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中药品种在中药制剂质量控制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和作用。本文针对中药品种与中药制剂质量的现状,从中药品种的本草学、鉴定学、质量评价、药理活性方面的研究,分析中药品种研究对中药制剂质量的影响。认为应从源头即中药制剂药材的基原品种及质量上加强监控,保障中药制剂质量的安全、有效、稳定。  相似文献   

2.
"方以药成",中药制剂是研究中药原料制成适宜剂型后直接作用于患者的过程。以制剂原料前处理特点来划分,其发展经历了中药材直接粉碎初步提取、中药饮片粗放提取初步除杂、精制纯化3个阶段。随着中药制剂新技术应用以及新理论提出,中药制剂发展到了新的阶段——组分结构中药制剂,其特点是物质基础明确、作用机制清楚、ADME/T性质确定、释药系统设计合理、生产质量科学可控。这就势必要求多学科交叉、互融,系统地解决中药制剂存在的问题。该文回顾不同历史时期中药制剂的发展,分析传统中药制剂的发展历程及特点,重点阐述了多学科交叉促进现代创新中药制剂尤其是组分结构中药制剂的研究和发展,为未来中药制剂的发展提供发展方向及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
缓控释制剂具有给药次数少、作用时间长、生物利用度高、释药稳定、不良作用小等特点,已经成为药物研究的热点剂型。通过回顾中药缓控释制剂的历史沿革,梳理中药缓控释制剂分类及释药原理,归纳临床常用中药缓控释剂型,探讨中药缓控释制剂制备方法以及临床应用人群,结合相关文献对中药缓控释制剂的研究概况进行综述,以期对中药缓控释制剂深入研究和推广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中药制剂与美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美学的角度出发,阐述中药制剂中制剂理论、剂型、疗效、制备工艺、名称寓意等方面美的内容与美学的关系,以期发掘中药制剂的美学内涵,促进中药制剂工作向更美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5.
从美学的角度出发,阐述中药制剂中制剂理论、剂型、疗效、制备工艺、名称寓意等方面美的内容与美学的关系,以期发掘中药制剂的美学内涵,促进中药制剂工作向更美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6.
中药新工艺与新技术应用与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单杰  李军  万蕾 《中医药学报》2001,29(2):41-42
目前中药已经受到全世界的广泛关注 ,但往往由于工艺落后无法与国际接轨 ,因此提高中药生产的科技水平 ,提高中药的质量势在必行。1 中药发展趋势  中药传统制剂历经数百年或上千年 ,无外乎“丸、散、膏、丹、汤、酒” ,其固有的缺点是 :量大、体积大、制剂粗糙、工艺落后 ,很难予以发掘和加以提高 ,所以早些时候提出了剂型改革 ,相继出现了中药片剂、胶囊剂、注射剂等。剂型改革为中药制剂的发展做出了贡献 ,但是同现代药剂学相比自然十分落后。借鉴现代研究药剂学的要求 ,中药制剂的发展也应该达到以下要求 :1 .1 中药制剂要达到三小…  相似文献   

7.
陈蕾  姜林 《新疆中医药》2010,28(1):81-82
中药剂型目前大致分三类:即浸膏剂、浸膏+生药粉末剂及生药粉末制剂。中药全浸膏制剂是现代中药制剂的主要形式,此制剂既可确保汤剂中所有的有效成分,又符合中药固体制剂化的要求,故是一种常用剂型。  相似文献   

8.
中药制剂微生物污染的限度是中药制剂质量检查中的重要一项,本文从中药制剂生产的各个环节出发,分析中药制剂生产过程中受到微生物污染的可能的因素,总结归纳并提出对策,为生产出合格、安全的中药制剂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中药制剂不良反应原因,促进临床合理使用中药制剂。方法:将2007年~2010年全院临床科室上报的不良反应资料进行统计,分析使用中药制剂引发不良反应的原因。结果:大多数不良反应存在不合理使用中药制剂的现象。结论:应加强《中成药合理应用指导原则》的培训、落实及监督管理,提高中成药的临床治疗效果,降低不合理用药引发的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0.
中药及其制剂的不良反应文登市整骨医院(264400)崔英先,解乐业关键词中药;中药制剂;不良反应近几年来,中药及其制剂的不良反应时见报道,无论是中药饮片,还是中成药均可引起不良反应,本文就近几年来中药及其制剂的不良反应报道如下。1单味中药1例咳嗽痰多...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鄂温克族萨满教的疾病观。方法:立足于相关文献资料,并借鉴前人研究成果,分类探析鄂温克萨满教对疾病指称、宗教阐释、治愈观等方面的认识。结果:鄂温克萨满教对于一些疾病已经具备了最为基本认识并对不同种类的疾病给予了区分和指称。它在对各类疾病的病由给予宗教阐释的基础上,试图借助超自然的力量来治愈各类疾病。从总体而言,以相应的灵魂观念为基础,其疾病观已表现出了理论化、体系化的初步尝试。这一疾病观中也不乏一些合理性的因素。结论:鄂温克萨满教对疾病的认识有其合理成分,应对其进行深入研究,汲取其合理因素服务于人类健康,而不应给予全面的否定。  相似文献   

