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目的探讨血糖水平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和近期预后的影响。方法对183例ACS患者,根据清晨空腹静脉血糖(FBG)水平分为A组(≤6.1mmol/L)、B组(6.2~10.0mmol/L)、C组(〉10.0mmol/L),测定各组hs-CRP,并对以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A、B、C组的hs—CRP水平分别为(4.03±1.32)、(6.76±1.66)、(12.67±3.56)mg/L,3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各组之间急性心肌梗死、严重心律失常、左室功能不全、心源性狱死等不良事件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随着FBG水平的升高,ACS患者有更高的hs—CRP水平,近期不良事件的发生增加。临床上联合检测FBG和hs-CRP水平可作为ACS患者不良预后的指标。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与心血管疾病的关系。方法:选择2009年3月~2010年3月在本院住院治疗的心血管疾病患者共60例,其中稳定型心绞痛20例,设为稳定型心绞痛组,不稳定型心绞痛20例,设为不稳定型心绞痛组.急性心肌梗死20例,设为急性心肌梗死组。另选择在本院体检的健康体检者2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各组血清hs—CRP浓度。结果:稳定型心绞痛组hs—CRP的浓度为(3.21±1.04)mg/L,不稳定型心绞痛组为(9.38±3.19)mg/L,急性心肌梗死组血清hs—CRP浓度为(19.6±7.82)mg/L,正常对照组为(0.83±0.32)mg/L,心血管疾病各组均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心绞痛组明显高于不稳定型心绞痛组及稳定型心绞痛组,不稳定型心绞痛组明显高于稳定型心绞痛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稳定型心绞痛hs—CRP≥5mg/L16例,占80.0%:不稳定型心绞痛hs—CRP≥5mg/L18例,占90.0%;急性心肌梗死hs—CRP≥5mg/L20例,占100.0%;稳定型心绞痛组hs—CRP异常的例数明显低于不稳定型冠心病及急性心肌梗死组,不稳定型心绞痛组患者hs—CRP异常的例数明显低于急性心肌梗死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血管患者血清hs—CRP的浓度明碌高于对照组.而随着病情的严重程度,其浓度也逐渐升高,说明hs—CRP可作为临床心血管疾病患者病情严重程度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超敏 C 反应蛋白(hs - CRP)对急性 ST 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心脏终点事件的预测价值。方法选择我院冠心病监护病房2011—2012年收治的69例胸痛发作24h 内急性 ST 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患者入院后均根据病情给予对症的 PCI、保守或溶栓治疗。PCI 治疗患者术前采血检测hs - CRP。根据心脏终点事件发生情况将所有患者分为非事件组(未发生不良心血管事件)、事件组(发生不良心血管事件),判断年龄、性别、吸烟、高血压史、糖尿病史、高胆固醇史、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及hs - CRP与发生不良心血管事件的关系。结果事件组患者中男性、糖尿病史所占比例高于对照组,年龄、hs - CRP均大于非事件组,LVEF低于非事件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多因素 Logistic 回归分析发现,年龄、糖尿病史、LVEF、hs - CRP进入回归方程〔比值比( OR)及95%可信区间( CI)分别为1.08(1.056,1.100),2.48(2.050,2.930),1.11(1.070,1.150),1.01(1.010,1.021)〕。结论 hs - CRP可作为预测急性 ST 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心脏终点事件的指标。  相似文献   

4.
