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莫晓洁  符光鹏  农园 《吉林医学》2013,34(11):2092-2093
目的:观察栓道式精密附着体义齿在后牙游离缺失患者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利用栓道式精密附着体义齿修复后牙游离缺失28例,随访6个月~2年,观察基牙情况、咀嚼功能、固位功能。结果:28例患者使用栓道式精密附着体义齿后,基牙无松动,咀嚼功能好,稳定性强。结论:栓道式精密附着体义齿是后牙游离缺失较理想的修复体。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栓式附着体固位义齿对双侧后牙游离缺失修复的临床应用及其效果。方法应用Acrylock栓式附着体固位义齿修复治疗双侧后牙游离缺失患者23例,通过患者主观感觉、临床观测、X线检查等方法,对义齿的美观、舒适、固位及稳定、咀嚼功能、基牙及牙槽嵴状况等方面进行定期评价。结果Acrylock栓氏附着体固位义齿的美观、舒适性、固位及稳定性、咀嚼功能等各项,患者主观评价的满意率均达80%以上;经过12~18月随访观察,所有义齿的固位及稳定性良好,基牙牙周状况良好,X线根尖片及口腔全景片检测基牙及游离缺牙区牙槽嵴高度没有降低改变。结论对双侧后牙游离缺失牙列的修复,栓式附着体固位义齿是较为理想的修复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带塑料构件栓式半精密附着体在单、双侧游离端牙列缺损修复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为18例单、双侧磨牙及前磨牙游离缺失患者制作带塑料构件栓式附着体义齿,临床复诊0.5a~3a,从患者主诉,临床检查及x线检查三方面观察其修复效果。结果:患者对带塑料构件栓式附着体义齿修复后效果满意,感觉异物感小,美观,易适应,固位良好,咀嚼有力。其中12例较以前曾使用过的传统可摘局部义齿明显感觉舒适、美观。结论:带塑料构件栓式附着体是一种较理想的修复游离端牙列缺损的冠外固位体,且有易于更换塑料构件,便于调节固位力的优点。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带塑料构件栓式半精密附着体在单、双侧游离端牙列缺损修复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为18例单、双侧磨牙及前磨牙游离缺失患者制作带塑料构件栓式附着体义齿,临床复诊0.5a-3a,从患者主诉,临床检查及X线检查三方面观察其修复效果。结果:患者对带塑料构件栓式附着体义齿修复后效果满意,感觉异物感小,美观,易适应,固位良好,咀嚼有力。其中12例较以前曾使用过的传统可摘局部义齿明显感觉舒适、美观。结论:带塑料构件栓式附着体是一种较理想的修复游离端牙列缺损的冠外固位体,且有易于更换塑料构件,便于调节固位力的优点。  相似文献   

5.
栓道式精密附着体是一种嵌锁型固位装置,一部分固定在基牙,一部分与义齿基托相连,属于固定一活动联合修复体。本文选择两侧末端游离缺失23例采用栓道式精密附着体修复,随访2年,临床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目的:应用按扣式精密附着体义齿修复游离端牙列缺损,评价其临床修复效果。方法:采用Ceka按扣式附着体,为69例游离端牙列缺损患者制作69件精密附着体义齿,观察修复效果。结果:随访1-7年,88%以上患者感觉义齿美观、舒适、固位稳定性好、易适应、咀嚼功能好。未见基牙松动,仅有1颗基牙发生根尖周炎,2颗基牙出现颈部继发龋。结论:Ceka按扣式附着体义齿用于游离端牙列缺损修复,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7.
杨文忠 《中原医刊》2011,(3):112-113
目的观察应用精密附着体义齿修复后牙游离端缺失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固位型可摘义齿,为50例后牙游离端缺失的患者进行修复治疗,经过0.5~4年的临床观察,从主观感受、临床检查、X线检查等方面观察修复效果。结果45例患者均感义齿美观舒适、固位稳定性强、易适应、咀嚼功能好;临床检查、X线检查:基牙无松动、牙龈无萎缩、义齿受力区牙槽脊黏膜无红肿、压痛,义齿稳固;全牙无根尖周病变及牙槽脊吸收现象。3例患者戴用1年后固定部分脱落、重新粘接后继续使用至今良好;2例戴用2年后义齿活动部分折断,重新制作后使用良好。结论精密附着体义齿是一种较理想的修复后牙游离端缺失的附着体。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双侧后牙游离缺失实施栓体栓道式精密附着体义齿修复的效果.方法 将我院2011年10月至2014年5月收治的66例双侧后牙游离缺失患者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3例.对照组实施常规卡环式可摘义齿局部修复术,观察组实施栓体栓道式精密附着体义齿修复术.比较两组患者初佩戴义齿时和佩戴义齿1年后的咀嚼效率、固位力、牙龈指数及牙周探诊深度的变化,同时统计两组义齿总满意率.结果 对照组佩戴1年后的咀嚼效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0.62±0.1)%vs (0.72±0.11)%,P<0.05],而观察组则无明显下降[(0.75± 0.05)%vs (0.73±0.14)%,P>0.05];两组义齿固位力佩戴1年后均明显降低[观察组:(7.64±0.18) g vs (6.72±0.09) g、对照组:(7.61±0.15) g vs (5.21±0.37) g,P<0.05],而对照组降低幅度更大(P<0.05);对照组佩戴1年后牙龈指数明显恶化[(0.74±0.21) vs (1.22±0.47),P<0.05],而观察组则无明显变化[(0.78±0.26) vs (0.89±0.34),P>0.05];两组义齿佩戴1年后牙周探针深度均明显增长[观察组:(1.81±0.06) mm vs (1.92±0.03) mm、对照组:(1.80±0.05) mm vs (1.93±0.05) mm, P<0.05],而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义齿总满意率为100%(33/33),明显优于对照组的81.81%(27/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双侧后牙游离缺失实施栓体栓道式精密附着体义齿修复具有更好的义齿修复效果,且稳定性更长久,造型美观,应用价值好.  相似文献   

