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PBC)患者临床症状及相关检测指标与抗AMA-M2抗体、抗GP210抗体的关系。方法选择2014年1月至2019年12月在江苏省苏北人民医院肝脾内科住院的患者中符合2018年美国肝病协会推荐的PBC诊断标准的72例患者,根据患者血清是否含抗AMA-M2抗体分为抗AMA-M2抗体阴性组(17例)和抗AMA-M2抗体阳性组(55例);根据患者血清是否含抗GP210抗体分为抗GP210抗体阳性组(24例)和抗GP210抗体阴性组(48例)。对各临床症状和检测指标在抗AMA-M2抗体和抗GP210抗体阴性组和阳性组中的表达差异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抗AMA-M2抗体、抗GP210抗体阴性组与阳性组的各种临床症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抗AMA-M2抗体阴性组患者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线粒体型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同工酶水平均高于抗AMA-M2抗体阳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BC患者在抗核抗体(ANA)滴度为1∶320~1∶160时所占比例较高,且抗ANA抗体高滴度(>1∶80)的比例为95.83%。抗AMA-M2抗体阴性组的抗nRNP/Sm抗体阳性率较抗AMA-M2抗体阳性组高(11.76%vs.0.00%)。抗GP210抗体阳性组患者血清清蛋白/球蛋白、视黄醇结合蛋白水平较抗GP210抗体阴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抗GP210抗体阳性组的球蛋白水平较抗GP210抗体阴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抗AMA-M2抗体阴性的PBC患者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线粒体型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同工酶水平均高于抗AMA-M2抗体阳性的PBC患者,抗GP210抗体阳性的PBC患者的血清清蛋白/球蛋白和视黄醇结合蛋白水平较抗GP210抗体阴性的PBC患者低,球蛋白水平较抗GP210抗体阴性的PBC患者高,表明抗AMA-M2抗体阴性及抗GP210抗体阳性的PBC患者肝脏受损比较严重。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PBC)患者外周血CD39^+CD73^+B细胞亚群在B细胞中所占比例的变化,及其与PBC的临床指标间的关系。方法:收集江苏苏州吴江区和常熟地区PBC患者60例,健康人对照者40例,以流式细胞术分析所有研究对象外周血CD39^+CD73^+B细胞在B细胞中的比例,多重微珠流式荧光法定量分析PBC患者抗线粒体抗体M2(AMA-M2)水平,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肝功能各项指标。统计分析CD39^+CD73^+B细胞比例的组间差异及其与自身抗体和肝脏酶指标之间的关系。结果:PBC患者CD39^+CD73^+B细胞的比例较对照组显著降低[55.6%(44.9%,60.5%)vs 73.0%(69.8%,74.9%),P<0.001]。PBC组CD39^+CD73^+B细胞比例与AMA-M2呈明显的负相关关系(r=-0.349,P=0.027)。抗糖蛋白210抗体(anti-GP210)阳性患者CD39^+CD73^+B细胞比例较anti-GP210阴性患者明显降低[44.6%(38.2%,49.9%)vs 58.7%(49.8%,63.8%),P<0.001],抗核蛋体100抗体(anti-SP100)阳性和阴性患者间CD39^+CD73^+B细胞比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58.6%(47.9%,62.7%)vs 51.6%(44.7%,60.4%),P=0.292]。结论:PBC患者外周血CD39^+CD73^+B细胞比例显著降低,且与特异性自身抗体存在显著相关性,提示该群B细胞在PBC发病过程中可能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原因不明反复自然流产(URSA)患者外周血TLR2、TLR4的表达及CD4+CD25+调节性T(Treg)细胞变化的关系。方法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及流式细胞术检测35例URSA患者、24例妊娠孕妇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中TLR2、TLR4mRNA及其蛋白质的表达;流式细胞术检测CD4+CD25+Treg细胞的比例,并分析表达TLR2、TLR4蛋白与CD4+CD25+Treg细胞的相关性。