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目的 评价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彩色多谱勒超声诊断价值,探讨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超声图像特征、诊断要点以及鉴别诊断,更好的为临床提供依据.方法 下肢深静脉血栓的确诊有赖于临床表现及影像学资料.现对我院2006年5月~2007年2月间31例深静脉血栓形成的病例并结合文献资料,探讨多谱勒在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中应用的价值.结果 31例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患者其中左下肢血栓27例,右下肢血栓13例,双下肢血栓2例.结论 虽然彩色多谱勒不是诊断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唯一检查方法,但是彩色多谱勒诊断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尤创、准确、高度敏感、简便易行,可为临床诊断提供可靠的客观依据,已是临床诊断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首选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彩色超声多普勒在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采用彩色超声多普勒诊断的52例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的临床资料.重点分析彩色超声多普勒显示的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大小、形成部位以及血栓形成后对血管腔梗阻的程度.结果 52例患者中,左下肢深静脉血栓42例,右下肢深静脉血栓8例,双下肢深静脉血栓2例,其中完全性梗阻38例,不完全梗阻14例.结论 应用彩色多普勒在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中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血栓筛查流程图应用于老年髋部骨折患者临床护理工作中对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影响效果.方法:对照组老年髋部骨折患者予以常规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预防护理,观察组老年髋部骨折患者利用血栓筛查流程图实施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预防护理服务.结果:观察组老年髋部骨折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率2.22%,显著低于对照组17.78%,数据对比P<0.05;观察组医护合作满意度评价结果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将血栓筛查流程图应用于老年髋部骨折患者临床护理工作中有利于降低其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几率和提高医护合作满意度.  相似文献   

4.
目的 分析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的临床特征及治疗方法.方法 对我科2009年3月~2010年2月20例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0例患者经有效治疗后全部再通,无肺栓塞等并发症.结论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经及时有效治疗后,均可取得满意效果.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关节置换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及护理方法.方法 回顾分析2008年1月~2010年1月我院收治的80例行人工髋关节、膝关节置换术患者的临床资料.针对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高危因素,采取相应的综合护理措施.结果 本组80例患者中,有6例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为7.5%.结论 严密的病情观察及精心的护理是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关键.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个体化护理在血管外科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我院2016.6至2017.6期间血管外科收治的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60例,按照入院先后顺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下肢深静脉血栓人数为30例。对照组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采用血管外科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则采用血管外科个体化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和临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下肢静脉血栓患者治疗效果较对照组患者有显著改善,观察组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临床护理满意度较对照组患者有提高,护理后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个体化护理有效的改善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的治疗结局,提高患者临床治愈率,促进患者康复,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疏血通注射液治疗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疗效.方法60例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分别比较临床疗效、起效时间、彩色超声多普勒检查结果.结果治疗组临床疗效、彩色超声多普勒检查结果均明显优于对照组,治疗组2天内起效例数多于对照组,但无统计学差异.结论疏血通注射液对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有明显疗效且安全可靠,是治疗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有效药物.  相似文献   

8.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超声诊断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下肢深静脉血栓不同时期的声像图特征及诊断价值.方法 分析78例确诊为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患者,应用二维及彩色多普勒超声观察下肢深静脉的结构及血流情况,观察血栓形成部位、范围及各时期血栓声像图特征.结果 不同时期的下肢深静脉血栓出现不同的声像图特征.左下肢血栓46例,右下肢血栓29例,双下肢血栓3例.急性血栓67例,亚急性、慢性血栓11例.结论 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敏感性高、特异性强、安全、及时、无创伤,同时可通过动态观察其演变情况,判断临床治疗效果,是下肢深静脉血栓首选的影像学诊断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预防及护理效果.方法 对52例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情况,以及对应的预防及护理.结果 通过对患者进行术前教育、术后的功能锻炼以及相关的护理措施,本组研究中无1例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结论 早期有针对性的治疗和护理可以有效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骨科创伤术后患者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的临床处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2011年间收治的19例骨科创伤术后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深静脉血栓的防治方法。结果 9例小腿静脉血栓患者治疗5d后下肢疼痛明显缓解,肿胀消退,皮温下降;4例下肢髂股深静脉血栓患者治疗10d后患肢肿胀开始消退;6例混合型深静脉血栓患者中2例经药物治疗12d后症状缓解,4例患者最终行介入治疗后临床症状缓解;25d后19例患者复查彩超提示下肢深静脉血栓溶解。结论积极采取措施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是改善骨科创伤患者预后促进患者康复的关键,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