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43 毫秒
1.
晚期胃癌预后的多因素分析福建省肿瘤医院黄雪珍肖锦榕吴晖恶性肿瘤患者的预后常为多种因素共同影响的结果。我们采用Cox模型对109例晚期胃癌进行多因素综合分析以探讨影响预后的主要因素,有助于临床医师判定预后和提高疗效。资料与方法一、病例:以我院1982年...  相似文献   

2.
影响胃癌根治术后生存期的多因素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近年来 ,国内外学者对胃癌的生物学行为及病变浸润程度、淋巴转移等与预后的相关因素的研究表明 ,胃癌根治术后生存期的长短与下列因素相关 :术前肿瘤的大小、病变浸润的深度、淋巴结转移的数量及范围、组织病理学的特性等。本文对我院 12 5例病人进行了相关因素的分析。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  1991年元月至 1991年 12月 ,我们对在我院经胃癌根治术后 134例病人进行了随访。未次随日期 1996年 12月。其中失访 9例 ,实际随访人数12 5例 ,随访率为 93 2 8%。全部病例均经术前胃镜病理学证实。其中男性 93例 ,女性 32…  相似文献   

3.
大肠癌生存时间与相关因素的cox回归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我国 ,大肠癌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尽管应用了无瘤操作和扩大根治术 ,但大肠癌的术后 5年生存率始终徘徊在 5 0 %左右[1] 。我们对 96例大肠癌根治术后随访资料完整的病历资料进行回顾性统计分析 ,探讨大肠癌的组织学类型、浸润深度、淋巴结阳性率、癌胚抗原 (carcinoembryonicantigen ,CEA)及类固醇激素受体表达对大肠癌患者生存时间的影响。一、资料与方法1.对我院 1984年 1月至 1985年 8月施行大肠癌根治术的 96例患者 (男性 5 4例 ,女性 4 2例 ,年龄 2 3~ 71岁 ,平均年龄 4 9.9岁 )的临床资料进行分…  相似文献   

4.
目的初步探讨青年人(≤35岁)大肠癌发病的危险因素,为进一步研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湖南省肿瘤医院确诊的大肠癌患者为病例组,运用1:1匹配病例对照研究方法,用条件logistic回归对青年人大肠癌相关变量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结果病例组、对照组男性均为88例,女性均为64例;病例组年龄为16~35岁,平均年龄为(28.62±3.56)岁,对照组年龄为17~37岁,平均年龄为(30.27±2.84)岁,2组年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病例按病变部位分为直肠73例,结肠79例;病理类型为腺癌86例,黏液腺癌38例,印戒细胞癌17例,未分化癌11例;多因素分析结果表明,肠息肉、直系亲属癌症史、慢性肠炎、精神刺激史、常吃动物油及动物食品为青年人大肠癌的危险因素(OR=8.752、6.370、5.249、5.016、3.458、2.967),经常锻炼、常吃蔬菜为其保护性因素(OR=0.384、0.650)。结论肠息肉、直系亲属癌症史、慢性肠炎、精神刺激史、常吃动物油及动物食品可能是中国青年人大肠癌的危险因素,而经常锻炼和常吃蔬菜可能是其保护因素。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患者术后的生存期,寻找影响患者生存期的主要因素.方法:通过回顾性调查收集我院1995~2002年期间接受手术治疗的22例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患者的病例资料,用Kaplan-Meier方法估计患者的生存率曲线和平均生存期,采用Weibull回归对患者生存的影响因素进行模型拟合.结果: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患者的中位生存时间为18个月(95%CI:14~22月).Weibull回归模型分析显示:患者的年龄、肿瘤发生的部位、病程、手术后治疗方法是影响患者生存期的主要因素;患者的性别以及肿瘤的病理特点与患者的生存期没有关系.结论:Weibull回归模型对患者的生存期及其影响因素具有较好的拟合优度.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长期高脂肪、低纤维的饮食 ,大肠癌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 ,而大肠癌的早发现能大大提高患者的生存期 ,为此 ,上海市肿瘤防治办公室于 1996年开始要求全市一、二级医院对有肛肠症状的患者 ,开展隐血试验、肛指、钡剂灌肠及纤维肠镜常规检查 ,并专册登记 ,对疑似病例进行追踪 ,旨在早期发现大肠癌。现将我院 2 0 0 0年 1月~ 2 0 0 2年 12月对有肛肠症状就诊登记的病例资料分析如下 :1 材料与方法肛肠症状登记病例的资料来源于患者因症就诊时门诊医生的登记。追踪确诊大肠癌的资料来源于肿瘤专职随访医生根据…  相似文献   

