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目的分析结直肠癌和结直肠癌肝转移患者的中医证及临床相关因素,探寻结直肠癌发生肝转移中医病机相关因素及客观指标。方法采用前瞻性流行病学的调查方法,分析研究患者临床流行病学资料和肿瘤标志物水平。结果结直肠癌发生肝转移与是否脾虚相关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病理分型有关,其中溃疡性腺癌更易发生肝转移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肿瘤侵犯程度有关,侵犯浆膜下或无腹膜覆盖的结直肠旁组织更易发生肝转移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淋巴结转移数有关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血清CEA,CA242,CA19-9,CA50,CA724,CA125,CA153,血浆D-二聚体有关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ROC曲线分析诊断效能:联合检测>血清CEA>血清CA242>血清CA199>血浆D-二聚体>血清CA125>血清CA724>血清CA50>血清CA125。结直肠癌与结直肠癌肝转移脾虚患者血清CEA,CA199,CA125,血浆D-二聚体诊断阳性率高于非脾虚患者(P<0.05)。结论中医辨证是否脾虚,以及年龄,肿瘤病理分型,侵犯程度,肠周淋巴结转移数,血清CEA,CA153,CA242,CA199,CA50,CA724,CA125,血浆D-二聚体与结直肠发生肝转移高度相关,几种肿瘤指标联合检测能增加诊断率,其中血清CEA,CA199,CA125,血浆D-二聚体可作为结直肠癌与结直肠癌肝转移脾虚证量化指标,对结直肠癌发生肝转移的监测、诊断及中西医治疗具有临床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癌胚抗原(CEA)、糖类抗原199(CA199)和糖类抗原724(CA724)联合检查在结直肠癌(CRC)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东莞市中医院2016年1月至2016年12月确诊的结直肠癌患者50例为观察组对象,同期选择健康志愿者50例为对照组。两组均采用化学发光法对血清癌胚抗原(CEA)、糖类抗原199(CA199)、糖类抗原724(CA724)等进行检测。对比CEA、CA199和CA724联合检查与单项检查的区别。结果:观察组血清CEA、CA199、CA724等指标对照组相比均显著较高,且与单项检查相比,CEA、CA199和CA724联合检查的阳性率显著较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项检查CEA、CA199、CA724的灵敏度分别为42.0%(21/50)、26.0%(13/50)、62.0%(31/50),联合检查CEA、CA199、CA724的灵敏度分别为96.0%(48/50),联合检查的灵敏度与单项检查相比均显著较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EA、CA199和CA724联合检查结直肠癌诊断的临床价值相对较高,即能提高患者临床确诊率,同时具有较高的灵敏度。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外周血肿瘤标志物CEA、CA12-5和CA19-9在结直肠癌患者血清中的水平及其在结直肠癌辅助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化学发光微粒免疫检测检测60例结直肠癌患者和50例健康体检者的血清中3种肿瘤标志物水平,并探讨对辅助诊断结直肠癌的临床价值。结果:60例结直肠癌患者血清CEA、CA12-5和CA19-9阳性率均明显高于健康体检对照组(P均〈0.01),且联合检测的阳性率最高;结直肠癌患者的3种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均明显高于健康人组(P〈0.01)。结论:单项检测血清CEA、CA12-5和CA19-9对结直肠癌的诊断有一定的临床价值,3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可以提高结直肠癌诊断的敏感度。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肿瘤标志物(CA153、CA199、CA125、CEA)联合检测对乳腺癌、卵巢癌和结直肠癌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自2010年1月-2013年12月在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治疗的20例乳腺癌、28例卵巢癌、28例结直肠癌患者及39例健康人作为研究对象,分别检测其血清CA153、CA199、CA125、CEA水平并进行统计学的分析。结果:恶性肿瘤各组患者血清CA153、CA199、CA125、CEA水平显著高于健康体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乳腺癌中CA153水平、卵巢癌组中CA125水平、结直肠癌中CEA和CA199水平均高于其他肿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敏感性分别为75.0%、67.8%、60.7%和39.3%,4种肿瘤指标联合检测敏感性为85.5%,特异性92.3%,明显高于单一检测,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单一指标比较,肿瘤标志物(CA153、CA199、CA125、CEA)联合检测能够提高诊断的敏感性,对恶性肿瘤的早期诊断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索术前血清中CEA水平及肿瘤CXCR4表达水平与大肠癌的关系。