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06 毫秒
1.
传统中医不以解剖学为基础,也不对方药进行化学结构和有效成分的分析,其实中医学运用的是一种类似黑箱方法的司外揣内的思路和方法。此方法的依据是中国古代元气论为主的哲学思想,其实质就是由功能探索结构。中医学的脏腑经络、精气神、病因病机、四诊八纲、辨证施治、药性药味、方药理论等,总体上是按司外揣内的思维方法进行的。从今天现有的科学技术观来看,黑箱方法与白箱方法联合运用是不可避免的,中医的科学性是肯定的,中西医结合具有历史和逻辑的必然性。  相似文献   

2.
司内而揣外出自《灵枢·外揣》,作为中医临床的两种辨证思维方法,历代医家以及教科书均较重视司外而揣内,很少提及司内而揣外,这种片面性直接影响了对辨证论治的全方位理解,进而影响到临床疑难性和复杂性疾病的诊疗。司内揣外辨证的基本涵义大致有以下五种意思:即按部位、色脉、望闻诊和问切诊、天人关系、有形无形之意,分出"内"和"外"。司内辨证思维的侧重点不是"揣外",而是"司内",不应停留于病家的外在脉证和体征方面去考虑问题,而应聚焦于机体的内在因素。内在因素包括阴阳关系,脏腑关系、气血关系、六淫致病特点等人体内部的生理、病理变化规律,并以此作为判断病机,确立治法,处方用药的依据。  相似文献   

3.
张岚  刘春强 《中医杂志》2011,52(11):982-984
中医诊断学在诊察方法上表现出鲜明的"司外揣内"的思维特征,在诊察疾病的过程中,注重搜集机体生命活动外在的表面征象,以推断机体内在的病理变化。它既具有与现代医学诊断思维不同的特点,诊断疾病时又表现出一定的局限性,而建立在元气本体论思想和"天人合一"思维模式之上的中医学理论则对这一诊断思维具有约定作用。  相似文献   

4.
5.
<正>辨证论治是中医临床思维特色,司外揣内则是传统的、主流的辨证论治思维方法。在《中医诊断学》中,司外揣内作为主要的诊断思维而得到肯定。司外揣内作为中医治病的灵魂所在,在科学技术不发达的古代是辨证的惟一途径。古往今来,中医学家  相似文献   

6.
论述了司内揣外和司外揣内的理论,对"内"、"外"、"远"、"近"和"司内揣外"的内涵进行了分析论证。认为内外互揣是辨证的主要内容,结合对"远"近"的阐释,申明内外互揣的重点是"知内"的思维方式,只有"知内"才可以防变,而这也正是贯彻"治未病"思想的基础。并重申脉症合参尤重脉诊的思想,对现今临床弱化脉诊的现象和单纯司外揣内的思维方式具有较大的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7.
史俊 《光明中医》2014,(7):1355-1357
由“司外揣内”引发探讨中西医思维方式之间的巨大差异,并分析产生差异的深层原因。通过比较中西医理念各自的优势与不足得出结论:保持中医思维的独立性是发展国医的必要前提,同时也应加强中医与现代科技的结合,勇于创新。  相似文献   

8.
在中医“守正创新”发展的时代主题下,针对传统“司外揣内”让中医与现代科技相背离以及无法概括“无症状却隐藏着重大疾病”的现状,中医学者需秉承中医思维为主体,积极吸收总结西医观察到的生命现象“司内揣内”发展自身。随着中医从“司外揣内”阶段进入“司内揣内”阶段,中医的藏象理论将在宏观层面出现调整并借此扩展到细胞层面;中医的病、症、证概念则将重构为症是整个生命活动中出现的异常表现,既可以出现在疾病中,也可以出现在健康中;证不光是疾病中的某一阶段病理概括,还包括无病时阴阳将失衡之趋势概括;疾病时间节点前移,“阴阳平衡”也可出现疾病,要根据阴阳的状态和各种症状、体征综合判定健康与疾病,且疾病还包括自身阴阳尚处于平衡但将会导致他人阴阳失衡,对他人健康造成危害;中医的治疗体系将从宏观辨证论治和“中病即止”转变为宏观微观结合辨证论治与“中病中症即止”。  相似文献   

