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帕金森病自主神经功能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09年1月-2010年1月在我院神经内科病房住院确诊为帕金森病自主神经功能障碍患者120例,分为研究组60,对照组60例,对照组采用美多巴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右归丸加减改汤剂治疗,两组患者治疗3个月后,观察临床疗效,SCOPA—AUT总分以及跟踪患者随访观察1年疗效。结果:1.研究组在有效率和总有效率方面明显高于治疗组;2.研究组在泌尿系统、体温调节功能、性功能三方面症状SCOPA—AUT评分和总分上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而在消化系统、心血管系统和瞳孔调节功能方面评分与对照组相比未见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帕金森病患者显示出的自主神经功能障碍症状,可通过在口服左旋多巴的基础上配合右归丸加减汤剂改善,主要改善泌尿系统、体温调节和性功能等方面的症状。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升陷汤治疗气虚型早期帕金森病自主神经功能障碍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将82例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中药组,各41例,在西医规范化治疗基础上,中药组加用升陷汤,对照组加用安慰剂,连续治疗12周。治疗前后分别采用帕金森病自主神经功能评定量表、帕金森病统一评分量表、帕金森病中医气虚症状评分评估临床疗效,并对血清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和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水平、每日普拉克索和多巴丝肼用量及安全性指标进行检测、评估。结果:与本组治疗前比较,治疗后对照组帕金森病自主神经功能评定量表总分、消化系统症状评分、泌尿系统症状评分和体温调节功能评分显著升高(P<0.01),中药组帕金森病自主神经功能评定量表总分、消化系统症状评分、泌尿系统症状评分和体温调节功能评分明显降低(P<0.05,P<0.01),两组心血管系统症状评分、瞳孔调节功能评分、性功能评分无意义;治疗后与对照组比较,中药组帕金森病自主神经功能评定量表总分、消化系统症状评分、泌尿系统症状评分和体温调节功能评分明显降低(P<0.05,P<0.01),心血管系统症状评分、瞳孔调节功能评分、性功能评分差异...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六味地黄丸辅助治疗糖尿病肾阴虚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型糖尿病肾阴虚患者88例,按照治疗方法不同分为联合组和对照组各44例,对照组单纯采用格列齐特缓释片进行治疗,联合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六味地黄丸,观察比较两组肾阴虚症状及血糖情况。结果:联合组总有效率为95.4%,较对照组的86.4%相比明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空腹血糖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观察组治疗后空腹血糖降低更加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六味地黄丸辅助治疗糖尿病肾阴虚,可明显改善症状,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应用六味地黄丸治疗糖尿病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34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70例)和对照组(64例),分别采用优降糖与六味地黄丸合用治疗及单纯用优降糖治疗,比较两组的空腹、餐后2h血糖以及症状疗效。结果: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六味地黄丸对糖尿病患者有良好的治疗或辅助治疗作用,能提高疗效,减少副作用。  相似文献   

5.
六味地黄丸在化疗中增效减毒作用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观察六味地黄丸在恶性肿瘤化疗中的增效减毒作用。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六味地黄丸组(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化疗时给予六味地黄丸口服(每日3次,每次8g),对照组单用化疗。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的病变进展率、外围血WBC、PLT降低程度小(P〈0.05),CD8下降明显(P〈0.05),CD4/CD8比值上升明显(P〈0.01),血清IgA、IgG、IgM含量明显增高(P〈0.05);Karnofsky评分治疗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六味地黄丸辅助化疗可抑制肿瘤进展,降低毒副反应,提高机体的免疫功能和改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薄氏腹针结合六味地黄丸治疗妇女更年期综合征的疗效。方法:将96例更年期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8例)与对照组(48例),观察组采用薄氏腹针结合口服六味地黄丸治疗,对照组仅给予服用六味地黄丸,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Kupperman评分的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Kupperman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薄氏腹针结合六味地黄丸治疗妇女更年期综合征疗效显著,具有见效快、疗效好、副作用少、无痛且易坚持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六味地黄丸加减对亚健康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90例亚健康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平均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所有患者都按照亚健康的常规治疗方式进行治疗,在此基础上采用六味地黄丸加减对研究组的患者进行治疗。对比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治疗各种类型亚健康的总有效率(88.89%)显著高于对照组(6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六味地黄丸加减能有效改善亚健康状态,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六味地黄丸对尿路结石体外冲击波碎石术后结石复发的预防作用。方法:对61例尿路结石行体外冲击波碎石术后患者临床治疗和追踪,中药防治组34例在排出结石后连续3个月口服六味地黄丸,对照组27例未采用任何预防措施,所有患者均在治疗后6个月进行随访,观察2年。结果:中药防治组复发率为8.82%,对照组复发率为29.62%,中药防治组复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六味地黄丸可降低尿路结石体外冲击波碎石术后结石复发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赤坤散结胶囊加六味地黄丸加逍遥丸治疗经前期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9例经前期综合征患者随机分组,治疗组49例,对照组40例。治疗组用赤坤散结胶囊配以六味地黄丸治疗,对照组用西药对症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3.88%,对照组总有效率25%,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赤坤散结胶囊加六味地黄丸治疗经前期综合征,有效的改善患者的症状,治疗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10.
