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实验材料是实验研究的基础条件和实验成功的重要前提和保障之一。食管癌是河南省肿瘤学研究的中心和重点,作者收集50例食管癌新鲜手术标本,详尽记录每一患者的临床与病理资料,经筛选,建立了一个食管癌发生发展多阶段模型,为食管癌的研究提供了全面、系统、便利和可靠的材料,为类似实验研究的材料收集及利用提供了一个有意义的经验。1 材料与方法11 食管癌标本 50例食管癌标本均为河南省安阳市肿瘤医院手术切除标本,在15~30min内置液氮速冻保存备用。患者均为食管癌高发区长期居民,术前均未经任何治疗。其中男性28例,女性22例,年龄35…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吖啶橙荧光染色检测法对消化系肿瘤的诊断价值。方法对100例胃癌、50例肠癌、50例食管癌、30例肝癌患者,进行内窥镜及细针肿物穿刺取材,将标本同时做吖啶橙荧光染色检测及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吖啶橙荧光染色检测对肠癌、胃癌、食管癌、肝癌的检出率分别为64%、46%、38%、33.3%,总检出率为46.5%。结论吖啶橙荧光染色检测法对肠癌的诊断意义较高,对胃癌、食管癌、肝癌有一定的诊断意义,与术前病理学同时检查可起到互补作用,提高诊断率。  相似文献   

3.
食管癌高发区p53基因第五外显子突变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波  徐德忠  张艳  栗文彬  张磊  李良寿 《医学争鸣》2003,24(14):1328-1330
目的 :探讨高发区食管癌标本中p5 3基因的突变状况及其与危险因素的关系 .方法 :采用PCR扩增产物纯化后直接DNA序列测定技术对河南省林州市 4 0例食管癌标本p5 3基因第五外显子突变情况进行检测 .结果 :4 0例食管癌标本中 ,有 8例标本 10个位点发生突变 ,突变率为 2 0 % (8/4 0 ) .10个突变中 9个为点突变 ,1个为插入突变 .突变大多发生在G :C碱基对 ,G :C→A :T的置换最多 ,占 5 / 9,A :T→T :A的颠换占 3/ 9,G :C→C :G的颠换占 1/ 9.p5 3基因第五外显子突变与性别、年龄、食管癌家族史和吸烟无显著联系 (P >0 .0 5 ) ,但与食用酸菜有密切联系 (P <0 .0 5 ) ,其OR值为 5 .95(1.13~ 31.2 6 ) .结论 :高发区食管癌标本中 p5 3基因第五外显子突变位点较为分散 ,经常食用酸菜可引起 p5 3基因突变  相似文献   

4.
余宁  戴文森 《四川医学》1992,13(4):222-222
我们选用对胃癌特异性较高的一组鼠抗人胃癌革克隆抗体系例纯化后连接在微球上,用免疫酶标技术对一组胃癌、食管癌血清进行MG—Ag检测,旨在探讨其检测对胃癌、食管癌诊断中的临床意义。材料与方法一、标本来源 71例上消化道癌均由病理组织学确诊,抽取病人肘静脉血离心(1500转/分)后取血清,置入—20℃冰箱保存备用,其中胃癌63例,食管癌8例。取正常人血清50份(来自血库献血员)以便对照观察和确定临界(正常)值。  相似文献   

