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探讨端扫式腔内凸阵探头经会阴超声在男性肛瘘患者肛瘘内口术前定位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36例男性肛瘘患者术前行超声检查,以频率为3~10 MHz的端扫式腔内探头经会阴超声扫查肛周括约肌及周围组织,观察肛瘘内口的位置和大小;以频率为5~12 MHz的高频线阵探头扫查肛瘘外口和瘘管,并与手术结果对照。结果 端扫式经会阴超声检查均可清晰显示肛周内外括约肌,内口表现为肛管纵行肌的高回声中断缺损,且中断缺损与低回声瘘管相延续。手术证实36例肛瘘患者共38个内口,术前超声共检出33个内口,漏诊3例单纯性肛瘘的3个内口、1例复杂性肛瘘2个内口中的1个,并将1例单纯性肛瘘内口误诊为正常走行的腺管;经会阴部端扫式超声诊断肛瘘内口的符合率为86.84%(33/38)。高频线阵探头超声诊断肛瘘外口和瘘管的符合率为97.22%(35/36)。结论 端扫式凸阵腔内探头经会阴超声术前定位男性肛瘘内口无创、便捷,具有较高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经阴道或会阴超声端扫式凸阵腔内探头定位女性肛瘘内口的价值。方法 对17例肛瘘患者(病例组)和15名对照组女性于术前采用频率3~10 MHz端扫式凸阵腔内探头检查肛瘘内口,术后与手术结果相对照。结果 所有患者均能耐受检查。病例组17例共18个肛瘘内口,术前超声发现16个,超声诊断符合率为88.89%(16/18);对照组均能清楚显示肛管三层结构。结论 经阴道或会阴超声端扫式腔内探头定位女性肛瘘内口临床价值较高。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高频探头联合端扫式凸阵腔内探头经会阴超声对肛瘘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87例接受手术治疗的肛瘘患者,术前均采用频率5~12 MHz线阵探头超声结合触诊和视诊检查外口和瘘管,频率3~10 MHz端扫式凸阵腔内探头经会阴超声检查内口和瘘管,确定肛瘘类型,分析超声与手术结果的一致性。结果 87例中,手术诊断单纯型肛瘘73例、复杂型肛瘘14例,术中见93个内口,101个瘘管,94个外口。超声诊断66例肛瘘,漏诊15例,误诊6例,与手术结果的符合率为75.86%(66/87),Kappa值为0.344(P<0.001)。超声诊断肛瘘内口、瘘管及外口的准确率分别为80.65%(75/93)、83.17%(84/101)及87.23%(82/94),与手术结果一致性的Kappa值分别为0.298、0.407及0.626(P均<0.001)。结论 高频探头联合端扫式凸阵腔内探头经会阴超声检查有助于诊断肛瘘。  相似文献   

4.
目的 应用端扫式凸阵腔内探头与旋转式腔内探头对肛瘘进行术前超声评估,比较两种超声探头诊断肛瘘准确性的差异.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9年6月至2010年6月我院以肛瘘收入院拟行手术治疗的13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66例患者术前应用端扫式凸阵腔内探头进行肛瘘超声评估,64例患者术前应用旋转式腔内探头进行肛瘘超声评估.评估内容包括肛瘘主支(Parks分型)、分支、内口和慢性脓腔.将术前超声评估结果与手术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端扫式凸阵腔内探头与旋转式腔内探头肛瘘术前超声评估结果与手术探查结果的符合率分别为:肛瘘主支Parks分型中括约肌间型为96.3%(52/54)与97.9%(46/47),经括约肌型为60.0%(3/5)与75.0%(6/8),括约肌上型为85.7%(6/7)与77.8%(7/9);肛瘘有分支为100%(5/5)与75.0%(6/8),无分支为95.1%(58/61)与96.4%(54/56);肛瘘内口位置为95.5%(63/66)与96.9%(62/64);有慢性脓腔均为100%(4/4,7/7),无慢性脓腔为96.8%(60/62)与96.5%(55/57).两种探头术前超声评估结果与手术探查结果符合情况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03、0.177、0.185、0.001,P均>0.05).端扫式凸阵腔内探头可对肛管矢状面、冠状面、斜切面进行扫查,能够显示瘘管的长轴与短轴;旋转式腔内探头可显示肛管轴向切面中肛瘘的图像.肛瘘内口在端扫式凸阵腔内探头下表现为肛门内括约肌局部低回声缺损;旋转式腔内探头可显示瘘道与肛门内括约肌相交处肛瘘内口的特征.结论 端扫式凸阵腔内探头与旋转式腔内探头均可在术前准确评估肛瘘的解剖形态以及与肛门括约肌的关系,可为外科医师制定手术方案提供有帮助的信息.  相似文献   