方法:检测结直肠癌病人术前血清CEA水平,用免疫组化的方法研究病人结直肠癌组织CXCR4的表达水平,分别对术前血清CEA水平及CXCR4的表达水平与不同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进行研究。结果:结直肠癌肿瘤组织CXCR4表达水平与大肠癌患者的年龄、性别、大肠癌组织学类型、浸润深度、分化程度无关,与肝转移、淋巴结转移和Ducke’s分期有关;病人术前血清CEA水平与与大肠癌患者年龄、性别、大肠癌组织学类型、浸润深度、分化程度无关,肝转移、淋巴结转移和Ducke’s分期有关;结直肠癌病人血清CEA水平与结直肠癌肿瘤中CXCR4表达水平并无明显的相关性。结论:结直肠癌病人血清CEA水平及肿瘤CXCR4表达水平均是判断大肠癌是否复发或转移的标志之一。但结直肠癌病人术前血清CEA水平与结直肠癌肿瘤中CXCR4表达水平并无明显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CEA,CA19—9,CA72—4三项肿瘤标志物单项或联合监测对结直肠癌临床诊断及复发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化学发光法对结直肠癌组72例(包括复发组40例和无复发组32例),健康对照组35例的血清CEA.CA19—9.CA72—4三项肿瘤标志物进行检测及统计学分析。结果:CEA,CA19—9,CA72—4在结直肠癌组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均P〈0.01);在复发组与无复发组3种肿瘤标志物含量明显增高,总体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单项检测中:CA19—9,CA72—4的阳性率无差异,但冠著高于CEA;CEA+724+CA19—9联合检测的阳性率显著高于单项和CEA+CA19—9。CEA+CA724及CA19—9+CA72—4的联合。结论:CEA,CA19-9,CA72—4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可以提高结直肠癌诊断的敏感度并对结直肠癌复发监测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对血清癌胚抗原(CEA)、糖类抗原19–9(CA19–9)及恶性肿瘤特异生长因子(TSGF)在临床结直肠癌诊断中的作用和价值进行探析。方法:将2018年1月至2018年12月广东省农垦中心医院诊治的60例原发性结直肠癌患者纳入研究中,并分别选取良性结直肠病变患者和健康体检者各50例,均接受血清学检查,比较三组研究对象血清CEA、CA19–9及TSGF等指标变化。结果:通过测定,结直肠癌患者血清CEA、CA19–9及TSGF水平及阳性率均显著高于良性结直肠病变患者和健康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但良性结直肠病变患者与健康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对于结直肠癌诊断灵敏度,血清CEA为53.33 %,CA19–9为52.9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均低于TEGF 的89.3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三者联合诊断灵敏度达92.5 %,高于独立诊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在结直肠癌诊断中,血清CEA、CA19–9和TSGF的阳性检出率较高,但在灵敏度方面血清CEA、CA19–9低于TSGF,而联合诊断灵敏度高于独立诊断,因此在诊断结直肠癌时,可通过联合检测血清CEA、CA19–9和TSGF以诊断结直肠癌。  相似文献   

8.
结直肠癌患者行根治性切除术后,有30-50%的患者会出现复发转移,检测其是否复发转移主要依靠术后的定期随访[1.2]。CEA和CA199是主要的术后随访指标,分析我院2005年1月-2009年12月收治的结直肠癌术后患者临床病理及随访资料,探讨其对结直肠癌术后复发及转移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究胃癌行CA724、CEA、CA242、CA199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的价值。方法选择胃癌患者180例作为研究组,同期选择胃溃疡患者30例作为对照组,同期选择浅表性胃炎患者30例作为参照组,均予放射免疫、电化学发光及酶联相关免疫方法检测,分析3组肿瘤标志物(CA724、CEA、CA242、CA199)水平、胃癌各肿瘤标志物阳性及联合检验特异性和敏感度情况。结果研究组CA724、CEA、CA242、CA199各指标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和参照组(P均0.05);研究组分化程度差者、有肝转移者血清各指标阳性率高;临床分期为Ⅰ~Ⅱ期血清各指标阳性率明显比Ⅲ期和Ⅳ期低(P均0.05);Ⅲ期和Ⅳ期各指标阳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4项联合检测相比单项、2项和3项检测敏感度高(P均0.05)。结论对胃癌予CA724、CEA、CA242、CA199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能有效提升胃癌检出特异性和敏感度,利于该病早期诊断和治疗,具一定临床应用和研究价值。  相似文献   

10.