5.
农家肥料污染水源诱发大小鼠前胃鳞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农家肥料污染水源诱发大小鼠前胃鳞癌的病因及预防措施.方法 将270只大鼠、300只小鼠分为8组,大剂量实验组、小剂量实验组(农肥水+亚硝酸钠);干预1、2、3组分别以干预措施1、2、3处理,其中干预措施1为我们的专利<消除饮用水中N-亚硝基化合物及其前体物的方法>;对照1、2、3组(分别为亚硝酸钠组、农肥水组、饮用水组).使用玉米杆、水稻杆、青草和人畜粪尿快速堆肥,取其肥料水亚硝化和酸化.大剂量实验组:0.4%亚硝化农肥水,每次15ml/kg;小剂量实验组:0.4%亚硝化农肥水,每次7.5ml/kg.实验组和各干预组、对照组分别使用1moL/L的盐酸调节pH至2,每周灌药2次.结果 实验组大鼠诱发前胃鳞癌为27.5%(大剂量,11/40),10%(小剂量,4/40);诱发重度增生35%(大剂量,14/40),12.5%(小剂量,5/40);3个对照组无癌诱出.实验组小鼠诱发前胃鳞癌为26.6%(大剂量,12/45)、8.9%(小剂量,4/45);诱发重度增生37.8%(大剂量,17/45),8.9%(小剂量,4/45);3个对照组亦无癌诱出.干预1组均无癌诱出(P<0.001),干预有效;干预2、3组与实验1组无统计学差异.结论 模拟高发区现场,以不同剂量亚硝化农肥水诱出不同比例的大小鼠前胃鳞癌;为"食管癌、胃癌和肝癌的氮循环--N-亚硝基化合物前体物病因假说"提供了有力的佐证.另外,干预措施1能有效预防农肥、亚硝酸盐污染水源对食管癌的诱发作用.证明我们的专利<消除饮用水中N-亚硝基化合物及其前体物的方法>有效,可以直接应用于食管癌、胃癌和肝癌的病因预防.  相似文献   

6.
董忠生  李素娟  丁广成 《医学争鸣》2009,(24):3065-3067
目的:探讨人乳头瘤病毒(HPV)在高发区食管癌中差异性检测的原因.方法:利用聚合酶链式反应(PCR),对同一食管癌手术切除标本,从新鲜组织和石蜡固定组织两方面进行HPV16-DNA检测.结果:30例食管癌新鲜组织HPV16感染率为84%,对应石蜡固定组织为53%; 新鲜组织中3例HPV16阴性的标本在其对应的石蜡固定组织中3例均为阴性,27例HPV16阳性的新鲜组织标本中其对应石蜡固定组织中仅16例检测到HPV16-DNA.结论:HPV16-DNA在食管癌中的差异性检测结果与材料处理方式不同有关,尤其是固定组织在处理过程中,DNA断裂,形成一些小分子片段,以至于超出所要扩增的范围.  相似文献   

7.
食管癌放射治疗模拟定位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食管癌是我国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 ,死亡率为2 1 .5 7/1 0万人 ,次于胃癌、肝癌与肺癌 ,居第四位[1] 。放射治疗是治疗食管癌的重要手段 ,而放射野模拟定位的好坏直接影响放疗的效果。为此 ,我们结合近几年的经验 ,采用 6MVX线照射。现以常规三野同中心照射方式为例 ,对食管癌放射治疗模拟定位技术作一介绍。1 材料和方法1 .1 调好钡剂 ,先让病人咽一口钡剂 ,再含一口钡剂 ,嘱病人俯卧于模拟定位床上。若遇到严重吞咽困难的病人 ,改用口服泛影普胺针剂。1 .2 病人俯卧于模拟定位床上后 ,用激光定位灯调整体位。病人的体表中线要成为一…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肝癌、胃癌组织端粒酶的表达活性及与肝癌、胃癌病理类型之间的关系。方法:收集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肝癌、胃癌标本,并将肝癌分为4种病理类型:块状型、结节型、小癌型和弥散型;将胃癌分为5种病理类型:乳头状腺癌,管状腺癌,低分化腺癌,印戒细胞癌和未分化癌,以非癌肝胃组织作对照研究。用PCR-ELISA法检测端粒酶活性。结果:各种病理类型肝癌组织端粒酶活性总阳性率为89.4%(42/47),明显高于非癌肝组织,而不同类型肝癌组织的端粒酶阳性率之间无显著性差异。各种病理类型胃癌组织端粒酶活性总阳性率为85.0%(51/60),明显高于非癌胃组织,而不同类型胃癌组织的端粒酶阳性率之间无显著性差异。结论:肝癌和胃癌组织端粒酶活性显著升高,其阳性率与肝癌和胃癌的病理组织学类型无显著相关;端粒酶可作为肝癌和胃癌辅助诊断的一种分子标记物,可用于肝癌和胃癌与其他非癌性病变的鉴别诊断,但不能用于肝癌和胃癌病理类型之区别。  相似文献   