9.
“司外揣内”是中医学在临床上辨识疾病的主要方法 ,在几千年的医疗实践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故世代相传 ,一直奉为圭臬。然而 ,随着现代科学水平和诊疗技术的日益提高 ,人们对疾病的认识越来越深入 ,“司外揣内”的辨证方法在临床上就显露出一定的缺陷。今拟从合理性与局限性两方面对“司外揣内”的辨证方法作一探析。1 “司外揣内”辨证方法的合理性“司外揣内”的思想源于《黄帝内经》。如《灵枢·本脏》曰 :“视其外应 ,以知其内脏 ,则知所病矣。”[1] 《灵枢·外揣》说 :“五音不彰 ,五色不明 ,五脏波荡 ,若是则内外相袭……。故远者…  相似文献   

10.
从司外揣内论中医诊断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司外揣内是从局部到整体、从现象到本质的辩证思维方法.揣,即揣测,是根据人体生理、病理现象,揣测生命运动所处状态的逻辑(理性)思维活动.是通过对生命现象的观察、辨认,形成感性认识,进而发现并归纳本质属性的生命状态与表现于外在现象的固定联系,形成概念,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取象比类进行归类判断,从而完成了以形正名的过程.中医诊断方法的望、闻、问、切就是基于体表与体内脏腑的密切关系而采取的行之有效的诊察方法,是司外揣内诊察原则的具体应用.  相似文献   

11.
浅析大气和大气下陷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李明  张军平 《世界中医药》2009,4(4):186-188
大气乃诸气之宗主,不同于宗气、中气等,为它气之上较高功能层次的气,是保持人体阴阳平衡和治疗各种疾病的关键。历代医家对其认识略有差异,其沿革发展受到传统儒学思维方法的影响,经自然与人体的关系论及自然对疾病的影响演变后由张锡纯提出大气下陷致病的理论,对后世医者影响颇深。作者通过对大气学说的来源、含义及大气下陷论的探究,认为大气下陷涵盖有大气因虚无力升提而下陷,大气不虚而无升提之势下陷者及大气因痰、瘀、邪等凝滞而无法升提者等3层含义。  相似文献   

12.
血瘀证是传统中医药学和中西医结合研究中最为活跃的领域〔1〕,血隆病又称血隆上雍病〔2〕,是藏医药学中具有重要理论及实践意义的一个组成部分,二者都是由于体内血液失于正常流动而致的疾病,本文就基本理论、病因病机、症状体征对二者进行比较研究,以冀有助于民族医药的进步和发展。1理论剖析中医学《金匮要略》中首次将“瘀血”作为一种单独病症进行辨治,但对血瘀之概念无明确之界定。唯《血证论》中指出:“其离经而未吐出者,是为瘀血。”由斯可见,关于血瘀的概念,尚无统一的认识。历代文献中,隋·巢元方将“血瘀”高度概括为“血行失度”…  相似文献   

13.
目的:有效控制口腔院内感染。方法:器械的消毒、灭菌、空气消毒,加强各项制度管理。结果:每季度防疫检测各项指标达标,无院内感染发生。结论:有效的消毒灭菌是控制口腔科感染的关键。  相似文献   

14.
《金匮要略》第25篇“果实菜谷禁忌并治”有“野苣”“白苣”2种食物,古今医家多认为是苦菜或莴苣,但惜未论述考证经过。本文首先通过考证篇中条文来源,判断出“野苣”“白苣”是秦汉时的1种食物,再通过“莴苣”传入我国的时间和梳理苦菜的别名,认为二者不是苦菜和莴苣。然后判断出“苣”是“秬”的类化字,学术界又以“黍”释“秬”,再查阅《中国农业百科全书》和相关期刊论文,得出“秬”是黍中有糯性且黑壳粒大的品种,“野苣”是其野生种,“白苣”可能是黍中非糯性且苗期叶片带淡绿色(所谓微白)的品种,也可能是黍中白壳的品种,二者的原植物是今禾本科黍属植物黍(Panicum miliaceum L.)。  相似文献   

15.
托法浅谈     
托法是中医外科用以治疗疮疡的一种常用内治法。依据组方中补益药物与透托药物配伍主次的变化,托法可分为“补托”和“透托”两种。临床依据疮疡的性质,在辨证时要考虑毒聚透托行,补溃补拖施;阳证透托泄毒,阴证补托起疮;疔疮透托防散,疽发补托遏陷。  相似文献   