5.
目的:比较直肠腔内超声和MRI检查对高位肛瘘患者术前诊断情况。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3年10月就诊于宝鸡市陈仓医院肛肠科的62例高位肛肠瘘患者,手术前均行直肠腔内超声和MRI检查,结合手术结果比较直肠腔内超声和MRI检查的诊断准确率,以及判断瘘管分型能力的差异。结果:直肠腔内超声和MRI检查高位肛瘘诊断准确率均较高,MRI检查准确率为93.55%(58/62),直肠内超声检查准确率为84.48%(53/6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MRI诊断内口、主管、支管准确率更高,内口与支管检出率高于直肠内超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主管检出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分型检查结果比较,MRI检查总准确率高于直肠内超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括约肌间型、经括约肌型、括约肌上型、括约肌外型诊断准确率均高于直肠内超声,其中,经括约肌型检出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果:应用直肠腔内超声和MRI检查对高位肛瘘患者进行术前检查诊断准确率均较高,MRI检查准确率更高,分型判断更准确,直肠内超声...  相似文献   

6.
目的 评价弹性成像技术术前评价T4期直肠癌的能力。方法 应用经直肠腔内超声对经病理证实的直肠癌患者进行检查,对超声诊断为UT3期及UT4期的45例患者应用弹性成像技术再次分期,并分别与术后病理T分期进行对照。结果 常规经直肠腔内超声与应用弹性成像技术对T4分期的诊断准确率分别为75.56%(34/45)、86.67%(39/45),敏感度分别为64.29%(9/14)、78.57%(11/14),特异度分别为80.65%(25/31),90.32%(28/31),二者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UT分期、弹性成像分期与病理一致性检验的Kappa值分别0.441和0.689。结论 术前评价T4期直肠癌时,弹性成像与病理结果的一致性好,有助于T4期患者术前分期。  相似文献   

7.
目的 应用声触诊组织量化成像(VTIQ)技术观察不同分子分型乳腺癌超声弹性特征。方法 对101例术前乳腺癌患者行常规超声及VTIQ检查,观察肿块边缘带、中央区及周围组织弹性特征,测量其剪切波速度最大值(SWVmax),分析不同分子分型乳腺癌的超声弹性特征。结果 Luminal型弹性特征多为边缘优势型,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过表达型主为中央优势型,三阴性多为均匀型(P<0.05)。各分子分型肿瘤边缘带SWVmax Luminal A > Luminal B > HER-2过表达 > 三阴性(P<0.05),中央区SWVmax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肿瘤周围组织SWVmax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乳腺癌弹性特征及SWVmax与其分子分型相关,肿瘤边缘带弹性特征尤为重要,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不同分子分型乳腺癌的生物学特点。术前VTIQ有助于制定治疗方案及评估预后。  相似文献   

