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4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探讨核苷(酸)类似物用于慢性HBV感染免疫耐受期孕妇抗病毒治疗的起始孕周。 方法203年1月1日~2016年4月1日于解放军第302医院妇产中心产检并住院分娩且完成产后1年随访的孕期应用核苷(酸)类抗病毒治疗的慢性HBV感染孕妇共213例。根据开始抗病毒治疗时间分为孕24周组和孕28周组,分析两组患者血清HBV DNA下降、母婴阻断成功率、母婴并发症以及停药后肝功能异常发生率。 结果孕24周组和孕28周组孕妇抗病毒治疗4周时HBV DNA载量分别为(4.53 ± 0.59)log10IU/ml和(4.42 ± 0.43)log10IU/ml(t = 1.58、P = 0.07),较基线水平下降约3.4 log10IU/ml;两组患者抗病毒治疗8周时HBV DNA载量分别为(3.82 ± 0.43)log10IU/ml和(3.68 ± 0.39)log10IU/ml(t = 0.06、P = 2.44);抗病毒治疗4周至8周两组患者HBV DNA平均下降约0.7 log10IU/ml;两组患者分娩前HBV DNA载量分别为(2.82 ± 0.48)log10IU/ml和(3.30 ± 0.53)log10IU/ml(t = 3.83、P = 0.07)。两组新生儿7月龄和12月龄时HBsAg均为阴性,母婴阻断成功率均为100%。两组患者母婴并发症、新生儿生长发育指标、出生缺陷率以及停药后ALT升高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结论高HBV载量的免疫耐受期孕妇无需提前抗病毒治疗,可根据需要适当推迟用药,但需保证至少4周抗病毒治疗疗程。  相似文献   

2.
目的评价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定量检测对恩替卡韦停药后复发乙型肝炎的诊断效能。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6年1月于海南省东方市东方医院应用恩替卡韦抗病毒治疗达到停药指征的80例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两年内是否发生病毒学复发,分为复发组(60例)和未复发组(20例),比较两组患者停药后的病毒学指标(HBV DNA载量、HBeAg转阴率和HBsAg定量等),应用Cox回归模型探究患者复发的影响因素,以ROC曲线评价治疗后HBsAg定量检测在预测恩替卡韦停药后病情复发中的价值。 结果入组患者于24个月随访中共发生病毒学复发60例(75.00%),中位复发时间为9.5(5~24)个月。复发组和未复发组患者的年龄、性别比例、体质指数、乙型肝炎病史和甲胎蛋白等临床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 = 0.854、χ2 = 1.077、t= 0.749、t = 1.354、t = 1.499,P= 0.396、0.299、0.456、0.180、0.138)。复发组患者的HBeAg阳性率、肝硬化、乙型肝炎家族史、治疗前HBV DNA载量、治疗后HBsAg定量和HBsAg阳性率均显著高于未复发组(χ2= 4.364、6.667、4.689,t= 4.096、2.040、8.219、5.760,P= 0.037、0.010、0.030、0.043,< 0.001,0.016),而用药时间显著低于未复发组(t= 2.006、P= 0.04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肝硬化(HR= 1.587、P= 0.041)、HBeAg阳性(HR= 1.742、P = 0.044)和治疗后HBsAg定量(HR= 2.606、P= 0.008)均为影响恩替卡韦停药后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ROC曲线显示应用HBsAg定量(AUC= 0.902,P < 0.001)预测恩替卡韦停药后复发的曲线下面积高于半定量检测(AUC= 0.650、P= 0.046),HBsAg定量最佳截点为2.03 log10IU/ml,准确率、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1.25%、91.67%、90.00%、96.49%和78.26%。 结论肝硬化、HBeAg阳性和HBsAg高水平均为恩替卡韦停药后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应用HBsAg定量检测预测恩替卡韦停药后乙型肝炎复发具有较高的诊断效能。  相似文献   

3.
