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比较自锁托槽与传统直丝托槽对患者的初戴适应程度、牙龈健康、托槽脱落率的影响。方法:选择2006~2008年来我科就诊的正畸患者30例,年龄12~16岁,自锁托槽15例,MBT托槽15例,分别记录戴矫治器后的前7天疼痛和/或不适的发生强度;戴矫治器后1、3、6个月下切牙牙龈指数(GI),菌斑指数(PLI),龈沟出血指数(SBI);记录开始治疗1年内两组患者托槽脱落数。结果:两组患者在戴固定矫治器后前7天疼痛和/或不适发生率无统计学意义(P〉0.05);自锁托槽组牙周指数明显低于传统直丝托槽组(P〈0.05);自锁托槽组的托槽脱落率远低于传统托槽(P〈0.05)。结论:与传统直丝托槽比较,自锁托槽矫治器初戴适应性无差别,但更有利于牙周组织健康,并降低了托槽脱落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通过采用无托槽隐形矫治器与固定矫治器拔除4颗第一前磨牙的临床分析,探讨无托槽隐形矫治技术的具体优势。方法:选取2010年6月-2014年6月在我院拔除4颗第一前磨牙矫治拥挤的患者90例,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其中对照组采用固定矫治器进行治疗,观察组采用无托槽隐形矫治器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90例患者均实现了牙齿排列的整齐并有效关闭了拔牙的间隙。观察组在疗程评估的有效率方面略高于参照组,但是两组并没有显著的差异。而在美观满意度、舒适满意度和便捷满意度3个指标上,观察组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参照组,存在着显著的差别。结论:固定矫治器和无托槽隐形矫治器对于拔除4颗第一前磨牙矫治拥挤均能形成显著的疗效,但是无托槽隐形矫治器不但美观大方,还能够大大降低医生的劳动强度,所以在拔除4颗第一前磨牙矫治拥挤方面,无托槽隐形矫治器相对于固定矫治器具有较大的优势。  相似文献   

3.
临床上,口腔正畸对于牙列不齐的患者大多采用唇侧固定矫治器进行矫治,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其美观和社交,因此,很多成人患者不接受正畸.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以及口腔正畸领域内三维重建技术与工程制造技术应用的深入,新的隐形矫治技术实现了对牙齿移动设计和移动状态的三维可视化,通过一系列透明无托槽矫治器,达到预期的正畸治疗目标.相对于传统的固定矫治器,隐形矫治器因其具有隐形、美观、舒适的特点,深受成年患者的青睐.近年来,无托槽隐形矫治器发展迅速,矫治范围不断拓展,但也存在一定的临床局限性.笔者就隐形矫治技术的临床应用及相对于固定矫治器的治疗特点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4.
目的:比较无托槽隐形矫治器与固定矫治器在正畸中对患者牙周健康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8年11月在笔者医院口腔正畸科就诊的68例牙周矫治患者,随机分为托槽组(34例)和无托槽组(34例)。托槽组为传统固定矫治器治疗,无托槽组为无托槽隐形矫正技术治疗。分别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转位牙矫正、倾斜牙矫正以及完成治疗所需的时间,牙周健康指数,龈沟液中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和碱性磷酸酶(ALP)水平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无托槽组患者的转位牙矫正、倾斜牙矫正以及完成治疗所需的时间均低于托槽组(P0.05)。治疗后,无托槽组患者龈沟出血指数(SBI)、茵斑指数(PLI)水平均较治疗前升高(P0.05),牙龈指数(GI)、龈沟探诊深度(SPD)水平的改变则无统计学差异(P0.05)。托槽组患者的GI、SBI、PLI水平均较治疗前升高(P0.05),SPD的改变则无统计学差异(P0.05),且无托槽组患者的GI、SBI、PLI水平均低于托槽组(P0.05),两组间的SPD则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龈沟液中AST、ALP水平均较治疗前升高,且无托槽组患者龈沟液中AST、ALP水平均低于托槽组(P0.05)。无托槽组并发症的发生率为2.941%,托槽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14.71%,两组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口腔正畸过程中,无托槽隐形矫治器较固定矫治器对患者牙周健康的影响较小,可显著缩短治疗时间,减少正畸过程中并发症的产生,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5.
固定矫治器是矫治错牙合畸形矫治器中的一个主类型,各种固定矫治器大都由带环、托槽及矫治弓丝等三部分组成,而这些材料多为不锈钢成份,弓丝为镍钛成份,它们是通过粘合剂直接粘合在牙面上而固定的,在临床中得到广泛应用.但戴固定矫治器致全身出现过敏反应的实属罕见,我科今年暑期在门诊治疗过程中发现一例因戴固定矫治器致使全身过敏反应的病例.现报道如下:1病例报告患者,女性,17周岁,因上颌前突来科就诊求矫治.  相似文献   