郅强  张楠  孙维义  杨世发 《光明中医》2023,(9):1678-1681
目的 探讨黄芪多糖对结直肠癌根治术患者术后NLR、PLR及血清外泌体TGF-β1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0年1月—2021年7月确诊为结直肠癌且拟行结直肠癌根治术的6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常规术前治疗+黄芪多糖)30例和对照组(常规术前治疗)30例。比较2组患者确诊后第1天及术后第7天CRP、NLR、PLR、CEA、CA125、CA199、PNI及血清外泌体TGF-β1的水平。结果 治疗组患者术后第7天CRP、NLR、PLR、CEA、CA125、CA199及TGF-β1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PNI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确诊后第1天的各项指标以及患者基本资料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黄芪多糖可以降低NLR、PLR以及血清外泌体TGF-β1的水平,改善结直肠癌根治术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11.
韩刚  王以东  曹羽  龚航军  窦丽萍  钟薏 《中医杂志》2012,53(14):1207-1209
目的 观察肠易煎对脾虚湿热型大肠癌术后患者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及肿瘤标志物的影响,探讨肠易煎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符合纳入标准的402例结直肠癌术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209例和对照组193例,对照组给予单纯化疗,化疗方案为:奥沙利铂150mg/m2静脉滴注第1天+5-氟尿嘧啶(5-Fu)400mg/m2×5天静脉滴注+亚叶酸钙200mg/m2×5天为1个疗程,间隔21天进行下一个疗程,共治疗2个疗程.治疗组给予肠易煎联合化疗,肠易煎每日1剂,早晚分服.连续用药21天为1个疗程,共治疗2个疗程.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VEGF及肿瘤标志物[癌胚抗原(CEA),肿瘤标志物CA199、CA50、CA72]的变化. 结果 治疗组治疗后VEGF水平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照组治疗后VEGF水平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VEGF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CEA、CA50较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A199和CA72无明显变化(P>0.05);对照组各指标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CEA、CA50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肠易煎能够降低大肠癌术后患者VEGF表达水平,同时能降低CEA、CA50表达水平,表明抑制肿瘤血管新生可能是肠易煎抗肿瘤的有效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12.
郭忠聪  龚纯 《陕西中医》2022,(11):1527-1530,1604
目的:探讨抗癌防移片对大肠癌肝转移小鼠模型血清肝细胞生长因子(HGF)、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脾脏注入CT26细胞的方法制备大肠癌小鼠模型,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抗癌防移片高剂量组、抗癌防移片低剂量组。干预4周后,ELISA法检测血清HGF、VEGF-A表达量,观察各组大肠组织及肝脏组织病理切片。结果:给药2、3、4周,与假手术组比较,其余各组小鼠体重均明显下降(P<0.05),其中模型组下降最显著(P<0.05)。与模型组比较,抗癌防移片高剂量组肝脏瘤体重量降低(P<0.05)。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小鼠血清CA199、CEA水平均明显升高(P<0.05)。与抗癌防移片高剂量组比较,抗癌防移片低剂量组及模型组小鼠血清CA199、CEA水平均明显升高(P<0.05)。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小鼠大肠组织及肝组织可见肿瘤细胞浸润; 与模型组比较,抗癌防移片高剂量组小鼠大肠组织及肝组织未见明显的肿瘤细胞,细胞形态较为规整。结论:抗癌防移片可通过下调血清HGF、VEGF表达抑制大肠癌肝转移。  相似文献   

13.
