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杨国营 《辽宁中医杂志》2007,34(9):1305-1306
侯士良认为,中药必须经过炮制,才能符合治疗需要;必须依据药物不同的药性和治疗要求采取适宜的炮制方法。主张中药炮制"贵在大小分档,贵在辅料吸收均匀,贵在炮制程度适中,贵在形色气味俱全"以此来把握炮制的"度",才能真正提高中药炮制质量与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2.
目的:中药炮制是通过对中药材进行各种特殊的加工处理,使之更符合临床治疗的需要。方法:从净制、切制、加热制、加辅料制等方面浅谈了中药炮制与临床疗效的关系;结论:中药经加工炮制后可增强疗效,改变药性,降低毒副作用,缓和药性,改变作用部位及趋向,适应不同体质病人临床需要。  相似文献   

3.
中药炮制对药性影响的浅识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通过炮制,改变药性,增强药效,防止不必要的中药毒副作用事故的发生。方法:认真分析中药炮制对药性的影响,提高医务工作者的医务水平及高度责任心。结果:通过中药炮制对药性几方面的影响,建议医生在临床用药时谨慎、灵活,药师在调配处方时严格审核。结论:医师和药师均充分发挥各自的职能,把握好中药炮制的重要性,以提高疗效,保证药品质量及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4.
中药的炮制是祖国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数千年的悠久历史,是历代中医学家长期与疾病作斗争的临床经验总结。实践证明,药物经炮制后其临床疗效发生重要改变,因为中药大多数都是生药,其中有些中药必须经过特定的炮制处理才能符合治疗需要,充分发挥疗效,因此按照不同的药性和治疗要求,而有多样的炮制方法,在炮制中,在原有的药物中加酒、醋、蜜、盐、姜汁等共同炮制,不仅能发挥原有药物的疗效及辅料的作用,还降低原有药物的毒副作用,更好地为临床服务。  相似文献   

5.
许多中药必须经过特定的炮制处理,才能符合治疗需要,充分发挥疗效。因此,中药炮制是否得当,直接影响到疗效,少数毒性和烈性药的合理炮制,更是确保用药安全的重要措施。 降低药物的毒副作用有的药物虽有较好的疗效,但因毒性或副作用太大,临床应用不安全,则需通过炮制降低其毒性或副作用,服用后不致产生不良反应。 改变或缓和药性 药物  相似文献   

6.
中药炮制学是在祖国医药学药性理论指导下进行的,并以性味学说为基础的。探讨药性的相同与不同,通过炮制从相得、相挟、相约三个途径达到性味损益,以充分地、有选择地发挥疗效,才能更好地去适应辨证论治的用药需要;炮制的当否,将直接影响到临床疗效的良劣。我们要进一步提高药物疗效,炮制应是不可忽视的重要环节。而提高药品质量,关键在于遵循临床用药理论,只有这样,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相似文献   

7.
中药炮制是保证中药质量,提高疗效的重要环节。中药经过炮制处理以后,药性和临床疗效都发生了很大的改变,这些变化在过去多集中在成分和药理活性的改变上。随着研究的深入认识到,只有搞清楚中药在炮制过程中有效成分的变化及其机理的基础上,才能更好地了解中药炮制的目的,指导改进炮制工艺,制定质量标准。  相似文献   

8.
中药必须经过炮制之后才能入药,这是中医用药的一个特点,也是中医药学的一大特色。中药炮制是根据中医临床用药理论和药物配制的需要,将中药材进一步加工处理的传统工艺。通过炮制可消除或降低药物的毒副作用,改变药性,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9.
浅谈中药炮制辅料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药炮制辅料,是指对中药饮片具有辅助作用的附加物料。在漫长的应用过程中,炮制辅料已经逐渐成为传统中药的组成部分。中药用这些辅料炮制,是遵循中药复方配伍的原理和临床用药的需求,通过炮制这一工艺手段以及辅料本身的作用,来影响或改变中药某些方面的性能,使之适应临床医疗的需求。多年来的实践表明,用辅料炮制中药确能改变药性、增强其疗效,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中药炮制的目的及作用,让临床医生更加了解中药炮制的效果,更好服务于临床。方法:应用文献学、实验药理学、化学、临床疗效观察、多学科结合的方法进行研究,整理参考文献,学习炮制原理、炮制理论及炮制方法,总结经验。结果:中药炮制可以改变药性、增加疗效、降低毒性、提高患者顺应性以及引药归经等。结论:中药炮制是根据中医药理论,依据辨证施治用药的需要和药物自身性质以及调剂、制剂的不同要求所采取的一项制药技术。中药必须经过炮制之后才能入药,保证药物的稳定性,才能有效发挥药物的疗效。  相似文献   

