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后角膜地形图分析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为分析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后角膜地形图的动态变化,随访LASIK后1月病人共137例(196眼),术后3月48例(70眼)。采用随机扫描式消融角膜基质。术后用0.3%氟嗪酸,0.1%FML滴眼10天。记录术前、术后1个月、3个月的视力,屈光度数,角膜地形图。结果:术后1月角膜表面规则系数、角膜表面非对称系数明显大于术前,术后3月无明显改善。术后1月切削形态中平滑型占89.8%,其他形态占10.2%。切削形态随时间延长逐步变规则。术后切削中心平均偏心0.67±0.48mm(0~2.24mm),偏心距离在1mm以内对最佳矫正视力影响不大,偏心方向以鼻侧居多。结论:LASIK手术由于保持了角膜上皮层及前弹力层,术后角膜及切削形态较规则,但仍然存在偏心切削的问题。角膜地形图为临床评估LASIK效果提供了客观依据。  相似文献   

2.
探讨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治疗近视的疗效。方法用准分子激光机和自动微型板层角膜刀对357眼进行LASIK术。在PRK参数基础上,根据患者的年龄,职业,近视度适当调整,保留角膜厚度250μm以上。  相似文献   

3.
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治疗近视的角膜地形图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应用角膜地形图仪对21例(30只眼)近视患者于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erinsitukeratomileusis,LASIK)后进行角膜地形图的检测分析,发现LASIK术后角膜表面的球面形状发生一定的改变:SRI和SAI与术前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术后3个月检查时,激光切削区偏心0.56±0.35mm;角膜地形图主要表现为4种形态:圆形或椭圆形(46.7%)、哑铃形(10.0%)、半环形(6.7%)、中央小岛形(36.7%),且各种形态与最佳视力有着一定的关系。由此证明,角膜地形图的定量分析对LASIK术后角膜表面球面形状的评价、手术设计的改进、手术疗效的预测等是有重要的临床意义的  相似文献   

4.
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后不同时期角膜地形图的改变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齐颖  李志辉  陆文秀  安伟丽  孟玉玲 《眼科》2001,10(6):341-342
目的:探讨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后不同时期角膜地形图的形态变化与术后视功能状况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激光辅助原位角膜磨镶术治疗近视,共139例255只眼,按屈光度不同分为低,中度组(I组:-1.25-6.00D,125只眼)与高度组(II组:-6.25-20.5D,130只眼),手术前,术后3,6个月行屈光及角膜地形图检查。结果:术后6个月与3个月相比,两组的角膜地形图中模拟角膜曲率计(SimK)读数有显著差异,而低,中度组屈光度变化不明显,高度组屈光度有明显变化,角膜地形图形状决定视功能情况,结论:角膜地形图中模拟角膜曲率计(SimK)读数及角膜地形图形态与术后效果之间有非常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5.
准分子激光角膜原位磨镶术治疗近视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相似文献   

6.
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治疗近视散光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孙岩  唐杰  王莉 《中华眼科杂志》2000,36(2):145-146
应用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 (laserinsitukeratomileusis,LASIK)治疗近视、散光是目前屈光手术中倍受关注的焦点之一 ,其对散光的矫治 ,国外尚未见有关文献报道。现将我院LASIK术后半年以上患者的随访结果报告如下。一、资料和方法1 一般资料 :收集 1997年 6月至 8月在我院接受LASIK治疗的近视患者 36例 ( 72只眼 ) ,其中男性 17例 ( 34只眼 ) ,女性 19例 ( 38只眼 ) ;年龄 18~ 5 0岁 ,平均 2 7 2 5岁 ;近视度数为 - 2 2 5~ - 10 0 0D ,散光度数为 - 0 5~ - 5 0D。按术前散光度数将患…  相似文献   

7.
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治疗近视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评价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IK)治疗低中度和高度近视的疗效.方法对127例(249眼)屈光度在-1.25~-14.00D的近视和近视散光行LASIK手术.术后观察6月以上.按术前屈光度分为A、B两组.A组中低度近视(-1.25D~-6.00D)137眼,B组高度近视(-6.25D~-14.00D)112眼.结果术后6月两组的屈光度在±1D以内者分别为92.7%、84.8%.在±0.5D以内者为83.2%、72.3%;裸眼视力0.5以上者分别为97.8%、92.0%,1.0以上者为89.1%、73.2%.术中及术后无任何严重并发症.结论LASIK手术矫正低中度、高度近视均有良好的效果,治疗低中度近视的准确性优于高度近视,是一种安全有效、预测性好的屈光手术.  相似文献   

