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回顾我国新农合大病保障制度的发展过程,分析政策执行现状和运行效果,为完善政策提供参考。方法:利用政策分析方法,分析新农合大病医疗保障政策的形成背景、执行与效果,其中定量资料用描述性统计方法进行分析。结果:自2010年政策启动,新农合大病保障的病种及试点范围稳步扩大,2012年全国大病保障有99.6万名患者受益,受益率为12.45人次/10万参合人口,东部地区受益率高于中部和西部地区;全国20种大病实际补偿比达65.39%,儿童两病等4类大病的实际补偿比超过70%,中部地区补偿水平略高于东部和西部地区。结论:新农合重大疾病保障政策推进良好,基本实现政策目标,但区域间保障待遇存在差异,保障受益面有待进一步提高,可持续发展也面临挑战。建议:多种方式提高新农合大病保障水平,处理好新农合大病与一般疾病保障的关系,促进保障工作的可持续发展,加强对政策实施的监督与评价。  相似文献   

2.
2013年是新农合大病保障全面推进的一年,贵州省卫生厅注重顶层设计与尊重基层首创精神相结合,创新政策和工作措施,确保全省新农合大病保障工作顺利推进。目前,共有24种重大疾病被纳入新农合保障范围。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甘肃省康乐县新农合按疾病分组定额付费改革的实施效果。方法采用比较分析法,分析2012—2014年康乐县新农合运行年报数据资料与相关政策文件。结果康乐县新农合按疾病分组住院定额付费制改革后,人均住院费用得到了有效控制;参合患者实际补偿比显著提高,费用负担下降;医疗机构诊疗行为得以规范,主动控费的意识增强。结论支付方式改革后,康乐县取得良好成效的同时也为其他地区提供了借鉴,但还应从支付方式改革的制度设计、外部条件支持方面进行探索完善。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山东省潍坊市2013年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新农合)重大疾病医疗保险(大病保险)工作实施效果。方法以山东省潍坊市为样本地区,以2013年所有符合新农合大病保险赔付的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描述性统计和比较分析的方法,从新农合大病保险的基本运行情况、不同医疗费用段的补偿情况、政策范围内以及实际补偿情况、新旧政策对比等角度分析2013年新农合大病保障政策实施效果。结果 2013年新农合的实际补偿比达52.33%,大病保险的实际补偿比达14.18%,病患自付比例为33.50%。随着医疗费用的不断增加,大病保险的补偿比例逐渐增加,大病保险对大病患者特别是发生高额医疗费用的患者的补偿比例较高,但政策设计与实际补偿之间存在一定差距。2014年新政策在人均筹资、支付标准和补偿流程方面发生了变化。结论新农合大病保险总体运行情况良好,但在病种间存在差异。大病保险补偿机制合理,部分病种患者经济负担仍然较重,政策设计与实际补偿情况存在差距。  相似文献   

5.
新农合大病保险是对大病患者发生的高额医疗费用给予进一步保障的一项制度性安排,是对基本医疗保障的有益补充。山东省自2013年1月1日起,率先在全国以省级为统筹单位推行了新农合大病保险。评价结果显示,山东省新农合大病保险推行平稳顺利,实施效果显著,有效减轻了农村居民大病患者的疾病经济负担,在一定程度上防止了家庭灾难性卫生支出。建议新农合大病保险筹资标准提高至人均30~50元,统筹层次调整为市级统筹,大病病种增加至40~50种,设立起付线,适当提高封顶线,实行分级医疗,并建立大病梯次报销政策,对合规费用实行阶梯式报销政策。  相似文献   

6.
城镇职工重大疾病保障水平测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引入国际上对重大疾病概念的界定,依据WHO提出的重大疾病合理保障水平标准,结合我国实际建立了城镇职工重大疾病保障水平测量指标和方法,并对江苏省某市进行了实证检验,揭示了影响城镇职工重大疾病保障水平的各种因素及其相互关系。  相似文献   

