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闵凯  龚昭  李兵  阮潇舒 《腹部外科》2010,23(1):20-21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应用补片行腹壁切口疝修补术的方法、安全性及临床疗效。方法2008年5月至2009年5月,对15例腹壁切口疝进行腹腔镜下补片修补术。结果14例腹腔镜下行腹腔粘连松解和补片固定,顺利完成切口疝修补手术;1例因肠管与腹壁及疝环致密粘连而中转开放切口疝修补术。术后腹壁修补区域疼痛10例(71.4%),疝环和补片间出现浆液肿4例(28.6%),无肠瘘和死亡病例,未发生手术相关的感染。术后随访3~12个月,平均7.5个月,未见复发。结论在腹腔镜下行腹腔粘连松解,采用疝钉合器与缝线贯穿腹壁全层固定补片可以修补大多数腹壁切口疝,同时还可以发现其他的隐匿性疝,是一种安全、有效的微创手术方法,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2.
目的:对比应用国产善释防粘连复合疝修补片与同类进口产品在腹外疝及腹壁缺损患者中行腹腔内的修补手术,探讨善释防粘连复合补片在腹外疝及腹壁缺损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前瞻性随机分组对照研究,将符合条件的患者分为二组,试验组使用善释防粘连复合补片,对照组使用进口同类补片,每组各25例患者。记录二组患者手术前后的临床参数及术后各种并发症的发生例数,通过超声检查,记录术后7d及术后3个月补片下内脏移动距离,对疝修补片的防粘连性能做出客观评估,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对二组的近期疗效、手术前后临床参数和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等方面进行统计学对比分析,二组患者在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日数、近期疗效、手术前后临床参数、术后补片下内脏移动距离和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等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善释防粘连复合补片是一种安全、可靠的腹外疝及腹壁缺损腹腔内修补的国产新型材料。  相似文献   

3.
目的总结应用复合补片腹腔内修补巨大造口旁疝的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复合补片经腹腔内修补巨大造口旁疝8例的临床资料,其中男性6例,女性2例,年龄46~63岁,平均54.7岁。患者均因直肠癌行Miles手术后发生造口旁疝,疝病史3~8年,其中复发性造口旁疝2例。疝环最大径11~15 cm,平均12.6 cm。根据疝环大小选择合适补片,补片边缘均超出疝环缘3 cm以上。在补片中心剪-3 cm直径的孔,并在孔的一侧剪开补片,将补片中心孔套入造口肠管,补片其他部分覆盖住腹壁缺损,补片聚四氟乙烯面朝向腹腔,聚丙烯面朝向腹壁。用2-0的Prolene线连续缝合补片被剪开的一侧裂口,并将补片中心孔的聚四氟乙烯材料缘与造口肠管用3-0的可吸收线间断缝合固定4~5针。然后用1-0的Prolene线经全腹壁穿刺缝合方式,将补片铺平并固定于腹壁,间隔距离5 mm。多余皮肤行适当整形。结果手术时间97~146min,平均109 min。伤口均一期愈合,1例发生浆液肿,2例发生术后近期修补区刺痛。随访3~27个月,平均20个月,无复发。结论复合补片经腹腔内修补巨大造口旁疝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新型纳米仿生补片在腹壁疝修补治疗中应用的可行性。方法选择新西兰大白兔25只,通过建立兔腹壁肌肉缺损区的疝模型,术后1周观察动物腹壁突出情况。采用一期修补的方式,使用新型纳米仿生补片无张力修补腹壁疝,观察术后切口感染、疝复发等并发症。取出包括网片在内的腹壁全层,做组织学观察和免疫组化研究。结果未发现手术及麻醉并发症,也未发现补片感染的案例,所有修补模型未发现复发。新型纳米补片几乎不引起腹腔粘连,术后6个月内新型纳米仿生补片变性吸收,胶原纤维增生,被结缔组织所替代,逐渐形成一致密结缔组织层。结论我们可以通过切除腹壁2 cm×3 cm全层腹壁组织结构获得稳定的动物疝模型,此新型纳米仿生补片可能是一种较为理想的腹外疝修补材料。  相似文献   

