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对中医病理学证病概念的认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小野 《中医杂志》1997,38(11):688-690
1 《内经》辨证形式示范作用的渐进性把证、病作为两种并列病理概念的观点者认为,在中医病理学史上证与病的体系是各自发展的,主要体现在证、病有各自的发展时期。《内经》辨证形式对后世的示范作用在不同历史时期有“全”或“无”的特征,相关于证候学说历史发展的断续性。笔者认为,《内经》辨证形式对后世的示范作用在不同历史时期是渐进的,相关于证候学说历史发展的连续性。其实质在于辨证形式的逐渐实践化及其机  相似文献   

2.
中医内科病名的分化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了逐步实行中医诊断规范,以内科疾病为突破口,将实际属于主症性,病类性的“病名”,进行了具有分化,扩充,由原来常用的70个左右名称,扩展为300多个病(含部分症)名。  相似文献   

3.
本文对中医“五版”教材从整体上考察了其病,证规范性。认为病名较证名的规范程度为高,辨证中辨病性较辨病位更被重视,温病的几个主要病名实际是病类概念;外科,伤科重外症及外治,不太强调辨证论治。列举了病、证、症概念混淆,病种分合失当及重、漏,病名不准及西化,外科疾病归类不规则,辨证含义歧化,证名之病位、病性不确切等问题,并提出了改进而使之规范的意见。  相似文献   

4.
中医的病 症 证与亚健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辨证论治是中医学理论的核心,而病、症、证三者之间的联系与区别又贯穿其中,正确认识病、证、症是准确辨证的关键。病,是人体在病因的作用下,由于某一部分阴阳失调产生的特殊本质变化,构成不同的病机及有规律的演变过程,具体表现出若干固定的症状和相应的证候。证、症两字的含义有互通之处,在医学上都是指疾病的征象、特征、证据、验证,故在医学中常混淆使用,然而,在近代中医学中已逐渐界定证、症的各自含义。  相似文献   

5.
肩周炎中医病、证、症名规范化商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肩周炎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是困扰人们生产、生活及工作而尚无特效治疗方法的骨伤科疾病。在我国,很多医生甚至患者都对肩周炎这一名称耳熟能详,不明原因的肩痛和活动障碍常被归结为肩周炎。但就肩周炎这一病名来讲,其实是一个极其模糊的概念,它对所指疾病的外延几乎没有做出限定。因此便导致了临床上肩周炎的治疗方法虽多,但针对性不强,应用较乱,疗效难以比较。  相似文献   

6.
李超贤 《四川中医》2011,(10):25-27
本文首先从多方面阐释了症、证和病的概念,接着从症是认识证、病的基础,症、证是病的组成内容;同病异证、同证异病谈论内在辨证关系以及区别和联系,最后揭示了症、证和病的临床意义。对以后的教学、科研和临床工作起到一定帮助作用。  相似文献   

7.
<正> 中医学认为,人的生命存在是由于机体内阴阳保持动态平衡的结果,疾病的发生是机体阴阳失去平衡所致。所以治疗上应是调整阴阳,以平为期为目的。临床上如何达到这一目的呢?在思路上,主要从下述几方面来考虑。  相似文献   

8.
疾病是在一定病因作用下机体自身调节紊乱而发生的异常生命活动过程,并引发一系列功能、结构的变化,表现为症状、体征和行为的异常.证体现了疾病的主要矛盾,主证作为疾病的主要矛盾而存在,兼证则是与主证相伴而生的疾病的次要矛盾,变证则是主证在失治误治后,出现的病理转归.所以在中医内科教学中只有把握好三者的相互关系,把三者紧密的结合起来,才能执简驭繁、驾驭病情.  相似文献   

9.
中医病、症状、证概念辨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辨证论治"是中医学理论精华,是中医诊断治疗的根本原则,然而病、症状与证的内涵究竟是什么?理解和认识的分歧,至今尚未统一,为此笔者根据临床实践体会,略抒管见.  相似文献   

10.
乳腺增生病中医证型之主证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按照国家乳腺增生病中医证型制订原则,通过计算机检索,结合多年诊治临床经验,归纳、总结出辨证分型中各型临床主证。以规范乳腺增生病中医证型之主证,指导临床辨证及随证取穴。  相似文献   

