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化学治疗是恶性肿瘤的主要治疗手段之一。特别是与手术、放疗的综合应用。使治愈率有一定程度的提高,对晚期广泛性转移的病人。化疗可抑制肿瘤的发展。减轻病人的痛苦。我科近两年来共收治各种肿瘤化疗病人39例。其中,乳腺癌9例,直肠癌4例,胃癌5例。肺癌18例,肝癌3例,年龄最大68岁,最小45岁。平均年龄60岁,男性28例,女性11例。以上化疗病人都取得较好的效果。现将护理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2.
目前微创型微波聚焦刀治疗实体肿瘤的功效逐渐被广大医务工作者认可,治疗范围越来越广。如:肝癌、肺癌、肾癌、皮肤癌、锁骨上淋巴结转移癌等。尤其是肝癌适应手术的范围小,放疗、化疗效果不好,且副作用大,而微波聚焦刀痛苦小,病人易接受,手术不但不抑制机体免疫力,且治疗后形成的热凝固蛋白还能调动机体的免疫功能,治疗效果好,临床应用广泛。其护理要点如下。  相似文献   

3.
化疗是治疗肺癌的手段之一,但由于化疗药物的毒副作用,常给病人带来心理和生理的许多不良反应,患者皮肤不适是其中之一。护士细微的观察和细致的护理能减少患者的痛苦,现将我科2003年肺癌化疗过程中皮肤的观察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4.
目的为了使肺结核与肺癌并存患者在抗结核治疗同时能顺利完成放化疗,控制肿瘤的进展,防止结核播散,延长生存期。方法对33例肺结核与肺癌并存病人在抗结核治疗同时予放、化疗,在治疗前后加强支持治疗和免疫治疗,并注重细心观察和精心护理。结果除1例WBC〈0.5×10^9/L,放疗40Gy/20次后,放弃治疗,15例患者在抗结核治疗同时完成了放疗,17例患者完成了2~4疗程的化疗。结论对33例肺结核与肺癌并存病人在抗结核及放化疗同期治疗中实施精心护理可增强机体的抵抗力和免疫力,提高放化疗反应的耐受性,使本组32例患者顺利完成治疗,无1例导致结核进展和播散。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肺癌所致上腔静脉综合征放疗联合化疗的护理措施.方法 对18例肺癌病人同时行放疗、化疗[放疗采用陀螺刀外照射DT 300~400 cGy/d,症状改善后改为DT 200 cGy/d;化疗方案为小细胞肺癌为EP(依托泊苷+顺铂),非小细胞肺癌为TP(紫杉醇+顺铂)],加强疗前、疗中和疗后的护理.结果 显效7例,有效10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为94.4%.结论 加强放疗联合化疗的护理,可有效缓解肺癌所致上腔静脉压迫综合征的症状.  相似文献   

6.
盖诺是目前治疗肺癌较为有效的抗肿瘤药,但该药对局部血管的刺激性较大,静脉用药后有98%的病人发生静脉炎。病人表现为局部疼痛、发红、肿胀、甚至水疱形成。我们通过加强对化疗病人的临床观察及护理,可明显降低静脉炎的发生.减轻病人痛苦。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锶89在肺癌骨转移治疗中的临床应用疗效,以指导其在肺癌骨转移患者中的临床应用。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月~2017年12月期间收治的肺癌骨转移患者90例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经病理证实明确属于肺癌骨转移。随机将研究对象分为两组,1组选择锶89联合唑来膦酸治疗,2组选择放疗联合唑来膦酸治疗,随后即监测患者两组研究对象骨痛动态变化、血常规、肝肾功及骨扫描病灶变化。结果锶89联合唑来膦酸组骨痛反应情况及病灶消退情况明显优于放疗联合唑来膦酸组(P0.05)。结论锶89联合唑来膦酸能有效提高治疗肺癌骨转移患者表现出的骨痛症状,相较于放疗能显著提高临床治疗效果,且较化疗具有骨髓抑制较轻的临床特点。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肺癌合并糖尿病病人化疗期间的临床护理对策。方法对2009年12月—2013年2月期间收治的35例肺癌合并糖尿病病人化疗实施心理护理、饮食和运动指导、低血糖反应纠正、血糖控制与检测、感染的预防与控制、用药指导等措施。结果该组肺癌合并糖尿病病人化疗期间35例经过护理,有效33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94.29%。结论通过加强对肺癌合并糖尿病病人化疗期间的护理,有效地减少死亡率。通过实践证明:有效可行的护理措施,不仅有效控制了疾病并发症,减轻了患者化疗期间的痛苦,而且患者恢复了对生活的自信,生存期延长,提高了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9.
王中玉  史清明 《临床肺科杂志》2011,16(12):1902-1903
目的分析肺癌骨转移的发生及诊疗情况。方法分析2006年1月~2010年5月我科收治的99例肺癌骨转移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肺癌骨转移的病理类型,腺癌37例(37.37%),鳞癌28例(28.28%),小细胞肺癌10例(10.10%)。最常见的转移部位是脊柱(32.34%)和肋骨(21.56%)、骨盆(19.16%);骨转移主要临床症状疼痛68例;活动能力下降40例;病理性骨折、脊髓压迫等骨相关事件共87例次。通过综合治疗骨痛患者疼痛基本控制,75%的患者活动能力得到改善。结论肺癌中以腺癌发生骨转移居多,且多发骨转移多见,综合治疗可以控制症状。  相似文献   

