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目的:探讨45,X/46,XY嵌合体患儿性腺特征、性腺肿瘤的发生率及 SRY基因及Y染色体微缺失检测结果。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9年12月在江西省儿童医院就诊的45,X/46,XY核型或其变异型患儿的病例资料,对45,X/46,XY嵌合体性腺表型及分子生物学进行分析。结果:30例...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45,X/46,X,+mar男性患儿的临床及遗传学特征。方法回顾分析2例确诊45,X/46,X,+mar男性患儿的临床资料,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2例男性患儿,年龄分别为10岁7个月和3岁1个月,均有矮小表现,且伴有性腺发育落后。例1合并精索静脉曲张,头颅磁共振成像示部分空蝶鞍,外周血染色体核型分析为45,X[31]/46,X,+mar[69],二代测序检测提示Y染色体短臂SRY基因拷贝数重复,长臂USP9Y基因整体缺失。例2外周血染色体核型分析也为45,X[5]/46,X,+mar[75],全基因组CNV检测提示染色体核型为46,XY,Y染色体AZFb+AZFc区域完全缺失。结论矮小症患儿应密切关注其外生殖器的形态及功能,必要时进行遗传学分析。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Y染色体拷贝数变异致性发育异常(DSD)患儿的临床表型和遗传学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8年1月至2022年9月收治的3例Y染色体拷贝数变异致DSD患儿的临床资料, 应用染色体核型分析、全外显子测序(WES)、低深度全基因组拷贝数变异测序(CNV-seq), 荧光原位杂交(FISH)和性腺组织病理活检技术对患儿进行临床分析和遗传学检测。结果 3例患儿就诊年龄分别为12、9、9岁, 均表现为身材矮小和性腺发育不良, 社会性别均为女。均为正常女童外阴, 例1伴脊柱侧弯, 余未见明显异常。3例患儿均报告为46, XY核型, WES未发现相关基因变异。CNV-seq确定例1为47, XYY, +Y(2.12), 例2为46, XY, +Y(1.6), 即Y染色体拷贝数增加。FISH最终确定2例患儿Yq11.2附近断裂后发生重组, 为携带拟双着丝粒Y染色体idic(Y)的嵌合体DSD。例1核型重新诠释为mos 47, X, idic(Y)(q11.23)×2[10]/46, X, idic(Y)(q11.23)[50], 例2为45, XO[6]/46, X, idi...  相似文献   

4.
1例1岁9月龄患儿,社会性别男,以生后外阴异常为主诉,体格检查发现患儿尿道开口于会阴,伴有阴茎下弯,阴茎阴囊转位,左侧阴囊内可及睾丸,右侧阴囊及腹股沟区未触及似睾丸包块,但多次查外周血染色体核型为45,XO未检测到SRY基因,与临床表型不符。进一步行口腔黏膜、包皮组织及性腺组织FISH检测,发现为45,XO/46,XY/46,X ish der(Y)t(Y;Y)嵌合体。外周血染色体核型为45,XO,临床表型为男性的情况非常少见。  相似文献   

5.
目的 分析外生殖器畸形患儿的临床特征并探讨其发病原因,以期提高该病的诊疗水平.方法 收集近几年因外生殖器畸形就诊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的106例患儿的资料,总结其临床特征、行染色体核型分析及其他辅助检查.部分患儿抽提外周血基因组DNA进行相关基因突变筛查.结果 (1)106例外生殖器畸形患儿表型多样,从单纯阴蒂肥大/单纯尿道口开口异常,到外生殖器呈间性畸形、性别难辨.染色体核型分析:46,XX 42例(39.6%);46,XY 62例(58.5%);2例(1.9%)染色体核型异常.(2)42例46,XX核型患儿诊断为先天性肾上腺皮质增生症(CAH) 40例(95.2%),肾上腺肿瘤1例(2.4%),另有1例(2.4%)患儿性别决定基因(SRY)阳性.(3)46,XY核型中的53例(85.5%)行5α-还原酶2型基因(SRD5A2)、雄激素受体基因(AR)和类固醇生成因子-1基因(SF-1)突变筛查,发现8例患儿存在SRD5A2突变,存在AR和SF-1突变者各1例.(4)2例染色体异常患儿,1例染色体核型为46,XX/46,XY嵌合型;1例为46,XX/46,XY/46,X.+may.ish(DYZ3+)(DXZ1-)嵌合型.结论 (1)CAH是46,XX核型中呈现外生殖器畸形最常见的病因,少见因素如肾上腺肿瘤、SRY易位等.(2)46,XY核型的外生殖器畸形发病机制复杂,基因突变筛查是明确其病因的最有效方法.(3)染色体异常亦可以引起外生殖器畸形表型.  相似文献   

