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目的:探讨食管癌变过程中肿瘤抑制基因p53和癌基因c-myc、bcl-2的变化及其与细胞凋亡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法(ABC)检测279例食管粘膜活检组织中p53、c-myc、bcl-2的表达以及细胞凋亡的变化。结果:从食管正常上皮到基底细胞增生、间变和癌,p53、c-myc、bcl-2免疫阳性表达率及细胞凋亡发生率和细胞凋亡指数(AI)均呈升高趋势,而且在同一阶段病变,p53和c-myc阳性表达时凋亡指数高于其阴性表达,而bcl-2阳性表达时凋亡指数低于其阴性表达。结论:在食管癌变过程中可能有多种肿瘤抑制基因和癌基因参与,细胞凋亡在食管癌变过程中可能有重要的生物学意义。  相似文献   

2.
Bcl-2基因是细胞程序性死亡的控制基因,通过抑制细胞凋亡而延长细胞的寿命。此类基因已被称为除促癌和抑癌基因之后的第三类基因。本文主要讨论Bcl-2基因在肿瘤的发生和发展中的作用以及与EB病毒、Myc基因和p53基因的关系。  相似文献   

3.
穆红  刘丽  王玉亮  黄繁墙  刘蓉  彭林  刘明洲 《免疫学杂志》2000,16(5):359-361,369
目的 观察外源野生型p53基因在肝癌基因治疗方面的可行性。方法 将载有人野生型p53-cDNA的真核表达质粒p53-pcDNA3,用阳离子脂质体介导转染人肝癌细胞系HepG2,用流式细胞仪检测p53-pcDNA3对HepG2细胞生长的影响。结果 通过观察细胞生长曲线与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和细胞的凋亡指数发现,HepG2细胞生长受到明显的抑制。结论 脂质体介导的p53基因可在H细胞中表达,且明显抑  相似文献   

4.
肝癌为一种常见肿瘤,其发生与HBV DNA整合,癌基因及细胞凋亡基因的表达有关.肝癌细胞中有HBV的X及preS2/S基因的整合;癌基因c-myc和突变型Tp53基因等表达增强,Tp53的第249密码子第三个碱基G→T颠换;促细胞凋亡基因bax和细胞凋亡抑制基因bal-2表达水平均增强.  相似文献   

5.
自由基NO是体内NOS催化L-精氨酸氧化生成的一种具有多种生物学效应的特殊介质,通过和细胞内的酶作用,形成OH-,直接损伤DNA等方式发挥其影响。除在转录及表达水平经防止凋亡抑制基因bc1-2表达减少而阻止B细胞凋亡外,NO经损伤DNA、抑制核酸和蛋白质合成、减少ATP产生、降低pH和改变Ca2+分布、增强p53表达等途径介导其他多种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6.
人肺癌细胞凋亡与p53、bcl-2、Bax的表达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探讨人肺癌组织细胞自发凋亡的发生,p53基因及凋亡相关基因bcl-2、Bax在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与肺癌细胞凋亡和生物学行为的关系。方法:用甲基绿-派诺宁染色检测50例肺癌组织切片中凋亡细胞,LSAB免疫组化法检测p53和Bax的蛋白表达,原位杂交方法检测bcl-2 mRNA的表达。结果:100%小细胞肺癌凋亡发生数10个/HPF,21%的肺鳞癌和15%的肺腺癌凋亡发生数〉10个/HPF。p5  相似文献   

7.
c—erbB—2,p53,bcl—2和nm23—H1在肺癌中的表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c-erbB-2,p53,bcl-2和nm23-H1基因在肺癌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方法;用免疫组化ABC法对原发性肺癌组织中4种基因的表达和突变进行检测。结果:58例肺癌中,31例p53过度表达,18例bcl-2过度表达。c-erbB-2与nm23-H1在10例小细胞癌中未见表达。  相似文献   

8.
以EcoRⅠ酶切质粒pBR322-2HBVDNA,回收HBV3.2kbDNA,继以BamHⅠ、BglⅡ酶切HBV-DNA,回收HBs0.9kb及HBx0.58kbDNA片段。以地高辛随机引物法标记上述回收片段,获得高度敏感性及特异性的HBV全基因及亚片段基因探针。以HBV全基因探针通过斑点杂交、Southern转膜杂交检测了44例肝细胞性肝癌组织标本中HEV-DNA的存在情况及存在特点,继以HBs、HBx亚基因探针检测了HEV纯整合型肛癌标本中各亚基因片段的整合情况。结果显示:75%肝癌组织中有…  相似文献   

