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皮下注射乙脑疫苗过敏一例宋丽萍(广西玉柴机器股份公司职工医院玉林市537000)关键词皮下注射;乙脑疫苗;过敏患儿,女,5岁。于皮下接种乙脑活疫苗0.5ml(卫生部成都生物制品研究所生产,批号941125,有效期1996-6-28)后约3h出现全身皮...  相似文献   

2.
例1:患者,男,65岁。1996年5月22日于上臂外侧三角肌附着处皮下注射05ml乙脑疫苗(卫生部上海生物制品研究所生产,批号950307-6,有效期1997年3月)。12分钟后,其面、耳、颈部、躯干、四肢出现淡红色、大小不均的斑丘疹和风团,高出...  相似文献   

3.
流行性乙型脑炎(乙脑)又称日本脑炎,经过蚊虫叮咬传播,是人畜共患的急性病毒性传染病。预防和控制乙脑的传播最有效、最经济的手段就是接种乙脑疫苗。众所周知,任何疫苗接种后都会产生轻重不一的接种反应,乙脑疫苗也不例外,甚至还会有严重过敏反应的发生,有的儿童在接种后数分钟至数小时内就可发生。[第一段]  相似文献   

4.
儿童注射乙脑疫苗后过敏反应21例报告首钢总医院儿科刘晓蕊于秀华按常规的计划免疫程序,我院在1997年5月12日给学龄期儿童进行乙脑疫苗注射。当时被接种总人数160名,其中有21例发生了不同程度的过敏反应。发病人数中男性6例,女性15例;612岁~7...  相似文献   

5.
例:患儿,男,5岁,因“肌注乙脑预防疫苗后口周发绀半小时”于2003年7月1日入院。患儿于半小时前在当地卫生所被肌注乙脑预防疫苗,注射后约3-4分钟,患儿出现腹痛、胸闷、气急、呼吸困难,口周发绀,伴恶心、呕吐2次,吐为胃内容物。在当地卫生所肌注扑尔敏4w后,立即转入我院。既往无类似病史发生。入院查体:T37℃,P115  相似文献   

6.
接种乙脑疫苗是预防流行性乙型脑炎的关键措施之一。我国广泛使用比较安全而有效的疫苗是地鼠肾乙脑疫苗。它是将流行性乙型脑炎SA14- 14- 2减毒株病毒接种到地鼠肾单层细胞 ,经培育后收获病毒液 ,加保护剂冻干制成。我院预防保健科接种乙脑疫苗多年未发生过敏性反应。仅于1999年发生 1例 ,现报道如下。1 病例介绍患儿 ,男 ,13岁。于 1999年 5月 2 0日下午来医院预防保健科接种乙脑疫苗。于左上臂外侧三角肌附着处作皮下注射 ,注入剂量 0 5ml。约 5分钟后 ,患儿诉心里难受 ,继之出现面色苍白 ,口唇紫绀 ,呼吸困难 ,出冷汗 ,四肢发凉 ,…  相似文献   

7.
病例个案     
患者,男,20岁,战士。6月21日,我所战士接种乙脑疫苗。9时15分,王立红经三角肌皮下注射乙脑疫苗0.5ml(北京天坛生物制品股份有限公司,生产批号:20051003,有效期2007.12)。患者无药物过敏史,去年曾注射过乙脑疫苗。20日晚看球赛至凌晨四点,早晨未吃饭。约十时一刻,患者感觉双手小臂内侧发痒并伴有丘疹,逐渐波及颜面颈部、躯干四肢。诊断:疫苗反应。吸氧。给予25%葡萄糖注射液20ML。10%葡萄糖酸钙IOML,缓慢静推,肌注地塞米松注射液5mg,口服扑尔敏、VC片剂。2小时后感觉头晕、  相似文献   