5.
复杂腹壁疝是巨大和(或)合并一系列并发症的腹壁疝。临床应对复杂腹壁疝进行分类并分别采用相应的腹腔镜治疗策略。对于巨大腹壁疝,术中应主动减容,腹腔镜固定,术后监测腹压,防治腹腔间室综合征;对于复发和多发腹壁疝,采用腹腔镜探查避免漏诊隐匿疝,同时腹腔内修补多发疝环;对于难复性或嵌顿性腹壁疝,腹腔镜联合开放术式处理疝内容物,应用部分可吸收材料修补,防治术后感染;对于合并感染、肠瘘的腹壁疝,先用腹腔镜探查,然后开放清创去除感染灶,应用部分可吸收材料修补缺损,围手术期应用抗生素;对于特殊位置的腹壁疝(包括边缘腹壁疝),采用腹腔镜联合吊线缝合的方式降低固定补片的难度。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总结剖腹腹腔内补片修补腹壁切口疝的经验.方法 2007年2月至2010年3月收治的21例腹壁切口疝采用复合补片进行开放式完全腹腔内修补.结果 1例术后3d死于腹腔室间隔综合征,其余20例无并发症发生,随访 6个月~3年无复发.结论 腹壁切口疝采用复合补片进行开放式完全腹腔内修补方法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7.
目的 分析应用聚丙烯和聚四氟乙烯复合切口疝补片修补腹壁巨大切口疝的临床效果,讨论应用复合补片的手术方法和经验体会。方法 1999年5月~2005年5月应用复合切口疝补片修补腹壁巨大切口疝30例,其中皮下置片法12例,腹腔内法18例。平均随访期36个月。结果 术后复发2例,占6.7%。切口并发症33.3%,切口感染5例,均为皮下法;皮下积液5例,其中皮下法3例,腹腔内法2例。结论 腹壁巨大切口疝,特别是传统法难以修补的,可应用聚丙烯和聚四氟乙烯复合补片修补。应用腹腔内法及正确的术中、术后处理可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应用补片行腹壁切口疝修补术的方法、安全性及临床效果。方法2004年9月至2007年6月对56例切口疝(腹壁缺损长径7~19cm,宽径4~12cm)的患者行腹腔镜下应用补片行切口疝修补术。结果55例腹腔镜下行腹腔粘连松解和补片固定,顺利完成切口疝修补手术,1例因肠管与腹壁粘连紧密而中转开腹修补术。手术时间60~135min,平均92min。肠功能恢复早,术后排便、排气时间平均为31h,术后住院5~7d。术后并发症:术后疼痛达3个月以上者有9例,浆液肿8例。无手术死亡和肠瘘发生。随访16~28个月,平均19个月,未见切口疝复发。结论腹腔镜下行腹腔内粘连松解、采用缝合器和缝线贯穿腹壁固定补片来修补腹壁切口疝是一种安全、有效的微创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老年腹壁切口疝的腹腔镜下修补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Tian W  Ma B  DU XH  Li R  Chen L 《中华外科杂志》2007,45(21):1452-1454
目的 探讨腹腔镜下应用补片行老年腹壁切口疝修补术的方法、安全性及临床效果。方法 2004年11月至2006年6月对17例老年切口疝患者行腹腔镜下应用补片切口疝修补术。结果 16例腹腔镜下行腹腔粘连松解和补片固定,顺利完成切口疝修补手术,1例因肠管与腹壁粘连紧密而中转开腹修补术。手术时间65~132min,平均95min。术后恢复排便、排气时间平均为31h,术后住院5~7d。术后并发症:疼痛3个月以上者3例,浆液肿5例,穿刺口感染1例,均经保守治疗后好转,无手术死亡和肠瘘发生。随访7~26个月(平均13个月),未见切口疝复发。结论 腹腔镜下行腹腔内粘连松解,采用缝合器和缝线贯穿腹壁固定补片修补老年腹壁切口疝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0.
应用各种补片材料进行腹壁疝修补已成为疝外科的一个基本手段,尤其是腹壁切口疝,组织缝合修补手术失败率高达70%,应用补片修补腹壁切口疝可以降低术后复发率已被公认.随着人工材料的植入、手术适应证的扩大和腹壁疝手术量的增多,和补片相关的各种手术并发症问题逐渐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聚丙交己内酯(polylactide-co-caprolactone,PLC)、透明质酸(hyaluronic acid,HA)、胶原蛋白与聚丙烯(polypropylene,PP)网片复合,在污染环境下修补大鼠腹壁缺损后粘连情况和修补效果,比较3种复合补片特点及一期修补可行性。方法成年雄性Wistar大鼠93只,体重150~250 g,随机分为3组(n=31):PP/PLC复合补片组(A组),PP/HA/PLC复合补片组(B组),PP/胶原蛋白/PLC复合补片组(C组)。各组取1只大鼠小肠制备污染源匀浆。其余大鼠制备直径约1 cm的腹壁疝模型后,根据分组将直径1.5 cm的复合补片缝合于腹壁缺损处。术后观察大鼠一般情况;于术后30、60、90 d处死大鼠,大体观察腹腔脏器粘连情况;切取补片及其周围组织进行组织学观察。结果术后10~70 d共6只大鼠死亡,其中A组2只,B组3只,C组1只;死亡原因均与补片修补无关。术后各时间点各组均见腹腔脏器与补片粘连,主要为肠管、网膜、肝。按照修正的Katada粘连评分方法,术后30、60 d各组间粘连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90 d时C组粘连评分显著低于A、B组(P<0.05)。组织学观察,术后30 d各组补片周围可见炎性细胞浸润,成纤维细胞出现且胶原分泌增加,可吸收材料残留;60 d时补片周围炎性细胞较前减少,成纤维细胞数量及胶原分泌较前增加,各组仅见PLC残留;90 d时成纤维细胞日趋成熟,可见胶原充填,腹腔面可见间皮层逐渐形成,各组残留PLC较前减少。结论 在污染环境下,PP/胶原蛋白/PLC复合补片在腹腔粘连及局部组织反应方面均优于PP/PLC及PP/HA/PLC复合补片,更适于一期修补大鼠腹壁缺损,但其远期效果及安全性仍待进一步确定。  相似文献   