9.
HBVx基因在肝癌细胞中的表达及其对肝癌细胞凋亡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研究乙型肝炎病毒 X 基因在肝癌细胞中的表达及其对肝癌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用分子生物学的方法构建 H B Vx 基因真核表达载体p C D N A31 H B X,用脂质体将真核表达载体p C D N A31 H B X转染入肝癌细胞 H C C9204 , G418 500 mg· L- 1 筛选,获得稳定表达 H Bx 蛋白的细胞,阿霉素20 μmol· L- 1 诱导细胞凋亡。电镜、琼脂糖凝胶电泳和流式细胞仪检测凋亡细胞。结果:20 μmol· L- 1 阿霉素可诱导肝癌细胞凋亡,稳定表达 H Bx 蛋白的肝癌细胞凋亡率比未进行基因转染的肝癌细胞凋亡率低。结论: H Bx 蛋白可抑制阿霉素诱导的肝癌细胞调亡。  相似文献   

10.
应用S基因转染的Sp2/0细胞作为靶细胞研究HBV基因疫?…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构建编码HBsAg蛋白的重组真核表达质粒pCR3.1-S作为HBV基因疫苗,免疫接种Balb/c小鼠,以重组质粒pCR3.1-S转染的Sp2/0细胞作为靶细胞,采用^51Cr 4h释放法,体外检测免疫小鼠的淋巴细胞杀伤功能。结果显示,与空载体对照组相比较,HBV基因疫苗可诱导Balb/c小鼠产生HBV特生细胞毒性T细胞应答,提示以Sp2/0基因转染的细胞作为靶细胞,检测免疫Balb/c小鼠淋巴细胞  相似文献   

11.
肝癌中bcl-2和bax基因的表达及其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为了探讨巨细胞凋亡基因在肝癌发生中的作用。方法:利用免疫组化ABC法,检测了肝癌中细胞凋亡抑制基因bcl-2,促细胞凋亡基因bax的表达。结果:bcl-2以及bax的个体阳性率均比正常对照组有显著性提高;肝癌组中bcl-2和bax的表达呈正相关,但无显著性。结论:bcl-2表达抑制细胞凋亡,导致肝癌发生;bax表达促进细胞凋亡,使肿瘤维持在高殖状态 。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癌基因和抑癌基因蛋白产物在膀胱移行细胞癌中异常表达与病理分级、临床分期、复发和预后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查117例膀胱移行细胞癌组织中p53、c-erbB-2、PCNA和EGFR的表达水平。结果:117例膀胱移行细胞癌中p53、c-erbB-2、PCNA和EGFR阳性表达率分别为47.0%、29.9%、53.8%和48.7%。p53和PCNA阳性表达产物定位于肿瘤细胞核内,c-erbB-2阳性表达产物定位于细胞膜上,EGFR阳性表达产物定位于细胞膜或细胞浆内。结果表明p53、c-erbB-2、PCNA和EGFR异常表达与膀胱癌的分级、分期、复发及术后生存率等之间有统计学意义。结论:p53、c-erbB-2、PCNA和EGFR异常表达有助于评估膀胱癌预后,多基因异常表达作为预后评价指标更有意义。  相似文献   