6.
45例两性畸形患儿的诊断及治疗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儿童两性畸形的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1987 ~ 2005年收治的45例两性畸形患儿临床资料,分析其病史特征、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经过.结果 45例中,真两性畸形8例;男性假两性畸形21例;女性假两性畸形10例;其他6例,包括46 XX男性综合征1例,XO/XY性腺发育不全2例,46 XX/46,XY性腺发育不全1例,混合性性腺发育不良2例.临床多以出生后外生殖器畸形就诊,男性表现为尿道下裂、隐睾等,女性表现为阴蒂肥大、外阴畸形.39例患儿住院期间接受手术,切除与抚养性别不符的性腺,矫正外生殖器畸形.结论 两性畸形的早期诊断和正确治疗对患儿生理及性心理发育具有重要意义,最终性别的选择需根据外生殖器发育情况、性腺优势、染色体核型及家属意愿综合考虑决定.  相似文献   

7.
目的:应用SRY基因直接测序检测技术和外周血染色体核型分析技术对外生殖器模糊的幼儿及青春期儿童进行检查以明确诊断。方法:采用常规G显带方法分析20例外生殖器模糊的患儿染色体核型,用PCR技术扩增其SRY基因,进行基因测序,分析是否存在SRY基因及SRY基因是否存在突变情况。结果:20例患儿中SRY基因阳性的有17例,阴性3例。直接测序结果显示所有SRY基因阳性患者该基因均未发生突变。染色体核型分析中检出4例特殊核型为:46, XY, del (Y) (q12)/45, X、46, XY, add (Y) (p11)、46, XY, r (9)及46, XY, 9 qh+。结论:SRY基因检测有助于明确儿童性发育疾病的分型,具有快速检测的优越性,与常规G显带相结合分析有助于儿童性发育疾病的初步诊断。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混合性性腺发育不良(mixed gonadal dysgenesis,MGD)患儿的临床特点、导致误诊的原因及处理方式。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5月至2018年4月收治的24例MGD患儿的临床资料。24例患儿的年龄在10~39个月,平均21个月;身高71~97 cm,平均83 cm,其中10例患儿身高低于同年龄段平均身高2个标准差;就诊时22例抚养性别为男,2例抚养性别为女。Prader分级Ⅱ级3例,Ⅲ级15例,Ⅳ级6例。分析患儿性激素测定、性发育相关基因检测结果。对8例常规核型分析性染色体为46,XY的患儿采用荧光原位杂交(fluorescence in situ hybridization,FISH)方法复测,光学显微镜观察患儿切除或活检的性腺组织。结果本组患儿AMH值在16.57~189.92 ng/ml,均值为69.42 ng/ml;hCG刺激实验后睾酮值在0.71~8.09 nmol/L,均值为4.93 nmol/L。基因检测发现WT1基因致病突变,合并低蛋白血症和蛋白尿1例,诊断为Denys-Drash综合征。核型分析示,12例核型为45,X/46,XY,10例为46,XY(其中8例完成FISH检查证实性染色体为X嵌合XY),1例为45,X/46,XY/47,XYY,1例为45,X/47,XYY/48,XYYY。24例均存在阴道,22例探查到子宫或半角子宫。送检48份性腺组织,其中24份有发育不良的睾丸,其中1份睾丸性腺中可见未分化性腺组织。19份有纤维条索性腺,1份未分化性腺组织曾被误诊为卵巢。4份可见条索状性腺伴性索状结构。所有性腺组织均未见肿瘤征象。结论MGD患儿以外阴性别模糊多见常伴苗勒管残件。临床中对考虑诊断MGD的患儿不能仅采用染色体核型分析,可疑者应完善外周血FISH性染色体嵌合型检查。MGD患儿性腺病理检查可见未分化性腺类型,病理易将其识别为卵巢组织,从而将混合性性腺发育不良误诊为卵睾型DSD。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生长发育迟缓并多发畸形患儿的遗传学病凶及临床表型。方法应用常规G显带技术分析1例q|长发育迟缓并多发畸形患儿及足父母的外周血染色体,应用CytoScan750K微阵列分析患儿及父母拷贝数变异。结果患儿临床表型包括特殊阿容、身材矮小、精神发育迟缓、糖尿病等。患儿及父母常规染色体核刑分析正常。CytoScan750K微阵列分析结果检测提示:患儿arr[hg19]17q12(34822465-36410559)X1缺失1.6Mb,提示为17q12微缺久综合征,父母芯片结果正常,提示为新生突变。结论通过CytoScan750K微阵列分析确诊J,l例生长发育迟缓并多发畸形17q12微缺失患儿,为明确生长发育迟缓患儿的诊断及遗传咨询提供重要线索。  相似文献   