目的明确国产替诺福韦酯治疗中国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疗效与安全性。 方法本研究采取多中心、随机、双盲、阳性对照的研究设计,选择阿德福韦酯为对照。研究的主要疗效指标为治疗48周HBV DNA< 20 IU/ml患者比率;另外,评价患者治疗48周HBV DNA下降水平、ALT复常率、HBsAg阴转及血清学转换率以及HBeAg阳性患者HBeAg阴转及血清学转换率。并评价替诺福韦酯与阿德福韦酯治疗组患者的不良事件的发生等情况。 结果共入组患者267例,其中替诺福韦酯治疗组(TDF组)141例,阿德福韦酯治疗组(ADV组)139例。两组患者基线人口学指标与临床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 0.05)。HBeAg阳性患者中,TDF组患者HBV DNA < 20 IU/ml患者比率显著高于ADV组患者(55.3% vs. 20.0%;χ2= 20.750,P < 0.001);同样在HBeAg阳性患者中,TDF组患者HBV DNA < 20 IU/ml患者比率显著高于ADV组患者(86.2%% vs. 62.7%%;χ2= 20.750,P = 0.003)。ALT复常率在HBeAg阳性(84.5% vs. 80.5%;χ2= 0.406,P = 0.524)与阴性CHB患者(84.2% vs. 80.7%;χ2= 0.243,P = 0.622)组中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HBeAg阳性组患者TDF组与ADV组的HBeAg阴转率(5.6% vs. 12.8%;χ2= 2.335,P = 0.126)和HBsAg阴转率(1.4% vs. 3.8%;χ2= 0.182,P = 0.670)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HBeAg阴性组患者无HBsAg阴转病例。TDF组与ADV组患者不良事件和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 0.05)。 结论国产TDF制剂治疗中国HBeAg阳性和阴性的CHB患者抑制HBV效果优于ADV且安全耐受性良好,可作为我国CHB患者的抗病毒治疗首选方案之一。  相似文献   

4.
目的评估聚乙二醇化干扰素α-2b(PegIFNα-2b)联合核苷(酸)类似物(NAs)治疗低水平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影响因素分析。 方法本研究为前瞻性、非随机对照的真实世界研究,选取2018年1月至2020年5月东部战区总医院收治的使用NAs治疗1年以上,血清HBsAg ≤ 1 500 IU/ml、HBV DNA < 50 IU/ml的CHB患者,于原NAs治疗基础上联合PegIFNα-2b治疗,收集患者治疗0周、12周、24周、36周及48周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HBV血清标志物以及HBV DNA定量等。根据停止注射PegIFNα-2b时HBsAg是否阴转,分为治愈组(13例)和未愈组(32例),运用广义估计方程比较两组患者HBsAg、ALT和AST水平;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HBsAg清除影响因素并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评估相关影响因素对HBsAg清除的预测价值。 结果共纳入CHB患者45例,完成PegIFNα-2b治疗48周患者共21例,其中临床治愈10例(治愈率为47.6%);提前终止PegIFNα-2b治疗患者共24例,其中临床治愈3例(治愈率为12.5%)。治愈组和未愈组患者HBsAg定量较基线水平均显著下降(Z =-2.201、P = 0.028;Z = -3.17、P = 0.011)。入组48周时,治愈组患者ALT水平与基线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 =-1.412、P = 0.158);AST水平与基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 =-2.90、P = 0.004)。未愈组患者ALT和AST水平与基线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Z =-1.97、P = 0.122,Z = -1.05、P = 0.421)。广义估计方程分析组间比较结果显示,调整年龄及性别后,两组患者在入组48周时,ALT和AST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 = 0.837、P = 0.36,χ2 = 0.005、P = 0.945),而HBsAg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χ2 = 24.161、P < 0.