9.
目的:比较两种方法用于修复后牙游离缺失伴残根残冠的修复效果。方法:选择38例后牙游离缺失伴残根残冠的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两组,分别采用冠外栓道式精密附着体义齿(n=17)和卡环固位活动义齿修复(n=21),5年后对修复效果进行评价。结果:冠外栓道式精密附着体义齿组出现1例崩瓷,无冠桩松动脱落、根折、桩折、牙周炎和根尖周炎,无活动部分破损,成功率为94.1%;卡环固位活动义齿组出现8例失败,成功率为61.9%,两组成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后牙游离缺失伴残根残冠的牙列缺损病例,选用冠外栓道式精密附着体义齿修复的临床效果较好,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按扣式半精密附着体义齿对单侧磨牙游离缺失病例的临床修复效果。方法:选择单侧磨牙游离缺失患者66例,采用按扣式半精密附着体制作义齿,并于义齿使用后1个月、3个月、6个月、12个月和24个月复查,进行自身对照研究,观察其临床效果。结果:按扣式半精密附着体义齿初戴后以及随着时间的推移,患者的满意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义齿的美观舒适满意度平均为97.0%,咀嚼功能满意度平均为93.9%,固位力满意度平均为95.5%,其总体满意率达95.5%。基牙及牙周情况与义齿修复前无明显变化。结论:按扣式半精密附着体对于单侧磨牙游离缺失有较好的修复效果,临床应用价值较高,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快套式附着体固位可摘义齿修复重度牙齿磨耗伴牙列缺损 (双侧游离端缺失 )的临床效果。方法:对 8例患者 5 1颗基牙 ,应用快套式冠外附着体 16件 ,经过半年至 2年时间的临床结果进行分析。 结果 :8例患者咀嚼能力明显改善 ,该修复体具有治疗性咬合板和牙周夹板的作用 ,义齿固位稳定性及美观效果好 ,基牙牙槽骨无明显吸收。 结论:快套式附着体固位可摘义齿是一种固定 -活动联合修复体 ,兼有固定和活动义齿的优点 ,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快套式精密附着体进行he重建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快套式附着体固位可摘义齿修复重度牙齿磨耗伴牙列缺损(双侧游离端缺失)的临床效果。方法:对8例患者51颗基牙,应用快套式冠外附着体16件,经过半年至2年时间的临床结果进行分析。结果:8例患者咀嚼能力明显改善,该修复体具有治疗性咬合板和牙周夹板的作用,义齿固位稳定性及美观效果好,基牙牙槽骨无明显吸收。结论:快套式附着体固位可摘义齿是一种固定-活动联合修复体,兼有固定和活动义齿的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用精密附着体义齿修复多个磨牙游离缺失病例的临床观察,探讨其修复效果。方法选择德国Bredent公司的产品,选用Amer-system附着体5例,MK.1附着体9例,Soft—Bar VSS附着体3例,其中3例为贵金属修复。临床随访0.5~3年,对义齿使用效果和基牙、牙槽嵴情况进行临床观察。结果主观感觉39例患者戴用附着体义齿后美观效果满意,不影响发音,取戴方便,固位好,稳定无翘动,咀嚼有力,初戴时几乎无异物感且很快适应。结论精密附着体修复末端游离缺失的病例,能获得较为理想的修复效果。  相似文献   

