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胆总管切开取石治疗胆囊结石并胆总管结石的临床护理。方法回顾分析2002年1月至2007年6月期间40例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应用腹腔镜胆囊切除并胆总管切开取石术治疗前后的护理方法和经验。结果40例患者均在全麻下采用腹脏镜胆囊切除术、胆总管切开取石术,无中转开腹病例。15例患者术后未放置T管,其中2例发生术后胆漏,保守治疗后痊愈;25例患者放置T管,2例术后残余结石经胆道镜取出,拔除了管时间术后4~6周。结论腹腔镜胆囊切除、胆总管切开取石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安全、有效,围手术期的梢心护理对增强患者对手术成功的信心、以及术后快速痊愈有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现代医院》2019,(5):738-740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总管切开联合输尿管硬镜取石T管引流术与传统切开取石术治疗胆总管结石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1月1日—2018年10月31日收治的90例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同的术式分为对照组(传统切开取石术) 46例和观察组(腹腔镜胆总管切开联合输尿管硬镜取石T管引流术) 44例,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情况、术后恢复情况及术后切口感染、胆道出血、胆漏及胆道狭窄等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较对照组均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时间、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显著性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术后切口感染、胆道出血、胆漏及胆道狭窄等并发症发生率显著性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应用腹腔镜胆总管切开联合输尿管硬镜取石T管引流术治疗胆总管结石,能明显降低手术创伤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加速术后康复。  相似文献   

3.
[目的]评价腹腔镜联合胆道镜胆管结石切开取石术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77例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治疗方法和结果,23例行腹腔镜联合胆道镜胆管结石切开取石术,54例行开腹胆囊切除、胆总管切开取石、T管引流术.[结果]腹腔镜联合胆道镜胆管切开取石术组的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时间、住院时间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均少于对照组,手术时间长于对照组,住院费用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腹腔镜联合胆道镜胆管结石切开取石术是一种安全、有效、可行的微创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分析腹腔镜胆总管切开取石术治疗细径胆总管结石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6.08-2018.08收治的58例细径胆总管结石患者进行治疗,按照随机方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进行开腹胆总管切开取石术与腹腔镜胆总管切开取石术,对比其疗效。结果:相比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以及胃肠功能恢复时间显著较优,差异性显著,P0.05。结论:细径胆总管结石患者采用腹腔镜胆总管切开取石术治疗疗效较佳。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腹腔镜下胆总管切开取石术对胆总管结石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6月~2016年5月收治的120例胆总管结石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0例。对照组行开腹胆总管切开取石术,观察组行腹腔镜下胆总管切开取石术。对比两组手术情况、恢复时间、术后疼痛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量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肛门排气时间及住院时间均较对照组短(P<0.05);观察组术后疼痛得分及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腹腔镜下胆总管切开取石术能有效的缩短手术时间,并减轻对患者的创伤和降低并发症,从而缩短恢复时间。  相似文献   

6.
王平  仲发银 《智慧健康》2021,(1):85-86,89
目的 比较分析胆总管结石应用腹腔镜胆总管切开取石一期缝合与留置T管的效果.方法 2017年1月至2020年4月,本院一共收治胆总管结石患者20例,根据不同的治疗方式将患者分为两组,观察组腹腔镜胆总管切开取石一期缝合,对照组腹腔镜胆总管切开取石后留置T管引流,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的术后排气时间、恢复进食时间、腹...  相似文献   

7.
胆总管结石是胆道疾病中较常见的疾病,胆总管结石经腹腔镜胆总管切开取石成功率高,但并发症相对较高,主要是术后与T字管的留置有关[1],而且近年来,为防止瘘道不形成或形成不完全而导致拔除T管后出现胆漏,T管的留置时间明显延长。本研究尝试性地对3例病人胆总管结石经腹腔镜胆总管切开取石术后,  相似文献   

