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丹红注射液治疗腔隙性脑梗死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 探讨丹红注射液治疗腔隙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4例腔隙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64例,静脉滴注丹红注射液治疗;对照组30例,静脉滴注血栓通注射液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9.06%,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0.00%,两组比较差畀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丹红注射液治疗腔隙性脑梗死临床疗效明显优于血栓通,可广泛应用于临床。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丹红注射液治疗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60例,给予丹红注射液20ml加入0.9%氯化钠溶液250ml中静脉滴注,1次/d,14d为1疗程。对照组60例,给予丹参注射液20ml静脉滴注,1次/d,连用14d。于治疗前后对两组神经功能缺损、经颅脑多普勒超声(TCD)、颅脑CT值(Hu),血液流变学及生活能力等进行评定。结果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血细胞比容、全血黏度、血浆黏度、全血还原黏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颅脑CT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无严重不良反应出现。结论丹红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少,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丹红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液流变学和D-二聚体定量的影响。方法将我院2010年6月—2011年10月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8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丹红注射液30ml静脉滴注,1次/d;对照组给予丹参注射液20ml静脉滴注,1次/d,两组均治疗14d。观察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后血液流变学、D-二聚体定量。结果治疗后,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2.5%,与对照组的75.0%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后两组血浆黏度、纤维蛋白原浓度、D-二聚体定量均下降,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丹红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临床疗效确切,使用安全,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4.
丹红注射液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进展性脑梗死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丹红注射液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进展性脑梗死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择发病72 h内的急性进展性脑梗死患者1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81例)及对照组(79例),治疗组予丹红注射液联合依达拉奉治疗;对照组予丹红注射液治疗.观察2周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和日常生活能力评分的变化,随时记录用药的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较对照组下降明显,日常生活能力评分较对照组明显提高,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显效率及总有效率为61.7%和84.0%,对照组显效率及总有效率为44.3%和67.1%,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项安全性指标检测在正常范围.结论 丹红注射液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进展性脑梗死的疗效显著,且安全无毒副反应.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丹红注射液对脑梗死的治疗效果.方法 将72例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6例.两组均予常规治疗,对照组加用复方丹参注射液治疗,治疗组加用丹红注射液治疗.观察治疗前后两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变化及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7.22% ,对照组为52.7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疗组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分别为(20.86±1.15)分和(11.65±1.08)分(P<0.05),对照组分别为(21.13±1.01)分和(15.74±0.68)分(P<0.05),且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丹红注射液对青年人脑梗死疗效明显.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丹红注射液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6月~2016年6月收治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86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3例。对照组使用常规方法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丹红注射液予以治疗。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疗效。结果对照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83.7%,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5.3%,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所有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均明显改善,观察组患者改善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虽患者的全血比黏度低切值、全血比黏度高切值、红细胞比容、血浆黏度均改善,但观察组改善疗效更为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采用丹红注射液进行治疗,可提高临床治疗效率,同时还能够改善患者的临床指标,促进患者康复。  相似文献   

7.
丹红注射液联合脑心通胶囊治疗脑梗死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丹红注射液联合脑心通胶囊治疗脑梗死的疗效。方法治疗组40例用丹红注射液联合脑心通胶囊,对照组40例用川芎嗪注射液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病人临床疗效、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血液流变学及用药期间的不良反应。结果丹红注射液联合脑心通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5%,对照组为75.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治疗后全血黏度、血浆黏度、纤维蛋白原水平均较治疗前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丹红注射液联合脑心通治疗脑梗死有效,安全,且疗效优于川芎嗪注射液。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丹红注射液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38例TIA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70例,用丹红注射液30ml+5%葡萄糖注射液250ml静脉滴注治疗;对照组68例给予灯盏华素50mg+5%葡萄糖注射液250ml静脉滴注。两组均给予营养神经细胞、抗凝等基础治疗和对患者自身其他与TIA无关的疾病的常规继续治疗。随访6个月,观察长期疗效与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TIA发作控制率为91.42%;对照组TIA发作控制率为73.5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6个月评价长期疗效: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71%,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9.41%,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丹红注射液治疗TIA发作有明显疗效,且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9.
丹红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丹红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36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8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对照组给予血塞通注射液,治疗组应用丹红注射液静滴治疗,两组均以2周为1个疗程。治疗前和治疗1个疗程后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临床疗效及血液流变学各指标。结果两组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患者临床疗效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治疗前、后全血黏度(高切)、全血黏度(低切)、血浆黏度、纤维蛋白原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患者治疗后各项指标间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患者在治疗期间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丹红注射液可明显改善急性脑梗死患者的血液流变学参数和神经功能缺损。  相似文献   

10.
丹红注射液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脑梗死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丹红注射液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对收治的66例2型糖尿病合并梗死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33例,对照组应用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在西医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丹红注射液治疗,在治疗前及治疗后3周测血流变学指标,评定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9%,对照组为72.7%,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全血黏度、血浆黏度、纤维蛋白原、血细胞比容均较治疗前有显著改善(P0.05),治疗后两组血流变学指标比较亦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对2型糖尿病合并脑梗死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丹红注射液治疗可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丹红注射液(丹红)联合奥扎格雷钠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方法将130例急性脑梗死病人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70例采用丹红联合奥扎格雷钠治疗;对照组60例用复方丹参注射液联合脑蛋白水解物治疗。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8.57%和86.6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丹红联合奥扎格雷钠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好。  相似文献   