14.
笔者对临床上余留牙过少,基牙条件差,齿槽骨吸收过多,原义齿固位差,咀嚼疼痛的患者,采用联冠近远中球帽或栓道式附着体修复,共修复12例基牙数在4颗以内,观察患者半年至3年后复查,12例患者基牙松动度及牙周情况好,义齿稳定,固位好,咀嚼无疼痛。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Ceka冠外精密附着体在双侧游离端牙列缺损修复中的临床疗效。方法两系列Ceka冠外精密附着体为35例双侧磨牙游离端缺失的患者制作附着体义齿,临床复诊0.5~3年,从主观感受、临床检查和X线检查三方面观察其修复效果。结果患者进行双侧冠外精密附着体义齿修复后美观效果满意,异物感小,固位稳定效果好,咀嚼有力,其中27例相较以前可摘活动义齿明显感觉舒适,修复效果满意。30例患者基牙,牙龈,牙槽嵴粘膜健康。1例患者在使用1年后出现阳性附着体对应处咬合面断裂。1例患者2年后出现缺牙区牙槽骨吸收。结论Ceka系列冠外精密附着体是一种较理想的游离牙列缺损修复固位体。  相似文献   

16.
周海燕 《当代医学》2009,15(31):71-72
目的探讨MKI精密附着体应用于后牙游离端牙列缺损修复的临床疗效。方法对38例后牙游离端牙列缺损的患者进行MKI附着体义齿修复设计,其中单侧游离端牙列缺损25例,双侧13例,共制作的附着体义齿38例中,每件义齿含2副附着体或1副附着体和1个联合卡环,并进行临床随访与观察。结果38件附着体随访1~3年,义齿均获得良好的支持稳定效果,美观及咀嚼功能恢复良好,基牙无明显松动,得到了满意的疗效。结论MKI附着体义齿是修复后牙游离端牙列缺损有效的临床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7.
李梦静  刘爱国 《海南医学》2010,21(15):58-59
目的探讨按扣式精密附着体修复单侧远中游离缺失的临床效果。方法对13例单侧远中游离缺失的患者采用按扣式精密附着体修复,追踪6—36个月评价修复后的功能和外观、固位和稳定、咀嚼效率及对基牙的影响。结果13例患者对修复后咀嚼效率的结果都很满意;对固位及稳定满意10例,基本满意3例;功能和美观满意11例,基本满意2例;松动基牙5例均满意。结论按扣式精密附着体义齿是目前修复单侧远中游离缺失的理想修复方法,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8.
磁性附着体在覆盖义齿修复中应用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文潮 《实用医技杂志》2006,13(8):1333-1334
目的:观察磁性附着体覆盖义齿修复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36例单侧或双侧游离缺失的患者进行磁性附着体覆盖义齿修复,并经3a的临床疗效观察。结果:36例磁性附着体覆盖义齿固位良好,美观舒适,有利于基牙的健康。结论:磁性附着体覆盖义齿对于后牙游离缺失是一种有效、可行的修复方式。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磁性附着体覆盖义齿修复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36例单侧或双侧游离缺失的患者进行磁性附着体覆盖义齿修复,并经3a的临床疗效观察。结果:36例磁性附着体覆盖义齿固位良好,美观舒适,有利于基牙的健康。结论:磁性附着体覆盖义齿对于后牙游离缺失是一种有效、可行的修复方式。  相似文献   

20.
采用MK-1精密附着体,为21例磨牙及前磨牙游离缺失的患者制作精密附着体义齿21件,观察临床修复效果。经过5~18个月的临床观察,85,7%以上的患者认为附着体义齿不影响美观、舒适、稳固、易适应、进食方便、咀嚼有力。对42颗基牙复查结果显示,基牙无叩痛、无松动、无根尖周病变及牙槽骨吸收,其中8颗基牙龈缘有充血水肿现象,经治疗炎症均消退。MK-1精密附着体齿能达到良好的临床修复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