8.
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矫正近视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探讨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IK)治疗低、中、高度近视的疗效。方法应用波长193nm的ArF准分子激光对147例(289眼)屈光度在-1.00D~-20.00D的近视及近视散光行LASIK治疗。结果对289眼随访6-10月,92%术后探视达到或超过术前最好矫正视力,10%的裸视达2.0,89.6%的术后屈光度在±1.00D之间,欠矫25眼,欠矫率仅为8.7%,术中术后无严重并发症。结论LASIK手术矫正近视及近视散光优于PRK手术,是一种更加准确、有效和安全的屈光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9.
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治疗10D以上近视的总结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准分子激光角膜切削术(Photorefractivekeratec-tomyPRK)和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erAs-sitedImsituKeratomilesisLASIK)是近十年来,已被世界眼科专家公认的治疗眼球屈光不正,精确度高,...  相似文献   

10.
准分子激光角膜原位磨镶术治疗近视   总被引:68,自引:5,他引:63  
Lian J  Zhou D  Ye W  Wang K 《中华眼科杂志》1998,34(4):287-290
目的 评价准分子激光角膜原位磨镶术(LASIK)在治疗近视眼中的作用。方法 将678例(928只眼)近视眼患者(-2.00 ̄-20.00D)分为3组:I组为-2.00 ̄-6.00D、Ⅱ组为-6.10 ̄-10.00D及Ⅲ组为-10.10 ̄-20.00D,均采用LASIK进行治疗,术后平均随访1年(6 ̄18个月),并对其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I组:术后1年时平均残余屈光度为-0.24±0.50D,屈光度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分析Q值引导的个体化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后角膜地形图的动态变化.方法 将94例188只眼接受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治疗的近视患者分为两组,47例94只眼行非球面个体化切削作为Ⅰ组;另47例94只眼行标准切削作为Ⅱ组,采用Orbscan Ⅱ角膜地形图仪随访6个月.结果 术后各时间点切削区形态、平均偏中心距离和SimK的变化,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时间点Q值差异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非球面切削组的Q值明显低于标准切削组,两组术后平均角膜厚度和切削深度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Q值引导的个体化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治疗近视具有较高的有效性、安全性和稳定性,且比标准切削更有助于维持角膜的非球面性.角膜地形图为分析评估手术效果提供了客观依据.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人类准分子激光角膜原位磨镶术矫正高度近视后角膜内皮细胞的变化。方法对31例接受准分子激光角膜原位磨镶术矫正了-8.25-18.50D视的患者,术前和术后用角膜内皮显微镜系列地了角膜中央区内皮细胞。其中21例,为接触镜配载者为10例为未曾配过接触镜者,分析中央部内皮细胞的密度,细胞大小的变异系数和六边形状,对所有组将术后3,6和12月获取的数据与术前进行比较。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对近视患者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er in situ keratomileusis,LASIK)术后连续2年的Orbsean-Ⅱ角膜地形图进行观察,探讨该手术的安全性和远期疗效。方法 随机抽取2002年1月至2004年12月间在我院行LASIK手术的近视患者130例(260眼),分别于术前以及术后第30天、第90天、第180天、第360天、第720天进行Orbscan-Ⅱ检查,记录Diff值、3mm Irreg值、5mm Irreg值,行配对t检验,Diff值与Irreg值之间行spearman相关性检验。结果 术后各阶段的Diff值较术前均有所增长,差异有显著性(P〈0.05),并在180d后呈现递减趋势。术后各阶段3mm Irreg值较术前均有所增长,差异有显著性(P〈0.05),术后各阶段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术后各阶段5mm Irreg值较术前均有所增长,差异有显著性(P〈0.05),术后180d后各个阶段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Diff值与Irreg值间行spearman相关性检验显示,两者无显著相关性。结论 LASIK术后角膜后表面的前凸并没有呈进行性发展,角膜残留基质床大于250μm安全可靠,术后干眼可能会持续很长时间。  相似文献   

14.
15.
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治疗低中高度近视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利用Pentacam分析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IK)手术前后角膜后表面高度及形态变化。方法随机收集在青岛眼科医院行LASIK的61例(122只眼)患者,按屈光度分组:A组(〈-3.00 D),B组(-3.00 D~-6.00 D),C组(-6.00 D~-10.00 D),D组(〉-10.00 D),按残余基质床厚度占术前角膜厚度的比例(即切削比)分组:E组(〈50%),F组(50%~55%),G组(〉55%)。手术采用Zyoptchix XP旋转角膜板层切削刀,用Pentacam测量术前及术后1个月、3个月的角膜形态,对比不同分组手术前后角膜后表面形态及高度变化。结果术前和术后角膜后表面形态多不完全桥型和桥形递减型,为62.9%、50%和33.9%、31.9%,术后中央岛和桥形递增型为8.9%和4.8%,多在屈光度〉-6.00 D中;不同屈光度组与不同切削比组手术前后角膜后表面高度组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324,P=0.476),术后1个月、3个月组间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屈光度大于-6.00 D与切削比小于55%时组内比较术前与术后角膜后表面高度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entacam分析LASIK术后角膜后表面前凸主要在屈光度〉-6.00 D中,切削比控制在55%以上时角膜后表面前凸度减小明显。  相似文献   