10.
不同病理类型老年肺癌骨转移的特点及规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不同病理类型老年肺癌骨转移的特点和规律。方法 依据 2 94例经病理证实老年肺癌骨显像的结果 ,对 1 61例有骨转移病人的部位、病理类型、分期等进行回顾分析。结果 老年肺癌骨转移的发生率 54.7% ,骨转移的部位以胸部骨骼为最多 ,其它依次为脊柱、骨盆 ;腺癌较其它病理类型更易发生骨转移 ;淋巴结侵犯越广 ,则骨转移机会越多。结论 老年性肺癌应常规行全身骨显像 ,骨转移为老年性肺癌预后不良的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1.
我国乳腺癌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且年轻化,乳腺癌的治疗主要以手术、化疗、放疗为主,乳腺癌术后的放射治疗是利用辐射能对生物组织作用后的临床效应来治疗乳腺癌,若根治术后四周加直线加速器电子线辅助治疗,可减低复发率,提高生存率。由于放疗易出现皮肤损害,给病人增加痛苦,延长治疗时间,为使患者顺利完成治疗过程,我科针对78例乳腺癌放疗患者,采取放疗过程中的预防知识宣教和精心的护理,明显减少了放射性皮肤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老年肺癌病人化疗期间发生院内肺部感染的危险因素。方法 应用病例对照研究的方法,收集2016年7月至2019年12月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宿迁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化疗期间发生院内肺部感染的98例老年肺癌病人为病例组,同期按相同肺癌化疗周期数1∶1配对选取化疗期间未发生肺部感染的98例老年肺癌病人为对照组。比较病例组与对照组间年龄、性别、基础疾病、病理类型、肺癌分期、化疗时机,以及有无支气管镜检查史、气道内致病菌定植、联合放疗、联合免疫治疗、联合抗血管生成药物、中性粒细胞减少、其他部位感染、化疗间期抗生素使用的差异,分析老年肺癌病人化疗期间合并院内肺部感染的危险因素。结果 老年肺癌化疗期间院内感染发生率为19.1%(98/513)。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70岁、合并基础疾病、气道内致病菌定植、肺小细胞癌、肺癌Ⅲ~Ⅳ期、后线化疗、联合放疗、中性粒细胞减少和出现其他部位感染与化疗期间发生院内肺部感染有关(P<0.05)。多因素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年龄≥70岁、气道内致病菌定植、肺小细胞癌、联合放疗和中性粒细胞减少是肺癌病人发生院内肺部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P<0....  相似文献   

13.
肺癌化学治疗的毒副作用及其防治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肺癌化学治疗的毒副作用及其防治北京协和医院(100730)李龙芸化学药物治疗(化疗)是肺癌的重要治疗方法之一,小细胞肺癌对化疗反应非常敏感,应用有效的联合化疗作为诱导治疗,配合放疗及后期强化治疗,可使10%~20%病人达到治愈,部分不能手术的非小细胞...  相似文献   

14.
肺癌是肺部常见的恶性肿瘤,在我国肺癌发生率占全部恶性肿瘤的15%,发病年龄多见于40~70岁的男性,其主要的治疗方法是手术治疗。做好手术前后护理,有利于减轻病人痛苦与不适,防止并发症的发生,促进病人早日康复,缩短住院日,节省住院费用。  相似文献   