8.
腹腔镜联合胆道镜行胆总管切开取石术18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腹腔镜联合胆道镜行胆总管切开取石术的技巧和I艋床经验及教训。方法回顾总结2008年1月至2009年10月经腹腔镜联合胆道镜胆总管切开取石术的的临床资料。结果18例手术均获成功,手术时间100~240min,出血量50~100ml,未中转进腹,18例均行T管引流;术中、术后无胆漏等并发症发生。结论腹腔镜联合胆道镜胆总管探查取石术具有创伤小、恢复快、住院时间短的优点,治疗胆总管结石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9.
目的总结老年患者腹腔镜胆总管切开取石T管引流术的临床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56例胆囊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在腹腔镜下行胆囊切除及胆总管切开取石术的术式及病例资料特点。结果52例在腹腔镜联合胆道镜下成功行胆囊切除及胆总管切开取石T管置入术,无死亡病例。结论腹腔镜联合胆道镜行胆囊切除、胆总管切开探查取石、T管引流术具有安全可靠、损伤小、康复快、住院时间短等优点,是治疗胆囊结石、胆总管结石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总管切开取石术序贯EST治疗胆总管结石的护理。方法:选取在我院诊治的胆总管结石患者61例,按照随机方式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EST治疗,观察组采用腹腔镜胆总管切开取石术(LCBDE)再行EST(内镜乳头括约肌切开)进行治疗;其中开腹组29例,腹腔镜组为32例,并对本批患者行术前护理、术后护理及出院指导等护理工作。结果:两组患者在进食时间、护理满意度及恢复时间等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胆总管结石,采用腹腔镜胆总管切开取石术序贯EST治疗,不仅安全性高且创伤较小;通过相应护理人员的细致护理工作,对相关护理工作质量和效率的强化,患者基本临床症状恢复良好。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肝叶切除联合胆道镜治疗肝内胆管结石的疗效.[方法]2005年12月~2009年12月,我科收治的确诊为肝内胆管结石患者112例,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57例,应用肝叶部分切除术+胆总管切开取石术+"T"管引流术并结合胆道镜辅助取石术治疗;对照组55例,采用胆总管切开取石+"T"管引流术并结合术中、术后胆道镜取石术进行治疗.[结果]术后2周,观察组、对照纽的残石率分别为15.8%(9/57)、34.5%(19/55),2个月后.应用胆道镜经"T"管窦道取石术,最终残石率分别降至3.5%(2/57)、23.6%(13/55);两组术后2周、2个月的残石率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末后并发症如切口、膈下感染、胸腔积液及肺部感染等的发生率方面,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观察组预后优良率显著高于对照组,达92.5%(P<0.01).[结论]采用肝部分切除+胆总管切开取石+术中、术后胆道镜经"T"管窦道取石术治疗肝内的胆管结石,治疗效果优于单纯胆总管切开取石+胆道镜经"T"管窦道取石术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2.
于娇 《医疗装备》2021,(6):41-42
目的探究胆总管一期缝合和T管引流在行腹腔镜下胆总管切开取石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9年1—12月海城市中心医院收治的82例胆总管结石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41例。患者均行腹腔镜下胆总管切开取石术,术后经胆道镜证实无残余结石存在,试验组行胆总管一期缝合,对照组行T管引流,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管拔出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术后排气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生命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胆总管切开取石术后行胆总管一期缝合可有效促进患者恢复,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生命质量。  相似文献   

13.
田兴荣 《现代养生》2014,(16):121-121
目的:对腹腔镜与胆道镜联合行胆总管切开取石术的临床疗效进行分析。方法:选取我院近年来接受治疗的胆总管结石患者47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22例采用开腹手术,观察组25例采用腹腔镜与胆道镜联合行胆总管切开取石术,对治疗效果进行分析。结果:观察组手术用时、肠道恢复时间、出院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显著少于对照组,V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结论:在胆总管结石治疗中,两镜联合行胆总管切开取石术疗效显著,不会给患者造成较大创伤,且术后疼痛程度低,有利于患者术后快速康复,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总管探查取石术的临床疗效及方法技巧.方法:收集并分析我院近3年腹腔镜胆总管探查治疗的46例结石性胆囊炎并胆总管结石病例资料.结果:经胆囊管探查胆总管5例,直接切开胆总管探查41例.术后3例发生胆漏,无胆管残余结石发生.结论:腹腔镜胆道探查术治疗结石性胆囊炎合并胆总管结石是安全可行的,并有一定的方法技巧.  相似文献   