10.
530777 一例罕见的45,X/46,Xr(Y)嵌合体周宏远等遗传与疾病2(3):193~194. 1985患者13岁,社会性别女。发育差,外生殖器呈两性表型。血浆睾丸酮低于男性水平,阴道子宫碘油造影示男性骨盆,狭小子宫。剖腹未见卵巢,有子宫及发育不良之睾丸及附睾和淋巴结反应增生。细胞遗传核型分析为45,X/46,Xr(Y)。Y 环染色体的形成是由于Y 染色体两臂(p、q)的两端发生断裂,有着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46,XY外生殖器畸形的临床及分子遗传学特征,并分析二者相关性。方法 2004年1月至2014年12月因外生殖器畸形就诊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儿内科的染色体为46,XY的患儿77例,收集患儿的临床资料,分析总结其临床特征及实验室检查特点,采用候选基因分析策略,选择15个候选基因,利用依托Illumina-Miseq测序平台的二代测序(next generation sequencing,NGS)技术对候选基因的全外显子测序筛查突变。结果 77例46,XY外生殖器畸形患儿临床表型多样。NGS检测到18例患儿存在候选基因有氨基酸改变的突变位点或多态性位点,其中9例患儿存在6种5α-还原酶2型(steroid-5-alpha-reductase,alpha polypeptide 2 gene,SRD5A2)基因变异,包括一处以往未见报道突变位点。在4例患儿中检测到4种雄激素受体(androgen receptor,AR)基因的变异,包含1处新发现突变。2例患儿检测到MAMLD1基因的1处纯合多态性位点。1例患儿中存在INSL3基因的复合杂合改变。1例患儿检测到MID1基因纯合突变。另有1例患儿检测NR5A1基因多态性纯合改变。结论 46,XY外生殖器畸形临床表现多样,以严重型尿道下裂为主。外生殖器发育过程中相关基因的突变在尿道下裂患儿中的检出率较高(14/64,21.8%)。这其中以SRD5A2和AR的突变为最常见,MAMLD1、INSL3、MID1和NR5A1作为尿道下裂的候选基因,尽管阳性检出率不高,但是亦不可忽视。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3号染色体p25.3p25.2(3p25.3p25.2)片段缺失的临床表型及分子遗传学特点。方法回顾分析1例3p25.3p25.2染色体片段缺失患儿的临床资料,分析其临床表型及分子遗传学特征。结果患儿,男,1岁4个月。宫内发育迟缓,重度矮小、全面生长发育落后、语言发育迟缓、特殊面容伴多发畸形(小头畸形、小下颌、长人中、低耳位、双侧耳前瘘管等)、先天性十二指肠闭锁、肠旋转不良,先天性心脏病、隐睾、龟头裸露、肌张力低下、婴儿期喂养困难、睡眠障碍、甲状腺功能减低。患儿染色体核型分析46,XY。基因芯片分析示3p25.3p25.2区域存在一段3 327 kb的杂合缺失,共39个基因缺失。结论 3p25.3p25.2区域3 327 kb杂合缺失,致SETD5、VHL、FANCD2基因缺失导致该患儿临床表型。  相似文献   