15.
临床上约2/3的肺癌患者确诊时已属晚期,失去手术的机会,放疗、化疗是治疗晚期肺癌的重要手段。2005年1月~2006年12月,通过对我院65例住院化疗的肺癌患者加强护理,减少化疗不良反应的发生,效果满意。65例,男43例,女22例,35~76岁,平均53岁,均经病理检查确诊。其中鳞癌25例,腺癌19例,小细胞未分化癌14例,大细胞癌7例,化疗前后均做CT检查测量肿瘤的大小及形态。治疗方法小细胞未分化癌予EP(足叶乙甙+顺铂)方案,非小细胞癌给予多西他塞(多帕菲)或长春瑞滨(盖诺)加卡铂或顺铂,化疗剂量按标准剂量给予。  相似文献   

16.
龙江珍 《内科》2012,7(4):451-452
目的探讨舒适护理在体部肿瘤精确放疗中的运用。方法回顾性分析514例第一次接受放疗的肝癌、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实施舒适护理后病人焦虑、恐惧情况发生率明显下降,接受放疗率明显升高。结论通过舒适护理,提高患者的舒适度,使患者对放疗树立信心,解除恐惧心理,积极主动配合治疗,保证了放疗的精确性,顺利完成整个放疗计划。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40岁以下失去手术机会的肺癌病人放疗与化疗的疗效及影响预后因素。方法103例40岁以下病人单纯化疗45例,化疗与放疗综合治疗54例,单纯放疗4例。结果103例中CR23.3%(24/103),总有效率75.73%。1、2、5年生存率分别为52.37%、29.87%、7.8%,中位生存期15个月。结论放疗与化疗综合治疗疗效优于单一方法治疗;血清CEA、误诊及机体免疫功能为影响愈后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8.
支气管肺癌简称肺癌,为常见的肺部原发性恶性肿瘤,70%-80%患在确诊时已超越了根治性切除范围,几乎90%的肺癌患需接受化学治疗。化疗是一种积极的治疗方法,它可以提高患生存质量,延长患生命,但无论是动脉还是静脉给予的化疗药物都伴随许多不良反应,增加患痛苦。我科收治83例肺癌患,经动静脉给予化疗药物,化疗期间给予有效的护理措施,减轻了不良反应的发生,现总结如下:[第一段]  相似文献   

19.
肺癌患常会发生骨转移.特别是晚期病人骨转移比率高达26%以上。发生骨转移后,病人极其痛苦,是致死的重要原因。目前临床用^99mTc-甲基二磷酸盐(^99mTc-MDP)进行全身骨显像检查是判定肿瘤骨转移的最好方法.其灵敏度超过目前其他医学检查技术。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骨转移癌病理性骨折的临床治疗方法与效果评价。方法骨转移癌病理性骨折并行手术治疗的患者72例。所有的患者术前进行原发灶的筛查,术前常规检查及骨折部位病理穿刺。手术方法分别为瘤段截除人工关节或肿瘤组配式假体置换术、病灶刮除骨水泥填充钢板固定术、髓内针内固定术、单纯瘤段截除术等。采用荷兰模型评分系统评估患者生存期,根据WHO疼痛分级对患者行相应的镇痛治疗。对原发灶采取放疗、化疗、激素治疗、生物免疫治疗、唑来膦酸治疗、中医药治疗等。术后国际骨与软组织肿瘤MSTS评分系统评价术后功能状态,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进行术前术后疼痛评分,对术后肢体功能采用Enneking评分系统评估。结果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为6~53个月,中位随访时间7个月。术前采用荷兰模型评分系统预测生存期(4.3±2.6)与实际生存期(11.2±11.4)差异显著(P<0.05)。VAS评分术前疼痛评分为(7.7±1.3)分,术后明显降低为(2.0±1.4)分(P<0.05)。MSTS评分为(21.7±5.9)分。术后3个月Enneking功能评分为33~56分,优良率77.8%。结论恶性肿瘤骨转移是恶性肿瘤终末期的表现,发生病理性骨折严重降低患者终末期生存期及生活质量,积极有效的手术治疗并辅以其他综合治疗能够有效地缓解患者痛苦、利于护理、提高生存质量和延长生存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