8.
超声弹性成像与超声造影在肝肿瘤定性诊断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目的 探讨超声造影检查与超声弹性成像在肝肿瘤定性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对61例患者的68个肝肿瘤病灶进行常规超声、超声造影及超声弹性成像检查。超声弹性成像采用5级评分法作为诊断标准:a、b诊断为良性,c~e级诊断为恶性,并与病理结果对照。结果 常规超声诊断肝肿瘤良恶性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率分别为79.59%、73.68%、77.94%;超声弹性成像诊断肝肿瘤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率分别为89.79%、84.21%、88.24%;超声造影诊断肝肿瘤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率分别为91.84%、89.47%、91.18%。弹性成像与超声造影诊断肝脏恶性肿瘤的准确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超声弹性成像与超声造影检查相结合有助于提高肝肿瘤的检查敏感度和特异度,且具有互补作用。  相似文献   

9.
灰阶超声、弹性成像及二者联合应用鉴别诊断甲状腺肿块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 探讨灰阶超声和弹性成像及二者联合应用对良、恶性甲状腺肿块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73例甲状腺肿块患者共97个病灶的术前灰阶超声和超声弹性成像特征,将肿块分为良性、可能良性、不能确定、可能恶性和恶性5级,分别与病理结果进行对照,应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价灰阶超声、超声弹性成像和两者联合应用的诊断效果。结果 超声弹性成像诊断甲状腺肿块ROC曲线下面积(0.81)小于灰阶超声(0.89,P<0.01),而两者联合诊断甲状腺肿块ROC曲线下面积(0.95)大于单独灰阶超声(2.51,P<0.05)及超声弹性成像(4.43,P<0.01)。结论 超声弹性成像有助于灰阶超声对良、恶性甲状腺肿块的鉴别诊断,二者联合应用可明显提高甲状腺癌的诊断准确性。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究肛肠三维超声用于肛周脓肿并肛瘘检测中的价值。方法:选择2018年1月至2020年1月在我院收治的肛周脓肿并肛瘘疑似患者94例,应用肛肠三维超声进行诊断,并将病理结果作为诊断金标准。分析肛周脓肿并肛瘘检测结果,分析诊断结果准确性。结果:肛肠三维超声、手术确诊肛周脓肿分别38、35例,检出率分别为40.4%、37.2%;肛肠三维超声、手术确诊肛瘘分别61、63例,检出率分别为64.9%、67.0%;括约肌间型、经括约肌型、括约肌上型、经括约肌合并肛提肌上型肛周脓肿合并肛瘘检出例数分别为8、34、15、4例。结论:在肛周脓肿并肛瘘检测中,肛肠三维超声检测发挥重要作用,可对肛周脓肿、肛瘘不同类型检测,准确性高。因此,在肛周脓肿并肛瘘检测中,肛肠三维超声应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 采用CT排便造影显示肛门外括约肌(EAS)的形态及变化,评价其功能。方法 分静息、缩肛、排便3期采集60名健康志愿者的坐位CT排便造影图像,重建标准的肛管冠状位及正中矢状位图像,对耻骨直肠肌(Pr)和EAS进行形态学测量。结果 Pr、EAS的深部和浅部分别在肛门直肠结合部、肛管上部和中下部水平压缩肛管,EAS皮下部位于肛管下方,内翻呈圆锥状,与肛周皮肤共同自下而上封堵肛管。静息期,EAS深部间距(31.50±4.10)mm,浅部间距(28.36±4.14)mm,肛管-EAS皮下部夹角(60.95±19.20)°;缩肛期,EAS作向心运动,更紧地闭合肛管,深部间距(30.85±4.10)mm,浅部间距(26.04±3.48)mm,皮下部内翻程度加大,肛管-EAS皮下部夹角(56.87±16.18)°;排便期,EAS作离心运动,肛管开放,深部间距(37.51±5.17)mm;浅部间距(31.68±5.10)mm,皮下部自内上向外下翻转,肛管-EAS皮下部夹角(112.23±22.48)°。结论 EAS主要通过压缩、悬吊、绞索和套塞方式维持肛门自制。EAS的深部、浅部和皮下部在排便时依次开放,其皮下部作翻转运动参与排便。  相似文献   