目的寻找一种有价值的高敏感、高特异性的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方法,提高消化道恶性肿瘤的诊断率。方法选择136例消化道恶性肿瘤患者作为观察组,包括结肠癌、胃癌、胰腺癌、肝癌、胆管癌,均经影像学及病理检查确诊;另选择健康体检者52例作为对照组。使用电化学发光免疫法检测2组糖类抗原(CA19—9)、黏蛋白分子CA72—4、高分子糖蛋白CA50、甲胎蛋白(AFP)及癌胚抗原(CEA),比较2组检测结果。结果CA19—9对胆管癌以及胰腺癌敏感度较高,AFP则对肝癌敏感性高,CA72—4对胃癌敏感度高;对于部分消化道肿瘤,肿瘤标志物单项检测有效性以及灵敏度与联合检测相比较均显著降低(P均〈0.05),但部分联合检测的特异性有一定下降。对于胰腺癌、胆管癌以及结肠癌,CEA联合CA19—9、CA50为首选检测标志物;对于胃癌,CEA联合CA19—9、CA72—4可作为首选标志物;对于肝癌,CEA联合AFP是首选标志物。胰腺癌及结肠癌术后几种标志物水平均有下降,术后1.5个月CEA与CA19—9恢复趋于正常、结论对于消化道恶性肿瘤,选择互补性较强且有价值的肿瘤标志物十分重要,可做到早发现、早诊断及早治疗,有着较重要的临床价值和应用意义。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血清肿瘤标志物的变化与结直肠癌中医辨证分型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对220例结直肠癌患者中医证型及肿瘤相关抗原进行分析研究。结果湿热瘀毒型、肝肾阴虚型的血清肿瘤标志物CEA、CA125、CA199、SFe水平较脾肾两虚型、气血两虚型、脾虚湿毒型的水平高(P〈0.05)。湿热瘀毒型与病灶在直肠乙状结肠、男性、未行手术治疗高度相关(P〈0.01);肝肾阴虚与大于60岁、肝脏转移高度相关(P〈0.01),与术后复发、肝脏以外的转移相关(P〈0.05)。结论根据血清肿瘤标记物的变化,配合中医辨证分型,可对结直肠癌的病情演变做出判断,并做出积极的干预治疗,以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期。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胃癌宁汤治疗晚期胃癌的临床疗效。方法:在标准化疗基础上,运用中药复方胃癌宁汤治疗晚期胃癌58例,并设化疗对照组42例。结果:治疗组CEA、CA19—9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生存质量显著升高(P〈0.05);对照组变化不明显,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胃癌宁汤能降低肿瘤标志物CEA和CA19—9活性,提高生存质量,对化疗药物有减毒增效作用。  相似文献   

16.
李华  郭丽  憨镔  李蕾  黄雪青 《新中医》2020,52(4):118-121
目的:观察益气养阴化瘀方治疗对肺癌术后患者复发和转移的影响。方法:将接受手术治疗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88例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44例术后行常规GP方案治疗,观察组44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服益气养阴化瘀方治疗8周,观察患者治疗后复发转移情况,血清肿瘤标志物[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癌胚抗原(CEA)、糖链抗原CA199、CA125、CA50]含量及免疫功能[T淋巴细胞(CD8^+、CD4^+、CD3^+、CD4^+/CD8^+)和自然杀伤细胞(NK)]改变情况。结果:随访12个月,观察组患者复复发2例(4.55%),转移10例(22.73%);对照组复发3例(6.82%),转移12例(27.27%);观察组复发率、转移率均低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及随访12个月,观察组血清VEGF、CEA、CA199、CA50含量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治疗后,对照组血清VEGF、CEA、CA199、CA50含量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随访12个月,对照组血清VEGF含量降低,CA125、CA50含量升高(P<0.05)。随访12个月,观察组患者血清VEGF、CEA、CA199、CA125及CA50含量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随访12个月,观察组患者CD8^+、CD4^+、CD3^+含量均较治疗前及对照组同时间点显著升高(P<0.05)。治疗后,对照组患者CD3^+、CD4^+/CD8^+比值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治疗后,观察组CD3^+、CD4^+/CD8^+比值均较对照组升高(P<0.05)。2组治疗前后NK值变化不显著(P>0.05)。结论:在肺癌术后GP方案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益气养阴化瘀方可降低患者复发转移率、血清肿瘤标志物含量,提高患者机体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血清肿瘤标志物CA50、CEA、Cyfra21—1和Scc在肺癌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采用化学发光法检测140例肺癌患者、印例肺良性病变患者及80例健康体检者血清CA50、CEA、Cyfra21—1和Scc的含量,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肺癌患者CA50、CEA、Cyfra21—1和Scc的阳性率分别为45.7%、65.7%、58.5%和59.3%,显著高于肺部良性病变患者和健康对照组(P〈O.05)。CA50、CEA、Cyfra21—1和Scc小细胞肺癌患者较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表达水平低。CA50和CEA在肺癌高表达;而Cyfh2t-t在肺鳞癌高表达。结论:血清CA50、CEA、Cyfra21-1和See检测对于肺癌诊断敏感性和特异性强,联合检测有助于对肺癌的诊治以及病情的判断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