7.
大肠癌急性梗阻一期切除吻合24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院自 1993年 1月至 1998年 2月收治大肠癌 57例 ,均经手术病检证实 ,其中 2 4例因急性梗阻入院 ,行急诊手术一期切除吻合 ,效果满意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性别与年龄 男性 15例 ,女性 9例 ,男∶女为1 77∶1,年龄 2 4~ 73岁 ,平均 50 4岁。1·2 病理资料  2 4例中 ,高一中分化腺癌 9例 ,低分化腺癌 4例 ,粘液腺癌 4例 ,乳头状腺癌 6例 ,不详 1例。本组病例均为DukesB .C期 ,其中C期 15例 ,占63%。部位为升结肠癌 5例 ,降结肠癌 6例 ,乙状结肠癌 10例 ,直肠癌 3例。1·3 手术方式 本组 2 4例均行急症一期切除吻合…  相似文献   

8.
徐巧元 《社区卫生保健》2011,(2):124-125,127
目的分析青年大肠癌的临床特点和病理特征与老年大肠癌的不同,为青年大肠癌的早期诊断及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总结我院自1999年1月至2009年6月年共收治的32例年龄低于35岁的青年大肠癌资料进行研究,对临床表现、发病部位、组织类型、Dukes分期、误诊情况进行统计分析,与同期老年病例作对照。结果青年组在血便、腹痛、及腹部不适、黏液腺癌、Dukes分期、误诊率与老年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青年人大肠癌确诊晚,误诊多,恶性度高,预后差。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老年大肠癌患者围手术期死亡的原因及其预防措施。方法对我院2000年1月~2007年11)月收治的大肠癌患者术后死亡的病例资料48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患者年龄分为老年组32例和非老年组16例。比较两组死亡原因的差异。结果老年组32例患者中死于心血管合并症28例(87.5%),其中心力衰竭19例(58.38%),心肌梗死5例(15.63%)。恶性心律失常4例(12.50%):死于肺部合并症2例(6.25%);死于严重感染2例(6.25%);而非老年组16例死于心血管合并症2例(12.5%),均为心肌梗死;死于肺部合并症3例(18.75%),死于严重感染8例(50%),死于麻醉意外2例(12.5%);1例死亡因素不明。两组死亡因素具有显著不同,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大肠癌患者固手术期死亡的主要原因为心血管合并症,熟悉老年人的病理生理特点、充分的术前准备、适当的手术时机与手术方式、完善的麻醉及心肺功能监测是减少并发症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大肠癌术后复发的影响因素及诊断、治疗.方法对我院1995年-2004年收治的19例大肠癌术后复发病例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吻合口复发9例,腹腔、盆腔种植复发5例,腹腔淋巴结复发2例,肝转移3例,肺转移1例.非手术治疗1例,二次手术18例,其中行根治性切除10例,姑息性切除8例,根治性切除与姑息切除平均生存时间为24个月和7个月.结论预防大肠癌术后的复发,重在首次手术的切除范围,无瘤操作及肿瘤本身的生物学特点,定期随访是早期诊断复发的关键,治疗仍以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  相似文献   