结果 URSA组PBMC中TLR2、TLR4 mRNA分别为0.52±0.04、3.26±1.37;表达TLR2、TLR4蛋白的PBMC比例分别为(32.36±4.18)%、(41.29±3.67)%;与妊娠对照组相比,URSA组外周血TLR4 mRNA及表达TLR4蛋白的PBMC比例差异显著(t分别为19.84和21.85,P均<0.05);URSA组CD4+CD25+Treg细胞的比例为(2.75±0.62)%,显著低于妊娠对照组的(5.17±0.6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8.40,P<0.01);URSA患者表达TLR4蛋白的PBMC与CD4+CD25+Treg细胞的比例降低呈显著相关(r=0.724,P<0.05)。结论 URSA患者外周血中低表达的CD4+CD25+Treg细胞、高表达的TLR4可能参与了URSA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目的 通过检测PBC患者血清自身免疫性肝病相关自身抗体,探讨这些抗体在PBC患者中的阳性状况及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IIF法检测247例肝病患者(173例PBC、37例AIH和37例LDC)血清AMA,采用ELISA检测血清自身免疫性肝病相关自身抗体(AMA-M2、抗GP210抗体、抗SP100抗体、抗SLA抗体、抗LC1抗体、抗LKM-1抗体).结果 AMA、AMA-M2、抗GP210抗体、抗SP100抗体、抗LC1抗体、抗SLA抗体和抗LKM-1抗体在173例PBC组的阳性率分别为92.5%(160/173)、86.7%(150/173)、35.8%(62/173)、24.3%(42/173)、0.6%(1/173)、O%(0/173)、0.6%(1/173),在37例AIH组的阳性率分别为18.9%(7/37)、5.4%(2/37)、8.1%(3/37)、13.5%(5/37)、0%(0/37)、5.4%(2/37)、2.7%(1/37),在37例LDC组的阳性率分别为5.4%(2/37)、2.7%(1/37)、5.4%(2/37)、10.8%(4/37)、0%(0/37)、0%(0/37)、0%(0/37).AMA、AMA-M2和抗GP210抗体在PBC患者的阳性率显著高于AIH患者x~2值分别为101.3,100.8和11.0,P均<0.01).而抗SLA抗体在AIH患者阳性率高于PBC患者(x~2=9.4,P<0.01).抗GP210抗体阳性PBC患者ALT、TBIL、DBIL、0GT和ALP水平显著高于阴性患者(U值分别为1212.0、1199.0、1218.0、1074.0、1030.0,P均<0.01).AMA阳性PBC患者IgM水平显著高于阴性患者(U=94.0,P<0.05).结论 抗LC1抗体、抗SIA抗体和抗LkM-1抗体在PBC和AIH中阳性率较低,筛查这3种抗体的临床意义可能不大.抗GP210抗体与PBC患者的肝功能损伤有关,AMA与PBC患者的免疫功能相关,临床筛查抗GP210抗体和AMA对PBC诊断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HCV抗原阳性抗体阴性的早期感染者体内的CD4+CD25+Foxp3+调节性T淋巴细胞水平及其与疾病进展相关性,观察CD4+CD25+Foxp3+调节性T淋巴细胞在HCV早期感染的作用。方法20例HCV抗原阳性抗体阴性的早期感染的病例,22例抗原阴性与抗体阳性HCV感染病例及25例抗原阳性与抗体阳性慢性HCV感染病例和21例健康人作对照组。应用流式细胞技术检测比较各组外周血中的有核细胞中的CD4+CD25+Foxp3+调节性T淋巴细胞;并同时检测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和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分析与其的相关性。结果HCV感染病例的外周血中CD4+CD25+Foxp3+调节性T淋巴细胞表达率(百分率)较健康对照组高(t值分别为2.231,3.764;P均<0.05);抗原阳性抗体阴性组与抗原阳性抗体阳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180,P=0.035);抗原阴性抗体阳性组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437,P=0.665);抗原阳性抗体阴性组CD4+CD25+Foxp3+调节性T淋巴细胞表达率与肝脏炎症指标的ALT和AST有相关性(rALT=0.571,rAST=0.521,P<0.05)。结论CD4+CD25+Foxp3+调节性T淋巴细胞水平及其与疾病进展有重要相关性,可能是早期感染HCV并加速其慢性化的其中重要影响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6.