12.
结节性筋膜炎的组织病理学分型及其超声表现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分析结节性筋膜炎的组织病理学分型及其相应二维及彩色多普勒超声声像图特征,探讨超声诊断结节性筋膜炎的价值。 方法 分析27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结节性筋膜炎患者的二维和彩色多普勒超声声像图特征及与其组织病理学分型的相关性。 结果 结节性筋膜炎超声声像图表现多样,共有特征为皮下或肌层内弱回声团块,病变多数小于3 cm。不同组织病理学分型的超声表现具有一定特征。按照病变部位可分为皮下型、筋膜型及肌内型,其中皮下型多与深筋膜关系密切;筋膜型具有特征性的沿浅筋膜和皮下脂肪小叶的纤维间隔伸展,呈"星状"突起的超声表现。根据病变结构不同可分为黏液型、细胞型和纤维型,黏液型团块内部可有小片状无回声区,边缘有血流;细胞型团块内部及边缘有血流,且边缘血流明显,而纤维型无明显血流。 结论 不同分型结节性筋膜炎具有一定特征;二维及彩色多普勒超声可作为结节性筋膜炎诊断的重要辅助检查。  相似文献   

13.
实时超声弹性成像诊断良恶性前列腺病变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目的 探讨实时超声弹性成像在前列腺良恶性病变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 观察经病理证实的61例前列腺病变患者共69个病灶的超声弹性表现,分析良恶性病变患者弹性分级的差别,并计算超声弹性分级的敏感度、特异度及准确率。 结果 前列腺良性病变的弹性分级以Ⅰ、Ⅱ级为主,恶性病变的弹性分级以Ⅲ~Ⅴ级为主。超声弹性分级鉴别前列腺良恶性病变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率分别为77.78%(28/36)、72.73%(24/33)、75.36%(52/69)。 结论 实时超声弹性成像有助于判断前列腺病变的良恶性。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实时超声弹性成像鉴别诊断子宫肌层病变的价值。方法 40例子宫肌瘤患者和20例子宫腺肌瘤患者均在术前接受常规超声检查及实时超声弹性成像,分析子宫肌瘤和子宫腺肌瘤的弹性图像特征及应变力比值(SR)。计算组内相关系数(ICC)评估SR多次测量的重复性。结果 子宫肌瘤患者的正常肌壁与病变的SR为1.52±0.69;子宫腺肌瘤患者正常肌壁与病变的SR为0.91±0.2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79,P=0.013)。实时超声弹性成像示子宫腺肌瘤以红与绿色为主;子宫肌瘤以较均匀一致的蓝色为主。结论 实时超声弹性成像是鉴别诊断子宫肌瘤和子宫腺肌瘤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评估三维超声生理盐水宫腔声学造影(3D-SIS)对子宫黏膜下肌瘤术前分型的临床价值。 方法 选择因不规则阴道出血并经阴道超声检查(TVS)诊断为子宫黏膜下肌瘤的患者62例,用3D-SIS与宫腔镜(HS)检查按照欧洲宫腔镜学会对黏膜下肌瘤的分型标准,分别对子宫黏膜下肌瘤进行分型并与术后分型结果比较。 结果 62例患者共检出子宫黏膜下肌瘤73个,均经手术证实,3D-SIS及HS检查对子宫黏膜下肌瘤分型的一致性分别为:0型100%(13/13);Ⅰ型92.31%(24/26);Ⅱ型82.35%(28/34),总一致性为89.04%(65/73)。 结论 通过术前对子宫黏膜下肌瘤的分型,3D-SIS对选择合适的手术方式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6.
常规超声结合超声弹性成像诊断甲状腺占位病变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目的 探讨常规超声及超声弹性成像新评分标准(7分法)在甲状腺占位病变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经术后病理证实的68例(115个病灶)甲状腺占位病变患者,术前接受常规超声及实时超声弹性成像检查,观察病变的灰阶、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及弹性图特征。结果 常规超声诊断甲状腺结节的敏感度为80.00%、特异度为88.00%、准确率为85.22%。超声弹性成像图中良性病变以1~4分多见,而恶性病变以5~7分多见。以5分以上(含5分)作为判断恶性的标准,则其敏感度为87.50%,特异度为100%,准确率为95.65%。超声弹性成像诊断的准确率与常规超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甲状腺占位病变的鉴别诊断方面,超声弹性成像能够提供较大帮助,可提高诊断准确率,但仍需结合常规超声进行诊断。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观察超声弹性成像技术在超声引导下穿刺活检诊断甲状腺疾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将78例甲状腺疾病患者随机分为常规组(39例)和弹性组(39例)。对弹性组在甲状腺穿刺活检术前行甲状腺结节超声弹性成像检查,记录偏蓝色部分在结节内的分布;对常规组仅用二维超声观察结节情况。之后对两组患者均行超声引导下甲状腺结节穿刺活检术,将活检病理与术后病理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超声弹性成像技术指导下超声引导穿刺诊断甲状腺恶性结节的准确率为97.44%(38/39),高于常规组(33/39,84.6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5)。结论 超声弹性成像技术可提高超声引导穿刺活检对甲状腺恶性结节的检出率。  相似文献   