13.
目的染色体22q11区域基因拷贝数异常是先天性心脏病(CHD)的遗传病因之一,由其引起的CHD预后不良。该研究主要探讨多重连接探针扩增技术用于CHD22q11微缺失或微重复遗传病因诊断的实用性,并了解22q11微缺失或微重复在CHD中的发生情况。方法选择25个位于染色体22q11低重复拷贝序列A-H区域内、7个位于其周围(CES、22q13)和16个位于4、8、10、17号染色体上的基因位点共计48个探针组成多重连接探针,对181例外科手术前的CHD儿童和14例严重CHD或包括CHD的多发性畸形胎儿进行了22q11微缺失或微重复的检测,并进行了染色体核型分析。结果195例患儿中,共检出22q11微缺失者7例(LCRA-D区6例,LCRA-C区1例),22q11微重复1例(LCRB-D区),涉及的CHD类型包括室间隔缺损、房室间隔缺损、肺动脉狭窄和法洛四联征。同时染色体核型分析还发现了6例异常:1例21q部分缺失[46,XY,21q-],1例嵌合性8-三体[47,XY,+8/46,XY(1∶2)],4例21-三体。其中1例21-三体与22q11微重复同时存在。结论染色体22q11区域高密度多重连接探针检测技术能快速、灵敏、精确定位诊断染色体22q11区域基因拷贝数异常,适合于CHD的遗传学诊断;此外,22q11微缺失或微重复引起的CHD类型多种多样,建议所有CHD患者应常规进行遗传学检测。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神经发育障碍患儿致病性拷贝数变异(pCNVs)的微缺失和微重复特征与患儿临床表型特点,明确神经发育障碍患儿遗传学病因。方法收集2017年1月至2019年11月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以全面性发育落后、智力障碍等神经发育障碍疾病就诊的患儿,应用全基因组拷贝数变异(CNVs)检测明确存在的pCNVs,总结分析患儿临床表型与pCNVs特点。结果31例患儿存在36处pCNVs,其中微缺失片段24个(占66.67%),微重复片段12个(占33.33%),片段大小320.00 kb^93.26 Mb,平均11.33Mb。pCNVs易发生在15号染色体,为9例患儿9处(占25.00%),其次是8号染色体,3例患儿5处(占13.89%),X染色体,3例患儿4处(占11.11%)。临床表现有运动发育落后的患儿30例(占96.77%),智力障碍22例(占70.97%),语言发育落后22例(占70.97%),伴畸形患儿11例(占35.48%),特殊面容11例(占35.48%)及癫痫8例(25.81%),且多种落后与多系统的异常同时存在。结论对不明原因的神经发育障碍患儿,可应用全基因组CNV方法进行检测,明确其遗传学病因;对pCNVs及所包含的功能基因的分析,可揭示神经发育障碍的遗传学发病机制。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临床罕见的1号染色体片段缺失的临床特征以及基因特点。方法回顾1例1号染色体片段缺失伴重度矮小以及生长发育落后患儿的临床资料,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患儿,男,3岁。宫内发育迟滞,出生后匀称性矮小并有特殊面容,伴多发畸形(短指、宽指、小头畸形等)、隐睾、小阴茎、语言发育迟缓。染色体核型分析为46,XY,染色体结构未见异常。基因芯片检测显示1号染色体q24.3~q25.3区域存在一段大小为14 615kb的杂合缺失。结论患儿致病原因为1号染色体q24.3~q25.3区域存在的大小为14 615kb的杂合缺失。  相似文献   

