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新生儿锁骨骨折197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新生儿锁骨骨折是常见的产伤性骨折,由于一般不会引起严重后果,常不被临床所重视。本文分析了我院1994年1月至1998年12月5年间新生儿锁骨骨折的临床资料,并对其影响因素进行讨论。 资料与方法 一、病例选择 收集我院1994年1月至1998年12月新生儿锁骨骨折病例,5年间我院共接生17953例活婴,阴道分娩9965例,其中新生儿锁骨 相似文献
2.
3.
4.
目的提高对新生儿感染性休克的认识,以提高抢救的成功率、改善预后。方法总结2000年1月~2005年12月NICU收住的53例感染性休克患儿的临床资料,分析其临床表现、引起死亡的高危因素及治疗方案的有效性。结果6年间NICU共收治患儿1454例,新生儿败血症155例,其中感染性休克发生率为33.5%(53/155例)。53例中男31例,女22例;平均胎龄(37.28±3.70)周;平均出生体重(2670±945)g;死亡25例,病死率为47.2%。临床早期表现均有反应差、意识改变、肢体末梢凉、毛细血管充盈时间≥3s;约75%患儿有呼吸增快或节律改变、心率增快或减慢、尿量减少或无尿,仅25%患儿有低血压。血培养阳性率为45.3%。容量复苏首剂液量均按20ml/kg,在1h内输注,其中9例进行了2次扩容,2例扩容3次。死亡高危因素有:腹胀、需机械通气、多脏器功能衰竭、碳酸氢钠(SB)加低分子右旋糖酐扩容等。结论新生儿感染性休克病死率较高,休克往往发生在血压降低之前。需机械通气、腹胀、早期用SB加低分子右旋糖酐、多脏器功能衰竭者预后差。累及脏器越多,病死率越高。 相似文献
5.
王亦文 《中国新生儿科杂志》2004,19(4):178-179
新生儿锁骨骨折是产伤性骨折中最常见的一种,多发生在分娩过程中.我院2001年1月~2003年11月分娩的5045例新生儿中发现16例新生儿锁骨骨折.本文旨在通过新生儿锁骨骨临床分析,探讨其分娩过程中引起新生儿锁骨骨折的有关产科因素,以降低其发生率,提高产科质量. 相似文献
6.
新生儿锁骨骨折临床分析及防治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生儿锁骨骨折是产伤性骨折中最常见的一种,多发生在分娩过程中。我院2001年1月~2003年11月分娩的5045例新生儿中发现16例新生儿锁骨骨折。本文旨在通过新生儿锁骨骨临床分析,探讨其分娩过程中引起新生儿锁骨骨折的有关产科因素,以降低其发生率,提高产科质量。 相似文献
7.
消化道畸形是由于多种原因导致胚胎期原肠分化和发育障碍所致,可发生在整个消化道的任何部位。其种类较多,病死率高。早期诊断是改善预后.降低死亡的关键。本对1992~1998年间以内科疾患而收住新生儿科的消化道畸形53例进行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9.
新生儿锁骨骨折是产科较为常见的骨骼损伤,多发生于肩部娩出困难时。需经X线检查诊断,现仅将我院病史较全的80例新生儿锁骨骨折的X线所见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0.
为研究新生儿肺炎的病因、临床表现、防治方法 ,针对可发生的病因和诱因进行综合治疗 ,强调采取有效、适量的抗生素及血管活性药物 ,采用多种有效措施 ,解除支气管痉挛 ,改善通气功能 ,纠正缺氧和二氧化碳潴留 ,纠正电解质和酸碱失衡 ,控制感染 ,防治并发症。结果 5 3例支气管肺炎中 ,除 1例自动出院外 ,余均治愈出院。认为本组与围生期感染、窒息、高危妊娠、产前产时感染等关系密切。其中围生期患支气管肺炎 4 8例 ,占 90 % ,故必须加强围生期保健 ,一旦窒息产生 ,应彻底吸净口、鼻、咽分泌物 ,必要时作气管插管。日龄越小 ,新生儿肺炎表现越不典型 ,日龄较大的患儿多与感染有关。新生儿肺炎53例$湖北省孝感市孝南妇幼保健院!432100@沈军 $广东省中山市东风医院!528425@沈莉莉 相似文献
11.
12.
我国新生儿颅内出血的发病率为2.3‰,死胎及活产新生儿尸体解剖颅内出血者占19.3%,故应早期诊断,积极治疗。现将我科1988~1993年收治的新生儿颅内出血(ICH)53例的临床、CT及预后观察分析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3.
患儿,女,6天,因气促2天,伴拒奶、紫绀半天由外院转入。患儿系G2P2,孕39^ 3周,顺产娩出。出生体重3400g,羊水清,脐带及胎盘正常,阿氏评分正常,反应好,吸吮正常,肤色红润。生后第4天无明显诱因出现气促,无呻吟、呕吐、咳嗽、发热、尖叫及抽搐等,当时家长未重视。于生后第6天气促明显加重,伴口周发绀,皮肤黄染明显,伴呕吐1次,为黄绿色胃内容物,约10ml左右。无呛咳。其兄8岁,顺产, 相似文献
14.