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基线HBsAg(OR = 0.073、95%CI:0.007~0.803、P = 0.032),年龄(OR = 0.883、95%CI:0.781~0.998、P = 0.047),PegIFNα-2b使用疗程(OR = 1.027、95%CI:1.001~1.053、P = 0.038)均为影响48周HBsAg清除的因素。基线HBsAg、年龄联合PegIFNα-2b疗程对HBsAg清除预测的ROC曲线面积为0.978(95%CI:0.883~0.993),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96.44%和88.95%。 结论PegIFNα-2b联合NAs对低水平HBeAg CHB患者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基线HBsAg、年龄联合PegIFNα-2b疗程对48周HBsAg清除具有一定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核苷(酸)类(NAs)药物经治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联合干扰素治疗的疗效。 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8年1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地坛医院门诊及住院的NAs经治CHB患者共75例为研究对象,入组患者需符合HBV DNA < 100 IU/ml且HBsAg < 1 000 IU/ml,根据患者是否愿意接受干扰素治疗分为原方案治疗组(沿用原NAs方案,37例)与联合治疗组(NAs联合IFN治疗,38例),两组患者均治疗48周。观察两组患者血清HBsAg 24周下降水平、48周阴转率及HBsAg阴转的相关预测因素。 结果联合治疗组(27例,联合治疗组38例患者中1例予以剔除,10例尚未到随访期)在48周HBsAg阴转率为48.15%(13/27),血清学转换率为44.44%(12/27),而原方案治疗组患者HBsAg阴转率5.41%(2/37),血清学转换率为5.41%(2/37),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HBsAg阴转率:χ2 = 13.599、P < 0.001;血清学转换率:χ2 = 11.730、P = 0.001);联合治疗组患者HBsAg水平随着治疗时间延长逐渐下降,治疗24周时HBsAg平均水平为15.49(0.06,358.39)IU/ml,较基线下降52.77(6.29,203.60)IU/ml,而原方案治疗组患者治疗24周时HBsAg平均水平为578.82(53.29,778.76)IU/ml,较基线下降31.54(-14.43,59.29)IU/ml,两组患者HBsAg水平(Z =-3.850、P < 0.001)及较基线下降程度(Z =-3.000、P = 0.00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治疗24周时,联合治疗组患者HBsAg水平较基线下降> 0.5 log10 IU/ml患者21例(占56.76%),而原方案治疗组仅有3例(8.1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 = 17.822、P < 0.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NAs经治患者HBV DNA有效控制且HBsAg低水平的CHB患者基线HBsAg、24周HBsAg下降> 0.5 log10 IU/ml与治疗48周时HBsAg阴转相关。 结论NAs经治后HBV DNA有效控制且HBsAg低水平CHB患者联合IFN治疗能促进HBsAg水平下降,并提高HBsAg阴转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不同免疫状态下外周血T淋巴细胞程序性死亡受体1(PD-1)表达与乙型肝炎病毒(HBV)DNA载量及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水平的相关性。 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3月于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接受治疗的CHB患者118例,依据患者不同免疫状态分成3组,分别为HBV e抗原(HBeAg)阴性组(25例)、免疫活化组(67例)和免疫耐受组(26例);同时选取同期在本院健康体检者50例作为对照组。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肝功能,ELISA法检测HBV核心抗体(HBcAb)、HBV表面抗原(HBsAg)、HBV e抗体(HBeAb)、HBeAg和HBV表面抗体(HBsAb)含量,荧光定量PCR检测患者HBV DNA载量,流式细胞仪检测血清表达PD-1的CD8+ T、CD4+ T淋巴细胞含量。 