12.
《内科》2015,(5)
目的探讨长春西汀联合丹红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的效果及对患者神经功能等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1月到2014年1月住院治疗的急性脑梗死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两组患者均予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患者予长春西汀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长春西汀以及丹红注射液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以及治疗前后两组患者NIHSS评分、血浆黏度、红细胞压积、纤维蛋白原水平的变化。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6.0%,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78.0%,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患者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患者(P0.01)。治疗后观察组患者NIHS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血浆黏度、红细胞压积、纤维蛋白原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且观察组患者的血浆黏度、红细胞压积、纤维蛋白原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P0.05)。结论长春西汀联合丹红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可提高疗效,促进患者神经功能的恢复,降低血黏度,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丹红注射液和丹参注射液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含量的影响。方法将6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每日静脉滴注丹红注射液30ml)和对照组(每日静脉滴注丹参注射液6ml),疗程均为14天,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及巴氏日常生活指数,检测治疗前及治疗后第8,15日血清Hcy的含量。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前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及巴氏日常生活指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周后两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及巴氏日常生活指数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治疗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及巴氏日常生活指数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0.05)。治疗组患者的有效率为93.3%,对照组为73.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血清Hcy在治疗后第8,15日时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丹红注射液明显降低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Hcy水平,对神经细胞具有较好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疏血通注射液对椎动脉型颈椎病的治疗效果。方法将诊断明确的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30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150例,治疗组采用疏血通注射液治疗,对照组采用桂哌齐特注射液治疗,治疗前后检测两组血液流变学指标,2周后评价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4.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8.0%,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高切黏度、低切黏度、血浆黏度及纤维蛋白原比较,差异无统计学(P>0.05);治疗后治疗组高切黏度、低切黏度、血浆黏度及纤维蛋白原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疏血通注射液能改善椎动脉型颈椎病的血液流变学指标,有良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高压氧联合丹红注射液治疗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4例脑梗死病人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常规药物联合丹红注射液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高压氧治疗。两组均治疗3个疗程后评定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病人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较治疗前数值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血清白细胞介素(IL)-1α、IL-1β、IL-6、肿瘤坏死因子(TNF)-α和IL-17水平均明显降低,与同组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期间,病人均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结论高压氧联合丹红注射液治疗脑梗死具有协同作用,两者早期联合应用治疗脑梗死疗效确切,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丁苯酞注射液联合丹红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及对氧化应激指标、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86例急性脑梗死病人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各43例。两组病人均常规给予脑梗死方案常规治疗,对照组在基础治疗上加用丹红注射液30 mL加入0.9%氯化钠注射液250 mL,静脉输注,1次/天;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100 mL,静脉滴注,2次/天。两组疗程均为14 d。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日常生活能力Barthel指数(BI)评分以及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水平。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02%,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9.06%,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经治疗后,两组NIHSS评分均较治疗前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BI评分均较治疗前上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血清VEGF、SOD水平均较治疗前上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血清MDA水平均较治疗前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丁苯酞注射液联合丹红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临床疗效显著,能够改善急性脑梗死病人的神经损伤程度,提高日常生活能力,促进血管新生,减轻自由基反应。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丹红注射液联合麝香保心丸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0年12月—2011年12月入住我院的60例临床确诊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对照组患者给予丹红注射液,连续治疗14d;观察组在给予丹红注射液的同时,口服麝香保心丸,连续治疗14d。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患者心绞痛缓解时间、消失时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丹红注射液联合麝香保心丸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临床效果好,可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对无条件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患者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丹红注射液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治疗中的疗效。方法选择2013年9月—2014年11月于本院就诊的150例不稳定型心绞痛病人,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75例,两组均给予常规西医方法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丹红注射液治疗。比较两组病人的硝酸甘油用量、心绞痛次数、血瘀证评分、临床疗效、中医证候疗效以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的硝酸甘油用量、心绞痛次数均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胸痛、胸闷、胸胁胀满、心悸及血瘀证总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临床总有效率为90.67%,对照组的临床总有效率为76.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中医证候总疗效(92.00%)明显高于对照组(73.3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丹红注射液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效果良好,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19.
疏血通注射液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腔隙性脑梗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疏血通注射液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腔隙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 116例急性腔隙性脑死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予疏血通注射液联合依达拉奉治疗,连用14 d为一疗程.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指标变化及临床疗效.结果 两组治疗后血液流变学指标均显著降低(P<o.05),观察组比对照组下降更为显著(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1.43%(64/70),对照组为71.74%(33/46),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均未发生不良反应.结论 疏血通注射液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腔隙性脑梗死具有多靶点综合性治疗特点,能有效改善脑缺血区的血液循环,促进神经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依达拉奉联合丹红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ACI)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发病在48 h内的ACI患者9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45例)和对照组(45例)。治疗组给予丹红注射液20 mL加入生理盐水250 mL静脉输注,每日1次,同时给予依达拉奉30 mg加入生理盐水100 mL静脉输注,每日2次,连用14 d;对照组仅用同剂量、同疗程的丹红注射液。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神经功能缺损改善情况,并比较血液流变学指标变化。观察记录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6%,优于对照组的71.1%(P<0.05)。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及血液流变学指标改善情况亦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依达拉奉联合丹红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有显著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