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PRK后角膜混浊与屈光回退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探讨准分子激光屈光性角膜切削术(PRK)后,角膜上皮下雾状混浊(haze)和屈光回退的相关因素,对356例(625眼)近视施PRK随访12个月后,按术前等值球镜屈光度分为A组(≤—3.00D),B组(-3.25~-6.00D),C组(-6.25~10.00D)和D组(>-10.00D)。观察各组术后视力恢复,角膜haze和屈光回退情况。结果:术后裸眼视力在1.0以上的A、B、C、D各组分别是83.33%、74.31%、49.62%和13.75%(P<0.001);在0.8以上的各组是95.08%、93.12%、77.06%和31.25%(P<0.001)。屈光回退在-1.00D以上的分别是3.28%、5.96%、22.93%和49.75%(P<0.001)。角膜haze在2级以上的仅在C组和D组中出现,分别为10.52%和17.50%(P<0.001)。结论:术后视力提高,角膜haze和屈光回退与术前屈光度有关。PRK治疗低中度近视,术后并发症轻、预测性和稳定性好,而用于治疗高度近视则应慎重。  相似文献   

2.
PRK术后角膜上皮下雾状混浊的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探讨准分子激光角膜切削术(photorefractivekeratectomy,PRK)后角膜上皮下雾状混浊(haze)的原因及影响因素,对PRK后6个月时屈光度在-1.00~-18.50D的316例(615只眼)近视眼的haze相关因素进行观察和比较。结果:PRK后6个月时haze发生率为44.7%,1级或以上haze为13.3%。haze的发生率及密度随屈光度增高而增加(P<0.0001),也随切削深度的增加而增加(P<0.0001),术前非接触眼压超过18mmHg者,haze的发生率和密度增加(P<0.005),男性较易发生haze(P=0.0001),与年龄呈负相关(P<0.05)。而角膜厚度、术前戴用接触镜及散光对haze的影响不显著。结论:高度近视(>-6.0D)和过深的切削(>80μm)是引起haze的主要原因。术前眼压偏高、年龄偏低对haze也有明显影响。对PRK治疗高度近视应持审  相似文献   

3.
准分子激光角膜切削术后的屈光回退   总被引:24,自引:4,他引:20  
Pang G  Zhan S  Li Y  Jin Y  Sun Y  Li W 《中华眼科杂志》1998,34(6):451-453
目的通过准分子激光角膜切削术(photorefractivekeratectomy,PRK)术后屈光回退的分析,以期探讨可能影响回退的因素。方法经PRK手术治疗近视于术后发生回退(≥-1.00D)103只眼,术前屈光度-4.00~-14.50D(-8.75±2.65D)。分为二组进行比较,Ⅰ组为中度近视(-4.00~-7.90D),Ⅱ组为高度近视(≥-8.00D)。结果中度近视回退率1.17%,高度近视回退率6.93%(P<0.001)。高年龄组回退率较低年龄组高(P<0.01)。较严重的角膜上皮下雾状混浊(haze)多与回退伴行。因激素性高眼压减少或停止局部糖皮质激素的应用可导致回退,屈光的稳定性与性别无关,回退常伴K值增大。结论回退与预期矫正度、年龄以及haze有明显相关  相似文献   

4.
采用VIS×20/20型准分子激光仪对169例(281眼)近视患者进行屈光性角膜切削术(PRK)。术前等值球镜屈光度为-1.75-16.00D(-8.19D±1.52D)分为两组:I组:-1.75--6.00D,153眼,II组:-6.25--16.00D,128眼,随访一年以上,术后1年实际矫正屈光度在预测矫正度±1.00D者在Ⅰ,Ⅱ,组分别为87.6%,54.7%,裸眼视力≥0.5,1.0者在  相似文献   

5.
目的:比较准分子激光屈光性角膜切削术(PRK)和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IK)治疗中低度近视的临床效果。方法:中、低度近视400例(710眼),其中PRK组343眼,平均屈光度-4.18±1.24D。LASIK组367眼,平均屈光度-4.75±1.10D。两组均于手术后1、3、6、12个月复查视力、屈光度、角膜地形图及角膜上皮下基质混浊等并发症情况。结果:PRK组欠矫〉-1.00D者9.03%,  相似文献   