16.
浅谈《伤寒论》煎药溶剂的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闫妍 《北京中医》2006,25(5):278-280
中药汤剂煎服法是辨证施治的重要部分,也是取得疗效的关键环节。正如李时珍所说:“凡服汤药,虽物品专精,修治如法,而煎药者鲁莽造饮,水火不良,火候失度,则药亦无功。”仲景对药物的煎法有独到见地,提出了多种煎药方法,其中对于煎药溶剂的选择就相当谨慎。溶剂又称溶媒。物质溶解于溶剂中,即得该物质的溶液。水是现在应用最广泛的溶剂,酒精、汽油、苯等是现在常用的有机溶剂。溶剂的适当与否,与所制成的药剂的质量、有效成分、使用价值和疗效均有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17.
刘景荣 《河南中医》2002,22(5):9-10
近年来在逐步实现中西医相结合的过程中 ,许多现代医学的检查方法已在中医临床中起着越来越大的作用 ,弥补了中医“四诊”的不足 ,把中医的诊治水平提高了一步。但是 ,在临床中应该怎样去看待及应用这些现代医学的检查资料它能否与中医“四诊”所得的资料一样作为辨证施治的依据呢 ?下面将结合部分病例的治疗作一初步探讨。  中医辨证施治与辨病施治都是祖国医学重要的治疗原则。凡是坚持辨证与辨病施治相结合的原则 ,治疗方法就多 ,临床疗效就能提高。如果单纯追求“特效方”或“特效药” ,很容易钻进形而上学的死胡同。如以治疗病毒性肝…  相似文献   

18.
当归早薹与主要因子的灰色关联度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徐继振  王鸣 《中药材》1999,22(11):549-552
选取当归Angelica sinensis甘肃主产区主要环境因子和栽培因子,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法探讨对当归提前抽薹(早薹)的影响。在定量分析后,作出综合评判。当归早薹率与诸因子之间的关联度大小依次为:海拔>年降水量>密度>有机肥>磷>氮。为有效地减轻当归早薹,提高生产水平和效益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9.
"胸痹"最早出现在《灵枢·本脏》,阐述较模糊;汉·张仲景从脉象症状等方面说明,晋·葛洪、隋·巢元方《、圣济总录·胸痹门》、明代秦景明《症因脉治》等将胸痹之名来源归结为胸痹脉象、症候特点、发病原因等。心痛始见于马王堆汉墓帛书《足臂十一脉灸经》《,素问》有"心病先心痛"、"心痹者,脉不通,烦则心下鼓,暴上气而喘",《灵枢·厥病》把厥心痛分为肝心痛、胃心痛、脾心痛、肺心痛、肾心痛,云:"痛如以锥针刺其心";隋·巢元方对心痛病名论述详实,因、证、象等具备;唐·孙思邈、《太平圣惠方》、从治法方药方面给后世医家很大启发;明清时期有更详尽修正,最具代表性是《临证指南医案·心痛》把心痛与胃脘痛、真心痛等从发病部位确切区分。日本人丹波元坚所著《杂病广要》对"胸痹心痛"最早进行了详尽论述,对现今影响颇丰;汉·张仲景将胸痹与心痛合一而述。从脉象、病因、症候等方面看",胸痹心痛"之名更优于胸痹、心痛分而论之。病机乃心脉痹阻、阳微阴弦。  相似文献   

20.
心舒宝片临床研究浅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丛盛  林进生  卢育生  庄国钟 《中成药》2001,23(12):921-922
心舒宝片由丹参、刺五加、白芍、山楂、郁金等组方而成。该药具有活血化瘀 ,益气止痛的功效 ,用于冠心病 ,气虚血瘀引起的胸闷 ,以及高血压、高血脂、动脉硬化等[1] 。本文在活血化瘀的基础上 ,根据“气为血帅 ,气行血行 ,通则不痛”的理论 ,应用刺五加、山楂、郁金等补气行气药 ,较好地解决了冠心病患者胸闷、气短、疲乏无力的常见症状 ,是该药的重要特点。福建医科大学、空军总医院等多家单位对心舒宝片的药理临床作用进行了初步研究。有关单位更进一步的研究仍在进行中。临床实验中每日口服心舒宝片 2次 ,每次 1~ 2片 ,30d为 1个疗程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