18.
目的:比较常规超声和超声弹性成像对肛瘘、肛周脓肿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上海市杨浦区控江医院2014年4月—2016年4月收治的80例肛瘘、肛周脓肿患者,术前分别进行常规超声和超声弹性成像检查,并与手术后病理学检查结果比较,评价这两种超声方式诊断内口、主管、支管及脓腔等的效果。结果:术前常规超声与超声弹性成像均能清楚显示瘘管的主管道,两者诊断准确率均为100%;超声弹性成像对内口定位的诊断准确率为95.0%(76例),明显高于常规超声诊断的85.0%(68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超声弹性成像对支管及脓腔定位的诊断准确率为96.3%(77例),明显高于常规超声诊断的86.3%(69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超声弹性成像对肛瘘分型的诊断准确率为93.8%(75例),明显高于常规超声诊断的83.8%(67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超声弹性成像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及阴性预测值等明显优于常规超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常规超声与超声弹性成像均为术前检查肛瘘、肛周脓肿的有效方法,超声弹性成像具有更高的准确率。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苏丹地区疟疾发作期(MSA)患者胆囊声像图特点。方法 对67例MSA患者根据临床表现分成普通型和重症疟疾。所有患者均接受常规腹部超声检查,根据胆囊的大小、胆囊壁厚度(TGW)、囊腔内胆汁情况将超声表现分为Ⅰ、Ⅱ和Ⅲ型,比较MSA患者临床分型与胆囊超声分型间的相关性,同时分析不同超声分型间肝功能的差异。结果 67例MSA患者纳入研究,普通型52例、重症15例。超声表现正常14例、Ⅰ型28例、Ⅱ型19例、Ⅲ型6例;其中普通型中正常14例、Ⅰ型25例、Ⅱ型12例、Ⅲ型1例,重症疟疾中正常0例、Ⅰ型3例、Ⅱ型7例、Ⅲ型5例,普通型和重症疟疾超声分型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华人和苏丹人之间的胆囊超声分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超声分型间肝功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 大部分MSA患者胆囊超声图发生相应改变,重症疟疾的胆囊改变较普通型疟疾更严重。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超声弹性组织弥散定量分析技术在脂肪肝分度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将75例脂肪肝患者(脂肪肝组)分为轻度(28例)、中度(26例)、重度(21例)3亚组,另设正常对照组30名。对所有受检者进行常规超声扫查后,使用实时组织超声弹性成像技术进行扫查,并行组织弥散定量分析,测量ROI内应变均值。结果 各组间超声弹性成像图表现有不同特点。弹性成像ROI内应变均值在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超声弹性组织弥散定量分析技术在评价脂肪肝程度中具有独特优势和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