邵慧  吕坤 《检验医学与临床》2011,8(22):2763-2764
目的探讨Th17细胞在强直性脊柱炎(AS)患者外周血中的水平及意义。方法取20例AS患者(分AS病情稳定组及活动组各10例)和健康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免疫磁珠分选CD4+T细胞,用或不用非特异性刺激剂(anti-CD3、anti-CD28),然后加佛被酯/离子霉素,经固定/透膜处理进行细胞内染色,流式细胞术检测CD4+T细胞内白细胞介素-17(IL-17)、γ-干扰素(IFN-γ)、及IL-6水平。结果免疫磁珠分选CD4+T细胞纯度达90%以上。AS病情活动组IL-17表达水平较病情稳定组和健康对照组显著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用anti-CD3、anti-CD28刺激后,CD4+T细胞IL-17胞内表达水平较无刺激有一定的增加。AS患者CD4+T细胞IFN-γ胞内表达水平呈现与IL-17表达相似的特点。结论 AS患者外周血CD4+T细胞胞内IL-17和IFN-γ呈高表达,提示分泌IL-17的Th17细胞和分泌IFN-γ的Th1细胞共同参与了AS发病过程。  相似文献   

7.
姜慧英  刘妍 《中国实验诊断学》2010,14(11):1796-1798
目的探讨抗gp210抗体与核膜型抗核抗体对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BC)患者的诊断意义。方法选取PBC患者100例,60例自身免疫性肝炎(AIH)患者、50例慢性乙型肝炎(HBV)患者和50例慢性丙型肝炎(HCV)患者作为疾病对照组,50例献血员(BD)作为正常对照组。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自身抗体,免疫印记法检测抗gp210抗体。结果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结果 ,抗核抗体(ANA)阳性60例,抗线粒体抗体(AMA)阳性100例,抗平滑肌抗体(SMA)阳性3例。免疫印记法检测PBC患者抗gp210阳性33例(阳性率33%),AIH患者抗gp210阳性8例(阳性率13%),HBV、HCV、BD组均阴性。PBC患者gp210阳性组与阴性组ANA滴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gp210阳性组90.9%表现核膜型,其次表现核点型,而gp210阴性组19.4%表现核点型,其次为着丝点型及核膜型等。PBC患者抗gp210阳性患者与阴性患者ALT、AST、Tbil、GGT、ALPI、gGI、gAI、gM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gp210阳性患者肝硬化发生率(28/33例,84.8%)明显高于阴性患者(33/67例,49.3%)(P0.01)。结论抗gp210抗体阳性同时ANA为核膜型有助于PBC患者的诊断,并且抗gp210抗体可以作为预后指标。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肺结核患者外周血CD4~+T细胞的表达对不同方法检测结果的影响。方法 210例患者分别进行结核感染T细胞γ-干扰素释放试验、痰涂片找抗酸杆菌检测、结核分枝杆菌DNA检测、痰培养结核分枝杆菌、外周血CD4~+T细胞绝对数检测。结果患者外周血CD4~+T细胞的表达对不同方法的检测结果有显著影响,其中TB-DNA阴性组及痰培养阴性组的患者外周血CD4~+T细胞的表达水平均高于TB-DNA阳性组及痰培养阳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机体免疫状态影响不同检测方法的检测方法,因此,根据患者免疫功能状态选择合适的检测方法,对不同检测结果的分析要结合患者的免疫状况,以免影响临床诊疗。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PBC)患者疾病过程中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CD4~+ T细胞及调节性T细胞(Treg)改变。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分析36例PBC患者(PBC组)及15例健康对照者(健康对照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CD4~+ T细胞及CD4~+ CD25~+FoxP3~+Treg水平及不同疗效及临床分期PBC患者治疗前后Treg水平变化。结果 PBC组外周血中CD4~+ CD25~+FoxP3~+Treg水平[(3.61±1.82)%]比健康对照组[(9.80±4.70)%]水平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分析PBC患者治疗前Treg水平及实验室指标相关性,可见PBC患者Treg水平与碱性磷酸酶(r=0.257,P=0.03)、IgM(r=0.241,P=0.045)等生化指标呈正相关;CD4~+ T细胞与年龄呈负相关(r=-0.252,P=0.033)。