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危重患者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的方法及并发症防治,提高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术的成功率。方法回顾我院重症医学科280例经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一次穿刺成功213例(76.1%),二次成功42例(15.0%),总穿刺成功率(91.1%),留管3~48d,平均(13.8±7.6)d;失败10例(3.6%)。穿刺置管引起并发症15例(5.4%),其中误入颈内静脉6例,气胸4例,误穿锁骨下动脉3例,穿刺点血肿2例。结论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成功率高、并发症少、留管时间长、便于护理,但必须熟悉解剖结构、严格无菌操作并掌握并发症的原因及处理。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术是危重症患者较为安全的静脉穿刺方法。  相似文献   

2.
于洪志 《海南医学》2009,20(5):118-120
目的 探讨危重患者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的方法及并发症防治。方法对368例危重患者行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结果一次穿刺成功290倒(78.8%),2次成功53例(14.2%),总穿刺成功就率(93.2%),留管3—48d,平均(13.8±7.6)d;失败25例(6.8%)。穿刺置管引起并发症17例(4.6%),其中误穿锁骨下动脉6例,气胸4例,误入颈内静脉3例,误入胸腔导致液胸2例,穿刺点血肿2例。结论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成功率高、并发症少、留管时间长及便于护理,但必须熟悉解剖结构、严格无菌操作并掌握并发症的原因及处理。  相似文献   

3.
目的 评估超声引导锁骨下静脉中心静脉置管的有效性、安全性.方法 总结2007 年9 月-2011 年11 月间行超声引导下锁骨下静脉置管97 例资料,并分析穿刺成功率、进针次数、置管穿刺所需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置管成功率100%,进针次数1-3(1.5±0.6) 次.操作时间15-30(19.2±5.5)min,2 例(2%) 中心静脉导管误入颈内静脉内,1 例(1%) 置管后41d 形成血栓,10 例(10%) 于置管后1-80(32.9±25.7)d 发生感染.结论 超声引导锁骨下静脉中心静脉置管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式.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肿瘤患者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术常见合并症的预防及处理方法。方法对2001年8月至2008年7月收集的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1485例进行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术的恶性肿瘤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研究其产生的相关合并症及其处理对策。结果1485例患者中有98例发生合并症,发生率为6.59%,其中穿刺置管过程中误入动脉22例(1.48%),误入颈内静脉4例(0.27%),气胸2例(0.13%),心律失常3例(0.20%);出血1例(0.06%);置管后导管相关感染36例(2.42%),导管堵塞25例(1.68%),导管脱出5例(0.34%)。结论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术虽然存在着一定的合并症,但随着操作者临床经验的积累,可以预防和减少合并症的发生,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术是肿瘤患者较为安全的静脉穿刺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颈内静脉穿刺置管患者的有效护理方法.方法 对胸外科138例患者实施颈内静脉穿刺置管,并予输液及实施相应的护理措施.结果 本组患者138例,穿刺置管成功136例,穿刺置管成功率达98%,其中3例误入颈内动脉,经拔除穿刺针,压迫穿刺点,重新穿刺成功.1例因血管位置特殊,致穿刺困难置管失败,1例因导引钢丝推进过程打弯,致导引钢丝送入困难而致置管失败.无一例发生气胸、血肿等并发症.导管留置时间7~40 d,平均(14.0±4.3)d;出现导管脱落6例,疑似导管相关性感染而拔除导管3例.结论 对颈内静脉置管患者进行精心护理,可提高穿刺置管成功率,延长导管留置时间,减少并发症发生.  相似文献   