11.
382例异位妊娠危险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异位妊娠是妇科急症之一 ,近年来国内外的发生率均呈上升趋势。据有关资料报道 ,异位妊娠数比同期分娩数 ,国外由 1970年 1∶2 2 2上升至 1989年 1∶5 1;国内由 1∶16 7~ 32 2上升至 1∶5 6~ 93[1] 。发生率上升与异位妊娠各种危险因素增加有着密切关系。本文对 2 0年来异位妊娠危险因素变化分析如下。资料与方法我院 1981~ 2 0 0 0年共收治异位妊娠 382例 ,其中输卵管妊娠 371例、卵巢妊娠 6例、宫颈妊娠 5例 ,所有病例均经手术并行病理证实。年龄 :最小 17岁 ,最大 47岁 ,平均 2 8 4岁 ;孕次 :最多 10次 ,最少 0次 (不包括本次异位妊娠…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 ,选择剖宫产结束妊娠的孕妇逐年上升 ,其原因是多方面的 ,为了严格掌握剖宫产指征 ,提高产科质量 ,特对我院近 2年 1188例剖宫产指征进行分析。资料与方法1 资料 我院 1998年 4月~ 2 0 0 0年 3月分娩总数 4 5 82例 ,其中平产 312 6例 ,占 6 8 92 % ;难产 14 5 6例 ,占31 0 8%。难产中剖宫产 1188例。孕龄为 2 9~ 4 4周 ,平均4 0 4周 ,孕妇年龄为 18~ 4 9岁 ,平均 2 6 5岁。2 方法 对本组资料所有列出的原因及相关因素进行回顾性分析 ,统计各项原因构成比。结  果1 剖宫因素  1188例剖宫产中产妇因素 5 6 8例 ,占4 7 81%…  相似文献   

13.
武汉市大肠癌危险因素的1∶2配比病例对照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探讨大肠癌发病的危险因素。方法 采用以医院和社区为基础的 1∶2配比病例对照研究 ,对 10 0例经组织学确诊的大肠癌患者及 2 0 0例对照的相关资料进行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 结果  10年前猪肉食用频率、10年前动物油食用频率、腌渍食品食用频率、情绪自我调节能力差、患胃十二指肠溃疡、慢性阑尾炎、旁系亲属患肿瘤是大肠癌的危险因素 ,其OR值依次为 1 114 ,1 0 91,1 117,1 4 90 ,2 4 83,5 75 1,11 5 31;喜食稀软食物是保护因素 ,OR值为 0 789;患呼吸系统疾病、患冠心病与大肠癌呈负相关 ,OR值为 0 2 30 ,0 4 4 1。结论 大肠癌发病与饮食因素、情绪自我调节能力差、消化系统疾病史及旁系亲属患肿瘤有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影响大肠癌根治性切除术后出现肝转移的相关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1992年1月~2001年12月行大肠癌根治术的87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和随访资料,利用统计学软件计算无肝转移瘤的累积生存率,并做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结果 术后1、3、5年累积无肝转移瘤生存率分别为90.7%、63.2%、63.2%。单因素分析显示,癌肿大小、浸润深度、病理组织学类型、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是影响累积无肝转移瘤5年生存率的危险因素;多因素分析显示淋巴结转移和病理组织学类型是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癌肿直径≥3cm、浸润深度达肌层、低分化及未分化癌、淋巴结转移是大肠癌异时性肝转移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5.
小细胞肺癌预后因素分析及生存预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肺癌是目前预后很差的恶性肿瘤之一 ,尤以小细胞肺癌(sclc)预后最差。有关小细胞癌预后研究的文献较多 ,但多采用单因素分析 ,常难以准确科学阐明有关预后的因素。肺癌预后受多种因素的影响。本文用COX比例风险模型 ,进行多因素综合评价各预后因素对小细胞肺癌的作用 ,并依据COX模型对小细胞肺癌预后进行生存预测 ,为判断预后及选择治疗方案提供科学依据。1 对象与方法1 1 调查对象 收集唐山市 4所医院 1987~ 1993年间诊断为原发性肺癌的住院病例共 115 7例 ,采用信访和家访的方法 ,随访到 10 91例 ,其中 6 2 6例经病理、细胞…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影响多发性骨髓瘤患者存活期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4年12月-2017年12月间收治的153例MM患者的临床资料,排除随访丢失者后,共纳入140例MM患者,根据生存期分为预后不良组(生存时间≤1年,n=42)与预后良好组(生存时间1年,n=98),分析两组性别、发病年龄、ISS分期、费用自付占比等一般资料以及血红蛋白、血小板、血清白蛋白、血肌酐、血β2微球蛋白(β2-MG)、血清钙、kappa轻链及骨病分级等实验室检查指标,分析影响MM患者生存期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组间性别无差异(P0.05),发病年龄、ISS分期、费用自付占比、血红蛋白、血小板、血清白蛋白、血清肌酐、血β2-MG、血清钙、血清kappa轻链及骨病分级间均存在明显差异(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发病年龄≥60岁、血清肌酐≥353.6μmol/L、血β2-MG≥3.5 mg/L以及kappa轻链≥19.4 mg/L均是影响MM患者生存期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MM患者临床表现复杂,生存期差异明显,而年纪越大、血清肌酐、血β2-MG及kappa轻链水平越高,生存期越短。  相似文献   

