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远达性视网膜病变20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阚瑰玲 《眼科》2003,12(6):372-372
远达性视网膜病变是因头部、胸腹部的急性挤压伤引起的单眼或双眼的视网膜病变、视力下降。眼部主要改变是 :视网膜及乳头周围常见的棉絮斑、出血、水肿及乳头水肿或玻璃体出血。1 一般资料  对 1998~ 2 0 0 1年我院 2 0例 (2 0只眼 )远达性视网膜病变患者进行临床观察 ,其中 ,男性 14例 ,占 70 % ,女性 6例 ,占 30 % ,年龄最小 2 3岁 ,最大 5 8岁 ,平均 4 0 5岁 ,工人 8例 ,农民 9例 ,职员 1例 ,其他 2例。2 致伤原因  车祸致上肢多处骨折 2例 ,头颅外伤 2例 ,颈部外伤 2例 ,肋骨骨折 3例 ,胸部挤压伤 3例 ,交通肇事致脾破裂 1例 ,…  相似文献   

2.
眼球钝锉伤可致眼结构损伤及视神经传导障碍。图形视觉诱发电位(pattern visual evoked potentials,PVEP)可较早反映出视神经病变程度。本文就屈光介质清晰的眼球钝挫伤121例(132眼)行PVEP检测,与正常PVEP比较及治疗前后对比,评价视神经损伤程度。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我院2003年1月~2005年12月门诊及住院眼球钝挫伤121例(132眼),否认眼病史,排除外伤致眼前段损害。其中单眼110例,双眼11例,年龄14~57岁,平均48.2岁。受伤距就诊时间2h~2个月;眼底无明显异常102眼,视网膜水肿30眼。视力0.1~0.25者40眼,0.3~0.5者50眼,>0.5者42眼。健康…  相似文献   

3.
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炎(以下简称“中浆”)是常见眼病。我院自1987年7月~1990年5月使用β-七叶皂甙钠治疗此病46例,取得较好的效果,报告如下。木组病例确诊后,随机分为甲乙两组,甲组为治疗组46例、乙组为对照组30例。年龄为25~43岁。男性43例,女性3例。发病时间见表。  相似文献   

4.
眼球钝挫伤引起的视网膜脉络膜病变是眼外伤后视力丧失的主要原因。眼底荧光血管造影(fundus fluorescein an- giography,FFA)是眼底病变常用的检查方法。现将我院2004年1月至20Q5年11月58例眼球挫伤患者眼底荧光血管造影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报告如下。一、资料与方法1.一般资料:58例(68只眼)患者中男性48例,女性10例;年龄18至57岁,平均31.2岁;病程从伤后3天至2年;  相似文献   

5.
中心性渗出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的光动力治疗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何守志  李晓陵  王玮  汤如 《眼科研究》2002,20(4):323-327
目的 观察光动力疗法(PDT)治疗中心性渗出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的临床效果。方法 以眼底检查、视力、眼底荧光血管造影(FFA)、吲哚菁绿脉络膜血管造影(ICG)和光学相干断层成像技术(OCT)等影像学检查为观察指标,总结PDT治疗9例9眼中心性渗出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后不同时间的随访结果,从而评价PDT治疗中心性渗出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的安全性和有效性。结果 治疗后1周、1个月和3个月随访时,荧光渗漏完全消退者分别为7眼、5眼和3眼。对复发的4眼进行了二次治疗;二次治疗后随访2-5个月未见荧光渗漏复发。9眼中8眼视力不同程度提高,1眼无变化。治疗过程中和治疗后未发生任何不良反应。结论 光动力疗法治疗中心性渗出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短期疗效满意、安全,对视力无损害。  相似文献   