Treg水平在不同疗效PBC患者组内及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阶段的PBC患者比较仅在第2阶段可见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3)。结论 PBC患者疾病早期体内Treg水平显著高于其他分期,熊去氧胆酸治疗不影响患者体内Treg水平。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血必净注射液辅助治疗重症腹腔感染时对T淋巴细胞数量和Toll样受体(TLR)的作用。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4年12月重症腹腔感染患者7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9例),两组患者均接受常规基础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静脉滴注血必净注射液,50 m L/次,2次/d,连用2周。治疗前及治疗2周时抽取患者静脉血采用流式细胞术测定T淋巴细胞水平,分离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并采用荧光实时PCR测定TLR2和TLR4表达水平,记录两组患者入院时及治疗2周时的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分(APACHEⅡ评分)和胃肠功能评分。结果治疗2周时,观察组患者外周血CD3~+、CD4~+和CD4~+/CD8~+水平均较对照组患者显著升高(P0.01),而CD8~+水平较对照组患者显著降低(P0.01);观察组患者外周血PBMC TLR2和TLR4 mRNA水平均较对照组患者显著降低(P0.01);观察组患者APACHEⅡ评分和胃肠功能评分均较对照组患者显著降低(P0.01)。结论血必净注射液辅助治疗重症腹腔感染时可改善患者的T淋巴细胞数量及降低外周血PBMC上TLR的表达。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各淋巴细胞亚群的绝对值的变化,以评估乙型肝炎患者机体的免疫水平。方法选取2012年6月至2014年8月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就诊的109例乙型肝炎肝患者作为乙型肝炎组,另选取20例同期体检健康者作为健康对照组。采集所有研究对象的促凝和肝素抗凝外周血,临床检测乙型肝炎病毒(HBV)抗原抗体免疫指标,采用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HBV-DNA载量,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其外周血各淋巴细胞亚群的百分比与绝对值。并根据乙型肝炎e抗原(HBeAg)表达水平及HBVDNA载量将患者分为HBeAg阳性组与阴性组,以及HBV-DNA阳性组与阴性组,比较外周血各淋巴细胞亚群绝对值。结果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CD3+T细胞、CD4+T辅助细胞(CD4+Th细胞)、CD8+杀伤性T细胞(CD8+Tc细胞)、CD19+B细胞绝对数均低于健康对照组(P0.05),组间CD3-CD16+CD56+自然杀伤性细胞(NK细胞)绝对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BeAg阴性患者外周血CD3+T、CD4+Th、CD8+Tc及CD19+B细胞绝对值均低于HBeAg阳性患者(P0.05),但CD3-CD16+CD56+NK细胞绝对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BV-DNA阳性患者CD4+Th细胞绝对值低于HBV-DNA阴性患者(P0.01),其余各淋巴细胞亚群的绝对值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绝对数量的变化可提示其免疫功能的紊乱。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究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IM)患儿外周血单核细胞TLR2、TLR9及CD19~+、CD23~+表达水平及意义。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该院儿科初治的IM患儿4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IM治疗过程分期分为急性期组、恢复期组,同时选取同期体检健康40例儿童作为对照组,对所有参与该研究儿童外周血单核细胞的TLR2mRNA、TLR9mRNA的表达水平,以及外周淋巴B细胞CD19~+和CD19~+CD23~+的阳性表达率进行测定。对比分析各组以上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急性期组CD19~+和CD19~+CD23~+阳性表达率显著低于恢复期组和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恢复期组CD19~+和CD19~+CD23~+阳性表达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急性期组TLR2mRNA和TLR9mRNA表达水平显著高于恢复期组和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恢复期组TLR2mRNA和TLR9mRNA表达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IM患儿的外周血单核细胞TLR2、TLR9及CD19~+、CD23~+在不同时期的阳性表达率存在差异,这些指标可能参与了IM发病全过程。