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产生抗生素新衍生物的放线菌研究中,采用遗传操作创造新遗传型的有效法有三种,即突变、重组和质粒转移。已有研究指出,地中海诺卡氏菌(N.mediterranei)突变后得到许多生物合成障碍突变型菌株,这样的菌株只能合成利福霉素B的各种前体物利福霉素SV、W和I,而不能合成利福霉素B,这些前体物被认为是新的利福霉素。地中海诺卡氏菌遗传重组是用两株营养缺陷型进行的,一个亲株产生利福霉素B和另一株产生利福霉素W之间的种内重组,筛选  相似文献   

2.
力复霉素即利福霉素SV(Rifamycin SV),是一种新抗菌素。Sensi等首先发现从地中海链霉菌(S.mediterranei)产生利福霉素B。国外利福霉素SV生产初期主要是通过利福霉素B化学转化而得。我国四川抗菌素工业研究所1972年从桂林池塘泥土中分离得到了新的利福霉素产生菌——小单孢菌S—190(MicromonsporaS—190),它直  相似文献   

3.
利福霉素SV,利福霉素B二乙胺及利福平是利福霉素类抗菌素中评价最高的抗结核新药,也是抗菌、抗麻风新药,主要用于肺结核复治。1957年,意大利首先从法国土壤中分离出地中海链丝菌,在培养发酵液中发现利福霉素。后来,又从各国土壤中分离的链丝菌,选出产生菌,在发酵液中获得利福霉素A、B、C、D、E五种新抗菌素,从利福霉素B氧化获得利福霉素O,水解获得利福霉素S,再还原获得利福霉素SV(Rifamy  相似文献   

4.
在各种放线菌中,抗生素产生的起动(生理分化)与菌丝形态变化(形态分化)有密切关系。然而,高度分支的菌丝会增加培养基的粘度,影响正常的通气和混合,因而成为优化抗生素生产工艺中的主要问题。 利福霉素B系地中海诺卡菌产生。这种菌株的形态特征明显受培养条件的影响,而利福霉素B的产生又同形态变化密切相关。Lee等在分批培养中利用不同的生产培养基  相似文献   

5.
用于生物合成过程培养基的氮的形式,对生物合成抗生素影响很大。有机氮和无机氮对微生物的生长和抗生素的大量合成作用极大。无机氮在培养基中的形式,取决于产生抗生素的微生物特性。所以,铵氮用于链霉素、庆大霉素生产菌,氧化形氮用于albo·mycin和新生霉素生产菌,而无机氮源对林可霉素生产菌则起抑制作用。利福霉素B通常使用的无机氮源为硫酸铵。本文研究各种形式的无机氮源对利福霉素B生物合成的影响。利福霉素B生产菌为Nocardia medite-rranei1536菌株。实验培养基用豆粉作有机氮  相似文献   

6.
利福昔明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1 药理作用利福昔明(rifaximin)是广谱肠道抗生素。它是利福霉素SV的半合成衍生物,与其他利福霉素类抗生素一样,通过作用于细菌中依赖DNA β-亚单位不可逆地结合而抑制RNA合成,最终抑制细菌蛋白  相似文献   

7.
利福霉素 S 是 Senti 等在1959年首次从地中海诺卡氏菌发酵液中分离出的一类抗生素,它们的结构特征是一个芳香核的两个不相邻的位置通过脂肪桥联结起来,Prelog 称具有这种结构的抗生素为安莎霉素。安莎霉素大致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脂肪桥(或柄型桥)与一个萘醌或萘核相联,如利福霉素 S;另一类是脂肪桥与一个苯醌或核相联,如美登木素。对于敏感的细菌来说,由于利福霉素是  相似文献   