6.
氩激光治疗中心性渗分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疗效追踪观察刘崇哲,高育英,杨爱琴我们自1978年1月至1992年1月通过临床检查和眼底荧光血管造影(简称造影)共确诊中心性渗出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简称中渗)110例(119只眼),对其中16例(16只眼)进行氩...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激光诱导脉络膜视网膜静脉吻合术治疗非缺血型视网膜静脉阻塞(retinal vein occlusion,RVO)所致黄斑水肿的疗效。 方法 非缺血型RVO患者37例37只黄斑水肿眼均使用氪红激光诱导脉络膜视网膜静脉吻合,吻合术后随访6~12个月(平均随访9个月),对比分析建立和未建立脉络膜视网膜静脉吻合的眼治疗前后视力、眼底、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undus fluorescein angoigraphy, FFA)、中心5°视网膜光敏感度的改变。 结果 37只眼中,激光治疗后2个月内有18只眼建立脉络膜视网膜静脉吻合,成功率48.6%。建立与未建立脉络膜视网膜静脉吻合的眼,治疗前后平均最佳矫正视力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01)。建立吻合的眼,中心5°光敏感度与治疗前相比有明显提高(t=2.910, P<0.005);FFA显示16只眼黄斑水肿消失或减轻,2只眼黄斑囊样水肿仍存在。未建立吻合的眼,中心5°光敏感度与治疗前相比有所下降(t=1.928, P<0.05),FFA显示黄斑水肿加重。 结论 RVO所致黄斑水肿未发展至囊样变性之前,激光诱导建立脉络膜视网膜静脉吻合可使RVO所致黄斑水肿消退或减轻,从而改善视功能。 (中华眼底病杂志,2002,18:10-12)  相似文献   

8.
张伟  毕大光  谷树严 《国际眼科杂志》2014,14(10):1876-1878
目的:观察3 D-OCT引导下多波长激光治疗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 central serous chorioretinopathy,CSCR)的疗效。
  方法:收集2010-07/2013-07在长春爱尔眼科医院的典型性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患者23例23眼,利用3 D-OCT模式定位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渗漏点行多波长激光光凝治疗。术后随访24wk,观察术后视力、黄斑区神经上皮层浆液性脱离高度。
  结果: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患者23例23眼经3D-OCT引导下多波长激光治疗后随访24wk,治疗后视力与治疗前相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后OCT黄斑区神经上皮层脱离高度比较,有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后OCT黄斑区神经上皮层脱离高度明显下降,浆液明显吸收。23例23眼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患者除1例失访者外均未见全身或眼局部不良反应的发生。
  结论:3 D-OCT引导下多波长激光治疗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与FFA指导下激光治疗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效果相当,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 评价光动力疗法(photodynamictherapy,PDT)治疗中心性渗出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centralexudativehorioretinopathy,CEC)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比分析中心性渗出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所致黄斑部脉络膜新生血管(choroidaineovascularization,CNV)患眼21例,治疗前与单次PDT治疗后3个月的视力、眼底、固视性质、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ptic coherence tomograph,OCT)图像及荧光素钠血管造影(fundus fluoresein angiography,FFA)、吲哚菁绿血管造影(indocyanine greenan giography,ICGA)的变化.结果 PDT治疗后3个月11只眼视力提高(52.38%),10只眼视力稳定(47.62%),其中5例由偏心固视恢复为中心固视.眼底检查可见出血渗出明显减少,部分患者完全吸收.FFA联合ICGA检查显示CNV病灶渗漏停止10只眼(47.62%),渗漏减少10只眼(47.62%);OCT检查表现为CNV缩小.组织水肿减轻.结论 PDT治疗可以部分或完全封闭中心性渗出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所致的CNV,减少CNV引起的视力下降的危险性.  相似文献   