9.
福建胃癌高发区与低发区胃癌组织中P~(53)蛋白表达的对照研究研究生:黄勤专业:肿瘤病理导师:陈碧芬教授黄培生,陈丽英副教授应用4种抗肿瘤抑制基因P53产物蛋白的单克隆抗体免疫组化法,检测福建胃癌高发区和低发区胃癌患者各34、43例以及高、中、低分化...  相似文献   

10.
胃癌病理大切片制片及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胃癌标本病理大切片的方法及作用。【方法】 2 0例的胃癌术后标本作病理大切片和HE染色。【结果】病理大切片在同一切片上可观察到胃近切端 肿瘤 远切端 ,癌灶与两切瑞的距离 ,侵袭胃壁深度 ,以及手术切口是否有癌细胞等。【结论】对胃癌病理形态的观察 ,大切片优于常规HE切片。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研究管状胃加胃底重建减压食管癌术后胃食管反流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63例符合条件、患有食管癌且需进行手术的患者,并将其分为观察组33例和对照组30例。观察组患者采用管状胃加胃底重建减压食管癌术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只采用管状胃手术进行治疗。对两种治疗方法进行临床观察。结果两组患者在手术完成之后均存在一定的胃食管反流情况。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24 h酸反流次数、最长持续反流时间、pH值<4的总时间、以及pH值<4占总检测时间的百分比均较低(P<0.05)。在治疗完成1年后对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进行对比研究,结果发现患者发生的不良反应主要为食管炎症、糜烂、溃疡、以及吻合口异常,且两组患者在不良反应及并发症发生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管状胃加胃底重建减压食管癌术的疗效优于单纯的管状胃手术,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2.
陈建丽  曹婷婷 《河南医学研究》2006,15(4):320-321,324
目的:体外研究维甲类化合物的衍生物ATRA对A549肺癌细胞株作用,探讨ATRA对肿瘤防治作用的可能机制。方法:取对数生长期的常规培养的肺癌A549细胞用于试验,试验分1×10-5mol/L,1×10-6mol/L,1×10-7mol/L三组药物浓度和对照及空白对照5组,加药48h进行MTT测定,第6 d对1×10-5mol/L,1×10-6mol/L及对照组细胞进行流式细胞检测,并对1×10-5mol/L,1×10-6mol/L浓度进行电镜观察。结果:不同浓度ATRA对细胞增殖有明显地抑制作用,与阴性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增殖抑制有良好剂量效应关系,(r=0.968),细胞阻滞于G0/G1期,高浓度组电镜下见凋亡细胞。结论:ATRA可诱导A549细胞分化及凋亡,为临床应用ATRA化学预防肺癌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3.
谷倬宇  李思源  肖智伟  周婷  李军 《重庆医学》2015,(10):1364-1366
目的:探讨人胃癌组织中基质金属蛋白酶14(MMP-14)的表达及其与胃癌侵袭、转移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59份胃癌组织(观察组)和20份正常胃组织(对照组,为经病理证实距肿块边缘5 cm 的正常组织)中 MMP-14的表达情况,并分析 MMP-14与胃癌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以及 MMP-14在胃癌不同 TNM 分期中的表达特点。结果观察组胃癌组织中 MMP-14的表达阳性率为50.85%(30/59),对照组胃组织 MMP-14表达阳性率为5.00%(1/20),观察组 MMP-14表达阳性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1);MMP-14的 表 达 水 平 与 胃 癌 分 化 程 度、区域淋巴结转移程度、浸润深度、淋巴管浸润与否及TNM 分期有关,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随着 TNM 分期的进展 MMP-14蛋白表达上调,且有从细胞质向细胞膜转运的趋势。结论胃癌组织中存在 MMP-14的高表达,有助于胃癌细胞的侵袭和转移。  相似文献   