12.
研究通过梳理古代医学典籍中含旋覆花经典名方的应用情况,考证旋覆花升降浮沉药性及其降气,消痰,行水,止呕功效,主治病证在古代经典名方中的应用情况,确认不同时期医家对旋覆花升降浮沉药性的认识,比较分析其认识差异的内涵和形成根源,为深化旋覆花升降浮沉药性的理解,指导临床合理用药奠定文献基础。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过敏性紫癜发病率逐年增加,中医对于过敏性紫癜的认识由来已久,治疗上具有独特的优势,取得了较好的临床疗效。文章通过对本病病因病机的认识进行总结归纳,阐述中医内治、中医外治、针灸及穴位贴敷在过敏性紫癜的治疗进展,为临床医师治疗和研究过敏性紫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周学霆博采医书,经过多年的研究和总结,凭借自己的理解撰写出《三指禅》,书中将脉象立浮、沉、迟、数四大纲,将26种病脉对比,易于理解记忆。对于数脉进行了较为详尽的分析,把所有数脉的病症与正常的数脉都进行了阐述,并且提出了室女脉数反吉论。  相似文献   

15.
目的重构溃疡性结肠炎中医辨治认识的理论模型。方法采用内容分析法的文献研究设计方案,基本研究过程为明确文献研究对象、抽取文献样本、确定分析单元、制定内容分析工具、中医辨治认识的内容分析、定性与定量统计处理、解释比较、构建理论模型。结果目标文献242篇,分析了整体和局部治疗的中医辨病、辨证规律,初步重构了中医辨治溃疡性结肠炎的理论框架。结论中医辨治有辨病、辨证、辨症之分,可以实现相对的规范统一,内容分析法有助于这一问题的解决。  相似文献   

16.
代谢组学在中医药复杂理论体系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48,自引:3,他引:48  
新兴学科代谢组学的出现,给中医药复杂理论体系的研究、中医药现代化提供了强有力的研究手段。中医病证引起代谢物组的共性分析和生物标记物的发现,可促进“证”本质的研究、中医辨证的科学化和定量化,深层次理解中医脏象理论,预测疾病的发生,整体性评价中药复方综合疗效、安全性和作用机制,反应肠道内生态环境状况。代谢组学和中医药学的结合,将探索出中医药复杂理论体系研究的新方法与新途径。  相似文献   

17.
目的:深入了解本科护理专业学生(以下简称本科护生)在学习完《护理学导论》中"需要与文化"后的感想,梳理出其中较为普遍和特殊的例子,并对其中个别突出问题提出建议及对策。方法:采用质性研究中的现象学研究方法,分层抽取45名2012级在校本科护生书写的"学习需要与文化后的感想",并进行资料收集与分析。结果:采用类属分析法总结出4个主要观点:对本章节内容的认识、对内容的应用理解、对护理专业的认识、对自身的长远影响。结论:通过对在校本科护生进行需要与文化及类似基础课程的教育,可以提升本科护生的文化素养,引导本科护生树立正确的职业态度,并对他们未来的工作和生活产生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18.
根据中医证本质研究的历史与现状,分析了目前证本质研究中存在的困惑,提出正确认识证概念的学术内涵,深入进行文献研究与整理,加强临床研究,运用多学科研究方法综合探索证本质等对策。  相似文献   

19.
川芎GAP栽培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总结了我们在川芎规范化种植(GAP)课题研究中,栽培技术的研究方法、技术路线及相关的体会与经验教训;还讨论了中药材GAP研究中存在的某些问题。  相似文献   

20.
认知科学是当今最活跃的研究领域之一,其研究内容包括知觉、学习、记忆、推理、语言理解、注意、情感和统称为意识的高级心理现象,目标是实现人类的自我了解和自我控制,提升智能和技能水平。本文从认知科学的角度对中医基础理论、病因病机及辨证论治等方面进行讨论,认为研究中医需在认知语言学、认知心理学、认知逻辑学等认知科学的大背景下进行,以丰富中医研究的思路,希望能有所启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