8.
利福霉素是1957年意大利从链丝菌Streptomyces mediterranei中得到的抗革兰氏阳性细菌和结核杆菌的抗菌素。链丝菌培养液中有利福霉素A、B、C、D、E五种物质。其中A、C、D、E为碱性,不稳定,较难分离,称为利福霉素混合体,仅利福霉素B是结晶,为一比较稳定的化合物。利福霉素B易转变成为其他衍生物,如经氧化、酸水解及还原,可转变为利福霉素O、S及SV。利福霉素SV是一高效的抗革兰氏阳性菌及结核分枝杆菌的抗菌素。据报导,利福霉素SV不仅可通过利福霉素B转化,而且可以用利福霉素B的产生菌经诱变剂处理,获得突变菌种,直接生产利福霉素SV及其他组份。科学工作者试制了利福霉素B的酯、酰胺及酰肼衍生物,从中选出了Rifamide。  相似文献   

9.
利福霉素SV生物合成的代谢调节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福霉素作为一类抗生素,由地中海链霉菌(Streptomyces mediterranei)(现在称为地中海诺卡氏菌(Nocardia mediterranei)产生,它首先在1959年为Sensi等报道。有关利福霉素的生产、生物合成和发酵方面的综述已经发表。我们对于利福霉素SV的研究工作几年前就开始,主要集中在它的生物合成的调节机制方面。本文主要侧重报道了近来的进展。一、硝酸盐和无机磷的调节影响 (一)硝酸盐的影响在丰富培养基中,硝酸盐明显促进地中海诺卡氏菌NG12-4产生利福霉素SV(增加  相似文献   

10.
本文报导了利福霉素 B 衍生物:利福霉素 O(Ⅰ),S(Ⅱ),3-特丁胺利福霉素S(Ⅲ),3-特丁胺利福霉素 SV(Ⅳ),3-甲酰利福霉素 SV(Ⅴ)硅胶薄层色层分离。在探讨薄层分离条件中,主要采用了作者本国 KCK№2,颗粒性硅胶。将硅胶置球形研磨器中研磨四小时,经0.1mm 筛孔过筛。取1.5克硅胶,0.06克石膏和6毫升 pH  相似文献   

11.
利福霉素的菌种选育与发酵工艺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福霉素产生菌Streptomyces mediterranei是Sensi等于1959年发现并首先命名的。有关利福霉素生产的全面综述是后来Sensi(1967)等所写。此文对利福霉素的历史、作者的发现、发酵和分离都作了详尽的叙述。但自那以后,通常对Ansamycin,尤其是利福霉素作了很多报道,但主要限于新的利福霉素的发现和利福霉素的生物合成方面。 Hartmann等(1967)首先发现利福霉素  相似文献   

12.
<正> 利福定(rifandin;RFD)是继利福平(RFP)后,由利福霉素合成的另一种新型抗生素,对结核菌有更强的抑菌作用,用量仅为RFP的1/3,副作用小,对肝脏毒性轻,故可取代RFP治疗结核病。但RFD与RFP均系利福霉素的衍化物,可能引起相似的不良反应,如通过免疫介导的全身性过敏反应等,尤以间歇用药时为多见。最近我们曾遇到间歇用药引起高血压脑病1例,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3.
国外利福霉素类抗菌素的发展概况及其衍生物的临床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概况 1.利福霉素类抗菌素的发现及其微生物来源利福霉素类抗菌素是1957年意大利Lepetit公司从法国土壤中分离的地中海链丝菌(Streptomyces mediterranei)产生得到的抗菌素。他们费了四年时间,收集了世界各地2000只土壤标本,从链丝菌中分离了18,000株,由此选出了产生菌,发现该产生菌的发酵液对革兰氏阳性菌及结核分枝杆菌具有强的杀菌作用。产生菌在含有巴比妥酸衍生物培养基中得到的培养液经纸上层析,分离得到A、B、C、D、E五种成份,仅利福霉素B得到了结晶,是稳定的物质,毒性低。1964年日本找到了产生利福霉素O的产生菌。利福霉素B很容易转变  相似文献   