结果免疫活化组、HBeAg阴性组患者血清表达PD-1的CD8+ T、CD4+ T含量分别为(7.48 ± 1.76)%、(7.48 ± 1.76)%和(10.58 ± 1.95)%、(8.38 ± 1.85)%,均高于对照组[(3.22 ± 1.53)%、(4.05 ± 1.76)%]和免疫耐受组[(4.26 ± 1.89)%、(3.86 ± 1.89)%],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 = 12.084、P = 0.015,F = 13.297、P = 0.032);免疫活化组、HBeAg阴性组患者HBV DNA载量分别为(7.02 ± 1.13)log10拷贝/ml和(5.77 ± 1.25)log10拷贝/ml,低于免疫耐受组患者(8.18 ± 1.08)log10拷贝/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 = 11.652、P = 0.006);免疫活化组、HBeAg阴性组患者血清ALT、总胆红素含量分别为(193.02 ± 7.39)IU/ml、(50.06 ± 2.18)mmol/L和(179.14 ± 7.62)IU/ml、(43.65 ± 2.27)mmol/L,均高于对照组[(12.71 ± 6.19)IU/ml、(13.07 ± 2.19)mmol/L]和免疫耐受组[(23.19 ± 6.82)IU/ml、(16.54 ± 2.30)mmol/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 = 10.906、P = 0.027,F = 9.583、P = 0.019);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免疫耐受组、免疫活化组及HBeAg阴性组患者血清内表达PD-1的CD8+ T、CD4+ T含量和血清ALT含量无相关性(r =-0.170、0.046、0.068、-0.231、0.048、0.005,P = 0.443、0.750、0.761、0.292、0.709、0.912),与血清HBV DNA载量亦无相关性(r = -0.049、0.107、0.104、-0.301、0.019、0.279,P = 0.810、0.440、0.681、0.201、0.883、0.221)。 结论CHB患者机体免疫状态和血清内T细胞PD-1表达量相关,患者肝脏炎症受损对PD-1表达有重要影响,而HBV DNA载量非主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7.
目的 评估干扰素α (IFNα)联合阿德福韦酯(ADV)对IFNα单药治疗24周无应答慢性乙型肝炎(CHB)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选择2009至2012年在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门诊及住院接受IFNα抗病毒治疗24周无应答的CHB患者60例.采用数字表法将病例随机分为3组,每组20例:实验组采用IFNα联合ADV治疗,对照组1继续使用IFNα治疗,对照组2停用IFNα改用ADV序贯治疗.比较三组患者的病毒学、血清学和生化学应答情况,并观察不良反应.应用SPSS 19.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 治疗24周时,分别比较各组病例的HBV DNA载量、ALT水平、HBeAg滴度和HBsAg滴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F=0.985,0.717,1.850和0.233,P>0.05),且无病例发生HBeAg血清学转换.治疗48周时,实验组比对照组1有更高的HBV DNA转阴率、ALT复常率和HBeAg血清学转换率(x2=10.00,3.956和4.800,P<0.05),但HBeAg转阴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693,P>0.05);实验组在HBV DNA转阴率、ALT复常率和HBeAg转阴率方面与对照组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1.026,1.905和0.156,P>0.05),但HBeAg血清学转换率显著高于对照组2 (x2=4.800,P<0.05);所有病例均未发生HBsAg血清学转阴或转换,三组间HBsAg滴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1.935,P>0.05).未发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 IFNα单药治疗24周无应答者联合ADV可获得较高的ALT复常率、HBeAg血清学转换率和HBV DNA阴转率,从总体上提高了CHB抗病毒的疗效.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阿德福韦酯治疗前后不同时相点血清IFN-γ和IL-4水平及其与HBeAg的关系,探讨阿德福韦酯治疗对机体免疫状态的影响.方法 采集30例阿德福韦酯治疗前、治疗16周、52周和132周患者血清,其中完全应答组14例,部分应答组16例及健康对照组10例,ELISA检测IFN-γ和IL-4水平,乙型肝炎病毒血清标志物定量检测采用美国Abbott公司微粒子酶免疫法,HBeAg≤1.0 S/CO为阴性,抗-HBe ≤1.0 S/CO为阳性.