6.
<正>大多数接受口腔正畸治疗的患者,特别是佩戴固定矫治器的患者,因其牙齿表面粘接了固定托槽,不易于口腔自洁措施的实施等原因,其龋病发生的危险性相对较大。有研究表明,正畸儿童在戴用固定矫治器的治疗过程中,由于酸蚀使托槽周围牙釉质脱矿;加之粘接在牙面上的矫治器附件妨碍对局部的清洁和口腔自洁作用,导致矫治器附件周  相似文献   

7.
杨珍 《中国美容医学》2012,21(1):118-120
目的:比较自锁托槽与MBT传统托槽矫治器脱落率及其对牙周健康的影响。方法:选取13~18岁正畸患者30例,按矫治器类型分为两组:实验组15例,采用Damon3自锁托槽矫治器;对照组15例,采用MBT托槽矫治器。记录6个月内两组托槽的脱落率,并分别检测患者治疗前和治疗6个月的各项牙周指数(PLI、GI和SBI)。结果:两组托槽的脱落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6个月后两组间牙周指数(PLI、GI和SBI)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自锁托槽和MBT托槽的脱落率相当。相对于MBT托槽,自锁托槽并非更有利于牙周组织的健康。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传统结扎翼托槽与自锁托槽在错牙合矫治中的应用效果及对牙周状况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7月-2019年12月笔者医院诊治的60例口腔牙齿矫正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结扎翼托槽矫治器治疗;观察组:采用自锁托槽矫治器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1年后的总有效率,矫正丝的结扎与拆除时间、治疗前后菌斑指数(PLI),龈沟出血指数(SBI)、临床附着丧失(CAL)、牙龈退缩指数(GR)、牙周袋深度(PD)以及生活质量评分。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牙齿矫正的结扎与拆除时间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PLI、SBI、PD、CAL指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GR指标和生理性疼痛、功能受限、社交困难、生理障碍方面的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相比于传统结扎翼托槽,在错牙合畸形矫治中应用自锁托槽矫治器,可缩短牙齿矫正结扎与拆除的操作时间,改善牙周情况和生活质量,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9.
目的:对比无托槽隐形矫治器与自锁托槽对牙列拥挤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7年12月-2018年6月于笔者医院口腔科就诊的110例牙列拥挤患者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隐形组(55例)和自锁组(55例).自锁组接受Damon Q自锁托槽矫治器正畸治疗,隐形组接受Invisalign隐形矫治器正畸治疗,两组均随访...  相似文献   

10.
目的:比较正畸治疗过程中自锁托槽与直丝弓托槽的脱落率。方法:选择牙列完整的50例非拔牙固定正畸矫治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自锁托槽组25例,直丝弓托槽组25例。所有操作严格按照粘接要求进行粘接,观察时间为3个月,记录其脱落情况,计算脱落率。结果:自锁托槽组和直丝弓托槽组脱落率分别为7.2%和7.8%,两者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自锁托槽和直丝弓托槽的脱落率无统计学差异,医师可根据患者的要求和自己的习惯选择适合的托槽。  相似文献   

11.
目的:采用无托槽隐形矫治技术,治疗成人安氏Ⅰ类轻中度牙列拥挤,检验其疗效。方法:选择使用无托槽隐形矫治器的安氏I类轻中度牙列拥挤的成人患者31例。设计为牙弓扩展、个别牙邻面去釉或拔除一颗下切牙。通过配戴无托槽隐形矫治器,每2周患者自行更换下一副矫治器,4~6周来院复诊1次。结果:31例患者均实现了牙齿排列整齐、无间隙,上下中线正(拔除1颗下切牙的除外),覆、覆盖关系正常,双侧磨牙中性关系不变。矫治时间8~14个月。结论:无托槽隐形矫治技术可以矫治成人安氏I类轻中度牙列拥挤,疗效确定。  相似文献   