6.
作者报道了自动板层角膜成形术(ALK)治疗近视的最佳结果并对ALK的短期效果,安全性及可预测性进行了评估。对接受ALK治疗的81例(128眼)患者随访平均13.6个月,包括近视120眼和放射状角膜切开术(RK)后残留近视8眼,术前平均屈光度为-7.48±2.05D。结果显示,裸眼视力达20/40或以上者占86.4%,76.2%的术眼屈光度在±1.00D以内,93.6%在±2.00D以内,其中77%  相似文献   

7.
PRK治疗近视术后2年随访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评价准分子激光屈光性角膜切削术(PRK)治疗轻、中、高度近视眼的临床效果。方法:对在我院接受PRK治疗的239只近视眼的术后2年随访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Ⅰ组术前近视-1.00~-6.00D(等值球境,下同),术后2年裸眼视力≥1.0者占87.1%,≥0.5者占97.0%,剩余屈光度为-0.34±0.39D,95.0%,角膜已完全恢复透明;Ⅱ组术前近视-6.25~-12.00D,术后2年裸眼视力≥1.0者占47.8%,≥0.5者占88.4%,剩余屈光度为-0.77±0.63D,78.2%角膜已完全恢复透明。结论:PRK治疗-12.00D以下,特别是-6.00D以下近视眼安全有效,预测性及稳定性好  相似文献   

8.
作者报道了自动板层角膜成形术(ALK)治疗近视的最初结果并对ALK的短期效果、安全性及可预测性进行了评估。对接受ALK治疗的81例(128眼)患者随诊平均13.6个月,包括近视120眼和放射状角膜切开术(RK)后残留近视8眼。术前平均屈光度为-7.48±2.05D。结果显示,裸眼视力达20/40或以上者占86.4%;76.2%的术眼屈光度在±1.00D以内,93.6%在±2.00D以内。其中77%的术眼在ALK术后又接受了RK或散光性角膜切开术(AK)。并发症包括:散光较术前增加1.00D以上(4%);持续不规则散光(4%);过矫达+1.00D以上(4%);角膜上皮长入手术界面(2%);角膜板层片丢失(1/128);最佳矫正视力下降2行或以上者(6.3%)。本研究表明,ALK手术对于矫正高度近视或RK术后残留近视是一种安全、有效、可预测的方法,若再附加RK或AK手术,则能得到更满意的视力和屈光结果  相似文献   

9.
目的:比较准分子激光屈光性角膜切削术(PRK) 和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IK) 治疗中低度近视的临床效果。方法:中、低度近视400 例(710 眼) ,其中PRK 组343 眼,平均屈光度-4 .18±1.24D。LASIK 组367 眼,平均屈光度- 4.75±1.10D。两组均于手术后1、3、6、12 个月复查视力、屈光度、角膜地形图及角膜上皮下基质混浊等并发症情况。结果:PRK组欠矫> -1.00D者9.03% ,LASIK组为4 .80 % (P< 0.01) 。角膜上皮下或层间混浊(Haze)发生率:PRK组0 级86 .59% ,1 级11.37% ,2 级2 .04% ,3 级以上无。LASIK组0 级95.10% ,1 级2.45% ,2 级以上无。结论:LASIK术式较之PRK术式具有术后视力恢复快而稳定,用药少,痛苦少,并发症少,欠矫率低等优点,中低度近视治疗应首选LASIK方法治疗。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准分子激光角膜切削术(PRK)及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IK)矫治角膜放射状切开术(RK)后残留近视的安全性、稳定性和可靠性。方法 采用美国COMPAK-200型准分子激光治疗仪帮SCMD公司的可调节器气动微型角膜刀,分别对RK后残留近视的38眼和9眼行PRK和LASIK术,并随访半年以上。PRK组根据屈光状态分为3组:Ⅰ组〈-3.00D;Ⅱ组-3.00~5.75D,Ⅲ组-6.0  相似文献   

11.
目的:评价准分子激光屈光性角膜切削术治疗放射状角膜切开术后残余近视散光的预测性、稳定性和安全性。方法:对52眼RK术后残余近视散光患者行再次PRK治疗,并连续随访两年以上。术前残余球镜屈光度-3.75±1.32D,残余柱镜屈光度-2.36±1.25D,最佳矫正视力均≥0.8。结果:术后6个月球镜屈光度-0.32±0.24D,柱镜屈光度-0.78±0.37D,裸眼视力≥1.0者42眼(80.76%)  相似文献   

