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随着中医药事业的发展,很多治疗类风湿关节炎有效的中药被发掘出来,并且已经在临床上得到了广泛应用。其中在临床应用最广泛的是卫矛科雷公藤属中药雷公藤、昆明山海棠以及卫矛科南蛇藤属植物南蛇藤。文章回顾了近十年对这些中药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作用机制的研究,得出这些药物中主要的抗风湿成分及其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作用机制。为这些中药临床治疗类风湿关节炎提供理论依据,也为这些有效成分相关药物的开发提供合理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
西医类风湿关节炎(RA)属于蒙医"陶列"病的范畴[1],类风湿关节炎目前仍是威胁人类身体健康的一种疑难病证,并出现一系列的并发症,单独靠某一种药物尚不能达到理想的治疗效果。因此将蒙医蒙药与现代医学有机地结合起来,了解其病因和发病机制,可为开发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药物开拓新思路。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李济仁教授治疗活动期类风湿关节炎的用药规律,为中医药治疗活动期类风湿关节炎提供参考。方法:收集2013年1月—2014年12月李济仁教授治疗活动期类风湿关节炎的处方,基于中医传承辅助系统构建数据库,进而应用关联规则等数据挖掘方法,得到药物频次、药物组合、关联规则和核心组合等,分析李济仁教授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用药规律。结果:运用中医传承辅助系统对筛选出的84首处方进行分析,得到治疗活动期类风湿关节炎的高频词药物为青风藤、苦参、萆薢等清热利湿药物,黄芪、当归、鸡血藤、大血藤、乳香、没药等补气活血通络药物;全蝎、蜈蚣等搜风通络止痛药物;制川乌、制草乌、桂枝等温经通络止痛药物,同时挖掘出35个核心组合和9首新处方。结论:李济仁教授治疗活动期类风湿关节炎经验丰富。他主张风寒湿热之邪在活动期类风湿关节炎的病因中具有重要意义,在辨证时,重视"寒、热",以寒热平调、标本兼顾、顾护脾胃为治疗原则,以清络饮为主方,以风寒湿热的偏性、复杂转化为依据,寒热配伍用药,随症加减,使寒药不伤阳气、热药不伤阴精。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药物配合"八段锦"治疗老年性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总结老年性类风湿关节炎的特点、病因病机、治疗方法,并结合临床观察药物配合八段锦治疗老年性类风湿关节炎的疗效。结果:经药物配合"八段锦"治疗有效率为94.44%。结论:药物配合气功"八段锦"可以有效缓解症状,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5.
动物模型作为开展基础研究必不可少的工具,对于深入研究疾病的病因、发病机制和探索新的治疗方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近年来,针灸治疗类风湿关节炎动物研究进展迅速,为阐释针灸治疗类风湿关节炎作用机制提供证据支持。该文就近年来有关针灸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动物实验研究进行综述,以期为针灸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应用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6.
类风湿关节炎(RA)作为临床常见疾病,是一种以侵蚀性关节炎为主要表现的全身性自身免疫性疾病.类风湿关节炎属"痹证"范畴,中医学对其病因病机的认识由来已久,具有丰富的治疗经验.本文从病因病机及治疗方法等方面,综述了近年来中医药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研究进展,可通过内治法、外治法及内外合治法治疗类风湿关节炎,治疗方法多样,如分...  相似文献   

7.
中频导入正清风痛宁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中频导入正清风痛宁联合药物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中频导入正清风痛宁联合药物治疗类风湿关节炎患者30例,并与单独使用药物治疗的30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做对照。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3%,2组总有效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2组治疗前后临床症状、体征及血沉、类风湿因子的变化经统计学处理有显著性差异(P均<0.05)。结论中频导入正清风痛宁可改善类风湿关节炎的症状、体征及实验室检查指标,对类风湿关节炎的疗效优于单纯药物治疗。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类风湿方加减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类风湿方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112例,每日1剂,15d为1疗程,治疗期间停用激素及其他药物。结果:有效率95.94%。结论:类风湿方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安全可靠,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伴有药物过敏的类风湿关节炎的发病机理及治疗注意事项。[方法]对2008年1月至2009年1月伴有确切药物过敏的在院类风湿关节炎15例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伴有过敏病史的类风湿关节炎多为中青年,男女比例约1:7,合并症较多,过敏药物主要是抗生素,总体病情较重。[结论]类风湿关节炎与药物过敏存在密切的联系,在类风湿关节炎治疗中要积极防治药物过敏反应。  相似文献   