12.
生物材料在修补复杂性腹壁缺损中的使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感染、污染或可能污染的腹壁缺损一直是疝和腹壁外科的治疗难点,主要包括补片感染、肠瘘合并疝、腹腔内脓肿、粪便性腹膜炎病史、造口旁疝修补术、无肠坏死或穿孔的嵌顿性疝、疝修补过程中实施肠切除和复发性切口疝等,上述情况统称为复杂性腹壁缺损.采用传统的合成材料如聚丙烯、聚酯或聚四氟乙烯等来修补,面临着感染、再取出材料和复发的危险.成分分离技术、可吸收补片和自体组织移植等方法由于各种局限性和并发症的存在,应用受到一定的限制.近年来,脱细胞异体真皮基质(acellular dermal matrix,ADM)和其他生物材料的出现,使外科医生能够较安全地一期重建上述复杂性腹壁缺损[1-2].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原发于腹壁或侵犯腹壁的恶性肿瘤切除术后巨大腹壁缺损的修复方法 .方法 本组20例,腹壁恶性肿瘤12例,其中腹壁横纹肌肉瘤9例、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3例;腹膜后及腹腔恶性肿瘤侵犯腹壁8例,其中腹膜后恶性肿瘤3例、横结肠癌1例、升结肠癌右半结肠切除术后2~3年局部复发3例、肾癌术后5年腹壁种植复发1例.采用自膨式聚丙烯和膨化聚四氟乙烯复合补片行修复手术.观察术后并发症、修复成功率.结果 术后一期愈合20例,无皮下积液,无切口感染、裂开和切口疝发生,未见修补材料与肠管粘连,修复成功率100%.随访20例,随访时间6~18个月,平均随访(9.3±3.4)个月.补片与腹壁相容性良好,无局部炎症反应;均未发现材料与肠管粘连,无切口疝形成,腹壁修补区未见肿瘤复发.结论 自膨式聚丙烯和膨化聚四氟乙烯复合补片具有抗张力强度大、良好的组织相容性、修补术后并发症少等特点,是一种良好的肿瘤切除后腹壁缺损修复材料.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复合补片治疗腹壁切口疝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4年1月至2008年9月间6例腹壁切口疝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应用BardComposixMesh和BardComposixKugel补片行腹腔内修补6例。术后所有患者均顺利恢复,局部感觉良好,未发生切口感染、皮下血清肿、肠梗阻、窦道形成和肠瘘,随访6~48个月,无1例复发。结论应用双面复合补片腹腔内置入修补切口疝是一种安全、有效、可靠的治疗腹壁切口疝的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应用补片修补切口疝的手术方法和II缶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2006年1月至2008年12月对腹壁切口疝23例施行腹腔镜修补术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成功施行腹腔镜下切口疝补片修补22例,因腹腔内严重粘连中转剖腹手术1例,术中发现多发切口疝3例。本组无手术死亡和肠瘘病例。术后出现疼痛4例,补片周围积液3例。全组获随访4~24个月,平均13.8个月,未见切口疝复发。结论腹壁切口疝病人行腹腔镜下补片修补大多是安全地,还可在术中发现隐性缺损。对腹腔内广泛粘连分离困难者,应及时中转剖腹手术。  相似文献   