17.
近视患者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前后OrbscanⅡ观察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Wu XY  Liu SZ  Hu SF  Li CL 《中华眼科杂志》2006,42(9):777-781
目的探讨近视眼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IK)后OrbscanⅡ的动态变化及影响角膜后表面前突出度的主要因素。方法216例(230只眼)近视患者,根据等效球镜屈光度分为4组,Ⅰ组:-1.25~-3.00D;Ⅱ组:-3.13~-5.75D;Ⅱ组:-6.00~-8.88D;Ⅳ组:-9.00~-15.75D,采用OrbscanⅡ角膜地形图系统分别于术前、术后1个月、3个月进行检测,取角膜厚度图、角膜后表面地形图进行动态对比分析。结果预留角膜最薄处厚度,角膜后表面屈光力及角膜后表面顶点距理想球面的距离(Diff值),术后较术前明显改变,术前与术后1个月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2.79,-20.63,-15.90;P〈0.05)。术前与术后3个月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7.87,-17.98,-27.26;P〈0.05),表现为角膜变薄,后表面屈光力及Diff值增加,术后同一时间段不同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术后1个月F=61.92,4.74,7.28;P〈0.05。术后3个月F=64.16,5.12,21.83;P〈0.05),不同时间段同一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角膜最薄处厚度较术前预留最薄角膜厚度在不同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前角膜后表面Diff值(Y)与术前角膜最薄处厚度(X1)、角膜中央厚度(X2)、角膜横径(X3)、眼轴长度(X4)建立多元线性回归方程为Y=0.0941-0.00053X1-0.000471X2-0.0063X3+0.00122以(F=13.48,P〈0.01)。术后3个月与1个月角膜后表面Diff值的差值(Y)与术后3个月与1个月角膜最薄处厚度差值(X1)、术前眼压(X2)、术后3个月与1个月角膜后表面屈光力差值(X3)建立多元线性回归方程为Y=-0.027-0.00078X1+0.00201X2-0.0055X3(F=21.81,P〈0.01)。结论OrbscanⅡ对近视眼LASIK术前患者的筛选及术后监测评估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但角膜测厚功能在高度近视眼LASIK术后准确性差,不宜作为再次手术的筛选标准;影响近视眼术前角膜后表面前突出度变化的主要因素为角膜厚度、角膜横径与眼轴长度;影响术后3个月与1个月前突出度变化值的主要因素为术后3个月与1个月角膜最薄处厚度差值,角膜后表面屈光力差值及术前眼压。这些影响因素应作为术前筛选病例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IK)对近视眼患者双眼影像不等(BA)的影响。方法:采用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总医院眼科刘蔼年设计的《双眼影像不等检查图》,对64例行MSIK术的近视眼患者按双眼屈光度差的程度分为四组,术前、术后6个月分别行BA检查,并观察双眼视力与BA恢复的关系。结果:双眼屈光度差≤2.50D的患者术前、术后双眼影像不等的一、二、三类检查图的差异无显著性。屈光度差大于2.50D的患者,术前、术后双眼一、三类检查图的差异有显著性,术后双眼裸眼视力与第三类检查图的恢复密切相关。结论:LASIK术可以使双眼屈光度差值大的患者的BA减小到可以承受的范围,并有助于三级功能的恢复,同时术后视力越好,三级功能恢复越佳。眼科学报2003;19:107-109  相似文献   

19.
准分子激光角膜切削术治疗近视散光的角膜地形图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应用计算机辅助的角膜地形图分析系统对15例(30眼)近视散光患者于准分子激光角膜切削术(PARK)后进行角膜地形图的检测分析,发现PARK术后角膜表面的球面性状发生一定的改变:SRI无显著性改变而SAI有显著性改变;SimK及SimK的差值均有显著性改变。术后3个月检查时,角膜地形图主要表现为四种形态:圆形或椭圆形(46.7%)、哑铃形(26.7%)、半环形(10.0%)、中央小岛形(16.7%),且各种形态与最佳视力有着一定的关系。由此证明,角膜地形图的定量分析对PARK术后角膜表面球面性状的评价、手术设计的改进、手术疗效的预测等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非接触性眼压计测量准分子激光角膜原位磨镶术(LASIK)治疗近视术后眼压变化及影响因素。方法选取-1.50-15.00D近视散光102例(198眼),每例按1眼参与分析,按预矫正等值球镜屈光度分为2组,Ⅰ组-1.50~6.00D56眼,Ⅱ组-6.25—15.0D42眼,用非接触眼压计测量术前及术后1月眼压,并分析术后眼压变化的因素。结果两组术后1月眼压均低于术前(P<0.05),术后随访1月以上显示高度组眼压降低幅度明显高于低中度组(P<0.05)。结论非接触性眼压计测量LASIK术后眼压值要进行修正,尤其在诊断青光眼或高眼压症时应慎重对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