12.
目的:采用自锁托槽矫治器对儿童牙颌畸形进行矫正,观察矫正效果及对美观度的影响。方法:选取笔者医院牙颌畸形儿童90例进行研究,随机将患儿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45例,对照组患儿采用传统托槽矫治器治疗,研究组则采用自锁托槽矫治器。比较两组患儿临床疗效、牙周指数、疼痛评分、美观效果及炎症因子水平。结果:治疗后,研究组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儿菌斑指数(PLI)、牙龈指数(GI)及龈沟出血指数(SBI)显著降低(P<0.05),牙龈退缩指数(GR)显著升高(P<0.05),且研究组升高或降低幅度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治疗1d、1周后的疼痛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美观效果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儿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肾上腺皮质素释放因子(CRF)、前列腺素E2(PGE2)的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且研究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应用自锁托槽矫治器矫治儿童牙颌畸形疗效显著,可明显改善牙周指数、疼痛情况和美观效果,减少炎症和应激反应,安全舒适,值得临川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索轻、中度牙列拥挤患者采用无托槽隐形矫治器矫治过程中对牙周状态和龈沟液中炎性因子的表达情况。方法:收集2016年5月-2017年9月于笔者科室行口腔正畸伴有轻、中度牙列拥挤的4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20例。实验组予以无托槽隐形矫治法正畸,对照组则予以传统托槽矫治法正畸。分别在治疗前、治疗24个月时评估患者牙周状态,检测龈沟液中IL-1β、TNF-α、PGE2的表达水平。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牙周指数及龈沟液中炎性因子的表达情况无明显差异(P0.05);但治疗24个月后研究组患者牙周状态GI、SBI、PLI、CAL指数得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且治疗24个月后研究组中IL-1β、TNF-α及PGE2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于轻中度牙列拥挤患者,无托槽隐形矫治器较传统矫治器对牙周状态的影响更小,造成牙周炎症的程度更轻微,在临床有一定使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氟斑牙患者应用不同黏结剂对托槽脱落率的影响,探讨有效的正畸治疗措施。方法 18例氟斑牙患者随机分为3组,A组采用京津釉质黏结剂,B组采用光固化复合树脂黏结剂,C组将氟斑牙表面釉质少量磨除直接贴面黏结,观察各组治疗1个月后的托槽脱落率及不同临床因素的作用。结果 C组氟斑牙患者将氟斑牙表面釉质少量磨除直接贴面黏结的托槽率最低,明显低于A组和B组托槽脱落率,且B组的托槽脱落率明显低于A组,各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托槽脱落率男性明显高于女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儿童和青少年的托槽脱落率明显高于成人,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但各组不同牙位间托槽脱落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托槽的黏结是口腔正畸治疗中的重要步骤,将氟斑牙表面釉质少量磨除直接贴面黏结的托槽率效果好,但具有一定的适应证,临床医生应根据患者的不同情况选择合适的黏结剂,以降低托槽的脱落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前牙外伤牙脱位采用固定矫治器与光固化复合树脂固定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32例恒前牙外伤患者36颗患牙,应用采用固定矫治器与光固化复合树脂对恒前牙外伤脱位固定,时间为4周.结果:32例外伤牙脱位患者均取得满意效果.结论:采用固定矫治器与光固化复合树脂对恒前牙外伤脱位固定成功率高,临床疗效好.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无托槽隐形矫治对错(牙合)畸形患者牙龈沟出血指数及菌斑指数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9年10月笔者医院收治的64例错(牙合)畸形患者,应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应用固定矫治治疗,研究组应用无托槽隐形矫治。