16.
目的:染色体22q11区域基因拷贝数异常是先天性心脏病(CHD)的遗传病因之一,由其引起的CHD预后不良。该研究主要探讨多重连接探针扩增技术用于CHD 22q11微缺失或微重复遗传病因诊断的实用性,并了解22q11微缺失或微重复在CHD中的发生情况。方法:选择25个位于染色体22q11低重复拷贝序列A-H区域内、7个位于其周围(CES、22q13)和16个位于4、8、10、17号染色体上的基因位点共计48个探针组成多重连接探针,对181例外科手术前的CHD儿童和14例严重CHD或包括CHD的多发性畸形胎儿进行了22q11微缺失或微重复的检测,并进行了染色体核型分析。结果:195例患儿中,共检出22q11微缺失者7例(LCR A-D区6例,LCR A-C区1例),22q11微重复1例(LCR B-D区),涉及的CHD类型包括室间隔缺损、房室间隔缺损、肺动脉狭窄和法洛四联征。同时染色体核型分析还发现了6例异常:1例21q部分缺失[46,XY,21q-],1例嵌合性8-三体[47,XY,+8/46,XY(1∶2)],4例21-三体。其中1例21-三体与22q11微重复同时存在。结论:染色体22q11区域高密度多重连接探针检测技术能快速、灵敏、精确定位诊断染色体22q11区域基因拷贝数异常,适合于CHD的遗传学诊断;此外,22q11微缺失或微重复引起的CHD类型多种多样,建议所有CHD患者应常规进行遗传学检测。[中国当代儿科杂志,2009,11(11):892-896]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分析女童身材矮小细胞遗传学方面的原因.方法 对969例身材矮小的女童做外周血染色体检查,采用常规外周血淋巴细胞培养,G显带,油镜下每例计数30个中期分裂相,分析5个核型,对异常核型增加核型分析数,进行核型分析.结果 发现异常核型264例,异常率为27.2%.其中45X77例(29.1%),45X/46XX嵌合76例(28.8%),45X/46Xi( Xq)27例(12.2%),46Xi( Xq) 20例(7.6%),46XX/47XXX 9例(3.4%),46X,del( Xp)7例(2.6%),45 X/46XY 6例(2.2%).结论 染色体异常是女童身材矮小的一个重要原因,应引起临床医师的高度重视,可作为常规检查.  相似文献   

18.
5α-还原酶2型缺乏症是由于5α-还原酶2型基因突变引起的常染色体隐性单基因遗传疾病,是46,XY性别发育异常疾病的主要类型之一.由于5α-还原酶2型缺乏会导致睾酮转化为二氢睾酮的过程受阻,造成尿生殖窦发育不良.患儿临床表型多样,从不完全男性化到完全女性化皆可出现,故诊断较为困难.按女性抚养的患儿会出现青春期男性化表现...  相似文献   

19.
目的通过对尿道下裂患儿染色体核型分析和SRY基因检测,初步明确染色体核型、SRY基因缺失情况和尿道下裂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染色体核型Leica Cyto Vision~自动细胞遗传学分析系统进行染色体核型分析。采用PCR扩增琼脂糖凝胶电泳方法对SRY基因进行检测。结果 137例尿道下裂患儿中,检测出染色体异常10例(7.29%),其中Ⅰ型2例(2/46,4.3%),Ⅱ型3例(3/41,7.3%),Ⅲ型2例(2/26,7.6%),Ⅳ型3例(3/24,12.5%),1例患儿SRY检测阴性,染色体检测45,XY,-21[10]/46,XY,r(21)[5]/46,XY,r(21;21)[13],行双侧睾丸活检,双侧活检均有睾丸组织和卵巢组织,为DSD(disorders of sex development),其余病例未发现有SRY异常。结论染色体和核型改变是尿道下裂形成的主要原因之一,已确定可引起尿道下裂的染色体畸变有十余种,对于外生殖器分化模糊,如伴尿道下裂、阴蒂肥大呈阴茎样,根据生殖器外观常难以正确决定性别的患者,通过性染色体检查有助于做出明确诊断,并根据染色体检查结果和临床其它检查,明确是否DSD。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儿童46,XY性别发育异常的诊疗策略,并总结其诊疗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41例2011年9月至2018年11月于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确诊为46,XY DSD患儿的临床表现、实验室及影像学检查结果、基因检测结果和病理结果等资料,并总结其临床特征。结果41例中社会性别男28例(68.3%),女13例(31.7%),初诊年龄3个月至15岁。外生殖器完全女性化3例,外生殖器明显男性化17例,外生殖器模糊21例。染色体检查结果均为46,XY,且SRY基因阳性。35例行HCG激发试验,23例行性别发育相关基因筛查,8例行组织学检查。其中性腺发育异常17例,雄激素合成或作用缺陷16例,苗勒氏管永存综合征6例,Kallmann综合征2例。6例接受性腺切除术,10例接受外生殖器整形术,11例接受睾丸固定术,2例接受性别重新认定,10例未进行性别选择,其余29例维持原来社会性别。结论46,XY DSD患儿临床表现个体间差异较大,除性腺发育异常及睾丸消失综合征外,其余患儿最终需要结合基因检测结果以明确诊断。性别选择是46,XY DSD治疗的关键,需要全面评估后进行慎重选择。对于睾丸功能良好的患儿,最好让患儿自己参与性别的选择,尽量避免不可逆的性腺切除及外生殖器手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