14.
DRW型胃管应用于鼻饲的效果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观察DRW型胃管在鼻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回顾性对照法将86例鼻饲患者分为两组,以一次性使用胶乳胃管鼻饲者44例为对照组,以DRW型胃管鼻饲者42例为观察组,观察两组每次插管时间、插管一次成功率、插管反应、食物反流、误吸、管腔堵塞、胃管变化及鼻腔咽部黏膜充血等情况。结果:观察组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DRW型胃管鼻饲效果明显优于胶乳胃管,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食管癌手术中管胃重建消化道的临床应用及其术后生活质量。方法:474例食管癌患者随机分成管胃组及对照组,管胃组243例,对照组231例。管胃组采用切除胃小弯侧形成管状胃由食管裂孔经后纵隔沿食管床及主动脉弓后送至右胸膜顶或者左颈部行食管胃吻合,食管胃吻合采用粘膜肌层分层吻合;对照组则采用全胃由同样途径在右胸膜顶或左颈部行食管胃断端分层吻合。结果:两组病人术后均恢复出院,无手术死亡。管胃组吻合瘘发生率为0.8%,明显低于对照组吻合瘘发生率5.1%,p<0.05;吻合口狭窄发生率1.2%,明显低于对照组吻合狭窄发生率13.8%,p<0.05;反流性食管炎发生率为1.2%,明显低于对照组反流性食管炎发生率16.4%,p<0.05。结论:食管癌手术中管胃重建消化道更加符合患者生理解剖要求,其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降低,术后生活质量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16.
Genistein对人卵巢癌裸鼠皮下移植瘤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PTK抑制剂Genistein对人卵巢癌裸鼠皮下移植瘤生长的影响。方法 对 3 0例裸鼠建立人卵巢癌皮下移植瘤模型 ,共分为 5组 :对照组 (含 0 0 4%DMSO的生理盐水 ) 0 2mg kg ,Genistein治疗组 0 4mg kgGenistein治疗组 (皮下注射 ) ,Cisplatin( 4mg kg ,静脉推注 )治疗组 ,Genistein与Cisplatin联合治疗组。观察不同药物治疗后第 7、14、2 1、2 8d各组裸鼠皮下移植瘤生长情况及裸鼠体重的变化 ,并进行病理组织学检查。结果  0 .4mg kgGenistein皮下注射 ,对SKOV3裸鼠移植瘤的生长有明显抑制作用 ,与对照组相比 ,瘤体重量降低 ,肿瘤体积减小 ,坏死面积显著增加 ,但对裸鼠体重无明显影响。应用 0 4mg kgGenistein与 4mg kgCisplatin(静脉推注 )联合处理SKOV3裸鼠移植瘤有增强抑制作用。结论 Genistein具有抑制人卵巢癌裸鼠皮下移植瘤生长的作用 ;Genistein与化疗药物联合应用可增强抑瘤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后程适形放疗联合同期化疗对中上段食管癌的近期疗效。方法对61例中上段食管癌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同期放疗、化疗组(放化组)和单纯放疗组(单放组),均行前程普通放疗加后程适形放疗。前程普通放疗行三野等中心照射,剂量DT40Gy/20次,4周完成;后程适形放疗剂量DT26~30Gy/13~15次,2.5~3周完成。总剂量DT66~70Gy,33~35分次,6.5~7周完成。放化组在放疗开始即行DF方案(顺铂+氟尿嘧啶)化疗,共2周期。结果放化组和单放组1年有效率分别为83.9%(26/31)和63.3%(19/30),放化组发生放射性食管炎、WBC值下降等高于单放组。结论与对照组相比,后程适形放疗同步化疗治疗食管癌明显提高了患者的近期疗效及局部控制率,且正常组织的放射性损伤未明显增加。  相似文献   