8.
Vero细胞乙型脑炎纯化疫苗的不良反应和免疫效果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Vero细胞乙型脑炎(乙脑)纯化疫苗(Vero细胞乙脑疫苗)的不良反应和免疫效果。方法筛选8~20月龄无任何乙脑疫苗免疫史和1.5~3岁完成了Vero细胞乙脑疫苗基础免疫的二组健康婴幼儿为观察对象,接种Vero细胞乙脑疫苗后观察其接种不良反应,并在两组中随机抽取100名左右的对象检测免疫前和免疫后1个月血清乙脑中和抗体。结果Vero细胞乙脑疫苗接种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8.8%。发热反应总发生率为8.1%。其中,基础免疫接种第1剂后发热反应的发生率为6.5%,第2剂无发热反应;加强免疫发热反应发生率为9.6%。基础免疫后抗体阳性率为83.2%,抗体几何平均滴度(CMT)达1:25.1,免疫成功率为77.3%。1年后抗体阳性率为61.5%,GMT为1:19.0,加强免疫后抗体阳性率高达93.7%,GMT为1:32.4,免疫成功率为80.2%。结论Veto细胞乙脑疫苗安全、有效,值得在预防控制乙脑工作中大力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9.
我国是乙脑流行区.全国大多数地区都有发病或流行,2003年广东省爆发流行性乙脑。预防和控制乙脑发病的主要手段是接种乙脑疫苗。20世纪70年代,我国开始使用地鼠肾细胞乙脑灭活疫苗,程序规定,灭活疫苗免疫接种2针。80年代末地鼠肾细胞乙脑减毒疫苗研制成功,初免接种1针,其免疫效果和安全性得到了使用者认同。为比较乙脑减毒活疫苗和灭活疫苗的安全性,笔者观察了接种疫苗后不同时间的人体反应.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乙脑疫苗引起过敏性休克5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乙脑疫苗引起过敏性休克5例王芳,孙洪军(大安市第三人民医院131300)5例均为1993年6月~10月注射疫苗的小学学生,.其中男4例,女1例;年龄最大14岁,最小10岁;平均12岁;接种乙型脑炎疫苗[长春生物研究所生产,批准文号卫制(82)长(2)...  相似文献   

11.
我科于1993年3月注射乙脑疫苗504人次,发现1例无过敏史的儿童注射乙脑疫苗时,发生过敏性休克,现报告如下。女7岁,皮下注射乙脑疫苗lml(卫生部北京市生物制品研究所生产,批号9233-2,失效日期1993年12月23日)后约15min,面部出现等麻疹,口服扑尔敏‘ms后,仍发展到周身,伴恶心、呕吐,继而出现一过性意识丧失。抢救约Zh后,症状缓解。患儿出生后注射过卡介苗、吸附百白破三联制剂、麻疹活疫苗、动脑灭活疫苗及口服过脊髓灰质炎糖丸活疫苗,均无异常反应,亦无家族过敏史。接种前无任何不适。我们曾为几千名儿童注射乙脑疫苗,仅发…  相似文献   

12.
2007年丹东地区乙脑18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鑫  刘辉 《中国医药导报》2009,6(15):158-159
目的:研究2007年丹东地区乙脑的临床特点.方法:对我院2007年收治的18例乙脑患者进行临床观察,分析其临床特点.结果:18例患者均来自农村地区,9例从未进行过预防接种,9例预防接种不正规,是否接种乙脑疫苗情况不详.结论:乙脑在本市区重新流行应引起重视,且其发病高峰后移,建议青少年做乙脑疫苗复种,有关部门应加强农村乙脑疫苗的接种.  相似文献   

13.
湛江市2003~2005年乙型脑炎流行特征及控制效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调查湛江市流行性乙型脑炎(简称乙脑)的流行特征,探讨乙脑疫苗应急接种和纳入常规免疫对乙脑疫情的控制效果。方法2003年乙脑流行时对6月~10岁儿童采取突击应急接种方案,2004年起将乙脑疫苗纳入计划免疫常规接种,按程序8月龄,18,24月龄和6岁各接种1剂。并对2003~2005年乙脑疫情流行病学资料中2003年乙脑流行时的应急接种和2004年起的纳入计划免疫常规接种控制乙脑效果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湛汪市2003~2005年共发生乙脑118例,发病率逐年下降。每年5—7月流行,5月下旬至6月上旬为发病高峰;年龄主要为10岁以下儿童,以4—6岁最多,占总病例数的46.61%;地区分布为农村发病率高于城市。结论乙脑疫苗应急接种及纳入计划免疫常规接种后。乙脑发病率逐年下降,显示应急接种和常规免疫对乙脑疫情的控制效果肯定。  相似文献   

14.
1999年5月13日,临川市第三小学四、五年级少数学生,因接种流行性乙型脑炎疫苗(简称乙脑疫苗),诱发群发性癔症。此起接种引起的异常反应,在我市尚属首次,现将调查结果报告如下:互接种反应情况及处理本次接种所用疫苗系卫生部上海生物制品研究所生产,批号981213·l,效期2000年11月,未发现疫苗有凝块、变色及安瓶破裂等情况,接种按常规部位、途径及刘策进行。当时同批号乙脑疫苗共接种1034人,发生接种反应58人,发生率5.用巩。5月13日上午,防疫人员按正常的操作规程,给四年级(三)班的学生进行接种,30分钟内,有4名学生问男3…  相似文献   