17.
江西省308例大肠癌危险因素的病例对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大肠癌的致病因素。方法对大肠癌发病危险因素进行了1:2的病例对照研究,病例308例,对照616例。结果 对研究因素进行了单因素及多因素的统计分析,结果表明:与大肠癌有直接关联的危险因素有鸭蛋、猪油。牛肉。啤酒为大肠癌的保护因素,主食、副食(其中包括蔬菜、水产品及豆制品类)、烟、茶与大肠癌发病似无关联。结论 大肠癌的发生与膳食结构有关,本调查支持了大肠癌发生的脂肪-胆汁酸假说。  相似文献   

18.
预后研究就是指某种疾病发生某种结局的可能性或机率 ,是对疾病未来进展和结局的预先估计。大肠癌疾病预后研究主要是用生存率、复发率、转移率来预测大肠癌结局。近几年来 ,随着临床流行病学、分子流行病学等的发展、统计学与计算机的结合与应用、临床治疗方法的不断完善 ,研究大肠癌预后的文献报道愈来愈多。综合来看 ,大肠癌预后研究前沿主要表现为以下方面。1 预后研究方法上 ,从单因素分析转向多因素分析1.1 随访 随访是大肠癌预后研究的基本手段 ,其目的是确定大肠癌研究对象在观察期内的结局。随访可以是前瞻性的 ,也可以是回顾性…  相似文献   

19.
本文应用经颅多谱勒 (TCD)对 10 0例高血压患者进行脑血流动力学测定分析 ,探讨了TCD改变与高血压病分期关系 ,提供了高血压病诊断和分期辅助指标。1 资料与方法1 1 病例资料  10 0例均为 2 0 0 1~ 2 0 0 2年间我院门诊与住院病例。男 66例 ,女 3 4例 ,病程 :6个月~ 2 0年以上 ,发病年龄 :3 1~ 83岁 ,平均 62岁。主要临床表现 :10 0例均不同程度有头痛、头昏、眩晕、失眠、视力模糊、肢体麻木等症状。1 2 方法 采用美国产ZRS 990 0型TCD仪记录结果 ,按常规检查的主要血管有 :大脑中动脉 (MCA) ,大脑前动脉 (ACA) …  相似文献   

20.
周俊 《工企医刊》2001,14(5):29-30
现将我院1991年~2000年10年间收治的大肠癌198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198例大肠癌均经手术或结肠镜病理检查明确诊断,其中男120例,女78例,男:女为1.5:1,年龄38岁~79岁,平均61.2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