中知晓的原因。方法:回顾性分析全身麻醉的1 800例择期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均采用硫喷妥钠、恩氟烷静吸复合全身麻醉。采用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调查可能与术中知晓有关的因素进行分析。结果:1 800例患者中,发生肯定术中知晓的13例(0.72%)。结论:术中知晓可在多种择期手术中发生。  相似文献   

12.
术后认知功能障碍(postoperative cognitive dysfunction,POCD)是老年患者术后常见的并发症,多发生于全身麻醉后。影响POCD的相关因素有很多,其中老龄是POCD的首要危险因素。很多研究显示麻醉也是影响POCD的一个重要因素。报道称,麻醉方式对于POCD并无大的影响,而麻醉药物却能够通过很多的机制影响认知功能。其中,吸入麻醉药,尤其是异氟醚和七氟烷的作用机制得到了广泛的研究。相关研究发现,吸入麻醉药对于认知功能的作用与药物浓度有关。使用高浓度吸入麻醉药可以引起学习和记忆功能减弱;而低浓度的吸入麻醉药有缓解β样淀粉酶沉积,促进学习记忆的作用,但其机制需深入的研究。  相似文献   

13.
目的调查在全身浅麻醉下行妇科附件良性肿瘤腹腔镜手术中患者的知晓率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随机选择900例在全身浅麻醉下行腹腔镜手术的妇科附件良性肿瘤患者,术后第1天及第2天调查患者有无术中知晓情况并统计知晓率,采用多元Logistic回归对相关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900例中有11例发生术中知晓,知晓率为1.22%。术中知晓的发生与年龄、术中低血压、过早停药、急诊手术等因素有关。结论妇科附件良性肿瘤腹腔镜手术全身浅麻醉知晓与年龄、术中低血压、过早停药、急诊手术等因素有关。预防术中知晓的根本措施在于合理监测麻醉深度。  相似文献   

14.
王子乐 《当代医学》2013,(5):111-112
目的探讨不同麻醉方法对胸外科手术患者术后认知能力的影响。方法随机将48例到接受胸外科手术治疗的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24例。对对照组患者应用静脉全身麻醉方式,试验组患者应用全身麻醉结合胸部硬膜外阻滞麻醉方式。比较两组患者术后3、9、24h的MMSE评分及术后认知能力障碍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经过麻醉手术后3、9h的MMSE评分与手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手术后3、9、24h的MMSE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发生术后认知能力障碍共17例,发生率70.8%(17/24);试验组患者发生术后认知能力障碍共8例,发生率33.3%(8/24),两组患者术后认知能力障碍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身麻醉结合胸部硬膜外阻滞麻醉方式,能快速提高胸外科患者术后MMSE评分,明显降低其术后认知能力障碍发生率。  相似文献   

15.
<正>第一次明确报道的全身麻醉中知晓是1950年Winterbottom[1]的患者,2007年好莱坞影片讲述了一个年轻患者'清醒'地经历一场心脏手术,让世人了解了神秘医学的冰山一角,越来越多的人不仅仅是医务工作者关注术中知晓。而术中知晓是指在全身麻醉过程中患者能回忆术中发生的事情,并能告知有无疼痛等情况,是罕见的麻醉并发症,发生率在0.1%~0.2%(儿童中0.2%~1.2%),高危人群达1%[2]。一项多中心、大样本的国内术中知晓的调查显示,术中知晓的发生率为0.4%,可疑知晓率为0.4%[3]。  相似文献   