观察分析两组患者GI指数、SBI指数、SPD指数、PLI指数、治疗有效率、治疗完成时间和矫治满意度以及倾斜牙扶正时间与转位牙扭正时间情况。结果:研究组GI、SBI、SPD以及PLI指数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治疗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研究组矫治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倾斜牙扶正时间与转位牙扭正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错(牙合)畸形患者在正畸治疗中应用无托槽隐形矫治疗效显著,可改善牙龈沟出血指数及菌斑指数,缩短倾斜牙扶正时间与转位牙扭正时间,还可以提高其矫治满意度,不良反应少,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SUS2矫治器在恒牙早期安氏Ⅱ类错治疗中的疗效及应用特点。方法:选择20例12~15岁以下颌后缩为主的骨性安氏Ⅱ类错患者,应用SUS2与多托槽类固定矫治器联合治疗,对其治疗前后的头颅侧位片进行测量、统计分析。结果:20例患者矫治后侧貌改善明显,覆牙合、覆盖正常,磨牙关系为Ⅰ类。头影测量统计显示ANB、U1/SN、U1-NA、U6-PP、L1-MP、UL-E、OB、OJ在治疗后减小,差异有显著性,SNB、L1/MP、L1-NB、Co-Go、Co-Gn、Go-Po、U1-PP、L6-MP、LL-B'-Pos、在治疗后增大,有显著性差异。MP-SNY、-axis在矫治前后无显著性变化。结论S:US2矫治器与托槽类固定矫治器在恒牙早期骨性安氏Ⅱ类错牙合治疗中联合应用能减小覆牙合、覆盖,矫正磨牙关系,并能较好地改善患者的面型。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传统直丝弓固定矫治器与无托槽隐形矫治器对正畸患者咬合功能及牙周健康的影响。方法:将102例正畸患者随机均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51例,给予传统直丝弓固定矫治器矫治;观察组:51例,给予无托槽隐形矫治器矫治,观察两组装配固定矫治器前及装配后24h的咬合功能和治疗前及矫治6个月后的牙周健康状况,评估两组矫治满意度。结果:粘戴托槽24h后,两组患者口腔咬合功能指标中咀嚼效能(ME)、去皮花生仁的咀嚼次数(MT)、最大咬合力(MF)及咬合速率(SO)值显著降低(P0.05),最大合力时间(MFT)值显著升高(P0.05),观察组变化幅度显著小于对照组(P0.05);矫治6个月后,两组间牙龈指数(GI)、龈沟探诊深度(SPD)、龈沟出血指数(SBI)及菌斑指数(PLI)值较矫治前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矫治6个月后,两组龈沟液中天门冬氨酸转氨酶(AST)及碱性磷酸酶(ALP)含量均显著提高(P0.05),观察组上升幅度显著小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矫治后对咀嚼功能、固定功能、美观程度、舒适性、方便程度及语言功能的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无托槽隐形矫治器能缓解正畸患者口腔咬合功能障碍,利于牙周组织健康,患者满意度高,效果优于传统直丝弓固定矫治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生理性支抗Spee氏弓矫治器的M-LF托槽与MBT自锁托槽在排齐和整平牙列过程中上颌牙弓宽度的变化,为临床应用提供参考。方法:选取60例非拔牙的正畸患者,分别应用M-LF托槽与MBT自锁托槽排齐和整平上颌牙列,在T1阶段和T2阶段(即应用0.018×0.025NiTi方丝排齐整平结束时)分别制取患者上颌模型,选用尖牙间宽度等多项测量标志点进行测量,比较两者上颌牙弓宽度的差异。结果:M-LF托槽与MBT自锁托槽牙弓宽度变化最显著在前磨牙区,各自前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M-LF组的牙弓变化量比MBT自锁托槽组大,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对于非拔牙正畸的患者,应用生理性支抗Spee氏弓矫治器的M-LF托槽与MBT自锁矫治器在排齐和整平牙列阶段,均可使上颌牙弓中后段宽度显著增大。前者牙弓变化量比后者大,但优势并不明显。  相似文献   

20.
酸蚀时间对临床托槽粘结效果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罗征 《中国美容医学》2005,14(5):600-601
目的:比较10s和60s酸蚀后临床托槽脱落率的差异,从而探讨正畸临床适宜的牙釉质酸蚀处理时间.方法:选择年龄为10~18岁的正畸患者30名,随机分为两组,两组患者按不同牙位分别进行两种时间的酸蚀.酸蚀后常规粘结托槽,每次复诊时分别记录两组托槽脱落数,连续记录6个月.结果:10s酸蚀组总脱落率为8.4%,60s酸蚀组总脱落率为3.2%,前牙托槽脱落数明显少于后牙,最易脱落的托槽为第二前磨牙.结论:建议正畸临床上粘结前牙可使用10s的酸蚀时间.第二前磨牙及腭向错位侧切牙宜适当延长酸蚀时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