梁敏 《新中医》2011,(10):43-44
目的:观察六味地黄丸合用蛹虫草菌粉胶囊治疗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8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40例采用西医常规疗法及六味地黄丸治疗,观察组38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服蛹虫草茵粉胶囊治疗。观察2组的疗效,以及治疗前后24小时尿蛋白定量、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UAER)、空腹血糖(FBC)、血尿素氮(BUN)、血肌酐(Cr)的变化。结果:临床疗效有效率观察组为87.5%,对照组为73.7%,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观察组UAER、BUN、Cr、24小时尿蛋白定量和FBG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对照组除BUN之外,其余4项指标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后2组UAER、24小时尿蛋白定量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六味地黄丸合用蛹虫草菌粉胶囊治疗糖尿病肾病疗效优于单纯使用六味地黄丸治疗。  相似文献   

11.
魏群  周萍 《陕西中医》2013,(12):1579-1581
目的:观察六味地黄丸预防老年慢性支气管炎复发的临床疗效及对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60例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对照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六味地黄丸口服,疗程6个月,评价两组患者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次数、抗生素使用情况、外周血T 淋巴细胞亚群( CD3+、CD4+、CD8+、CD4+/CD8+)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的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次数明显减少,平均静脉使用抗生素次数明显减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而对照组的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次数有所上升,平均静脉使用抗生素次数增加。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 <0.05)。治疗组患者治疗后T 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4+/CD8+均明显增高,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而CD8+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对照组患者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六味地黄丸能通过调节患者的细胞免疫功能,对老年患者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具有预防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比较六味地黄丸和奥氮平对老年痴呆精神行为症状的改善作用.方法:将110例老年痴呆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5例,治疗组患者给予六味地黄丸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奥氮平进行治疗,观察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痴呆病理行为评定量表(BSHAVE-AD)评分及简易精神状况量表(MMSE)评分,并观察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83.6%,对照组为89.1%,对照组总有效率优于治疗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BEHAVE-AD评分均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MMSE评分均较治疗前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2.7%,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0.9%,治疗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六味地黄丸和奥氮平治疗老年痴呆精神行为症状均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六味地黄丸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奥氮平.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六味地黄丸类方辅助治疗对结核菌阳者的免疫影响。方法:将81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8例和对照组43例,2组均按常规使用抗痨药(异烟肼、利福平、吡嗪酰胺、乙胺丁醇)治疗,治疗组加服六味地黄丸类方,疗程2月。观察临床症状、痰液的细菌学检查、X线检查肺部阴影的改变、血清腺苷脱氨酶(ADA)、免疫球蛋白、T-淋巴细胞亚群等免疫检查。结果:在细胞免疫方面:治疗组治疗前后比较,CD3、CD4显著升高,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CD8变化不大,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CD4/CD8升高,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后CD3、CD4升高,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2组CD3治疗后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在体液免疫方面:治疗组治疗前后比较:IgG明显升高,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IgE、IgM降低,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IgA变化不大,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比较,IgG升高,IgE、IgM降低,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IgA变化不大,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2组各项治疗后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ADA治疗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比较及2组治疗后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在临床疗效方面:治疗组在改善症状、促进痰菌阴转和肺部阴影吸收方面均优于对照组。结论:六味地黄丸类方辅助治疗可提高结核菌阳者的细胞免疫功能,升高IgG水平,对改善临床症状、提高疗效有一定的帮助。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六味地黄丸对干扰素导致的骨髓抑制及不良反应的预防作用.方法:干扰素治疗的慢性肝炎患者160例,随机分六味地黄丸为治疗组80例,对照组80例.治疗组在应用干扰素治疗的同时口服六味地黄丸,对照组仅使用干扰素,丙肝患者两组同时加服利巴韦林.观察两组治疗后的白细胞(WBC)、中性粒细胞(N)、血小板(PLT)及治疗后的不良反应情况,疗程为4周.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六味地黄丸可有效降低干扰素骨髓抑制及不良症状的发生率(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六味地黄丸为预防干扰素副反应的有效方剂.  相似文献   

15.