赵立轩  陈浩  楚若鹏  冯彦平  王生池 《河北医药》2010,32(12):1566-1567
目的通过检测急性心肌梗死发病2h内患者空腹血糖、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白介素-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B型尿钠肽(BNP)的表达;探讨急性心肌梗死后血糖水平对炎性反应与心肌功能的影响。方法入选发病2h以内的非糖尿病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60例,根据空腹血糖水平(规定)〉6.1mmol/L为高血糖,〈6.1mmol/L为血糖正常将患者分为2组:血糖升高的心肌梗死患者(血糖升高组),血糖正常的心肌梗死患者(血糖正常组),每组30例。患者入院空腹(停止进食至少8h)并在未静脉滴注葡萄糖溶液的情况下抽取静脉血测定血糖,并留取静脉血2ml,离心分离出血清,将处理好的样品-80℃下保存,分别测定血清hs。CRP、IL—1β、TNF-α、BNP水平。结果血糖升高组的血清hs—CRP水平及BNP水平均显著高于血糖正常组(P〈0.05),而TNF-α、IL-1β水平则与血糖正常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糖升高患者的心功能较血糖正常患者的心功能差。  相似文献   

5.
严山  张学锋  田晓沂  李江津 《中国医药》2013,8(10):1380-1382
目的探讨缺血修饰白蛋白(IMA)与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远期心血管事件的相关性。方法选择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125例,所有患者入院时测定IMA,随访1年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Kaplan—Meier生存分析及Cox回归方法分析IMA与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预后的关系。结果随访1年中,22例发生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事件组),事件组IMA水平明显高于非事件组[(85±25)U/ml比(66±27)U/ml,P〈0.01]。ROC曲线分析示IMA预测1年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的曲线下面积为0.698,最佳阈值为78.92U/ml;Kaplan—Meier生存分析显示,IMA水平升高与1年预后密切相关(P〈0.01)。Cox回归分析显示,引入相关危险因素校正后,IMA是急性心肌梗死患者1年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风险比(HR)=1.07,95%置信区间:1.03~1.12,P=0.003]。结论血IMA水平与急诊介入治疗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远期不良心血管事件有关,可能是重要的预测因素。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hs—CRP对非sT段抬高急性冠脉综合征PCI术后预测心血管事件的价值。方法:选择住院期间成功行PCI术的非ST段抬高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70例,术前1小时及术后72小时测hs—CRP,根据hs—CRP值,分为两组:A组(hs-CRP≥10mg/L)和B组(hs—CRP〈10mg/L),随访6月,观察两组的主要心血管事件(MACE)YL生率。结果:术前及术后两组间基础临床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1小时两组在心源性死亡、非致死性心肌梗死、再发心绞痛、总体心血管事件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只在总体心血管事件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术前及术后hs-CRP可预测未来发生心血管事件的危险性,术前CRP预测较术后价值更大。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血清超敏丙反应蛋白(hs—CRP)联合心血管事件危险因子在急性冠脉综合症的预测价值。方法对252例入选人群的身高、体重、血压、心电图、血糖、血脂及血清hs—CRP等进行测定。将血清hs—CRP按四分位数分组,分析各组心血管危险因子分布情况及ACS发生率。结果各组问心血管危险因素组间差异有显著性(均为P〈0.001),TC、LDL—C两项也随hs-CRP水平增高而上升(P〈0.01),四组心血管危险因素聚集检出率差异有显著性(P〈0.001),ACS的发生组间差异有显著性(P〈0.001)。结论血清hs—CRP与心血管危险因素呈正相关关系,血清hs—CRP联合重要的心血管事件危险因素,特别是心血管危险因素聚集个体,对心血管事件风险的预测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BNP与hs—CRP动态检测在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71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作为观察组,并将同期进行健康体检的健康者71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的基础水平及观察组经治疗后各时间点的BNP与hs—CRP的水平。结果观察组入院时BNP水平为(487.13±87.04)U/ml,hs—CRP水平为(3.93±1.02)mg/L,与对照组相比,含量有明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随着心功能分级的增高,BNP与hs—CRP水平均有显著升高。经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血浆中BNP与hs—CRP水平均有显著性降低(P〈0.05)。结论BNP与hs—CRP是诊断AMI的敏感指标,其动态变化有助于评估心功能危险分层,判断预后,可为AMI患者诊断提供重要参考依据,为及时救治争取时机。  相似文献   

9.