结果 完全应答组各时相点IFN-γ水平显著高于部分应答组(P<0.05)及正常对照组(P<0.05),部分应答组与健康对照组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完全应答组IL-4水平在治疗后逐渐下降,部分应答组变化不大;各组在治疗前HBeAg水平与IFN-γ及IL-4水平均无明显相关性;完全应答组在治疗后各时相点HBeAg水平下降,且与IFN-γ升高程度呈负相关、与IL-4水平下降程度呈正相关,与部分应答组相比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 阿德福韦酯治疗后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细胞免疫应答有一定程度的恢复,其恢复程度与HBeAg水平下降幅度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通过检测核苷(酸)类似物治疗应答不佳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在优化治疗过程中血清IL-21表达水平,探讨血清IL-21水平的动态变化与患者对抗病毒应答的相关性。 方法检测25例核苷(酸)类似物治疗应答不佳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在接受优化的核苷(酸)类似物抗病毒治疗基线、12周、24周、36周、52周、64周、76周、88周和104周的血清并检测IL-21水平、HBV DNA定量、HBsAg、HBsAb、HBeAg、HBeAb和肝功能等相关指标,分析这些指标的动态变化及其之间的相关性;另选取15例HBV携带者、15例健康志愿者做对照。 结果核苷(酸)类似物治疗应答不佳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优化治疗基线血清IL-21水平与无症状携带者血清IL-21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均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P = 0.000、0.003);核苷(酸)类似物应答不佳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在优化治疗过程中血清HBV DNA、HBsAg、HBeAg、HBeAb均呈下降趋势,且HBV DNA水平及HBsAg浓度于治疗12周内下降速度最快,HBsAg浓度降低速度随治疗时间延长逐渐减慢。基线IL-21水平与优化治疗12~24周时的病毒量变化对数值存在中等强度的负相关性(r =-0.55、P = 0.015),36周时IL-21水平与36~52周病毒量变化存在中等强度的负相关性(r =-0.62、P = 0.001)。核苷(酸)类药物优化治疗过程中患者血清IL-21浓度呈现先升高后下降的趋势,峰值浓度在36周,为66.41 pg/ml,显著高于基线IL-21浓度(P = 0.001),治疗至88周及104周时患者血清IL-21水平恢复到基线状态。 结论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患者血清IL-21浓度升高,优化核苷(酸)类抗病毒治疗后,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IL-21水平呈现一过性升高,峰值与HBV DNA的抑制及HBsAg、HBeAg等变化有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干扰素α(IFNα)联合阿德福韦酯(ADV)和替比夫定(LdT)序贯治疗对IFNα治疗应答不佳的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CHB)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10年2月至2013年4月浙江省绍兴市第六人民医院收治的接受IFNα治疗24周后应答不佳的HBeAg阳性CHB患者86例.根据患者意愿分为继续单用IFNα治疗组21例,IFNα联合ADV治疗组30例,改用LdT序贯治疗组35例.采用x2检验比较三组患者治疗48周时的ALT复常率、HBV DNA低于检测值下限(500拷贝/mL)的比例、HBeAg及HBsAg血清学转换率.结果 治疗48周时,继续单用IFNα治疗组的ALT复常率为52.6% (10/19),低于IFNα联合ADV治疗组(86.7%,26/30)和LdT序贯治疗组(84.8%,28/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6.913和6.361,P<0.05);继续单用IFNα治疗组的HBV DNA低于检测值下限(500拷贝/mL)的比例为26.3%(5/19),低于IFNα联合ADV治疗组(60.0%,18/30)和LdT序贯治疗组(54.5%,18/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1.33和3.895,P<0.05);继续单用IFNα治疗组没有HBeAg转阴或血清学转换,而IFNα联合ADV组和LdT序贯治疗组分别有6例(20.0%,6/30)和7例(21.2%,7/33)发生HBeAg转阴或血清学转换(x2=4.330和4.657,P <0.05).