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探讨四手操作护理配合技术在口腔显微技术下根管治疗患者中的应用方法及效果。方法:将82例行口腔显微技术下根管治疗患者按入院顺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1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配合,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四手操作护理配合技术,比较两组干预效果。结果:两组治疗时间、操作台菌落数及患者舒适度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对口腔显微技术下根管治疗患者实施四手操作护理配合技术有助于缩短治疗时间,提高患者舒适度,降低感染发生风险。  相似文献   

2.
目的评估四手操作在显微超声技术疏通钙化根管的应用效果。方法便利抽样法选取选2011年1月至2012年6月在深圳市龙岗中心医院口腔科治疗的钙化根管患者110例为研究对象,按就诊时间先后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5例。观察组患者实施显微超声技术疏通钙化根管,采用四手操作方法医护配合;对照组患者患者采用传统护理方式。比较两组患者的平均治疗时间及满意度情况及满意率。结果观察组患者平均治疗时间为(33±8.45)min,对照组患者为(57±9.42)min,工作效率提高42.10%,两组患者平均治疗时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0.556,P0.001)。观察组患者的满意率为94.54%,高于对照组的52.7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四手操作在显微超声技术疏通钙化根管治疗过程中,能提高工作效率和患者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四手操作配合舒适护理在根管治疗中的应用分析。方法:选取该院2018年5月至2019年5月进行根管治疗的患者120例为研究对象,以便利抽样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用四手操作配合舒适护理干预,观察并对比两组患者的疼痛程度、治疗依从性及护理满意度的情况。结果:干预后,...  相似文献   

4.
吴丽英  常珍  甘桂秋  张曼 《全科护理》2021,19(8):1076-1078
目的:分析四手操作技术在ER:YAG铒激光根管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70例慢性牙髓炎病人按分层随机法分组。两组均进行ER:YAG激光根管治疗,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采取四手操作配合护理方法,对比两组病人术后疼痛、治疗时间、满意度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时间短于对照组,VAS评分和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总满意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四手操作配合下进行ER:YAG激光根管治疗能降低病人疼痛,缩短治疗时间,提高满意率和减少不良反应发生,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行根管治疗术患者应用四手操作配合强化心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收治90例行根管治疗术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采用四手操作配合强化心理干预)和对照组(采用四手操作),比较两组患者的疼痛程度与恐惧程度。结果观察组的疼痛程度与恐惧程度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行根管治疗术患者采用四手操作配合强化心理干预,可有效降低患者的疼痛程度与恐惧程度,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四手操作"在口腔超声根管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32例病人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1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配合,试验组给予"四手操作"配合超声根管治疗器械操作,比较两组病人操作时间和病人满意度。结果:"四手操作"配合超声根管治疗能够明显缩短临床操作时间,提高病人满意度。结论:"四手操作"对超声根管治疗器械操作配合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根管治疗术中根管预备的四手操作护理。方法:将我院2012年1月~2013年1月收治的100例根管治疗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50例和观察组50例。对照组患者未进行四手操作,观察组患者进行根管预备的四手操作护理配合。分别记录两组患者治疗操作时间,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出现不良反应情况及患者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时间短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少于对照组,患者满意度高于对照组,经比较均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根管治疗过程中,采用四手操作,可提高根管治疗质量,缩短治疗时间,提高患者满意度,同时提高治疗成功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四手操作在机用镍钛根管预备系统进行根管预备中的护理配合。方法选择208例牙髓病、根尖周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在治疗前、中、后实施四手操作护理。通过临床治疗效果评价四手操作护理在机用镍钛根管系统进行根管预备中的效果。结果 208名患者的根管预备过程顺利,术后X线片显示预备后的根管形态良好,术中无器械分离等意外情况发生,患者满意度达100%。结论四手操作护理应用于机用镍钛根管预备系统进行根管预备中,可明显提高治疗质量和效率,缩短治疗时间,减轻医生的工作强度,提高患者的舒适度,值得在临床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究四手操作护理配合在根管治疗术根尖定位仪测根长中的应用及效果。方法 2014年5月—2015年6月将本院接受治疗的100例根管治疗术患者,采用数字表法随机分配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在根管治疗手术中接受四手操作护理配合,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配合,对两组患者在不同护理配合下治疗效果满意度、手术治疗时间和不良反应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在两种不同护理配合下,观察组手术时间(29. 47±3. 63) min明显短于对照组(43. 45±5. 16) min,观察组治疗患者满意度(92. 54±1. 38)分明显高于对照组(68. 74±2. 53)分,观察组不良反应为2. 35%,明显低于对照组16. 54%,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0. 05)。观察组医护人员手术配合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医护人员。结论四手操作护理配合对于根管治疗术的治疗效果显著,可以提高患者满意度,缩短患者治疗时间,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四手操作模式在显微镜根管治疗中的应用价值及病人满意度分析。[方法]选择医院牙体牙髓病科就诊的根管钙化病人12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60例。观察组采用四手操作模式,对照组采用传统护理模式,观察两组病人治疗时间、依从性、满意度情况。[结果]观察组病人工作效率、医患满意度、依从性均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四手操作模式可提高显微镜根管治疗的效率及医患满意度。  相似文献   