12.
采用VIS×20/20型准分子激光仪对169例(281眼)近视患者进行屈光性角膜切削术(PRK)。术前等值球镜屈光度为-1.75—16.00D(-8.19D±1.52D)。分为两组:Ⅰ组:-1.75—-6.00D,153眼:Ⅱ组:-6.25—-16.00D,128眼。随防一年以上。术后1年实际矫正屈光度在预测矫正度±1.00D者在Ⅰ、Ⅱ组分别为87.6%,54.7%,裸眼视力≥0.5,1.0者在Ⅰ组分别为97.4%,74.5%,Ⅱ组分别为86.7%,35.9%。并发症主要有角膜上皮下雾状混浊(Haze),其中Ⅱ组有9.5%的术眼发生了2—3级的Haze。全组1.9%术眼发生了激素性高眼压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应用Orbscan-Ⅱ眼前节分析系统探讨飞秒激光辅助的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femtosecondlaserinsituker-atomileusis,Fs-LASIK)和飞秒激光小切口透镜切除术(smallincisionlenticuleextraction,SMILE)术后角膜后表面高度的变化。方法 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选择2014年5月至11月于我院行激光角膜屈光手术的近视患者(等效球镜度数≤ -6.00D)60例(119眼),随机分成A、B两组,每组30例(A组59眼,B组60眼)。A组施行SMILE,B组施行Fs-LASIK,观察术后视力、屈光度等的变化。采用Orbscan-Ⅱ眼前节分析仪,分别于术前、术后1个月对术眼进行眼前节图像采集,记录角膜后表面Diff值变化并进行对比。结果 术后1个月两组患者裸眼视力均比术前提高,但两组间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最佳矫正视力与术后1个月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术后最佳矫正视力两组间相比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及术后1个月A、B两组屈光度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两组后表面Diff值均较术前显著增加,其中A组术前、术后分别为(0.027±0.001)mm和(0.059±0.001)mm(P<0.05);B组术前、术后分别为(0.029±0.001)mm和(0.054±0.002)mm(P<0.05),但A、B两组术后角膜后表面Diff值增加量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SMILE和Fs-LASIK矫正近视均安全有效,术后1个月角膜后表面高度均部分前移,其远期变化有待进一步探索。  相似文献   

14.
准分子激光屈光性角膜切削术后的再治疗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Xia X  Liu S  Huang P  Wu Z  Wang P  Xu H  Tan X  Mei E  Hu S 《中华眼科杂志》1999,35(3):203-206
目的 评价准分子激光屈光性角膜切削术(photorefractive keratectomy,PRK)术后因屈光回退,欠矫出现的残留近视及严重角膜上皮下雾状混沌(haze)而再次手术治疗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采用准分子激光仪对-1.00~-16.50D的近视眼及近视散光患者进行治疗。PRK术后35例(51只眼)患者出现残留近视及严重haze。结合PRK手术及准分子激光治疗性角膜切削术(photop  相似文献   

15.
目的对准分子激光屈光性角膜切削术(photorefractivekeratectomy,PRK)和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erassistedinsitukeratomilleusis,LASIK)治疗中、低度近视的疗效进行前瞻性对比研究。材料和方法术前屈光度为-1.25~-6.00D的近视569只眼,其中137只眼接受LASIK手术,432只眼接受PRK手术,随访6-16个月(平均8.9±2.6个月)。在术后1周、1个月、3个月、6个月和12个月复查。结果LASIK组术后屈光状态较PRK稳定,回退幅度较PRK小,术后6个月时,LASIK组和PRK组分别有94%和87%屈光度在±1.00D内(p<0.05),分别有84%和71%屈光度在±0.50D以内(p<0.01)。LASIK组术后视力恢复较PRK快,术后1周的平均裸眼视力超过1.0,术后6个月时,LASIK和PRK组中裸眼视力0.5或以上者分别占100%和94%(p<0.01),裸眼视力1.0以上者分别占86%和72%(p<0.01)。结论LASIK不仅适合治疗高度近视,也适合治疗中、低度近视。对于中、低度近视,LASIK的疗效优于PRK。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准分子激光角膜切削术(PRK)后发生上皮下浑浊(haze)的影响因素。方法 216眼随机分两组,分别于术后使用拂炎和艾氟龙滴眼。术后1年按不同因素将haze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 两组间haze发生率比较P为0.028。术前不同屈光度(≤-6D与〉-6D)比较P为0.624。上皮智除时间(〈30秒与〉1分钟)比较P为0.519。不同年龄组(≤25岁与≥35岁)比较P为0.366。结论 PR  相似文献   