18.
目的:评价胸腺肽-α1对胃肠道肿瘤患者围手术期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40例胃肠道肿瘤患者被随机分成胸腺肽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0例。胸腺肽组于术前1 d、术后3 d,分别皮下注射胸腺肽-α1 1.6 mg,对照组不做此处理。全部病例于术前1 d、术后2,7 d分别抽取外周静脉血,检测T细胞亚群CD3+、CD4+、CD8+、CD4+/CD8+及NK细胞CD56+的数目。结果:术后第2天,两组CD3+、CD4+、CD8+、CD4+/CD8+及NK细胞CD56+与术前相比均显著下降(P<0.05),但下降的幅度不同,胸腺肽组下降的幅度大,组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术后第7天,两组各项指标恢复至术前水平,组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CD8+变化不明显。结论:胸腺肽-α1可以改善围手术期机体的免疫功能抑制状态,促进患者免疫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19.
联合应用生长激素和生长抑素对乳腺癌移植瘤的治疗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联合应用生长激素(growthhormone,GH)和生长抑素(Somatostatin,SST)在乳腺癌移植瘤动物模型治疗中的作用及影响。方法:通过乳腺癌细胞培养,将乳腺癌MCF-7细胞注射入40只裸鼠的右腋窝皮下,建立乳腺癌移植瘤动物模型,将其随机分成生理盐水组(NS组)、GH组、SST组、GH+SST组4组,每组10只,给予GH和SST治疗后,观察裸鼠的体重变化、移植瘤体积变化。裸鼠处死后剥取移植瘤称重,计算肿瘤抑瘤率,行瘤体切片病理检查和免疫组化指标Ki-67、Bcl-2检查,以检测肿瘤细胞的增殖和凋亡,并对实验组与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①裸鼠注射药物前后体积变化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治疗前后裸鼠移植瘤体积变化与对照组比较:GH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SST组和GH+SST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治疗后裸鼠移植瘤重量和抑瘤率与对照组比较:GH组移植瘤重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SST组和GH+SST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抑瘤率GH组为18.47%,SST组为48.55%,GH+SST组为30.32%。④移植瘤常规病理和免疫组化检查结果与对照组比较:镜下观察各组移植瘤瘤体瘤组织间有较多粗细不一的纤维组织将瘤组织分隔成巢状,偶见围成腺腔,均可见片状坏死灶,SST组坏死灶增大。Ki-67标记指数和Bcl-2表达与对照组比较:GH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SST组和GH+SST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OGH促进裸鼠体重增加但并不促进肿瘤生长;②SST抑制肿瘤生长;③GH和SST联用讨改善裸鼠营养状况,抑制肿瘤生长,该研究结果为临床应用GH和SST治疗乳腺癌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西洋参叶三醇组皂苷(PQL)对乳腺癌放疗患者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30 例乳腺癌放疗患者随机分为PQL观察组(17例)和对照组(13例);两组在进行放射治疗的同时,PQL观察组口服PQL,对照组不给该药;放疗40 Gy后取外周血测定白细胞计数,免疫球蛋白IgG、IgA、IgM及补体C3、C4、T淋巴细胞转化率和淋巴细胞CD4、CD8、CD25阳性细胞百分率。 结果:在对照组中,患者的外周血白细胞计数为(4.02±0.67)×109•L-1,淋巴细胞转化率为7 966±1 562,而PQL实验组中分别为(6.17±1.20)×109•L-1,18 035±1 577,明显高于对照组(P<0.001)。在PQL观察组中,CD8及CD25阳性细胞的百分率(%)分别为20.9±5.08和41.3±6.15,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P<0.001)。两试验组中免疫球蛋白IgG、IgA、IgM及补体C3、C4水平差异无显著性。结论:PQL增强乳腺癌放疗患者的细胞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