小儿心包炎53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小儿心包炎在临床上虽不多见,但化脓性心包炎可在短期内发展为缩窄性心包炎,故对本病的早期诊断和治疗甚为重要。本文总结了1966~1990年收治的53例小儿心包炎,着重分析了病因、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及转归。 相似文献
15.
咯血患儿53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了解儿童咯血的病因,以进一步明确诊断与治疗.方法 采用回顾性调查的方法,对53例咯血患儿进行病因分析.结果 53例咯血患儿中,肺炎引起的咯血20例(38%),特发性肺含铁血黄素沉着症11例(21%),心肺血管畸形10例(18%),肺结核5例(9%),支气管扩张症3例(6%),血液系统疾病2例(4%),胸腔异位消化道重复畸形1例(2%),异物吸入1例(2%).结论 肺炎是小儿咯血最常见的原因,特发性肺含铁血黄索沉着症及心肺血管畸形是儿童咯血的常见原因. 相似文献
16.
目的 研究低出生体质量新生儿胃肠功能障碍的发生情况.方法 对53例发生胃肠功能障碍的低出生体质量新生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本院NICU 2006年5月至2007年12月收治低出生体质量患儿137例,发生胃肠功能障碍53例,发生率38.7%.经过治疗危重症评分<70分、71~90分的患儿存活率分别为23.8%(5/21)、81.2%(26/32),两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性(X~2=5.051,P<0.05).体质量800~1500g和>1500g患儿胃肠功能障碍的发生率分别为55.9%(38/68)和21.7%(15/69),两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性(X~2=16.832,P<0.05).胎龄28~31周和32~34周的患儿胃肠功能障碍的发生率分别为44.6%(25/56)和22.2%(18/81),两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性(X~2=7.728,P<0.05).结论 低出生体质量儿危重病例评分越低,出生体质量和胎龄越低,胃肠功能障碍发生率越高,存活率越低. 相似文献
17.
18.
目的了解儿童咯血的病因,以进一步明确诊断与治疗。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的方法,对53例咯血患儿进行病因分析。结果53例咯血患儿中,肺炎引起的咯血20例(38%),特发性肺含铁血黄素沉着症11例(21%),心肺血管畸形10例(18%),肺结核5例(9%),支气管扩张症3例(6%),血液系统疾病2例(4%),胸腔异位消化道重复畸形1例(2%),异物吸入1例(2%)。结论肺炎是小儿咯血最常见的原因,特发性肺含铁血黄素沉着症及心肺血管畸形是儿童咯血的常见原因。 相似文献
19.
神经母细胞瘤 (NB)是儿童时期常见的实体瘤 ,约占儿童恶性肿瘤的 1 0 % [1] 。此病高度恶性 ,易发生早期转移 ,故预后多不良。为加强对该病的认识 ,提高早期诊断率 ,现将我院 1 991年 1月至 2 0 0 1年 1 2月经组织病理学证实的 53例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1 .一般资料 男 39例 ;女 1 4例 ;男女比为 2 .8∶1。年龄 5个月到 1 4岁 :其中 <1岁 2例 ;~ 3岁 1 0例 ;~ 5岁 1例 ;~ 7例 1 4例 ;~1 0岁 1 0例 ;~ 1 4岁 6例 ;平均 5.7岁。2 .临床表现 发热 36例占 6 7.6 % ;面色苍白 35例占 6 6 % ;骨痛 2 6例占 49% ;腹痛腹胀 2 9例占 54 .7% ;…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报道53例危重新生儿血糖监测结果,对危重新生儿高血糖的发生因素及与预后进行分析。方法: 53例按有无器官功能衰竭分为单衰组,多衰组,无衰组;微量全血血糖>7mmol/L诊断高血糖。对检出的高血糖病例,在控制原发病的同时,降低葡萄糖输入浓度及速度,复查血糖,如未恢复正常予正规胰岛素治疗,直至血糖水平恢复正常。并对高血糖症的新生儿行头颅B超检查。结果: 单衰组与多衰组患儿血糖水平明显高于无衰组,多衰组血糖为(22.4±3.78)mmol/L ,单衰组血糖为(19.9±9.53)mmol/L ,无衰组血糖为(11.1±2.73)mmol/L ,单衰组、多衰组与无衰组比较均P<0.05。血糖越高,死亡率亦越高。 43例高血糖患儿中血糖24h之内恢复正常的有31例,其中24例治愈或好转,好转率77.4%,>24h恢复的有12例,5例好转,好转率41.7%,两者比较P<0.05。共有11例患儿发生颅内出血,其中1例血糖>10mmol/L,10例血糖>15mmol/L。结论: 危重症患儿血糖的变化可作为判断其病情及预后的辅助指标。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