六味地黄丸延缓衰老的临床研究及其药理实验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 探讨六味地黄丸延缓衰老的临床疗效及其作用机理。方法将符合标准的292例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242例,口服六味地黄丸,对照组50例,口服安慰剂。并进行相应的动物实验观察六味地黄丸延缓衰老的作用。结果治疗组肾虚衰老治疗后症状积分值,比治疗前有显著性差异(P〈0.001,P〈0.01);安慰剂对照组治疗前后无明显区别。近视力、握力、心理衰老、瞬时记忆积分等,应用六味地黄丸后均有显著改善(P〈0.01);安慰剂对照组无明显差异。血清过氧化脂质、肾上腺皮激素,超氧化物歧化酶、血浆睾酮、雌二醇、细胞免疫功能等方面,治疗组比治疗前有显著改善(P〈0.01);对照组变化不明显。药理学研究证明,六味地黄丸具有滋补肝肾、降血压、抗心律失常、降血脂、抗动脉硬化、降血糖、抗应激等作用。结论六味地黄丸具有延缓衰老的功效,且具有一定的药理学基础。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针剌配合药物对帕金森病(PD)康复治疗的疗效观察。方法:选择Hoehn—YahrⅡ。Ⅳ期PD患者26例,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13例采用针刺加西药(美多巴)治疗,对照组13例单用西药(美多巴)治疗。治疗时间均为4个疗程。疗效采用统一帕金森病评定量表UPDRS评分和临床症状观察。结果:总有效率观察组为84.6%,对照组为61.5%,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UP—DRS评分:观察组治疗2个疗程后有所下降,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治疗4个疗程后下降显著(P〈0.05,P〈0.01)。对照组治疗后UPDRS评分有所下降,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显著性。对症状的改善,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针刺配合药物可有效改善帕金森病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日常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口服钙尔奇D基础上,加用六味地黄丸联合运动综合疗法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临床疗效。方法:179例患者随机分成4组,A组单纯采用钙尔奇D治疗,B组采用钙尔奇D结合六味地黄丸治疗,C组采用钙尔奇D结合运动疗法治疗,D组采用钙尔奇D结合六味地黄丸、运动疗法治疗。比较各组治疗前及治疗6月后腰椎骨密度变化。结果:各组治疗后腰椎骨密度均显著提高,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坷看显著性意义(P〈0.05)。D组T值差值明显高于A组(P〈0.05)。结论:在口服钙尔奇D基础上,加用六味地黄丸联合运动综合疗法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疗效更佳。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六味安消胶囊治疗慢性传输型便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6例本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3例,治疗组服用六味安消胶囊,对照组服用莫沙必利,两组均连续治疗2周后进行疗效评定。结果:治疗组的总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且两组大便积分情况及伴随症状积分睛况分别比较,均P〈0.05。结论:六味安消胶囊治疗慢性传输型便秘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六味地黄丸及其类方加减辩治原发性干燥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7例原发性干燥综合征患者分成2组,对照组予以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为王明福老中医应用六味地黄丸及其类方加减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后临床效果。结果:在,临床效果上,对照组有效率为53.12%,观察组有效率为82.86%,两组有效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六味地黄丸及其类方加减治疗原发性干燥综合征临床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20.
李艳 《亚太传统医药》2014,(24):116-117
目的:探讨六味地黄丸治疗围绝经期干眼症的临床疗效,对其作用机制进行初步探讨。方法:将86例围绝经期干眼症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3例。对照组患者采用玻璃酸钠滴眼液治疗,每天3次,持续4周;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服六味地黄丸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以及角膜荧光素染色、基础泪液分泌实验、泪膜破裂时间等情况。结果:经过治疗,两组患者临床症状均有所改善,且观察组患者各指标改善情况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玻璃酸钠滴眼液联合六味地黄丸治疗围绝经期干眼症可明显改善患者不适症状,其作用机制可能与调节激素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