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非小细胞肺癌术后免疫功能与血清铁蛋白(SF)、癌胚抗原(CEA)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纳入2016年1月至2018年1月收治的90例经手术治疗的非小细胞肺癌为对象。统计患者一般资料、病理学资料,于术后3~4周抽取患者清晨空腹外周静脉血5 ml,采用电化学发光免疫法检测SF、CEA。参照各试剂盒,明确SF与CEA阳性界值,分为四组,即SF阳性组(SF≥336.2 ng/ml,31例)、SF阴性组(SF336.2 ng/ml,59例)、CEA阳性组(CEA≥5.0ng/ml,42例)、CEA阴性组(CEA5.0 ng/ml,48例)。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SF阳性组与阴性组、CEA阳性组与阴性组的B细胞、NK细胞、T细胞亚群,并分析SF与CEA的相关性及各自与免疫功能指标的相关性。结果 SF阴性组CEA、B细胞水平与SF阳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SF水平及CD3~+、CD8~+百分比显著低于SF阳性组(P0.05),NK细胞、CD4~+百分比及CD4~+/CD8~+显著高于SF阳性组(P0.05)。CEA阴性组B细胞、CD3~+百分比与CEA阳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EA、SF水平及CD8~+百分比显著低于CEA阳性组(P0.05),NK细胞、CD4~+百分比及CD4~+/CD8~+显著高于CEA阳性组(P0.05)。90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中,术后CEA水平与NK细胞、T细胞亚群(CD4~+、CD8~+百分比及CD4~+/CD8~+)具有相关性(P0.05),术后SF水平与NK细胞、T细胞亚群(CD3~+、CD4~+、CD8~+百分比及CD4~+/CD8~+)具有相关性(P0.05)。结论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术后出现免疫状态失衡与SF、CEA水平有关,临床上应引起足够重视。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primary biliary cholangitis,PBC)患者腺苷代谢通路相关分子的变化及其与PBC炎性损伤的关系。方法连续选择2016年10月-2017年10月在太仓市第一人民医院和常熟市第二人民医院就诊的PBC患者49例和体检健康者36例。流式细胞术分析外周血腺苷代谢通路关键分子CD39和CD73在CD4+T细胞和Foxp3+调节性T细胞(Treg)中的表达情况,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UHPLC-Q-TOF/MS)分析患者血清三磷酸腺苷(ATP)水平。分析以上指标的统计学差异及其与肝脏炎性损伤指标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γ-谷氨酰基转移酶(GGT)、碱性磷酸酶(ALP)和Mayo评分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PBC组CD4+CD39+T细胞占CD4+T细胞比例[(5.28±1.92)%]较对照组[(11.01±3.19)%]显著降低(t=10.25,P0.01),CD4+CD25+Foxp3+CD39+T细胞(CD39+Treg)在Foxp3+Treg中所占比例[(23.75±9.48)%]同样显著低于对照组[(54.68±5.1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3.79,P0.01)。PBC组和对照组CD4+CD73+T细胞在CD4+T细胞中的占比和CD4+CD25+Foxp3+CD73+T细胞在Foxp3+Treg中的占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2.235和1.083,P0.05)。PBC组血清ATP水平[(200.28±79.41)μg/L]明显高于对照组[(89.20±33.76)μ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367,P0.01)。PBC组CD39+Treg占Treg比例与ATP、GGT和Mayo评分水平呈负相关关系(r值分别为-0.413、-0.378和-0.382,P值分别为0.003、0.007和0.007)。结论 CD39+Treg在PBC患者中比例显著降低,可能通过降低ATP的分解导致炎性损伤加剧。CD73+Treg在PBC患者中未见明显变化。  相似文献   

15.
