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观察瓜蒌薤白半夏汤化裁配合西药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对照组:服用西药硝酸异山梨酯片、盐酸曲美他嗪片、阿司匹林肠溶片;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配合瓜蒌薤白半夏汤化裁,基本方:(黄芪、党参、瓜蒌、枳实、薤白、制半夏、丹参、红花、炒薏米、建曲),治疗组和对照组均14d为1疗程,共28d。心绞痛发作时静脉滴异舒吉、极化液,舌下含服硝酸甘油片。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后心绞痛症状缓解率及心电图的改善率。结果治疗组临床症状缓解总有效率为93.33%,对照组为75.56%;心电图改善率治疗组88.89%,对照组71.11%,两组临床症状疗效及心电图总有效率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存在显著性差异。结论瓜蒌薤白半夏汤化裁配合西药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疗效明显优于单独西药治疗的疗效。  相似文献   

2.
李红哲 《四川中医》2009,27(6):91-92
目的:观察加味丹参饮配合西药治疗不稳定性心绞痛的疗效。方法:加味丹参饮(丹参、白檀香、砂仁、川芎、人参、炙远志、延胡索、瓜蒌皮、桂枝)配合西药治疗本病50例,并设对照组50例对比。结果:15d后治疗组心绞痛症状改善,治疗组总有效率96%,对照组76%,两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心电图改善治疗组总有效率88%,对照组68%,两组比较有显著性(P〈0.05);血液流变学变化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该方法治疗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的临床症状及心电图ST-T异常,降低血液粘度疗效显著(P〈0.05),毒副反应小,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3.
贾珍军 《北京中医》2007,26(9):587-589
目的观察常规西药配合黄芪桂枝五物汤加减治疗老年气虚寒凝型稳定性心绞痛45例临床疗效。方法将90例稳定性心绞痛随机分为对照组45例和治疗组45例。对照组以常规西药治疗,治疗组在常规西药治疗基础上加用黄芪桂枝五物汤,两组均治疗8周。观察治疗前后心绞痛的症状和心电图的客观指标。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2.22%,对照组为60.00%,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症状与心电图改变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老年气虚寒凝型稳定性心绞痛有良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4.
高萍 《四川中医》2007,25(12):70-71
目的:观察瓜蒌薤白半夏汤合温胆汤治疗不稳定性心绞痛痰浊壅塞证的疗效。方法:将80例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40例,以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40例,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瓜蒌薤白半夏汤合温胆汤(瓜蒌、薤白、半夏、白酒、枳实、竹茹、陈皮、云苓、甘草、生姜、大枣)治疗。2组均以4周为1疗程,比较2组临床疗效、心电图改善情况及血脂的变化。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对照组仅70%,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瓜蒌薤白半夏汤合温胆汤在改善心绞痛症状、心电图以及降低血脂等方面,有满意的疗效。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枳实薤白桂枝汤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UA)的临床疗效及对心电图、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水平的影响。方法将UA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加用枳实薤白桂枝汤。疗程均为4周。观察两组心绞痛发作情况、心电图ST-T变化、MMP-9水平变化。结果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心电图NST、MMP-9较治疗前均有明显改善,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结论在西医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枳实薤白桂枝汤在改善心电图缺血性ST-T改变,减轻心绞痛症状等方面较单用西药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稳心汤治疗不稳定性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不稳定性心绞痛阳气亏虚、痰瘀阻络型患者60例,按照随机设计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鲁南欣康、倍他乐克、肠溶阿司匹林,治疗组在上述治疗基础上给予稳心汤。两组疗程均为4周。结果治疗组、对照组心绞痛总有效率分别为86.67%和66.67%,心电图总有效率分别为69.23%和47.82%,两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治疗组治疗后硝酸甘油消耗量明显减少,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治疗后血液流变学多项指标均降低(P<0.05,P<0.01),与对照组相比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治疗后TC、LDL-C明显降低,HDL-C、apoA1/apoB100明显升高(P<0.05,P<0.01),与对照组相比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稳心汤治疗不稳定性心绞痛在改善心绞痛症状、缺血心电图、血液流变学及调节血脂等方面有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7.
张荣珍 《光明中医》2011,26(11):2233-2234
目的观察通心络胶囊联合西药治疗冠心病不稳定性心绞痛(UA)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6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43例,疗程均为4周。治疗后观察心绞痛缓解情况及心电图改善情况。结果治疗后心绞痛缓解总有效率治疗组为83.7%,对照组为62.8%,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心电图指标、心绞痛发作次数及持续时间均有改善,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结论通心络胶囊治疗冠心病不稳定性心绞痛疗效肯定。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通脉宣痹汤配合西药治疗心绞痛(痰瘀互阻型)临床疗效。方法:两组均以常规西药治疗,治疗组加用通脉宣痹汤(栝楼、薤白、半夏、陈皮、炒白术、檀香、砂仁、三七粉、桂枝、焦山楂、丹参等)治疗。结果:临床总疗效治疗组总有效率88.89%,对照组总有效率74.42%,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中医证候疗效治疗组总有效率93.33%,对照组总有效率79.07%,两组比较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治疗组显著优于对照组;治疗后两组主要症状积分比较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心电图总疗效治疗组总有效率82.22%,对照组总有效率67.44%,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在改善血脂、血液流变学方面,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通脉宣痹汤配合西药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痰瘀互阻型)可明显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枳实薤白桂枝汤加减辅治冠心病心绞痛痰浊内阻型的疗效。方法:73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均用西药治疗,观察组加用枳实薤白桂枝汤加减治疗。结果:总有效率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中医症状总积分均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心绞痛发作次数少于对照组、发作时长观察组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hs-CRP、HCY水平低于对照组、SOD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枳实薤白桂枝汤加减辅治冠心病心绞痛痰浊内阻型可提高疗效,且安全。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自拟益心通络汤治疗不稳定性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治疗组用益心通络汤配合西药常规治疗45例;对照组单用西药常规治疗43例,并进行疗效比较。结果:治疗组临床疗效和心电图疗效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西药常规治疗基础上加中药益心通络汤治疗不稳定性心绞痛,疗效明显优于单用西药治疗。  相似文献   