6.
高清华 《甘肃医药》2012,(7):546-548
目的:探讨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与PICC在外科应用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同期需静脉置管患者39例,分为A组22例,B组17例,A组:锁骨下静脉置管,均采用右侧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B组:PICC置管,采用右侧肘正中静脉或贵要静脉,左侧贵要静脉1例。结果:A组:一次穿刺成功18例,反复穿刺成功3例,误入动脉1例,导管堵塞2例。B组:一次穿刺成功14例,反复穿刺成功2例,穿刺不成功1例,导管破裂1例,导管堵塞2例,导管移位2例,肘部静脉不充盈无法穿刺2例,进入A组。结论:手术且年老体弱者锁骨下静脉是中心静脉穿刺径路的较优选择。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寻一种简便、安全,适合于危急情况下经颈内静脉穿刺置管方法。方法行颈内静脉穿刺置管术的手术或急症病人180例,分为三组,每组60例。Ⅰ组经胸锁乳突肌锁骨头外缘,锁骨上1 cm以上任何一点处穿刺;Ⅱ组经胸锁乳突肌三角靠近锁骨上切迹1 cm处穿刺;Ⅲ组经胸锁乳突肌三角顶点穿刺。结果 I组试穿刺的1次成功率和穿刺置管的总成功率可达96.6%和98.3%,显著高于Ⅱ、Ⅲ组(P〈0.01)。结论经胸锁乳突肌锁骨支后缘行颈内静脉穿刺置管,穿刺置管成功率较高,并发症的发生率低,是一种安全、简便、有效的中心静脉穿刺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肿瘤患者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失败的原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8月至2009年12月该院28例肿瘤患者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失败原因。结果穿刺置管过程中患者不合作3例,体位不能坚持3例,操作不熟练5例,导丝放置困难8例,体型特殊和解剖异位6例,并发症致操作中断3例,其中误入锁骨下动脉1例,误入颈内静脉1例,气胸1例。结论操作者如果能熟悉局部解剖结构及熟练掌握操作技术,可预防和减少置管失败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锁骨下静脉置管与颈内静脉置管在血液净化中的比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比较锁骨下静脉置管与颈内静脉置管建立临时性血液通路在置管及使用情况中的优缺点。方法采取回顾性的对照研究,438例需紧急血液透析患者中先后采用锁骨下静脉置管342例,颈内静脉置管96例。观察对比两种置管途径在首次穿刺成功率、穿刺失败率、导管留置时间及导管相关并发症等方面的差异。结果锁骨下静脉一次穿刺成功率为91%,颈内静脉93%,两者并无明显差异(P>0.05);锁骨下静脉穿刺失败率为5.9%,颈内静脉5.6%,两者无明显差异(P>0.05);锁骨下静脉置管留置时间平均58.5d,明显长于颈内静脉置管35.4d(P<0.05);锁骨下静脉置管导丝未入上腔静脉8例,显著高于颈内静脉置管0例;静脉回流不畅在锁骨下静脉置管11例,显著高于颈内静脉置管0例;锁骨下静脉置管的感染及脱管发生率均低于颈内静脉置管。结论选择颈内静脉穿刺或锁骨下静脉穿刺应根据术者穿刺技能的熟练程度、患者的要求而定,两者各有其优劣。欲在右上肢造瘘时严禁在右锁骨下静脉置管。  相似文献   

10.
杨军  张卫 《中原医刊》2003,30(6):56-56
肥胖和老年病人因其解剖因素 ,利用常规锁骨下进针法[1]行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 ,即使静脉穿刺成功 ,但置管困难时有发生。作者平移穿刺点和改变穿刺方向置管 5 0例。初步报告如下。1 资料和方法1.1 临床资料 :共 5 0例 ,年龄 3 0岁~ 75岁 ,男 ,14例 ,女3 6例 ;其中 ,体重 45kg~ 60kg 115例 ,体重 60kg~ 80kg病人 3 5例 ;过敏性休克抢救性置管 2例 ,术中需快速输液 10例 ,外周静脉穿刺因难者 3 8例。采用常规法穿刺锁骨下静脉 ,经一次或反复穿刺 ,扩张器在穿刺遂道中受阻或导丝变弯 ,致导管不能推进静脉内 ,为置管失败。1.2 处理方法1.2…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改良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IMSV)的临床应用价值及其感染预防措施.方法600例手术病人,采用改良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结果改良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成功率为98.2%.并发症:无出现导管相关性感染,无气胸、血胸、臂丛神经损伤;误穿锁骨下动脉5例,经局部压迫未造成血肿.结论改良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法,操作容易,成功率高,并发症少,在预防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感染中有一定作用,可为中心静脉穿刺提供一条新途径.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提高经锁骨下中心静脉置管(CVC)成功率的技术改进方法.方法:对经锁骨下CVC操作规程进行细化,并对穿刺点、穿刺方向及其角度、进针深度和导管置入深度进行改进.结果:共穿刺2053例,穿刺置管成功2 039例(99.32%).右侧1 904例(93.38%),左侧135例(6.62%).置入单腔导管2 026例(99.36%)、双腔导管13例(0.64%).导管留置时间1~180天,中位时间9天.结论:以锁骨中点之下缘1~2cm处为穿刺点简明易定,穿刺针紧贴锁骨下缘与胸壁呈15°~30°,首针朝胸骨切迹上方斜刺并边进、退针边回抽,若不成功退至皮下改为逐次向喉结方向移行重新穿刺为关键技术.导管置入标准深度为身高(cm)×8%.只要掌握技术要点及注意事项经锁骨下CVC简便易行成功率很高.  相似文献   

13.
硬膜外间隙有丰富的静脉丛 ,硬膜外导管误入血管是椎管内麻醉较为常见的并发症 ,其发生率在 0 .2 %~ 2 .8%之间[1:3 0 7-3 0 9] 。我院 2 0 0 2年 1— 12月共发生 4 3例 (占同期椎管内麻醉的 1.6 8% )硬膜外导管误入血管的病例 ,为找出预防措施 ,现将其临床特点分析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4 3例中男 8例 ,女 35例 ;腰段硬膜外麻醉33例 ,胸段硬膜外 10例 ;剖腹产 2 3例 ,其余占 2 0例 ;进针方向正中穿刺法 37例 ,旁正中穿刺法 6例。1.2. 误入血管的确认 常规硬膜外穿刺置管后 ,①经回抽 ,硬膜外导管有鲜血 ,且持续不断 ;…  相似文献   