15.
熊海 《现代保健》2011,(27):37-38
目的对比分析腹腔镜胆总管切开探查取石术后一期缝合胆总管与置“T”管引流的疗效。方法回顾分析笔者所在医院63例胆总管结石患者行腹腔镜胆总管切开探查取石术的临床资料,其中一期缝合32例,T管引流31例。比较两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肛门排气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及手术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手术时间、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一期缝合组的术后住院时间、术后恢复工作时间均短于“T”管引流组,住院费用低于引流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严格掌握一期缝合适应证的条件下,腹腔镜胆总管切开探查后一期缝合较“T”管引流疗效更好。  相似文献   

16.
目的对比分析胆总管结石经腹腔镜胆总管探查(LCBDE)与开腹胆总管切开取石术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分析该院2009年1月—2011年12月收治的62例胆总管结石病例.62例病例随机分为两组(LCBDE组和开腹组),分别行LCBDE和开腹胆总管切开取石术组,观察两组病例术中出血、术后恢复及并发症情况.结果 LCBDE组患者在术中出血量、平均住院时间上等与开腹组比较有明显优势,并发症与开腹组无明显差异.结论 LCBDE治疗胆总管结石,疗效肯定,患者痛苦少,术后恢复快,是值得推广的理想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分析腹腔镜胆道探查取石术的可行性,为患者的治疗提供科学支持和理论指导。方法:选取的研究以象为本院在2016年1月~2017年1月接受胆道探查取石术的患者90例,对90例胆道探查取石术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于手术的适应症以及手术方式进行总结。结果:成功施行术后,有2例患者发生胆瘘,对此类患者采用原有腹腔引流的措施后痊愈,腹腔引流时间为11~16d不等;有2例患者发生胆总管残留结石,1例胆总管残留结石经采用T型管用胆道镜将残留结石取出,1例胆总管残留结石因为没有放置T型管,其采用ERCP将结石取出。结论:在临床上,腹腔镜胆道探查取石术不仅具有安全可靠以及美观的优点,且具有微创以及使患者的住院时间明显缩短,临床上此方式可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胆囊切除术合并胆总管探查取石的微创治疗方法。方法:胆囊切除明确或高度怀疑合并胆总管结石时,免切开胆总管,经胆囊管胆道造影后,扩张胆囊管、经胆囊管取石钳胆总管取石或纤维胆道镜胆总管探查取石。结果:96例患者22例直接取石成功;62例纤维胆道镜探查取石成功,其中取石38例,发现胆道肿瘤4例、探查阴性20例;12例未能插入胆道镜改胆总管切开。本组术后无胆总管结石残留、无严重手术并发症、未置T型管。结论:本术式手术创伤小,术后恢复快,安全性高,费用低,既防止了胆总管结石残留,又避免了不必要的胆总管切开探查和术后置T型管引流,保留oddi括约肌功能。符合微创要求,值得基层医院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标准化手术室护理在腹腔镜与纤维胆道镜胆总管切开取石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于医院行腹腔镜与纤维胆道镜胆总管切开取石术的75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38例)开展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37例)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标准化手术室护理,比较两组临床时间指标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肠胃功能恢复时间、首次下床活动时间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2.70%)低于对照组(21.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标准化手术室护理在腹腔镜与纤维胆道镜胆总管切开取石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较为突出。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经扩张胆囊管电子胆道镜取出胆总管内结石后不放置“T”型管的可行性及临床适应证。方法选择30例经胆囊管探查胆总管取石后不放置“T”型管并与传统的放置“T”型管方法进行比较。结果不放置“T”型管组的患者术后住院时间平均为8d,放“T”型管者为14d,不放置“T”型管患者避免了“T”型管引起的诸多并发症。结论术中经胆囊管入路胆道镜检查与传统的经胆总管前壁切开入路相比,具有创伤小、安全、不损伤胆总管、免除患者术后带T管等优点。适用于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小结石或胆道扩张可疑结石的患者,是比较理想的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