10.
类风湿关节炎是临床常见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其病因病机复杂。文章以“双毒学说”为切入点,阐释类风湿关节炎的病因病机。“双毒学说”的核心病因应归结于毒,根据不同发病特点,可分为“外感邪毒”和“内生伏毒”。文章阐述了“双毒学说”在类风湿关节炎治疗中的现实意义,为临床治疗类风湿关节炎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适宜技术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体会。方法:对37例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从心理、饮食、用药、理疗等方面进行中西医治疗及护理。结果:中医适宜技术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取得了满意的治疗效果。结论:中医适宜技术治疗及护理类风湿性关节炎能有效的促进患者康复。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疗效。[方法]将5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25例口服吲哚美辛治疗,治疗组25例在对照组的治疗基础上同时应用中药汤剂治疗。两组均以30d为1个疗程,治疗2个疗程后进行疗效判定。[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4.00%,对照组总有效率60.00%,总有效率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索中医药对类风湿性关节炎进行辨证论治,从整体上协调维持内环境稳定进而达到阴阳平衡,有望能够减少类风湿性关节炎的发作或不发作。方法:根据笔者多年来运用中医疗法对类风湿性关节炎的医治并结合具体案例进行辨证论治。结果:根据案例病人类风湿关节炎所属证型进行中药辨证论治,治疗效果良好,随访几年无复发。结论:西医的药物治疗虽然能有效控制类风湿性关节炎发作,但治标不治本,且长期服用此类西药对身体造成的伤害非常大。而中医疗法对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治疗则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中医辨证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临床观察。方法:对治疗组65例患者,采用中医辨证的分型,分别给中药汤剂治疗。对照组65例给予雷公藤多甙片和双氯芬酸片口服治疗。2组采用统计分析,进行疗效比较。结果:比较2组的有效率,经统计学分析,P〈0.01。结论:中医辨证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温经通络祛痰法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在2006年10月--2012年10月期间,应用温经通络祛痰法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50例患者作为实验组(A组),同时选取同期我院应用西药治疗的50患者作为对照组(B组),疗程为4个月,观察这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在经过1个疗程治疗后,都取得了一定的效果。实验组的总有效率为80%,对照组为76%,两组无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中医证候疗效比较中,实验组的总有效率为92%,对照组为64%,两组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中,应用温经通络祛痰法能够取得比较好的抗炎镇痛作用,可以有效的改善中医寒湿阻络证候群,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中药熏蒸疗法对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治疗作用。方法将患者例随机分为两组,非熏组采用常规治疗,熏蒸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中药熏蒸治疗。治疗1个疗程(20 d)后,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和两组之间疼痛VAS评分、中医证候变化及总体疗效。结果熏蒸组疼痛VAS评分、中医证候改善及总体疗效均明显优于非熏组。结论中药熏蒸疗法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疗效确切,使用方便。  相似文献   

17.
类风湿关节炎(RA)目前临床上多使用糖皮质激素或免疫抑制剂进行治疗,但长期使用具有明显的毒副作用,且免疫抑制剂价格昂贵,一定程度限制其广泛的应用。中药治疗RA历史悠久,且毒副作用小,但其具体作用机制不甚明确。自噬的过程是细胞自身在受到外界的刺激,通过细胞内信号转导,触发的一系列细胞维持内环境稳定的一种主动的生物学过程,其异常参与多种疾病的发生。目前研究表明自噬异常与RA的发生发展过程关系密切,可以干预RA血管翳生成、滑膜炎症和骨破坏等关键病理环节,从而影响RA的进展和预后。近年来很多研究发现中药复方及其活性成分可以通过调节自噬过程,发挥治疗RA的作用。本文对中药调控自噬进而干预RA的相关文献进行调研,以期为中药治疗RA重要作用机制、新药开发及临床治疗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18.
从病因病机、辨证、治疗、以及其他疗法阐述类风湿性关节炎(RA)的中医药研究进展,并指出对该病进行标准统一及对有效中药进行系统。科学的研究,中医药治疗RA将会取得更大进展。  相似文献   

19.
解毒消瘀法外治大鼠佐剂性关节炎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探讨中医外治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疗效。方法:选取大鼠40只,随机分为4组(对照组、消炎痛组、受试药高剂量组、低剂量组),通过注射福氏完全佐剂,制备大鼠佐剂性关节炎模型,模型制备后立即外涂1次受试药物,观察其对原发病变的影响。第8d开始外涂受试药,连续给药至第28d,1次/d,观察其对多发性关节炎的作用。结果:外涂受试药对大鼠佐剂关节炎原发病变有明显的抗炎作用,能抑制佐剂注射对侧足肿胀,具有阻止多发性关节炎的作用。结论:解毒化瘀中药具有较强的抗炎镇痛作用,外治类风湿性关节炎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类风湿关节炎急性发作期中医治疗的疗效.方法:将126例类风湿关节炎急性发作期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①免疫抑制剂;②对症治疗.治疗组依据舌脉症象辨证分型,给予中医综合治疗.结果: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中医综合法疗可提高类风湿关节炎的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