14.
改良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的可行性临床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改良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的可行性、安全性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5 0 0例手术及放疗、化疗病人 ,采用改良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 ,其中 4 80例行右侧穿刺 ,2 0例行左侧穿刺。结果 改良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成功率为 98%。并发症 :气胸 0例、血胸 0例、臂丛神经损伤 0例、误穿锁骨下动脉 4例 ,经局部压迫未造成血肿。结论 改良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法 ,操作容易 ,成功率高 ,并发症少 ,可为中心静脉穿刺提供一条新途径  相似文献   

15.
PICC临床应用的护理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周围静脉插管的中心导管(PICC)是由周围静脉(贵要静脉、肘正中静脉、头静脉)穿刺插管,其尖端定位于上腔静脉或锁骨下静脉的导管。用于避免每日穿刺之苦,为患者提供中、长期静脉输液用药的途径。我院肿瘤外科从2005年1~12月间共置管15例,其中最长留置导管180d,最短30d,平均142d,现将置管过程中及置管后发生的问题及护理措施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6.
目的 避免或减少经锁骨下中心静脉插管(CVC)的机械性并发症.方法 经锁骨下中心静脉穿刺插管,并系统观察所有并发症,进而分类统计、分析.结果 共穿刺2053例,置管成功2039例(99.32%).机械性并发症依次为:点滴不畅、导管滑脱各43例(2.11%),误刺锁骨下动脉33例(1.62%),局部渗血23例(1.13%),导管误入颈内或颈总或颈前静脉共14例(0.69%),血液反流至导管内8例(0.39%),气胸5例(0.25%),导管阻塞、导管内移各3例(0.15%),误刺淋巴管2例(0.10%),拔管困难及拔管时出血各1例(0.05%),均经相应处理痊愈.结论 经锁骨下中心静脉插管机械性并发症种类虽多,但每种发生率较低且经相应处理多可缓解,不影响使用,提高穿刺技能并主动干预多可避免或大幅度减少机械性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7.
目的:对比超声引导下与传统股静脉置管术在上腔静脉综合征患者中的置管效果。方法:100例上腔静脉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超声组患者(50例)在超声下行股静脉穿刺,盲穿组(50例)行盲穿治疗。结果:超声组50例X线拍片有48例穿刺成功,1例误入动脉,1例未进入静脉,1例导管尖端反折经调整后到达下腔静脉,置管期间均未发生大血肿、静脉炎;盲穿组9例失败,其中误入动脉3例,未进入静脉2例,局部大血肿2例,2例因体位及时间过长确实不耐受而放弃继续置管。两组穿刺时间及穿刺成功率比较均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与盲穿股静脉置管术比较,超声引导下股静脉置管能显著提高穿刺成功率及缩短穿刺时间,安全性更好。  相似文献   

18.
经锁骨下中心静脉置管在新生儿中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总结我院新生儿科经锁骨下中心静脉置管技术的应用经验,探讨其临床应用及管理。方法选择适宜新生儿18例,采用Arrow小儿中心静脉插管套件从锁骨下进路行锁骨下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进针点位于锁骨中点下方,偏外约0.5cm,导管置入深度为3-6cm,术后以胸部摄片确定并调整导管深度。结果穿刺总成功率83.3%,全部顺利插入中心静脉导管,未观察到严重并发症。结论经锁骨下中心静脉置管技术可安全有效地应用于新生儿。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在彩超引导下穿刺锁骨下静脉的可行性及成功率,并与锁骨下传统盲插法置入中心静脉导管法进行比较。方法50例拟行胃癌、直肠癌等较大手术患者,按穿刺方法不同随机分为2组。每组25例。A组:在彩超引导下行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B组:锁骨下盲插法行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结果①A组穿刺成功率显著高于B组(P〈0.05);(参两种方法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并发症比较,A组并发症显著少于B组(P〈0.01)。结论在彩超引导下行锁骨下静脉穿刺,成功率高,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经锁骨上途径行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用于婴幼儿和新生儿的可行性。方法 随机选择拟施行大手术的婴儿和新生儿 43例 ,其中 1岁以下婴儿 3 9例、新生儿 4例。全麻后经锁骨上途径行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观察记录穿刺置管总成功率 ,一次穿刺成功率 ,平均穿刺成功时间 ,平均穿刺置管完成时间 ,进针深度。结果 穿刺置管成功41例 (95 .3 % )。一次穿刺成功 2 3例 (5 3 .5 % ) ,平均穿刺成功时间 (3 1 .46± 1 1 .42 ) s,平均穿刺及置管完成时间 (1 86.46± 5 2 .68) s,平均进针深度 (1 .42± 0 .3 1 ) cm。无并发症发生。结论 经皮锁骨上途径行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用于婴儿和新生儿总成功率及一次穿刺成功率较高 ,无并发症发生 ,是婴儿和新生儿中心静脉置管值得推荐的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