三组患者均未发生HBsAg转阴或血清学转换.IFNα联合ADV治疗组与LdT序贯治疗组之间的ALT复常率、HBV DNA低于检测值下限率和HBeAg转阴或血清学转换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042,0.019和0.064,P >0.05).结论 对于IFNα治疗应答不佳的HBeAg阳性CHB患者,IFNα联合ADV治疗或LdT序贯治疗可明显改善患者的肝功能和病毒学应答,两种治疗方案疗效相近.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阿德福韦酯耐药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相关S抗原变异、疫苗逃逸相关变异以及部分已知特异性T细胞表位变异情况。 方法收集2007年12月至2011年9月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地坛医院收治的阿德福韦酯治疗失败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70例,并随机选择ADV治疗非耐药患者70例作为对照。采用PCR产物直接测序法获得患者HBV反转录酶区与S抗原序列。应用PCR产物直接测序法与焦磷酸测序法明确阿德福韦酯耐药情况。比较阿德福韦酯耐药患者与无阿德福韦酯耐药患者耐药相关S抗原变异、疫苗逃逸相关变异以及HBV特异性T细胞表位变异情况。 结果ADV耐药组与对照组患者人口学等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本组患者中42例rtA181T耐药变异关联的HBsAg变异均为sW172*。在rtA181T/ sW172*变异患者体内,该变异株在病毒准种中所占平均比率为(42.6 ± 22.1)%(12.2%~100%)。与非ADV耐药组患者相比,ADV耐药组患者发生HBsAg疫苗逃逸变异(χ2 = 12.8736、P = 0.0003)以及T细胞抗原表位变异(χ2 = 4.8344、P = 0.0279)几率显著升高。 结论我国ADV耐药患者rtA181T变异关联的HBsAg变异主要为sW172*变异,HBsAg抗原疫苗逃逸变异以及T细胞抗原表位变异与ADV耐药相互影响,相关机制尚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150例不同基因型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乙型肝炎病毒(HBV)DNA逆转录聚合酶(RT)区域耐药变异位点特征,并分析耐药影响因素。 方法回顾性分析唐山市传染病医院2018年1月至2020年12月收治的行RT区检测的150例CHB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不同基因型CHB患者RT区耐药变异位点特征,根据HBV DNA RT区测序结果将患者分为耐药变异位点突变组(突变组)与未发生耐药变异位点突变组(未突变组),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耐药变异位点突变的影响因素。 结果150例CHB患者中74例发生耐药变异位点突变,76例未发生耐药变异位点突变;耐药变异位点突变发生在B和C基因型中,其中B基因型3例,C基因型71例;以rtM204I/V/S、rtL180M + rtS202G/I + rtM204I/V/S、rtL180M + rtM204I/V/S、rtA181T/V占比最高;B基因型CHB患者仅有rtM204I/V/S、rtL180M + rtS202G/I + rtM204I/V/S、rtL180M + rtM204I/V/S突变,C基因型患者RT区耐药变异位点较多;耐药变异位点突变组患者抗病毒治疗状况为持续治疗(χ2 = 57.075、P < 0.001)、不适当停药(χ2 = 5.543、P = 0.019)、基因分型C基因型(χ2 = 3.062、P = 0.003)占比高于未发生耐药变异位点突变组,HBV DNA(t = 14.579、P < 0.001)、HBsAg(t = 21.863、P < 0.001)高于未突变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年龄、性别、HBeAg、饮酒史、家族CHB史、高血压史、糖尿病史、高血脂史、是否同期接受其他治疗、肝纤维化、病程、总胆红素(TBil)、白蛋白(ALB)、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谷氨酰转肽酶(GGT)和碱性磷酸酶(ALP)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 0.05)。