15.
项国宏 《基层医学论坛》2014,(31):4303-4304
目的:探讨流行性乙型脑炎(以下简称乙脑)的流行病学特征及预防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我县2008年之前乙脑患儿的临床资料,探讨乙脑发病的流行病学特征及预防措施。结果乙脑患儿性别分布男性多于女性,发病年龄主要集中于2岁-7岁,显著高于其他年龄段;发病季节主要集中于夏季,秋季较少,冬季和春季无发病;患儿类型多为散居儿童或托幼儿童,发病率均显著高于小学生;明确接种乙脑疫苗的患儿仅占总病例数的12.50%,其余患儿未接种乙脑疫苗、无接种史或接种史不明确。结论加强对流动儿童和留守儿童的乙脑疫苗查漏补种工作,全面开展乙脑防控措施,对保护易感人群、降低乙脑发病率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正> 流行性乙型脑炎(乙脑)是由乙脑病毒经蚊子传播的急性传染病,在人畜间流行。接种乙脑疫苗是预防乙脑的有效措施,2002年4月一名胸腺淋巴体质的幼儿接种乙脑减毒活疫苗(乙脑疫苗)后过敏而死,此接种反应国内报道较少,现将病例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流行性乙型脑炎病毒各蛋白成分在刺激机体免疫应答方面所起的作用,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一种新的而且可供基层医疗卫生单位使用的乙脑快速诊断方法。方法:建立乙脑病毒免疫转印方法,应用免疫转印方法分析乙脑患者血清IgG、IgM抗体对乙脑病毒蛋白的反应性,并比较免疫转印法与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乙脑IgM抗体差异。结果:应用免疫转印方法检查89例乙脑病人血清IgG、IgM抗体对乙脑病毒蛋白的反应情况,发现绝大部分病人血清IgG抗体可识别E蛋白,部分病人尚可识别NS5,NS3,NS1蛋白。说明E蛋白是乙脑病人血清识别的主要蛋白,在免疫保护方面起着主要作用。从正常人群中筛选出了45例乙脑隐性感染者,分析隐性感染者血清IgG抗体对乙脑病毒蛋白的反应性发现隐性感染者对NS5蛋白的反应机率明显低于显性感染者。而病人血清IgM抗体主要识别E,NS5蛋白。免疫转印法检测乙脑IgM抗体与间接免疫荧光法比较差异无显著性(χ2=05,P>0.5),二者的阳性符合率为95%,阴性符合率为78.78%,总符合率为93.25%。结论:乙脑病毒E蛋白是乙脑病人血清识别的主要蛋白,在免疫保护方面起着主要作用。运用免疫转印法检测乙脑IgM抗体可早?  相似文献   

18.
海南省流行性乙型脑炎病例监测系统建立及流行病学调查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目的掌握海南省流行性乙型脑炎(以下简称乙脑)疫情动态,分析乙脑疫情报告质量,评价监测系统建立效果。方法建立乙脑病例专报监测系统,收集历年乙脑疫情资料及建立监测系统后乙脑病例监测资料,分析乙脑监测病例的流行病学特征。结果海南省近年乙脑发病疫情仍呈周期性,2003年为发病高峰年;监测系统建立后,2001-2003年全省共监测到疑似病例51例,经实验室确诊19例(2001年确诊0例),呈高度散发,发病季节仍为5.7月,皆无明确乙脑疫苗免疫史。结论乙脑病例监测系统能大幅度提高了乙脑病例监测的敏感性、及时性,有效的降低了漏报率、误诊率,并加强了监测,提高乙脑疫苗接种率,能有效地控制乙脑疫情。  相似文献   

19.
为掌握兴隆县接种乙脑疫苗后发生的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类型提供数据。对1例因接种乙脑疫苗后死亡的病例进行调查分析。该患儿接种疫苗24h后出现发热,给予对症治疗后体温未得到有效控制,在接种疫苗的第13d经抢救无效死亡。据此,该病例不支持因接种疫苗引起的病毒感染导致的死亡,应为接种疫苗后偶合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病毒性脑炎、重型肺炎等有关。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掌握绥德县不同经济发展水平的城乡儿童计划免疫五种疫苗和乙脑、流脑疫苗接种情况。提高乙脑、流脑疫苗的接种率,保护广大儿童的身体健康。方法对绥德县城乡符合条件的442名适龄儿童进行计划免疫五种疫苗和乙脑、流脑疫苗接种率调查。结果按免疫程序卡介苗、口服脊髓灰质炎疫苗、百白破混合制剂、麻疹疫苗、乙肝疫苗、乙脑疫苗、流脑疫苗的全程合格接种率分别为99.2%、96.3%、96.6%、95.7%、97%、85.1%、85.2%。结论加强乙脑、流脑的宣传力度,使民众,尤其是农民都能认识到乙脑、流脑病毒的严重危害性,提高乙脑、流脑疫苗的接种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