13.
细胞凋亡调控因素有关基因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抑制细胞凋亡的基因主要是Bcl-2基因和Bcl-2相关基因(Bcl-XL,MCL-1),其编码的蛋白质能抑制细胞凋亡和延长细胞寿命,其抑细胞凋亡作用以Bcl-2最为重要。促进细胞凋亡基因或因素较多,主要有Bcl-2相关基因(Bax,Bcl-Xs)、p53肿瘤抑制基因、c-myc原癌基因、TGF-β、Fas抗原及其配体,其中Bax基因、p53基因与Bcl-2基因在细胞凋亡的调控作用方面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4.
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癌基因蛋白的表达及与HBeAg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为了阐明癌基因蛋白异常表达与乙型肝炎病毒(HBV)复制的关系。方法用链霉菌素-生物素(SLAB)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方法,检测了64例慢性HBV感染者肝细胞中C-erbB-2P185、rasP21和P53等癌基因蛋白和血清乙型肝炎病毒e抗原(HBeAg)。结果C-erbB-2P185和rasP21阳性组中,血清HBeAg的阳性检出率分别为894%和846%,而阴性组HBeAg的检出率分别为20%和48%,两组差异显著。结论表明癌基因蛋白C-erbB-2P185和rasP21的异常表达与HBV复制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5.
应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方法检测31例SLE病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Bcl-2/JH基因重排现象和流式细胞仪间接双标记法分析其T(CD3)、B(CD19)细胞Bcl-2蛋白的表达。结果显示,SLE病人T细胞Bcl-2蛋白表达明显高于正常人(42.95%±28.47%对比9.94%±4.96%,P=0.0004),尤其以活动期SLE病人为明显,而B细胞Bcl-2蛋白表达与正常人之间并无统计学差异(79.21%±10.69%对比81.96%±6.97%;P=0.4602)。7例SLE病人具有典型的Bcl-2/JH基因重排(占22.58%),且均为SLE活动期病人,其T细胞Bcl-2蛋白表达明显高于无基因重排的SLE病人,其B细胞Bcl-2表达并无差异(P>0.3905)。说明Bcl-2/JH基因重排现象可见于SLE,并与T细胞Bcl-2蛋白高表达有关,表明细胞凋亡抑制基因Bcl-2在SLE发病机制中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6.
构建编码HBsAg 蛋白的重组真核表达质粒pCR3-1S作为HBV 基因疫苗, 免疫接种Ba1b/c 小鼠。以重组质粒pCR3-1S转染的Sp2/0 细胞作为靶细胞, 采用51Cr 4h 释放法, 体外检测免疫小鼠的淋巴细胞杀伤功能。结果显示, 与空载体对照组相比较, HBV基因疫苗可诱导Balb/c 小鼠产生HBV 特异性细胞毒性T 细胞应答( P> 0-05) , 提示以Sp2/0 基因转染的细胞作为靶细胞, 检测免疫Balb/c 小鼠淋巴细胞的杀伤功能是可靠的。  相似文献   

17.
含有丙型肝炎病毒核心基因表达质粒的构建及其基因免疫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研究丙型肝炎病毒(HCV)核心(C)基因免疫诱生特异性免疫应答的可行性。方法:将HCV C基因片段插入真核表达载体pcDNA3质粒CMV启动子的下游,构建真核表达载体pcDNAHCV-C,分别转染小鼠骨髓瘤细胞SP2/0和人肝癌细胞7721进行瞬时表达,用免疫荧光法和Western-blot检测表达产物,将重组质粒注射,BALB/c(H-2^d)小鼠股四头肌,ELISA法检测血清中抗体产生水  相似文献   

18.
一氧化氮可以诱导多种细胞产生凋亡,但其机制尚未阐明。近年来的研究发现,NO诱导细胞凋亡过程中,抑癌基因P53表达增加、原癌基因Bcl-2表达下降,以及caspase-3半胱氨酸蛋白酶活性增强。本文对这三者及一些相关因素之间的相互联系简要介绍。  相似文献   

19.
UV-C诱导的体外凋亡SMC内Bcl-2蛋白表达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晓丹  李进 《解剖学报》1999,(1):69-72,I016
目的 观察经UV-C照射后的凋亡SMC内Bcl-2蛋白表达的情况。方法 应用组织贴块法进行体外SMC培养,SP免疫组织化学技术和图像分析技术检测经UV-C照射后的SMC内Bcl-2蛋白的表达。结果 UV-C照射体外SMC后,细胞出现典型的凋亡形态学和生化指标的改变;凋亡SMC胞浆内Bcl-2表达下降和出现胞浆内Bcl-2的迁移和再分布入核。结论 UV-C照射可引起体外SMC凋亡,且Bcl-2可能参  相似文献   

20.
采用免疫组化和原位分子杂交技术观察p53、H-ras、c-erbB-2、c-myc癌基因和抗癌基因及其蛋白产物在原发性食管腺癌(PEA)中的联合表达情况,以探讨PEA的发生发展机制。结果表明,PEA中的p53表达较食管鳞癌高;c-erbB-2变化可能是PEA癌变的重要分子学改变;PEA中H-ras与c-myc都有基因扩增蛋白产物的过表达,显示两者在PEA的癌变过程中有协同作用;p53、c-erbB-2的表达与PEA的分化程度呈负相关,即分化程度越差,阳性率越高;PEA中癌基因和抗癌基因在基因水平及其蛋白产物表达上的改变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