10.
视网膜挫伤的眼电图检查在国内还未见报道,笔者把视觉眼电图(EOG)引入到视网膜挫伤的检查与诊断中,现报告如下。资料与方法一、一般性资料1.患者组随机收集临床诊断为视网膜挫伤患者共21例221眼,其中男20例,女1例。年龄14~46岁。工作中致伤7例,非工作中误伤5例,纠纷或意外他伤9例。视力:光感~0.09者13眼,0.1~0.3者4眼,0.4~0.9者3眼,1.0~1.5者2眼,伪盲试验(一)。伤情分级:Ⅰ级、单纯视网膜水肿,10眼;Ⅱ级、视网膜水肿伴出血,2眼;Ⅲ级、脉络膜裂伤或玻璃体出血,8眼;Ⅳ级、视网膜脱离或脉网膜萎缩,2眼。22眼中4眼合并外伤性视神经萎缩,8眼合并角膜裂伤、前房出血、瞳孔散大、白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观察半剂量光动力疗法治疗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2008年4月至2010年9月在门诊确诊的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患者24例24只眼,其中男20例20只眼,女4例4只眼,年龄27~48岁,平均36.8岁,最佳矫正视力0.2~0.5,平均0.42,行半剂量光动力疗法治疗,随访按照术后l周、1月、3月、6月、9月进行,随访时间3~8月,平均4.8月,随访期间分别行裂隙灯眼底镜检查、最佳矫正视力、OCT及FFA检查,观察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结果 术后l周,OCT显示4只眼视网膜下积液吸收,19只眼视网膜下积液部分吸收,1只眼视网膜下积液无明显变化;术后1月,OCT显示18只眼视网膜下积液吸收,5只眼视网膜下积液部分吸收,1只眼视网膜下积液无明显变化;FFA显示19只眼荧光渗漏消失,4只眼渗漏减轻,1只眼渗漏无明显变化.术后3月,OCT最示23只眼视网膜下积液吸收,1只眼视网膜下积液部分吸收;FFA显示23只眼荧光渗漏消失,1只眼渗漏减轻.对渗漏未完全消失眼再次行半剂量光动力疗法,1月后OCT显示视网膜下积液吸收,FFA显示荧光渗漏消失呈荧光着染.末次随访时最佳矫正视力0.5~1.0,提高2行以上者19只眼.结论 半剂量光动力疗法治疗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疗效显著,安全.  相似文献   

12.
氪离子黄光与红光联合治疗视网膜血管病致黄斑水肿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目的:分析氪离子黄光与红光联合光凝治疗视网膜血管病致黄斑水肿的临床效果。方法:对确诊黄斑弥漫性水肿与囊样水肿29例41只眼,包括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iabetic retinopathy,DR)23例35只眼;视网膜静脉阻塞(retinal venous occlusion,RVO)6例6只眼采用氪离子黄光与红光联合光凝,对其效果进行分析。结果:41只眼术后1个月视力提高27只眼占65.8%;3个月视力提高37只眼占90.2%;6—12个月后随访到31只眼,其中5只眼发生玻璃体出血,其余26只眼中有24只眼视力提高占92.3%。术后3个月,黄斑水肿消退7只眼占17.1%;水肿明显减轻26只眼占63.4%;水肿无变化6只眼占14.6%;水肿加重2只眼占4.9%。结论:两种波长激光联合治疗视网膜血管病致黄斑水肿,可达到更有效的治疗目的。  相似文献   