17.
准分子激光角膜切削术后皮质类固醇激素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比较准分子激光角膜切削术(photorefractivekeratectomy,PRK)后皮质类固醇激素的应用方法。方法应用NidekEc5000型准分子激光机对600只近视眼行PRK,术后随机分为A组(228只眼)和B组(372只眼),分别采用不同的方法应用皮质类固酵激素,随6个月。结果术后6个月裸眼视力大于0.8、1·0者,A组分别为97.9%、93.2%;B组为98.6%、93.5%;A、B两组发生过性高眼压分别为2.2%、2·7%,差异无显著性(P>0.05)1级以上角膜雾状混浊(haze)的发生率在A、B两组分别为18.4%、5·4%两者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5)。结论合理使用皮质类固醇激素能有效地降低PRK后haze的形成及其所引起的近视回退,早期使用强效皮质类固醇激素,后期使用低浓度的皮质类固醇激素能减少激素性高眼压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8.
准分子激光角膜切削术治疗低、中度近视术后五年疗效分析   总被引:18,自引:2,他引:16  
Zhan S  Pang G  Jin Y  Sun Y  Li W 《中华眼科杂志》1999,35(4):277-279
目的评价准分子激光角膜切削术(photorefractivekeratecomy,PRK)治疗低、中度近视的远期疗效。方法对148只眼屈光度为-150~-600DPRK术后5年以上患者的视力、屈光度及角膜曲率进行随访观察。结果PRK术后5年未矫正视力≥10者136只眼(919%),08者4只眼(27%),≥06者8只眼(54%)。术后等值球镜(-012±022)D,角膜曲率K值术前(4381±110)D,术后(4136±130)D两者间比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PRK治疗低、中度近视的远期疗效可靠。  相似文献   

19.
准分子激光二次切削治疗近视性角膜切削术后欠矫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研究共15人(23眼)于准分子激光角膜切削术后因欠矫而实施二次切削。术前平均屈光度为-9.86D(-5.00—-20.00D),其中2眼为中度近视(-3.25—-6.00D),6眼为高度近视(-6.25—-9.00D),15眼为超高度近视(≥-9.25D)。准分子激光二次切削采用治疗性角膜切削术(PTK)和光学性角膜切削术(PRK)相结合的方法。术后6个月随访结果表明:91%的裸眼视力≥0.5,70%的裸眼视力≥1.0,70%的屈光度在±1.00D,角膜无明显混浊。由此证明:准分子激光二次切削治疗近视性角膜切削术后欠矫及角膜混浊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20.
为评价微型角膜刀板层角膜成形联合准分子激光角膜切削术(MLK-E或LASLK)治疗高度近视的效果和安全性,利用微型角膜刀作一带蒂角膜瓣,在其下用schwindKeratomⅠ型准分子激光机进行PRK激光切削,共治疗了30例47眼,术前屈光状态<-15D的Ⅰ组共35眼,屈光度为-10.20±2.04D,最佳矫正视力为0.92±0.26(0.4—1.5);等球镜≥-15D的Ⅱ组共12眼,屈光度平均为-17.64±1.83D,最佳矫正视力为0.42±0.23(0.1—0.8)。散光最高为4.5D。结果:术后3个月随访:Ⅰ组:屈光度平均为-0.48±0.52D(-1.75—+0.50D),裸眼视力34眼(97%)达到0.5以上(另1眼裸眼视力等于术前),25眼(71.4%)裸眼视力达到术前最佳矫正视力。Ⅱ组:屈光度平均为-1.44±1.97D(-5.50—+1.25D),8眼(66.7%)裸眼视力达到术前最佳矫正视力。是一种安全有效的高度近视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