11.
四手操作模式在口腔根管充填治疗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在根管治疗充填术中四手操作与工作效率、充填质量和患者满意度之间的关系.方法 将240例行根管治疗充填术的牙髓病患者分为四手操作组和医生独立操作组,进行工作效率、根管充填质量、患者满意度比较.结果 两组工作效率、根管充填质量、患者满意度比较,P值均<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四手操作使护士在整个治疗过程中能发挥最大辅助作用,缩短患者就诊时间,提高根管治疗的工作效率和医疗质量,增加患者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四手操作法在根管显微镜下钙化根管治疗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四手操作法对口腔科门诊行显微镜根管治疗的70例病人(钙化根管85个)进行护理配合,并对根管显微镜下治疗过程中的护理配合要点进行分析。[结果]70例病人手术过程顺利,无并发症发生。85个阻塞根管成功疏通73个,成功率为85.9%。[结论]在钙化根管显微镜根管治疗术中,四手操作法有利于提高手术效率和钙化根管治疗成功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四手操作联合循证理论下精细化护理在牙髓炎根管治疗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0例牙髓炎行根管治疗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10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实验组实施四手操作联合循证理论下精细化护理干预。比较两组干预前、干预后1 d舒适度[采用舒适状况量表(GCQ)]、疼痛情况[采用疼痛数字评分法(NRS)]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干预后1 d,两组GCQ评分高于干预前(P<0.01,P<0.05),且实验组高于对照组(P<0.01,P<0.05);干预后1 d,两组NRS评分低于干预前(P<0.05),且实验组低于对照组(P<0.01);实验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四手操作联合循证理念下精细化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提高患者舒适程度,减轻患者疼痛感,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Sybron Endo热牙胶根充系统根管充填的护理配合。方法将136例使用Sybron Endo热牙胶根充系统行根管充填术的患者随机分成2组,分别采用四手操作护理和常规护理,比较2组的护理效果。结果四手操作护理组的术前、术后护理满意度为97%,术中舒适满意度为95.6%,充填密合成功率为98.5%;常规护理组术前术后护理满意度为89.2%,术中舒适满意度为87.2%,充填密合成功率为88.2%,四手操作护理组的效果明显优于常规护理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正确熟练的四手操作护理配合可充分发挥护士在工作中的主动性,可缩短充填时间,提高患者的舒适度和满意度,提高充填成功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利用MRR微处理系统取出根管内分离器械的四手操作护理配合要点,提高分离器械的取出率。方法对38例利用MRR取出根管内分离器械的病例进行回顾,结合其治疗过程,总结分析利用MRR微处理系统取出根管内分离器械四手操作护理配合要点。结果经医护密切配合,成功取出根管内折断器械33例,成功率86.84%(33/38);失败5例,其中2例患者患牙发生器械二次折断,1例患者患牙发生断针并推出根尖孔,另2例患者患牙建立旁路。结论四手操作护理极大地提高了医生工作效率,完善的术前评估、专业的术中配合及科学的术后指导是四手操作护士配合医生利用MRR微系统取出根管内分离器械的护理重点。  相似文献   

16.
目的:比较一次性根管与分次根管治疗牙髓根尖周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9月~2016年9月收治的96例(96颗牙)牙髓根尖周病患者,运用双色球随机分组法分为观察组(n=48)和对照组(n=48),对照组采用分次根管治疗,观察组采用一次性根管治疗,分析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成功率为93.7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5.00%(P<0.05);观察组患者炎症消退时间、疼痛消退时间、治疗总时间、治疗总费用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结论:采用一次性根管治疗牙髓根尖周病患者,效果确切,可缩短治疗时间,减轻患者疼痛,提高治疗效果,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
目的比较根管手术显微镜(DOM)与传统根管治疗在疑难根管治疗中的疗效,以寻找疑难根管的有效治疗方法。方法随机选取牙髓炎患者346例,按照治疗方法将其分为显微镜组(运用DOM治疗,n=182)和传统组(运用传统根管治疗,n=164),比较2组治疗成功率。结果显微镜组对于钙化根管、器械折断根管、近中第二颊根(MB2)根管、"C"型根管、失败再治疗根管的成功率均显著高于传统组(P<0.01)。结论 DOM对复杂疑难根管的治疗具有可视性及可操作性,效果优于传统根管治疗。  相似文献   

18.
常规根管治疗过程中,多种因为可导致根管阻塞,如治疗过程中的器械分离,根管内修复体(根管桩和固位钉等)、钙化物以及金属充填物、牙胶、黏固剂等多种物质均可使根管阻塞.临床处理阻塞根管存在一定的困难,笔者配合医生应用牙科手术显微镜结合超声根管技术处理根管内阻塞物,取得了一定的效果.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9.
[目的]评价在手术显微镜下应用超声技术取根管内折断器械的效果,分析折断原因、探索处理方法。[方法]临床收集术前X线确诊根管内折断器械病例106例,在手术显微镜下结合X线片的定位,应用超声技术,建立旁路并将根管折断器械松懈后弹出。[结果]106例中在手术显微镜下取出85例,取出率80.2%;有21例未能取出断针。[结论]手术显微镜下应用超声技术是根管内折断器械取出较为理想的方法。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护士在根管治疗术中四手操作的护理配合要点。方法 165例急性牙髓炎、慢性根尖周炎患者接受根管治疗术,采用四手操作。护理配合包括安排患者、准备用物、调配材料。传递和回收器械。及时吸除口内唾液、水和废屑等。结果 所有患牙经根管治疗后X线片显示为恰充,无严重术后并发症。结论 护士应具备丰富的专业知识,熟悉操作程序,才能迅速、准确地配合医生完成治疗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