13.
目的通过曲安奈德玻璃体腔注射寻求治疗合并脉络膜脱离的裂孔性视网膜脱离的有效方法。方法对19例(19只眼)合并脉络膜脱离的裂孔性视网膜脱离,给予曲安奈德玻璃体腔注射4mg,并对病人症状、眼压、手术条件的改善以及术后增殖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的发生进行观察。结果曲安奈德成功注入18只眼的玻璃体腔,1只眼误入脉络膜上腔。注药后所有患者的症状都有缓解;前房闪辉、浮游细胞及玻璃体情况改善;17只眼眼压回升,UBM检查脉络膜、睫状体复位;2只眼眼压不升,UBM检查脉络膜、睫状体未能复位;视网膜复位手术一次性成功17只眼(89.5%),2只眼需行二次手术。随访2个月至13个月,18只眼视网膜复位。1只眼发生增殖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需再次手术治疗。结论曲安奈德玻璃体腔注射能迅速减轻患者症状,对合并脉络膜脱离的裂孔性视网膜脱离的治疗及预后的改善具有积极的辅助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曲安奈德玻璃体腔注射联合眼压升高法治疗脉络膜脱离型孔源性视网膜脱离的疗效.方法 11例(11只眼)合并脉络膜脱离的孔源性视网膜脱离,予玻璃体腔注射曲安奈德及平衡盐溶液或50%C3,F8,观察眼压、脉络膜脱离及视网膜脱离复位情况.结果 治疗后11只眼眼压回升,10只眼7 d内脉络膜脱离复位,1只眼治疗后第8天复位;视网膜复位手术一次性成功10只眼(90.9%),1只眼经二次手术视网膜脱离复位.随访3至12个月,11只眼视网膜复位.结论 曲安奈德玻璃体腔注射联合眼压升高法能迅速、安全、有效地治疗脉络膜脱离型视网膜脱离,简化手术过程,提高脉络膜脱离型视网膜脱离的手术成功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使用光谱域光学相干断层成像(SD-OCT)技术研究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CSCR)3mo后脉络膜厚度的变化。方法:前瞻性研究。共纳入60眼,20眼(平均年龄:33.65±5.24岁)典型急性单侧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以及对侧正常眼,20眼为健康对照组。进行荧光素血管造影和OCT检查。测量中心凹下脉络膜厚度(SFCT),黄斑中心凹视网膜厚度(CMT),到中央凹和视网膜下液1000μm处颞部和鼻部。结果:在三个不同的位置,三组间的SFCT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眼中心凹下脉络膜厚度(372.40±34.39μm)在基线和随访3mo后均显著大于对侧正常眼(302.10±8.9μm)和对照组眼(279.80±14.49μm)。CSCR眼平均CMT为317±141.86μm,并且SFCT与CMT呈显著正相关。结论:不同部位脉络膜厚度的增加,以及被称为“厚脉络膜”的过度扩张和高渗透血管,似乎在包括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在内的广泛疾病中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6.
本文报道从1978年至1987年的眼球挫伤致眼底周边部损伤收治40例40眼,男性37例,女性3例;多由高速物体致伤。外眼检查可见球结膜充血水肿,角膜水肿,瞳孔縮小或扩大,前房玻璃体出血,检眼镜及三面镜检查眼底周边部可见睫状体、脉络膜、视网膜撕裂(22眼),早期视网膜呈局限性扁平脱离,晚期形成睫状体脉络膜视网膜脱离及锯齿缘稍后处不规则裂孔。(2) 脉络膜破裂(7例),与锯齿缘平行,裂孔常被视网膜下出血所遮盖。典型裂孔呈黄棕色条纹,边缘有色素,表面视网膜水肿、出血,并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3 D-OCT引导下多波长激光治疗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 central serous chorioretinopathy,CSCR)的疗效。方法:收集2010-07/2013-07在长春爱尔眼科医院的典型性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患者23例23眼,利用3 D-OCT模式定位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渗漏点行多波长激光光凝治疗。术后随访24wk,观察术后视力、黄斑区神经上皮层浆液性脱离高度。结果: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患者23例23眼经3D-OCT引导下多波长激光治疗后随访24wk,治疗后视力与治疗前相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后OCT黄斑区神经上皮层脱离高度比较,有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后OCT黄斑区神经上皮层脱离高度明显下降,浆液明显吸收。23例23眼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患者除1例失访者外均未见全身或眼局部不良反应的发生。结论:3 D-OCT引导下多波长激光治疗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与FFA指导下激光治疗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效果相当,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8.
在664例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患者中,有13例患者(13眼)发病年龄超过60岁,平均发病年龄为67岁(60~83岁),其中男性9例,女性4例,随访时间为1~116个月。13例患者均有活动性视网膜色素上皮  相似文献   

19.
眼球受挫伤后常引起低眼压,在眼底可见视乳头水肿、脉络膜视网膜皱褶及/或视网膜皱褶,称之为低眼压性眼底病变。有关这方面的报道不多,作者1989年以来见到7例(7眼),除作眼科一般检查外,还作了眼底荧光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观察探讨脉络血管瘤的临床光凝治疗效果。方法 回顾分析27例27眼脉络膜血管瘤的临床资料。27例中男16例,女11例,平均年龄45.4岁,右眼12例,左眼15例,均为单眼发病,均属于脉络膜血管瘤病(chomidal Hemangioma,CH),按照瘤体大小、局限性视网膜脱离、广泛性视网膜脱离,将本病分为三期。治疗方法均采用激光治疗,全部病历随访12个月以上,平均随访时问35.5个月。结果 其中25只眼治疗后,全部血管瘤得以控制,其中视力提高者11眼,不变者8眼,下降者7眼,1眼病情进展至无光感。结论 激光是治疗孤立性脉络膜血管瘤的有效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