14.
利福霉素(Rifamycin)是意大利莱佩蒂(Lepetit)研究所从链霉菌发酵培养液中分离出的一种较新抗生素,据报道它的杀菌作用强,抗菌谱广,对革兰氏阳性细菌如链球菌、肺炎球菌、葡萄球菌等,体内试验只要很低的药浓度即可起强大的杀菌作用,血药浓度较高,对革兰氏阴性细菌也同样有效,结核杆菌对利福霉素也具有高度敏感性。此  相似文献   

15.
利福喷丁(环戊哌嗪利福霉素,R77-3)是新型利福霉素类的半合成抗生素,于1977年四川抗菌素工业研究所半合成室研制成功。本品性能类似利福平,但在体内维持时间比利福平长。 本实验观察大鼠口服利福喷丁、利福平与异菸肼、吡嗪酰胺、乙胺丁醇(各药剂量为临床剂量的2~5倍)联合用药一个月后的  相似文献   

16.
42℃加热诺卡氏菌sP. KB-993,获得一失去合成利福霉素B能力和形成气生菌丝能力的负变株。失去产利福霉素能力可用微生物法(抑制枯草杆菌6633生长)或光谱分析法(发酵滤液的乙酸乙酯提取物在410nm,利福霉素B有一最大的吸收谱)测定。  相似文献   

17.
50年代末,Sensi等曾报导从地中海链霉菌得到的代谢产物的复合物,称作利福霉素(Rifomycin),由于和当时已被命名的另一个抗菌素绛霉素(Rufomycin)混淆,后重新改名为利福霉素(Rifamycin)。最初人们分离出利福霉素A至E,以后又分离并测定了利福霉素L及Y的特性。开始以利福霉素B用化学方法进行结构改造得到利福霉素O,S及SV,后又从地中海链霉菌及另一株诺卡氏菌(Nocardia)的培养液中直接分离得到。所以这些化合物不仅能人工半合成,也是代谢产物。曾命名为Nancimycin的抗菌素实际上就是利福霉素。  相似文献   

18.
利福霉素是主要用于治疗结核病的一类抗生素,人们在与结核病作斗争的过程中,先后发现了异烟肼、对氨基水杨酸、吡嗪酰胺、乙胺丁醇等化学合成药物以及氨基糖甙类、肽类抗生素。特别是利福霉素类抗生素中的利福平、利福喷汀等的研制成功,使结核病的危害得到了很大的控制。这一类利福霉素类抗生素的鉴别方法已有报道。主要是颜色反应和薄层色谱鉴别。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比较利福霉素钠和利福平在治疗肺结核中的安全性.方法 792例肺结核患者分为利福霉素钠组(393例)和利福平组(399例),治疗2个月后评价其安全性.结果 利福霉素钠不良反应发生率(12.47%),较利福平(18.29%)低,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率:利福霉素钠为1.78%,利福平为5.7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主要表现为肝损伤、过敏反应、肾功能损伤、血细胞减少和消化道不适.结论 利福霉素钠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和严重程度小于利福平,若患者不能耐受利福平,可考虑利福霉素钠作为替代治疗.  相似文献   

20.
3-羟基利福霉素S的结构和六种新的安莎霉素类是由地中海诺卡氏菌的一株重组体R21分离到的。三种构型区别:Ⅰ型:利福霉素S型的安莎霉素;Ⅱ型:利福霉素G型的安莎霉素;Ⅲ型:利福霉素W型的安莎霉素。地中海诺卡氏菌重组体R21菌株能产生许多新的安莎霉素,其中七种可用硅胶柱反复层析分离精制和制备TLC。这些新的安莎霉素类可分三种类型:Ⅰ.利福霉素S型的安莎霉素类:3-羟基利福霉素S;3,31-双羟基利福霉素S。Ⅱ.利福霉素G型的安莎霉素:16,17-去羟基利福霉素G。Ⅲ.利福霉素W型的安莎霉素类:利福霉素W-内酯;利福霉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