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抗病毒治疗(OR = 5.765、P < 0.001)、不适当停药(OR = 2.757、P = 0.021)、HBV DNA(OR = 1.617、P = 0.004)、HBsAg(OR = 2 296.820、P < 0.001)以及基因分型(OR = 12.307、P < 0.001)均为CHB患者耐药发生的危险因素;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抗病毒治疗(OR = 11.141、P = 0.006)、不适当停药(OR = 5.962、P = 0.019)、HBV DNA(OR = 1.849、P = 0.040)、HBsAg(OR = 5 490.477、P < 0.001)以及基因分型(OR = 12.456、P < 0.001)为CHB患者耐药发生的危险因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入组不同基因型CHB患者HBV DNA RT区耐药变异位点存在差异,C基因型患者占比较高,耐药变异位点多;患者耐药受不适当停药、HBV DNA及HBsAg水平影响,临床可针对各项危险因素制定干预措施,并在治疗期间为患者更换抗病毒药物,以减少病毒突变株的产生。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慢性乙型肝炎患儿抗病毒治疗的短期疗效。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3月至2019年12月符合入组标准的6例慢性乙型肝炎儿童的临床资料、抗病毒治疗24周的疗效及不良反应。 结果6例患儿中男性2例,女性4例,确诊年龄1岁4月至9岁4月。5例患儿母亲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阳性,1例患儿父亲HBsAg阳性,且均为乙型肝炎病毒e抗原(HBeAg)阳性患者。疗效:6例患儿治疗24周时4例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恢复正常,2例ALT维持在较低水平波动;4例患儿治疗24周时HBV DNA低于检测下限,2例HBV DNA载量显著降低,分别为2.31 × 103IU/ml和1.96 × 102IU/ml。治疗24周时1例患者HBeAg转阴,1例患者实现HBeAg血清学转换;3例HBsAg转阴,其中1例抗-HBs阳性,但HBeAg仍阳性;2例HBsAg迅速下降,分别为55.35 IU/ml和35.45 IU/ml。1例9岁4个月HBeAg阴性CHB患儿ALT恢复正常,HBV DNA低于检测下限,HBsAg定量仍较高,为9 875 IU/ml。不良反应:轻度流感样症状者4例,发热者4例,轻度乏力者3例,食欲下降4例;血常规中白细胞及中性粒细胞下降,未予特殊干预自行恢复;4例患者治疗初期ALT一过性增高,多为轻度升高;无皮疹、脱发、甲状腺功能亢进或减退病例。 结论CHB儿童患者抗病毒治疗效果显著,不良反应少,对于有治疗指征者建议尽早开始抗病毒治疗。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闽南地区核苷酸(类)药物(NAs)经治的乙型肝炎患者乙型肝炎病毒(HBV)基因型与逆转录酶区(RT)耐药突变特点。 方法采用PCR产物直接测序法分析2012年1月至2017年12月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910医院肝病中心收治的524例HBV感染者HBV RT区K169~M250核苷酸序列。随访患者抗病毒治疗史,同时检测其血清中HBV e抗原(HBeAg)、HBV DNA、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和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等水平。 结果入组524例患者中,293例(55.92%)为HBV B型,231例(44.08%)为HBV C型。HBV B型和C型患者性别、HBeAg状态、病程、NAs药物选择、不同药物治疗方式下NAs相关耐药突变率、NAs用药时间及血清HBV DNA载量、ALT、AST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 0.05)。但HBV C型患者年龄(t = 6.486、P < 0.001)和NAs相关耐药突变率(64.94% vs. 51.88%,χ2 = 8.493、P = 0.003)显著高于HBV B型患者。524例患者中NAs相关耐药突变检出率为57.63%(302/524),204位点突变频率最高,其次为180、181和229。10个位点突变均伴随M204变异出现,包括169、173、180、200、202、207、214、237、245和250。HBV C型患者在9个位点上(180、181、184、191、200、221、224、229和238)的突变率显著高于B型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 0.05)。HBV B型患者在236和250位点的突变率显著高于C型患者(χ2 = 5.867、P = 0.015,χ2 = 4.226、P = 0.040)。M204相关的伴随突变在基因型B和C中亦表现出不同的倾向性:M204I突变更易出现在B型患者中,而L180 + M204I、T184 + L180 + M204V更易出现在C型患者中。 结论在NAs药物选择压力下,HBV B型感染者和C型感染者表现出不同耐药突变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