11.
本文通过探讨不同炮制方法对藤黄作用的影响,探索通过合理的炮制方法,以达到减毒增效的目的。同时制订出藤黄及其炮制品的质量标准,保证临床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12.
基于传统功效的中药寒热药性研究策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药药性是中医药基础理论的重要组成内容,寒热药性是药性理论的关键科学问题之一.由于寒热药性的科学内涵深刻,而当前的思路及方法手段难以摆脱先入为主、循环论证的研究局限性,因此亟需为现代中药寒热药性研究注入新思维、启动新视角.本文在现有研究进展的基础上,提出以系统观为指导,以物质基础、生物效应和作用靶标为寒热药性的三大要素,融合多学科交叉的方法构建基于传统功效的中药寒热药性表征方法,基本揭示寒热药性的科学内涵.以期实现药性理论研究的重大突破,促进中医药现代化、国际化,为进一步提高中医临床诊疗与合理用药水平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3.
古人很早就认识到酒的药用价值,并广泛用于防病、治病。近现代以来,受到酒与化学药物相互作用的影响,酒在中医药中的部分传统用法被大幅简化,对中医药的临床疗效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基于此,挖掘整理了酒在中药制药与临床应用过程中的用法,总结出“以酒炙药,矫药性”“以酒浸药,行药势”“以酒煎药,激药性”“以酒服药,引药力”“以酒敷药,促药性”等基本观点,并从现代视角归纳常用酒类的活性成分和药理作用,分析酒对药物吸收的作用以及酒与药物相互作用可能引起的不良反应,旨在继承发掘酒在中医药中的特色用法,认识酒的科学内涵和临床价值,促进中医药临床疗效的提高。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中医方剂的概况、中医方剂知识产权保护的意义与困境等因素进行分析,客观阐明中医方剂知识产权保护的必要性和紧迫性.文章介绍了中医方剂的专利保护、商标保持、商业秘密保护、行政保护等保护方式,分析中医方剂知识产权保护所面临的权利主体界定、权利客体界定、权利期限界定等理论困境及受到侵害的现状等困境,总结了国际、国内中医方剂知识产权保护的各种方式,提出了多层次保护策略等可行性措施,以期为中医方剂知识产权保护的决策和执行提供新途径.  相似文献   

15.
中药组分研究是目前中药相关研究的热点,现在主要集中于两个方向:一是以原方的功效主治为基础,筛选能够体现原方性质的配伍组分,即组分中药;二是在原方化学成分群的基础上进行有序组合,筛选具有潜在临床疗效的新药物模式,即新的天然药物。本文通过回顾总结中药组分研究中的主要内容,并对多元化发展中的组分中药进行梳理分析,探讨中药组分与组分中药的研究模式,以期发掘具有一定价值的观点,为中药的深入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基于"三要素"的中药药性认知模式构建与实践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中药药性理论是中药基本理论研究的重点和难点,药性概念、构成及表征的复杂性长期困扰着研究人员,亟需研究视角和方法的创新。从认知科学角度看,中药药性理论的产生就是人们在与疾病斗争的医疗实践中面对中药及其作用的感官信息,在中国传统哲学思维指导下进行储存、提取、重建、总结,进而形成有关药物疗效性质概念的认知学过程;中药药性认知过程具有其特殊的认知要素和认知策略。本研究遵循中药临床应用特点,明晰其特殊认识要素,结合现代化学、生物学、数学研究手段,在本室5年前期工作基础上,构建基于"三要素"的中药药性认知模式,并以辛热药为示例进行实践,以期实现传统中药药性的现代科学解读,为阐明药性本质提供思考,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17.
药性作为中药功效的载体,是临床选方用药的依据,运用中医药理论体系分析西药,使之具备中药的基本内容,按照中医药理论使用,对临床有重要指导意义。通过分析吉非替尼的优势人群、所治疾病、不良反应,对其药性进行归纳总结。根据中医药性理论,吉非替尼四气属温热,五味属辛,归经归于肺、肝经。应用清热凉血等中药联合吉非替尼治疗局部晚期或转移性非小细胞肺癌可起到减毒增效作用。  相似文献   

18.
李慧 《中草药》2021,52(22):7078-7082
中药品种保护制度在不同时期承担了不同的历史使命,从药品监督管理制度转型为中药品种知识产权专门保护制度应是中药品种保护制度的未来走向。中药品种作为中药品种保护制度的保护客体,它集结了科研人员的智慧结晶与创造性劳动,并具有显著的临床疗效优势。作为智力成果,中药品种具备知识产权客体的非物质性、创造性、价值性特征。知识产权客体范围的不断扩增以《建立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公约》与《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对知识产权客体所采取的列举式+概括式的立法模式,为中药品种发展为知识产权新型客体提供了制度空间与法律依据。  相似文献   

19.
藏药渣驯(brag-zhun)为藏医广泛应用的药物,具有解诸热的功效,用于治疗痛风病以及肝、肾、胃等热性疾病。本文以传统藏药药性理论为基础,对藏药渣驯的药性理论及炮制方法等方面进行综合分析和思考,并引用了历代藏药学家对渣驯的文献研究,结合现代科技手段,对藏药渣驯药性分析及炮制方法等方面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20.
李成华  薛长松 《中国药学杂志》2022,57(19):1596-1600
总结人参药性成因及单味药药性研究的意义,为中药药性研究提供参考。通过本草学研究,考证历代中医药古籍文献对于中药人参药理药性与功效应用的论述,从“单味药药性成因假说”角度,辨析单味药人参药性历史变化过程,总结单味药人参药性成因。人参药性历史变化过程是中医学具体理论流派指导下的不同流派临床实践经验总结过程,是中药临床功效与临床用药倾向影响中药单味药药性形成过程的具体实例。单味药人参的复杂药性成因体现了中药单味药药性理论与药性实践形成过程中的科学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