7.
目的:测算分析北京市新农合大病保险对患者疾病经济负担的减轻作用,对制度实施效果进行评价。方法:按照经济发展水平和大病保险承办方式选取北京市三个区县,再从中选择大病患者较多的2~3个乡镇。通过与大病保险管理者进行访谈,了解其运行现状;对样本乡镇全部大病患者进行问卷调查了解患者主观感受,收到有效问卷497份。利用新农合管理中心信息平台测算患者疾病经济负担。对定量和定性资料分别采用统计分析与主题框架法进行分析。结果:经大病保险报销,三个区县大病患者平均自付费用明显减轻,实际补偿比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但灾难性卫生支出情况无显著改善。结论:应通过提高大病保险起付线与报销比例,拓宽报销目录等举措提高其补偿水平,重点缓解极重患者疾病经济负担。  相似文献   

8.
提高重大疾病患者医疗保障水平是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医改)的要求。血友病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重大疾病,将血友病纳入重大疾病保障是深化医改的要求,也是促进社会发展和人民健康的重要方面。山东省率先将血友病纳入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新农合)提高重大疾病保障水平试点病种并提高保障水平的做法得到了卫生部的高度评价。本文以山东省血友病综合关怀工作为基础,对山东省提高血友病患者新农合保障水平的做法进行了分析,提出了进一步提高血友病患者新农合保障水平的合理化建议,以期为政府下一步决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目的:构建农村居民重大疾病保障适宜度模型,为提高农村居民重大疾病保障水平提出政策建议。方法:在文献分析的基础上,依据社会保障适宜度理论,构建农村居民重大疾病保障适宜度模型,并测算保障水平适宜度范围,对四个样本地区农村居民重大疾病保障水平适宜度进行判别。结果:溧阳和高邮两个样本地区的重大疾病保障水平已达到适度保障的目标,丹徒和大丰两个地区的重大疾病保障水平较低、低于适度水平的下限值。结论:要适度提高农村居民重大疾病保障水平,当达到适度保障目标后,需要控制重大疾病保障水平的增长速度。  相似文献   

10.
《社区医学杂志》2012,(3):49-49
<正>从2012年开始北京市将恶性肿瘤、终末期肾病(肾透析)、1型糖尿病、先天性心脏病、白血病、再生障碍性贫血、重大器官移植以及重性精神病包括痴呆、癫痫所致精神障碍、颅脑损伤所致精神障碍、慢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大病患者对新农合大病保险政策的满意程度,为卫生行政部门开展有效管理和完善政策内容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根据典型抽样原则,对B市三个远郊区县484名享受2013年大病保险补偿的患者进行问卷调查,并结合其医疗费用信息进行分析。结果:大病患者平均医疗支出约占家庭总支出的84.57%,强制性医疗支出较高,家庭疾病经济负担较重,新农合大病保险政策提高了患者医疗费用的补偿额度,三区县实际补偿比平均提高4.79%,保障作用明显。患者对大病保险基本态度平均分为(3.95±1.05)分,88.43%的大病患者愿意个人缴费继续参保。结论与建议:大病患者对大病保险政策的总体满意度较高,建议短期内保持现有筹资方式,维持制度稳定性,在基金承受范围内合理提高补偿比,加强宣传教育。  相似文献   