目的比较分析妊娠糖尿病(GDM)患者及健康孕妇外周血中γδ T细胞的组成变化,为探讨γδ T细胞在GDM发病中的作用和意义提供线索。方法采用Ficoll-Hypaque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GDM患者(病例组)及健康孕妇(对照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加入荧光标记鼠抗人T细胞抗原抗体(TCR)γδ单克隆抗体(McAb)及鼠抗人CD3 McAb双染,流式细胞术分析γδ T细胞所占比例。结果病例组PBMC中γδ T细胞的比例为(6.89±3.22)%,占CD3+T细胞的(10.87±4.91)%,对照组为(4.26±1.64)%,占CD3+T细胞的(8.21±0.35)%,病例组显著高于对照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初诊组GDM患者外周血PBMC中γδ T细胞的比例为(8.79±2.33)%,占CD3+T淋巴细胞的(12.27±5.45)%,显著高于对照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GDM患者γδ T细胞在外周血PBMC及CD3+T细胞中的比例增高,提示疾病发生影响和改变了T细胞亚群的分布。  相似文献   

16.
目的 重组表达人核包膜蛋白自身抗原gp210融合蛋白,以用于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BC)的临床诊断和病情监测。方法 针对基因库中人gp210的cDNA序列设计引物,从正常人的淋巴细胞中提取RNA,通过反转录PCR方法扩增得到相应的基因片段,经测定序列验证后插入表达载体PET28a(+),构建重组表达载体PET28a(+)-gp210,转化大肠杆菌BL21(DE3)后诱导表达蛋白质,并经SDS-PAGE、Western-blot鉴定重组表达的gp210融合蛋白,进一步经Ni2+亲合层析柱纯化。应用重组gp210融合蛋白建立间接ELISA,检测PBC患者血清中的抗gp210抗体。结果 经核苷酸序列测定和酶切鉴定结果表明,成功地构建了PET28a(+)-gp210重组质粒。经SDS-PAGE、Western-blot鉴定,获得了具有免疫原性的重组gp210融合蛋白。经ELISA检测,PBC患者中抗gp210抗体的阳性率为40.5%,与疾病对照组及正常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PBC患者临床资料分析表明,抗gp210阳性患者中IgM浓度显著高于抗gp210阴性患者;经UDCA治疗后,28位PBC患者中,3例抗gp210抗体由阳性转为阴性,9例抗gp210抗体持续阳性,1例抗gp210抗体由阴性转为阳性,16例抗gp210抗体持续阴性;其他临床症状与抗gp210抗体无显著相关。结论 应用重组gp210融合蛋白建立ELISA检测自身抗体,对PBC诊断具有较好的特异性,为PBC的临床诊断和病情监测提供了有力依据。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临床不同疾病程度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和正常对照者外周血辅助性T细胞17(Th17)的比例和其效应分子白细胞介素17(IL-17)水平的变化与疾病严重程度、乙型肝炎病毒(HBV)DNA载量、肝脏损伤标志物等的关系,以进一步证实Th17细胞在CHB患者疾病进程中的作用。方法应用流式细胞术、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PCR)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等检测93例CHB患者(其中轻度21例、中度37例、重度35例)和28名正常对照者外周血Th17细胞比例、血清IL-17水平,纯化CD4+T细胞经功能性抗CD3、抗CD28抗体刺激后IL-17和维甲酸相关孤儿核受体C(RORC)mRNA表达水平,纯化CD4+T细胞刺激后培养液中IL-17水平。比较和分析上述检测数据在各组间的统计学差异及与HBV DNA载量、肝脏损伤标志物等的关系。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CHB组外周血Th17细胞比例明显升高,且随着疾病的加重,Th17细胞的比例也随之上升。