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3 毫秒
1.
自拟方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梁景翠 《光明中医》2009,24(10):1898-1898
目的:观察自拟方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分别给予中药自拟方煎剂、多潘立酮治疗三周.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6%,对照组总有效率75%,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自拟方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自拟方联合西药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疗效。[方法]使用随机平行对照方法,将198例门诊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方法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50例,吗丁啉15mg,3次/d;雷尼替丁170mg,2次/d;维生素B140mg,3次/d;治疗组148例自拟方(槟榔18g,党参22g,木香10g,厚朴18g,茯苓22g,白术22g,灸甘草14g,枳实22g,干姜10g,麦芽22g),水煎,2次/日;西药治疗同对照组。连续治疗4周为1疗程。观测临床症状。连续治疗1疗程,判定疗效。[结果]治疗组治愈69例,有效40例,无效39例,总有效率72.67%。对照组治愈22例,有效13例,无效15例,总有效率70%。治疗组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自拟方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3.
尹亚东 《光明中医》2012,(9):1778-1779
目的观察中药对功能性消化性不良的治疗效果。方法单纯中药治疗功能性消化性不良患者51例,观察临床效果。结果痊愈37例;显效12例;有效2例;无效0例。临床痊愈率72.55%,总有效率100%。结论中药治疗功能性消化性不良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4.
石青 《中医药导报》2007,13(11):21-22
目的:探讨自拟健胃饮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121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60例,予中药自拟健胃饮,对照组61例予木香顺气丸,观察14 d,统计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0%,治愈率为25.0%;对照组分别为90.8%,13.1%。治疗组治愈率优于对照组,且治疗组胃排空率、症状疗效与对照组相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自拟健胃饮对功能性消化性不良具有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5.
我们采用中药治疗小儿慢性功能性腹痛78例,取得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自拟舒肝健胃汤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7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0例,予以自拟舒肝健胃汤,对照组20例予以吗丁啉及雷尼替丁,观察14d,统计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3.3%,治愈率50%;对照组分别为70.0%,30.0%。治疗组总有效率及治愈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自拟舒肝健胃汤对功能性消化不良具有良好疗效。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舒胃汤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自拟中药舒胃汤治疗320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2周后采用尼莫地平法评价其临床疗效。结果:经过治疗,320例患者中显效210例,有效90例,无效20例,总有效率为93.75%。结论:舒胃汤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临床疗效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腹痛、腹胀症状,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9.
自拟方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90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功能性消化不良(FD)是一组持续或反复发作的上腹痛或不适等消化不良症状,经生化、内镜和影像检查,排除器质性疾病的临床症候群。我们于2001年1月—2003年12月采用自拟方治疗FD64例,并与多潘立酮26例对照,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功能性消化不良属于祖国医学"胃脘痛"等范畴,临床以"胃脘胀"为主症.或早饱、嗳气;或恶心、呕吐;或反酸、烧心等一系列症候群.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中药联合多潘立酮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0年10月-2012年10月我院收治的90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地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45例单纯给予中药治疗,治疗组45例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中药联合多潘立酮治疗,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对照组患者总有效率为82.2%,治疗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5.6%,两组对比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单纯运用中药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相比,中药联合多潘立酮治疗临床效果明显,值得临床大力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对功能性的消化不良(脾胃气虚型)患者予以中医辨证施治的临床效果。方法:对我院自2008年11月~2011年11月以来,于我科治疗的160例功能性的消化不良(脾胃气虚型)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将其分为AB两组,B组60例予以西药进行常规治疗,A组100例在B组基础上予以中药内服与温针灸进行联合治疗,两组均治疗4周。结果:A组有42例临床治愈,有54例治疗有效,其总有效率达到96.0%(96/100);B组18例临床治愈,有26例治疗有效,其总有效率仅73.3%(44/60),两组相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对功能性的消化不良(脾胃气虚型)患者予以中医辨证施治,疗效确切,不仅能够显著的改善患者临床症状,而且中药的副作用也较少,应予推广。  相似文献   

13.
周雄 《中医临床研究》2014,(14):144-145
在消化系统当中,功能性消化不良是一种较为常见的疾病,其有着很高的发病率,目前还没有完全阐明此症状的发病机制。本文就从功能性消化不良病因病机的认识出发,详细综述中医治疗该病的进展情况,以期能够为功能性消化不良的有效治疗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4.
目的复制并评价功能性消化不良脾虚证动物模型。方法运用碘乙酰胺复合小平台劳倦因素造模法,制作功能性消化不良脾虚证动物模型,并观察动物一般状态、体重、饮食情况及胃病理改变,运用糖水偏好试验,球囊试验对功能性消化不良脾虚证进行评价。结果碘乙酰胺及复合小平台大鼠,均出现饮食减少,糖水偏好降低,胃敏感性增高。但碘乙酰胺复合小平台组大鼠体重下降明显,并伴有倦怠等精神症状。结论模型符合功能性消化不良脾虚证标准,但碘乙酰胺复合小平台组脾虚证表征更加明显。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云南白药结合西米替丁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疗效。方法:治疗组用西米替丁加入生理盐水静脉滴注,同时服用云南白药;对照组只用西米替丁加入生理盐水中静脉滴注。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78.1%;对照组总有效率为53.1%。结论:云南白药结合西米替丁治疗各种原因的功能性消化不良具有疗效好、安全可靠,副作用少的优点,在临床上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6.
消化片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观察消化片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疗效。方法 82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52例,予消化片,每日5片,每日3次餐前服;对照组30例,予多潘立酮10mg,每日3次餐前服。2组均2周为1个疗程,观察疗效。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96.15%,对照组总有效率70%。2组总有效率比较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 消化片具有促进消化、促进胃肠排空、增加消化酶分泌的作用.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7.
功能性消化不良是一种临床常见的功能性胃肠病,由于发病率高,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关注。疾病模型的建立,有助于进一步研究疾病、评价药物疗效、开发新药。功能性消化不良属于中医"痞满","胀满","胃脘痛"的范畴,在辨证论治理论指导下,运用中医药治疗本病,效果确切,因此,从中医角度研究疾病发病的生物学机制,探讨中医药的作用机理,将为本病的研究,提供新思路。文章对文献中功能性消化不良动物模型进行系统研究,研究结果将为建立中医"病证结合"动物模型提供前期基础,也为从中医角度研究疾病提供模型支持。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中医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68例,中医治疗组38例,对照组30例,治疗组予自拟的理气健脾的中药方,对照组单用多潘立酮片治疗,4周后评价临床疗效。结果:中医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4.74%,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0%。两组总有效率有显著性差异(P0.01),且单项症状比较也有明显的差异。结论:使用中药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疗效肯定,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针刺耳穴贴压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效果。方法:以90例患者为对象,就诊时间段为2016年6月-2018年11月,按照临床治疗方法不同,将其中的45例患者纳入对照组实施常规西医治疗,另外45例患者纳入观察组,给予患者针刺耳穴贴治疗,比较患者临床疗效和中医证候积分评分水平。结果:观察组患临床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症状积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刺耳穴贴用于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能明显提升临床效果,缓解患者症状,效果理想,具有积极的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20.
功能性消化不良是临床上最为常见的一种功能性胃肠病。文献报道功能性消化不良动物模型的常用制作方法有夹尾激怒刺激,醋酸灌胃,禁食,束缚,明暗颠倒,超声刺激,冰水灌胃等。笔者根据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中医分型,从肝郁气滞型、肝郁脾虚型、脾胃虚寒型、脾气虚弱型、胃虚饮停型阐述了符合中医证型的功能性消化不良动物模型制备现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