早期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血清hs—CRP检测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康剑云  刘宝生 《河北医药》2010,32(13):1726-1727
目的研究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在早期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中的检测意义。方法将76例2型糖尿病患者分为2组:单纯糖尿病组(DM)组40例、早期糖尿病肾病(EDN)组36例,另随机抽取健康体检者35例作为对照组;检测3组血中空腹血糖(FBG)、餐后2h血糖(2hPBG)、糖化血红蛋白(HbAlc)、24h尿微量白蛋白(mALB)、hs—CRP水平并进行比较。结果DM组血清hs—CRP水平高于对照组(P〈0.01),EDN组hs—CRP与DM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hs—CRP是诊断2型糖尿病早期肾病损伤有价值的实验室指标,在一定程度上能够预测其发生DN的风险。  相似文献   

10.
王卫民 《中国医药》2013,8(5):637-638
目的探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患者血清脂联素和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的浓度变化及其相关关系。方法120例2型糖尿病DR患者依据DR眼底病变分为单纯型DR组(SDR组)、增殖型DR组(PDR组)和非DR(NDR)的糖尿病组(NDR组),各40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和散射速率比浊法检测各组受试者血清脂联素和hs-CRP浓度的变化,并与NDR组及40例正常对照者(正常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SDR组和PDR组患者血清脂联素浓度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和NDR组[(0.46±0.21)、(0.31±0.13)pg/L比(0.91±0.51)、(0.89±0.48)pg/L],hs—CRP浓度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和NDR组[(3.9±1.0)、(5.5±2.2)pg/L比(1.7±0.4)、(2.0±0.6)pg/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PDR组患者血清脂联素浓度明显低于SDR组患者,hs-CRP浓度明显高于SDR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DR患者血清脂联素与hs·CRP浓度呈负相关(r=-0.543,P〈0.01)。结论血清脂联素和hs—CRP参与DR的发生与发展,且与病情严重程度有关。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急性脑梗死患者空腹血糖(fasting blood glucose,FBG)、糖化血红蛋白(glyeosylated hemoglobin,HbA1c)和超敏C反应蛋白(high-sensitivity C-reactive protein,hs-CRP)联合测定的临床意义.方法 105例急性脑梗死患者进行欧洲脑卒中(europ stroke score,ESS)评分,测定FBG、HbA1c、hs-CRP,按FBG、HbA,C水平分组,比较各组间指标差异.结果 非糖尿病性高血糖组ESS评分低于正常血糖组(P<0.01)和糖尿病性高血糖组(P<0.05),且其hs-CRP水平高于正常血糖组(P<0.01)和糖尿病性高血糖组(P<0.05).结论 高FBG伴HbA1c正常的急性脑梗死患者hs-CRP水平高,病情重.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评价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STEMI)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后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与心肌灌注和心血管事件的相关性.方法 入选发病12h内120例成功接受PCI的STEMI患者进行hs-CRP检测,根据hs-CRP水平分为正常组和升高组.随访6个月,记录各组心血管事件.结果 (1)急诊PCI后升高组患者TIMI心肌灌注分级(TMPG)0~1级所占比例高于正常组(36.0%比11.8%,P<0.05),TMPG达3级所占比例低于正常组(58.1%比82.4%,P<0.05);(2)随访6个月时升高组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明显高于正常组(30.2%比14.7%,P<0.05).结论 STEMI患者PCI后hs-CRP升高提示心肌灌注差;PCI后hs-CRP早期监测有利于急性心肌梗死PCI后临床预后的评价.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老年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血糖异常的意义与疾病的关系。方法对151例住院的老年ACS患者做标准75g葡萄糖口服试验。根据血糖水平,将患者分为血糖正常组、空腹血糖异常组(IFG组)、餐后血糖异常组(IGT组)和糖尿病(DM)组。