16.
疝是普外科医师临床诊治的常见疾病之一,手术为主要治疗方式。开腹和腹腔镜无张力修补术需使用疝修补材料。疝修补材料根据材质不同分为不可吸收、可吸收人工合成补片以及生物补片和复合补片。此外,还有编织方式、孔径大小和密度的分类。本文综述不同材质分类补片的特点。展望疝修补材料未来,材料需具有最大化的生物惰性、最小化的总体面积、最优化的表面性质、最适宜的补片重量以及生物力学强度。在认识疝病理生理及补片材质特性的基础上作进一步的研究。  相似文献   

17.
腹腔镜下腹壁切口疝修补术(附41例报告)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采用聚丙烯和膨化聚四氟乙烯复合补片(Bard Composix Mesh)修补腹壁切口疝的效果。方法2004年10月~2005年8月,对41例切口疝(腹壁缺损长径3~25cm,宽径3~18cm)腹腔镜下用超声刀进行腹腔内粘连松解和采用强生疝修补用缝合器行补片固定修补术。结果41例均顺利完成,无中转开腹。手术时间60~182min,平均85min。术后疼痛轻微,术后排便、排气时间25~41h,平均32h。术后第2天进食。术后住院5~7d,平均6d。41例随访6~16个月,平均9个月,未见切口疝复发。结论腹腔镜下采用复合补片修补腹壁切口疝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正>近20年来, 腹壁疝的治疗技术发展迅速。与补片桥接修补相比,在恢复腹壁解剖结构基础上的补片加强修补能够显著降低腹壁疝短期并发症与长期的复发率,复发风险显著下降,因此,基于腹壁缺损关闭的补片加强修补技术成为腹壁疝治疗的主要手段[1]。但对于巨大腹壁疝,特别是存在腹腔失容(loss of domain,LOD)等情况的复杂腹壁疝,如何有效地关闭腹壁缺损是外科医师必须面对的一项重大挑战。组织结构分离(component separation,  相似文献   

19.
开放腹腔手术显著降低了腹腔间隙综合征等患者的病死率,但10%~25%的患者需要植皮形成计划性腹疝(PVH)。PVH为一种新的腹壁切口疝,其腹膜、筋膜和皮肤等被覆组织层均显著区别于传统切口疝;文中阐述了PVH腹壁重建的目的和策略,包括腹直肌-腹横肌-腹内斜肌复合肌瓣推徙和改良腹直肌推徙两种CST技术,推荐采用Biodesign补片,提出"开放式组织分离+生物补片完全腹腔内修补术"为PVH首选术式,还简要介绍了围术期处理的要点。  相似文献   

20.
正目前,腹腔镜手术在疝和腹壁外科领域呈现普及趋势[1]。腹腔镜切口疝修补术的术式流程沿袭了1993年LeBlanc等[2-3]先驱者们的描述,将防粘连补片放置于腹腔内面,即腹腔内网片修补术。腹腔镜切口疝修补术——腹腔内网片修补术使手术难度整体降低,同时没有开放的切口,腹壁创伤与感染进一步减少。上述优势结合技术上的改进使其成为切口疝治疗的主流术式[4]。然而手术对腹腔的干扰及腹腔内放置补片两方面的问题随着时间的推移日益明显,不少医生将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