11.
病、证、症之管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尊如  曹占地 《中医杂志》2005,46(4):316-316
近年来中医学界学术争鸣最为激烈的焦点问题莫过于病、证、症三字含义的争论了.许多文章读来虽颇受启发,但有些观点却仍然不敢苟同.  相似文献   

12.
严冬 《江苏中医药》2015,47(9):72-74
中医内科学是中医学学科的主干课程,教学的关键要让学生掌握辨证论治,而如何审证求机是教学核心。为了更好地厘清病机,笔者总结了一些规律:总体把握病机由基本病机、系统病机、疾病病机、证机概要、症状病机五个层次组成;疾病病机由病变部位、病理性质、病理因素、疾病基本病机、病理演变五个部分组成;病位一般包含五行相关、功能相关、脏腑表里相关三个相互关系;病理因素具有特异性、兼夹性、转化性、损伤性四大特性;病性的判断一般以八纲属性进行分类,以标本缓急判断病情的轻重;病机归纳包含病位、病理因素、病理性质、功能失常四个要点。此外,病理演变和转归有正盛邪退,疾病向愈;正虚邪恋,病情迁延;阴竭阳亡,病人死亡三个方向。通过对病机的正确认识,可提高对中医内科学理论知识的理解能力,进而提升中医临床诊疗水平。  相似文献   

13.
目前对黄疸的临床诊疗研究主要存在两种观点,即黄疸为"病"说和黄疸为"症"说。黄疸为"病"说,溯自元.罗天益黄疸辨阴黄与阳黄说,其将黄疸视为一病,直接辨证论治。黄疸为"症"说,源于东汉·张仲景《伤寒杂病论》诊断体系,历代更迭,汲取医学成果,把黄疸作为一症状,先行辨病,再辨证论治。这一观点尚有两种主张,一是坚持辨病用中医病名,一是提倡辨病用现代医学病名。文中就黄疸为"病"说抑或为"症"说,结合多年文献研究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14.
中医内科慢性病证治特点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15.
本文对中医临床思维方法内科解析,中医界使用的临床思维方法在诊断疾病,是结合中医理论知识。辨证治疗是一个重要的措施,诊断和治疗中医,中医辨证治疗的适当的使用是确保成功治疗疾病的关键。在中医临床思维内科病辨证论治的中国传统思想,是否适当使用,是判断预后效果的关键。  相似文献   

16.
中医之所以成为硕果长存的世界传统医学,因其有独特的理论体系,丰富的实践经验,确切的临床疗效.在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的今天,中医学因此仍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广泛的国际影响.在治疗慢性病、疑难症方面,在抢救急危症方面,中医药仍显示着其独特的疗效.  相似文献   

17.
中医是我国的传统医学,秉承了中华民族的精髓,其治标先治本的医疗方法及辨证论治的理论基础已逐渐被世界认同,在当代医学中也发挥着巨大的影响力。一直以来,中医治疗手段对一些顽症起到很好的医疗作用,本文所要阐述的是在病患出现疑难急危症时,中医内科如何诊断分析的,同时结合一些病案的分析探讨,例证了中医内科疑难急危症诊治方面的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18.
中医临证思维方法,就是运用中医药学理论知识,对疾病进行诊断和治疗的方法。辨证论治是中医治疗疾病的活的灵魂是中医诊断治疗疾病的重要方法与手段,疾病治疗成败的关键就在于是否恰当地运用了中医辨证论治的思想。  相似文献   

19.
中医体质与证之异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中医体质与传统的中医证之间的差别的简要分析,指出二者在历史起源、研究方法及命名方式方面存在相同之处,在构成要素、形成原因、变化速度、调治难易及分型繁简方面有相异之处,同时阐明体质类型对于证型具有决定性影响,认为正确认识中医体质与证将有助于正确处理人体与疾病的关系。  相似文献   

20.
保留中医病名是关系到中医学能否继续发展和关系到中医存亡的一个值得认真思考的问题,规范中医病名必须遵循中医学理论的自身发展规律,充分反映当代先进的认识水平和符合临床实际,并提出了规范中医病名的具体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