利用心电图和B型超声心动图检测各组中大面积心肌缺血/心肌梗死率、心力衰竭发生率、严重心律失常发生率以及住院期间病死率。结果 DM组DM检出率均高于血糖正常组、IFG组及IGT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GT组大面积心肌缺血/梗死率高于血糖正常组和IFG组,且DM组高于血糖正常组、IFG组和IGT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DM组心力衰竭、严重心律失常发生率均高于前3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DM组病死率高于前3组(P〈0.05),且IFG组和IGT组病死率亦高于血糖正常组(P〈0.05)。结论老年ACS患者血糖异常水平与心肌梗死及(或)心肌缺血范围、心力衰竭的发生率、严重心律失常发生率及住院期间病死率密切相关,餐后血糖水平增高及DM患者不良事件的发生率明显增加。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老年2型糖尿病(T2DM)并发急性心肌梗死(AMI)的临床特点及预后的影响因素.方法 对60岁以上58例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并发急性心肌梗死(DM-AMI)与40例非糖尿病急性心肌梗死(NDM-AMI)患者进行临床分析,比较两组临床特点,探讨其对预后的影响因素.结果 T2DM并发急性心肌梗死的主要临床特点为胸闷、心悸、倦怠乏力、呼吸困难、心律失常、心力衰竭、心源性休克及恶心、呕吐、出汗,12例患者低血糖后并发急性心肌梗死.糖尿病组急性心肌梗死静息状态发病率高,无痛性居多,血脂紊乱多为混合型,多支病变发生率高,且严重心脏事件的总发生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 积极控制血糖,预防低血糖,老年2型DM患者合并AMI预后差,病死率高.糖尿病是心肌梗死的主要危险因素,心肌梗死是糖尿病的重要死亡原因.应高度重视并积极的处理.  相似文献   

15.
目的 研究应激性血糖升高和超敏C反应蛋白检测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近期预后的影响及意义.方法 对2009年9月至2011年7月127例既往无糖尿病病史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进行分析,记录基本临床资料,检测血糖及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以空腹血糖>7.0 mmol/L划分为有应激性高血糖组(n=65)和<7.0 mmol/L为无应激性高血糖组(n=62)两组,平均随访30 d,比较两组间冠脉病变、心力衰竭、心律失常及院内病死率的发生率.结果 伴有应激性血糖增高组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伴更高的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且多支冠脉病变及非Q波心肌梗死发生率高于血糖正常组(P<0.05),心力衰竭、心律失常及死亡的发生率明显高于血糖正常组(P<0.01).结论 应激性血糖升高及高水平的超敏C反应蛋白是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不良预后的危险因素,有更高的心力衰竭、心律失常及死亡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6.
赵伟  曲芳 《河北医药》2016,(19):2911-2914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 T2DM)合并急性脑梗死( acute brain infarction,ABI)患者血清超敏 C-反应蛋白( hs-CRP)、尿酸( UA)水平以及血液流变学各指标联合检测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2013年2月至2015年10月接受诊治的ABI患者141例为观察组,观察组患者根据其是否患有T2DM,分为T2DM组53例,非T2DM组88例,选择同期门诊排除的健康体检者55例作为对照组。测定hs-CRP和UA水平以及血液流变学各指标。结果观察组患者hs-CRP和UA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 P <0-.05);观察组中,T2DM组的hs-CRP和UA水平明显高于非T2DM组( P<0.05);观察组患者血液流变学各指标明显高于对照组( P <0.05);观察组中,T2DM组血液流变学各指标明显高于非T2DM组( P <0.05);腔隙性脑梗死组、小梗死组、大梗死组患者hs-CRP、UA水平以及血液流变学各指标依次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并随着其神经功能损伤程度的加重而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hs-CRP和UA水平均与血液流变学各指标呈正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 T2DM合并ABI患者血清hs-CRP、UA水平水平以及血液流变学各指标与其脑梗塞面积和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密切相关,并对患者病情具有一定的临床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7.