16.
《中国现代医生》2019,57(33):110-115
目的观察熵指数(En)联合手术体积描计指数(SPI)监测在颅骨缺损修补术中的认知功能保护作用。方法选择2016年6月~2018年12月于宁波市第九医院行全身麻醉下颅骨修补术患者46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23例。研究组依据En联合SPI及心血管反应综合判断进行麻醉管理,对照组依据心血管反应进行麻醉管理。观察记录麻醉诱导前1 min(T0)、麻醉诱导后5 min(T1)、手术开始时(T2)、手术开始后1 h(T3)、手术结束时(T4)患者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反应熵(RE)、SPI,记录麻醉过深、麻醉过浅、镇痛过度、镇痛不足发生率。评估记录术前1 d蒙特利尔认知功能评估量表(MoCA)评分及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率,术后6 h、24 h谵妄(POD)发生率,术后第7天MoCA评分及术后认知功能障碍(POCD)发生率。结果 T0~T4时,所有患者MAP无明显变化,两组患者MAP、HR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2、T3时,研究组RE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SPI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均未发生麻醉过浅、镇痛过度,研究组麻醉过深和镇痛不足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与术前1 d比较,术后第7天研究组MoCA评分无明显改变,对照组MoCA评分明显降低(P0.05)。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术后第7天MoCA评分明显升高(P0.05)。术后6 h、24 h时研究组POD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第7天时,两组患者POCD发生率无明显差异。结论熵指数联合手术体积描计指数监测用于全身麻醉颅骨修补术中麻醉管理,可消除未经发现的麻醉过深和镇痛不足,从而发挥认知功能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7.
朱红  李文兵  蔡云亮  朱东阳  黄静  毕莹 《吉林医学》2015,(10):2048-2049
目的:观察不同麻醉方式对老年人下肢骨科手术患者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ASA分级I~Ⅲ,年龄≥65岁,择期行下肢骨科手术的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椎管内麻醉组(I组)和静脉吸入复合全身麻醉组(Ⅱ组),每组30例。分别予以椎管内麻醉和静脉吸入复合全身麻醉,术后均行静脉自控镇痛。观察两组患者手术前1天和手术后1、3、7天MMSE评分,记录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术后2d静脉自控镇痛进VAS评分等。结果: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体重以及手术时间和手术中出血量、术后两天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1天、3天MMSE评分均较术前1天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术后第1天Ⅱ组MMSE评分低于I组,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术后第7天,两组患者MMSE评分均有增加,与术前1天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两种麻醉方式均可引起老年下肢骨科手术患者早期术后认知功改变,且全身麻醉的影响高于椎管内麻醉,但并未对其远期认知功能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究硬膜外麻醉复合全身麻醉对直肠癌根治手术患者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 方便选取从2012年6月—2016年12月在该院就诊的212例直肠癌根治术患者根据麻醉方式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有86例患者,实验组有126例患者;对照组采用单纯全身麻醉方式,实验组采用硬膜外麻醉复合全身麻醉方式;对比分析两组患者MMES评分、睁眼时间、拔管时间以及应答时间.结果 术前两组患者MME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术后6、12 h和24 h MMES评分分别为(27.6±1.2)分、(27.0±1.5)分和(29.2±0.9)分,均显著的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患者睁眼时间(11.3±2.2)min、拔管时间(13.3±2.8)min和应答时间(15.0±3.3)min,均显著的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直肠癌根治手术患者的临床治疗中,硬膜外麻醉复合全身麻醉能够有效的缓解患者术后认知功能障碍,有效缩短患者睁眼时间、拔管时间以及应答时间,在临床中具有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9.
王倩  郝在军 《医学综述》2013,19(10):1811-1813
术中知晓是指患者在全身麻醉手术中存在意识和明确的记忆,是全身麻醉的并发症之一。其中,意识由皮质下介导的大脑觉醒和由丘脑皮质系统介导的主观体验构成,记忆由内隐记忆(无意识记忆)和外显记忆(有意识记忆)构成。其中,具有外显记忆的术中知晓是患者和麻醉医师共同关心的问题,其可能会导致严重的心理后遗症,如创伤后应激障碍。该文就术中知晓的神经生物学机制、国内外发生率、可能的危险因素及预防措施等予以综述。  相似文献   

20.
避免麻醉中知晓的策略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王焱林 《广东医学》2005,26(6):726-727
全麻期间可能发生麻醉中知晓,患者诉说术中的痛苦文献中时有报道[1]。Vickers(1987)将麻醉深度不够分成两个等级:回忆(recall)和觉醒状态(wakefullness)。回忆或保持记忆是患者能回忆麻醉下发生的事情,知晓(awareness)相当于记忆。产科和心脏麻醉中知晓的发生率较高。Phillips等报道,700例心脏手术患者中,麻醉中知晓的发生率为1.1%。另一研究显示,3076例在全麻下行剖宫产手术的患者中有1%能回忆术中情况。英格兰一项近期研究报道,常规外科手术麻醉中知晓的发生率为0.2%。最近前瞻性的研究证明术中知晓的发生率在0.0015%~0.2%[2]。美国每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