CHB重度组Th17细胞比例、IL-17和RORC mRNA表达水平显著高于中度组、轻度组和正常对照组(P0.05),各组间血清IL-17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HB组纯化CD4+T细胞刺激后培养液中IL-17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CHB重度组培养液IL-17水平明显高于中度组和轻度组(P0.05)。CHB组外周血Th17细胞比例与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水平呈明显正相关(P0.01),而与血清HBV DNA载量无相关性。结论 CHB患者体内增高的Th17细胞可能是造成肝脏炎症、肝细胞损伤的主要原因之一,并与CHB的重症化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丙型肝炎病毒(HCV)早期感染者(抗原阳性、抗体阴性)的HCV病毒载量与CD4+CD25+叉头/翅膀状螺旋转录因子(Foxp3+)调节性T淋巴细胞水平的相关性,分析CD4+CD25+Foxp3+调节性T淋巴细胞在HCV感染中的作用。方法应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FQ RT-PCR)技术检测22例HCV核心抗原阳性、抗体阴性(即HCV Ag阳性、抗-HCV阴性)的早期感染病例、26例核心抗原阳性、抗体阳性(即HCV Ag阳性、抗-HCV阳性)的慢性HCV感染病例,24例核心抗原阴性、抗体阳性(即HCV Ag阴性、抗-HCV阳性)的既往HCV感染病例及22例健康对照组HCV RNA病毒载量;并用流式细胞技术检测各组外周血有核细胞中的CD4+CD25+Foxp3+调节性T淋巴细胞水平。结果 HCV Ag阳性、抗-HCV阴性组,HCV Ag阳性、抗-HCV阳性组,HCV Ag阴性、抗-HCV阳性组及健康对照组CD4+CD25+Foxp3+调节性T淋巴细胞逐级下降,其中抗原阳性、抗体阴性组[(4.86±2.14)%]高于其他组[分别为(3.74±1.67)%、(2.74±1.27)%、(2.56±1.1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2.023、4.125、4.402,P0.05);HCV Ag阳性、抗-HCV阴性组CD4+CD25+Foxp3+调节性T淋巴细胞与HCV RNA病毒载量的对数(copy/mL,Ig)呈正相关(r=0.535,P0.05)。结论 HCV早期感染者CD4+CD25+Foxp3+调节性T淋巴细胞水平与高病毒调定点相关,CD4+CD25+Foxp3+调节性T淋巴细胞水平可能是加速HCV早期感染的影响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rimary biliary cirrhosis,PBC)患者抗着丝点抗体(anticentromere antibody,ACA)与临床表现间的关系.方法:156例PBC患者,分为ACA阳性组46例,ACA阴性组110例,比较2组临床表现,肝功能及免疫学指标.结果:ACA阳性组患者乏力、黄疸发生率低于ACA阴性组(P<0.05).2组肝功能各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CA阳性组IgM水平和CD4+水平较ACA阴性组高(P<0.05).结论:ACA阳性PBC患者临床表现隐匿,易漏诊.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肺癌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和双阴性T淋巴细胞(double-negative Tcell,DNT)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收集我院2013年7月至2014年7月收治的120例肺癌患者作为肺癌组,选择同期健康体检者80例作为对照组。采用FC500流式细胞仪检测受检者的外周血CD3+、CD4+、CD8+T淋巴细胞和DNT细胞的表达水平,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肺癌患者的CD3+、CD4+、CD4+/CD8+T淋巴细胞数量均显著低于对照组,而CD8+T淋巴细胞数量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肺癌患者DNT细胞数量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肺癌患者DNT细胞及T淋巴细胞亚群数量明显改变,提示肺癌患者存在免疫功能紊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