11.
目的:通过观察枳实薤白桂枝汤联合西药治疗痰阻心脉型稳定性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的临床疗效,探讨中药和西药治疗冠心病的各自优势,验证经方的临床应用价值,通过炎症因子及相关指标的检测初步探讨其治疗冠心病的作用机制,为临床推广提供依据.方法:选择2018年3月-2020年4月于周口市中心医院就诊的患者80例作...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通冠养心饮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疗效。方法:以通冠养心饮治疗冠心病心绞痛52例,并设消心痛治疗50例对照观察。结果:在临床症状改善方面,中药组总有效率为92%。西药组总有效率为90%。两组对比,在缓解症状方面无明显差异(P>0.05);在心电图改变方面,中药组总有效率为79%,西药组总有效率为50%,中药组优于西药组(P<0.05)。在超声心动图指标的改善方面:在左室收缩功能改善方面,中药组优于西药组,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泵功能改善方面,中药组优于西药组(P<0.05);在左室舒张功能改善方面,中药组优于西药组(P<0.05);在高血脂的改善方面,中药组治疗前后有显著改变(P<0.05)。西药组治疗前后无显著改变(P>0.05)。  相似文献   

13.
加减枳实薤白桂枝汤治疗冠心病心绞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加减枳实薤白桂枝汤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疗效。方法:将56例稳定型劳累性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0例,采用西医常规治疗如口服消心痛片、阿司匹林片、β受体阻滞剂(倍他乐克)治疗;治疗组26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服用加减枳实薤白桂枝汤。观察4周后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后心绞痛发作情况、心电图疗效及血脂变化、硝酸甘油用量情况。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之间在心绞痛症状改善、发作频率及持续时间,以及治疗前后心电图及血脂变化、硝酸甘油用量方面相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加减枳实薤白桂枝汤可减少冠心病患者心绞痛发作频率及时间,改善临床症状,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半夏泻心汤联合西药治疗胸痹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符合胸痹条件患者62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1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药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半夏泻心汤加味治疗,治疗30d后评定疗效。结果:治疗一疗程后,治疗组心绞痛疗效总有效率93.5%显著优于对照组71.0%,差异有显著性(P〈0.05);治疗组和对照组心电图疗效总有效率分别为81.3%和76.8%,差异无显著性(P〉0.05)。两组胸闷胸痛、乏力、气短、心悸等主要症状的改善方面,治疗组和对照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半夏泻心汤加味联合西药治疗胸痹具有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麻杏石甘汤治疗小儿肺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将96例肺炎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49例)和对照组(47例),对照组予以单纯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予以麻杏石甘汤联合常规西药治疗。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5.92%)明显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76.6%),P〈0.05;观察组症状、体征消退时间及辅助检查恢复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麻杏石甘汤可显著加快小儿肺炎的恢复时间,并提高疾病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活血养心汤治疗胸痹的临床疗效。方法:将 56 例胸痹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 30 例,对照组26 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药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口服活血养心汤。观察两组临床疗效及心电图疗效。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 90.00% ,对照组有效率为 73.05% ,两组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治疗组心电图有效率为86.67% ,对照组心电图有效率为 69.23% ,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活血养心汤可显著改善胸痹的病情。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真武汤加减治疗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5例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9例,采用真武汤加减配合常规西医治疗;对照组26例,单用常规西医治疗。连续用药2周~1个月,观察两组治疗前后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加服真武汤与对照组相比,治疗效果明显提高,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真武汤加减配合西医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桂枝汤加味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3月-2013年10月到我院进行冠心病治疗的5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与自愿的原则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其中,实验组患者25例,采用桂枝汤加味治疗;对照组患者25例,采用口服通心络胶囊进行治疗,观察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8周,实验组患者的心绞痛临床症状改善总有效率为92%,对照组患者心绞痛临床症状总有效率为72%,同时,实验组患者在心绞痛发作频率、用药频率、治疗前后心电图情况等方面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桂枝汤加味在改善冠心病心绞痛方面效果明显,具有很高的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新兵慢性荨麻疹的临床效果。方法:2007年-2012年本院共收治确诊患有慢性荨麻疹的新兵62例(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西药联合中药汤剂治疗,并以同期仅接受西药治疗的30例慢性荨麻疹患者作对照,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临床症状评分,以及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两组评分均显著下降,其中观察组下降幅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28d后两组疗效分别为98.4%和70.0%,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药汤剂联合西药只治疗慢性荨麻疹临床效果好于单独使用西药,且起效迅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