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水平与心肌梗死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劲松 《现代医药卫生》2009,25(16):2409-2410
目的:探讨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与心肌梗死病情及预后的关系。方法:测定4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观察组)入院时血清hs—CRP含量,同时选取同期40例健康体检人员(对照组)血清hs—CRP含量进行对照。并将血清hs—CRP水平与心肌肌钙蛋白(cTnI)、心肌同功酶(CK—Mb)水平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心肌梗死患者血清hs—CRP含量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患者血清hs—CRP水平与入院时cTnI、CK—Mb呈显著正相关(P〈0.05)。心肌梗死灶越大,血清hs—CRP水平越高,心肌功能缺损程度越重。结论:血清hs—CRP水平是临床评价心肌梗死严重程度和预后的一个重要生物学指标。  相似文献   

18.
曾亚平  聂绍平  艾辉 《中国医药》2014,(12):1738-1740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氯吡格雷抵抗的影响.方法 入选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就诊的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978例,分为2型糖尿病组(272例)和非2型糖尿病组(706例),术前给予氯吡格雷,总量≥300 mg,将5μmol/L二磷酸腺苷诱导的血小板聚集率大于50%定义为氯吡格雷抵抗.观察2型糖尿病组和非2型糖尿病组氯吡格雷抵抗发生率及联合终点事件的差异.结果 2型糖尿病组氯吡格雷抵抗发生率明显高于非糖尿病组氯吡格雷抵抗发生率[(44.1%(120/272)比14.7%(104/706),P=0.017],联合终点事件发生率也明显高于非2型糖尿病组[16.2% (44/272)比7.4%(52/706),P=0.012].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2型糖尿病是影响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氯吡格雷抵抗的独立预测因素[比值比为4.710,95%置信区间为1.380 ~ 7.551,P=0.028).结论 2型糖尿病是影响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氯吡格雷抵抗的独立预测因素.  相似文献   

19.
应激性高血糖与急性心肌梗死预后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应激性高血糖(SHG)对性心肌梗死(AMI)预后的影响。方法选择非糖尿病(DM)AMI患者80例,依据入院早期的血糖水平分组,血糖≥8mmol/L者为SHG组,血糖〈8mmol/L者为非SHG组。观察两组严重心律失常、充血性心力衰竭、心源性休克及死亡情况。结果SHG组严重心律失常、充血性心力衰竭、心源性休克及病死率分别为35%、38%、19%和31%,均显著高于非SHG组(13%、17%、2%和11%)(均P〈0.05)。结论非糖尿病AMI患者出现应激性高血糖提示预后不佳,可作为反映患者病情、判断预后的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20.
王朝争  王克志 《中国医药》2011,6(11):1321-1322,1325
目的 评价氯吡格雷对高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不同的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心脏不良事件的影响.方法 将176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根据入院后所测hs-CRP水平分为2组,即A组(hs-CRP< 2.87 mg/L,86例),B组(hs-CRP≥2.87 mg/L,90例).再将A组完全随机分为A1组(对照组,42例)和A2组(氯吡格雷治疗组,44例);B组亦完全随机分为B1组(对照组,44例)和B2组(氯吡格雷治疗组,46例).对照组给予阿司匹林等常规治疗,治疗组在阿司匹林等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氯吡格雷75 mg/d.随访1年,比较A1组与A2组、B1组与B2组主要心血管事件、心血管死亡、急性心肌梗死、靶血管重建、卒中的情况.结果 A1组与A2组主要心血管事件、心血管性死亡、急性心肌梗死、靶血管重建、卒中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1组与B2组心血管性死亡、急性心肌梗死、靶血管重建、卒中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组主要心血管事件发生率不同(A1、A2、B1、B2组分别为6、9、7、16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氯吡格雷可减少基线hs-CRP水平增高的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1年内的主要心血管事件,而不能减少基线hs-CRP水平正常的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1年内的主要心血管事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