12.
2003年浙江省嘉兴市各县(市、区)成为全国首批新农合试点城市。十年来,嘉兴市结合经济社会发展特点,积极探索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和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障制度整合,建立了城乡居民合作医疗保险制度,实现了城乡居民医疗保障一体化和医疗保障全覆盖。通过加大政府投入,完善补偿方案,城乡居民的医疗保障水平不断提高,结合公立医院改革和基层卫生改革试点工作,多措并举,实现了城乡居民合作医疗保险费用有效控制,提高了卫生资源和医疗保障资源的有效利用,促进了基层医疗卫生服务的良性发展,巩固发展了城乡居民合作医疗保险制度,提高了城乡居民的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湖北省孝昌县农村居民灾难性卫生支出的发生情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随机抽样,抽取湖北省孝昌县3镇9村,共约1 168户家庭、4 468人,比较分析新农合补偿前后灾难性卫生支出的发生情况及其影响因素。结果:新农合补偿后,样本地区的灾难性卫生支出发生率、平均差距和相对差距均有所下降;灾难性卫生支出的影响因素有:家庭收入水平、家庭中有工作的成员的数量、家庭成员住院次数、家庭是否有慢性病患者。结论:孝昌县农村地区家庭随着收入水平的增加其灾难性卫生支出的发生率和严重程度均降低,减少该县农村地区灾难性卫生支出应该健全完善新农合对于慢性病门诊费用的补偿机制、降低低收入人群的医疗费用自付比例。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新医改三年来我国新农合制度的运行效果,为进一步完善新农合制度提供依据。方法:选择北京、安徽、河南和陕西作为样本省市,抽取四省市2008—2011年的新农合报表数据,以2008年的数据作为基数,采用前后对比的方法分析四省市新农合运行情况。结果:新农合的人群覆盖率逐年提高,2011年四省市的参合率均在96%以上;保障范围不断扩大;补偿水平逐年提升,2011年住院实际补偿比在45%以上,但参合农民个人医疗卫生支出未见明显减轻。新农合基金筹集和支出水平增长速度较快,收支趋于平衡;经办管理资源不足,监管仍需加强;新农合异地结算和即时结报取得进展,但新农合制度与其他医疗保险制度之间的转移接续问题有待解决。结论:医改三年新农合制度建设和运行取得明显成效,覆盖的广度、宽度和深度均有所改善;参合农民的卫生服务可及性明显提高,新农合自身的制度建设取得显著进展;但新农合仍面临挑战,可持续的筹资增长机制尚未建立,支付方式改革亟需突破,经办能力和管理水平仍有待进一步提高,新农合制度与其他医保制度的转移接续问题有待解决。建议:抓紧落实稳定的新农合筹资增长机制;加强新农合管理体系建设,提高基金监管能力;控制医药费用过快上涨,减轻参合农民疾病负担;探索新农合与其他医疗保险制度之间的转移接续机制。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影响新农合实际住院补偿比的因素。方法:利用定性访谈和灰色关联分析确定影响因素。结果:访谈中获知影响新农合住院补偿的因素可以归纳为7个方面。灰色绝对关联系数最大的三个指标是参合率、人均筹资标准和个人自付住院费用占农民年人均纯收入的比例,分别为0.8754、0.7004和0.6939。结论:2004—2008年参合率、人均筹资标准和住院费用是影响云南省某县新农合实际住院补偿比的三个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16.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是由政府主导实施的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在运行过程中遇到两个问题:难以有效核查异地就诊病例,难以解决经办人员的编制.而福建省晋江市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进行服务外包,实行"筹、监、办"相分离的运行模式,充分利用保险公司的全国性互助稽查网络核查异地就诊病例,并且建立外伤和疑难案件调查制度,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持续健康发展提供了有益的思路.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调查了解中部地区新农合基金运行情况,评价其新农合的政策效果,同时为我国医疗保险政策完善提供参考。  方法  2017年5月,抽取中部地区6个省的61个县,调查数据来源于样本县的新农合管理系统导出数据,数据整理后采用SPSS统计描述分析。  结果  中部地区新农合参合率与参合人数在新农合前期呈上升趋势,后期保持稳定;住院人次分布以乡镇医疗机构为主,基金流向主要以县外和县本级医疗机构为主,其中流向县外基金比例在2011 — 2014年超过40 %;次均住院费用年均增长率9.15 %,县外住院费用最高、增速最快;住院实际报销比整体呈有波动的上升趋势,2012年后实际报销比达到55 %左右,不同年份基金当年结余率浮动较大,部分地区新农合后期当年基金结余率为负,累计结余率整体水平较高。  结论  新农合参合率较高,受到农民的认可,一定程度缓解农民的就医负担,但存在筹资机制不健全、控费机制缺乏、基金流向监管、基金运行安全问题。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新农合制度下陕西省农村参合农民住院服务利用受益情况。方法:主要采用集中指数和五分位分组法评价参合农民住院受益的绝对公平程度。结果:不同经济水平村参合农民补偿人次和补偿费用的集中指数分别为0.142和0.094,不同经济水平参合农民补偿人次和补偿费用的集中指数分别为0.253和0.355。结论:新农合制度下陕西省参合农民住院受益存在不公平现象,这种不公平程度在按照家庭经济指标分组比较时更加明显,但总体而言,不公平程度并不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