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通过别洛索夫-扎鲍京斯基振荡反应用电化学指纹图谱对中药天麻进行鉴别。方法:将天麻加入H2SO4.MnSO4-CH3COCH3-KBrO3中,组成化学振荡体系,用电化学工作站记录数据,并对温度、天麻用量等反应条件进行了考察,确定体系的最佳实验条件为10mLH2SO4(1.0mol·L^-1)溶液、5mLMnSO4(0.1mol·L^-1)溶液、5mLCH,COCH3(0.54mol·L^-1)溶液和5mLKBrO3(0.3mol·L^-1)溶液,温度310K、加入0.3g的天麻粉末。获得了不同产地天麻的电化学指纹图谱及振荡微观指纹图谱。结果:通过对不同产地中药材天麻电化学指纹图谱的研究,发现不同产地的天麻的指纹图谱主要参数有较大区别。结论:该方法简便,准确,可靠,可方便地用于不同产地天麻的区别和鉴别。  相似文献   

2.
目的利用B-Z化学振荡体系建立不同生长期当归的电化学指纹图谱。方法采收不同生长期当归20批,采用H2SO4-KBr O3-CH2(COOH)2-Mn SO4为振荡体系,以当归为反应底物,应用电化学工作站记录化学振荡体系电位(E)随时间(t)的变化,获得当归电化学指纹图谱。结果不同生长期当归的电化学指纹图谱的波形及振荡参数经主成分分析均存在明显差异。结论应用该方法可以简便、快速、直观地对不同生长期当归进行鉴别。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中药木通的电化学指纹图谱,考察反应温度、药材加入量等影响因素,并用电化学指纹图谱对不同产地中药木通进行鉴别。方法:采用B-Z震荡技术,将木通粉末加入以丙二酸为耗散物的BrO~(3-)+H~++Ce~(4+)+丙二酸振荡体系中,用电化学工作站记录数据,用Origin软件绘制电位(E)随时间(t)变化的曲线,计算数据,分析图谱。结果:考察了不同条件对B-Z振荡图谱的影响,获得了不同产地木通的电化学指纹图谱,并对其电化学指纹图谱进行了探讨。确定最佳实验条件为:温度310 K、转速400 r·min~(-1)、药材加入量为0.200 0 g。结论:电化学指纹图谱简便、快速、直观,可方便地用于不同产地木通的区分和鉴别。  相似文献   

4.
目的:用电化学指纹图谱对中药白芍进行鉴别,分析不同产地白芍的电化学指纹图谱。方法:采用B-Z化学振荡方法。结果:不同产地白芍的电化学指纹图谱信息特征有明显不同。结论:电化学指纹图谱技术可用于不同产地白芍的鉴别。  相似文献   

5.
目的:对中药辛夷的电化学指纹图谱进行研究,并考察反应温度、转速、药材加入量等影响因素。方法:采用B-Z化学振荡技术,在以丙二酸为耗散物的BrO3-+H++Ce4++丙二酸振荡体系中,加入中药辛夷作为反应底物,应用电化学工作站记录振荡体系中电位(E)随时间(t)的变化,获得辛夷的电化学指纹图谱。结果:辛夷的电化学指纹图谱具有明显不同的特征信息参数,绘制其指纹图谱的最佳条件:反应温度为315 K,转速为400 r·min-1,药材加入量为0.15 g。结论:电化学指纹图谱方法简便、快速、直观,可以用于辛夷药材的鉴别。  相似文献   

6.
不同产地菊花的电化学指纹图谱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用电化学指纹图谱对中药菊花进行了表征,并对影响该体系的转速、温度、菊花药材用量等因素进行了综合考查;分析了不同产地菊花的电化学指纹图谱。方法:采用B-Z振荡技术。结果:不同产地菊花的电化学指纹图谱有明显不同信息特征。结论:电化学指纹图谱技术可用于不同产地菊花的鉴别。  相似文献   

7.
几种中药的化学振荡指纹图谱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应用振荡技术,采用KBrO3-MnSO4-H2SO4-丙酮振荡器,得到了解表药柴胡、葛根、连翘,祛风湿药木瓜、独活、五加皮和理血药鸡血藤、丹参、虎杖的振荡指纹图谱。结果表明,这些化学振荡指纹图谱可用于辨识中药。  相似文献   

8.
采用H+-Mn2+-CH3COCH3-BrO3-为振荡体系,以待鉴别中草药为反应底物,应用电化学工作站记录化学振荡体系中的电位(E)随时间(t)的变化,获得中药电化学指纹图谱,利用指纹图谱的特征参数进行中药鉴别。不同中药底物的化学振荡体系获得各具特色的中药电化学指纹图谱,并且指纹图谱的重现性良好。因此可以利用电化学指纹图谱鉴别易混的中草药。  相似文献   

9.
苍术电化学指纹图谱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建立苍术的电化学指纹图谱,并与白术进行比较。方法:以H2S04-CH3COCH3-MnsO4-KBrO3为化学振荡体系、中药苍术为振荡底物,应用电化学工作站记录电位(E)随时间(t)的变化,绘制化学振荡曲线。结果:得到了苍术的电化学指纹图谱。反应在诱导期活化能为73.28kJ/mol、振荡期活化能为70.69kJ/tool。浓度与诱导时间呈良好的线性关系。苍术与白术的电化学指纹图谱有明显区别。结论:电化学指纹图谱可以用来鉴别苍术与白术,该方法简便、易行,是一种较好的鉴别中草药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利用非线性化学指纹图谱技术结合HPLC对天麻的产地进行鉴别,并对不同产地天麻中天麻素及整体活性成分进行定量分析。方法:采集了云南、湖北、贵州和东北三省4个产地天麻,利用非线性化学指纹图谱及HPLC指纹图谱对其产地进行鉴别。采用硫酸+硫酸锰+溴酸钠+丙酮+样品成分振荡体系,以天麻样本作振荡底物,建立天麻的非线性化学指纹图谱,结合图谱显著的直观差异及系统相似度模式识别对不同产地天麻进行鉴别评价,并测定不同产地天麻活性物质相对整体含量。同时,建立4个产地天麻的高效液相色谱指纹图谱,进行模糊聚类分析,并测定不同产地天麻的天麻素含量。结果:非线性指纹图谱法与HPLC指纹图谱分类结果一致,均能把天麻的产地给予溯源。活性成分相对含量的比较结果显示不同产地的天麻存在品质差异,两种方法相结合,既能对单个活性组分进行定性定量分析,又可获得活性成分整体含量的结果。结论:该研究为天麻的产地鉴别提供了一种简单、经济、快速的新方法,为科学表征天麻活性成分含量提供了新的技术手段。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大苞雪莲总黄酮体外自由基清除能力及抗氧化活性。方法:采用体外清除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自由基(DPPH·),2,2-联氮基-双-(3-乙基苯并噻唑啉-6-磺酸)二氨盐阳离子自由基(ABTS+·),超氧阴离子(O-2·),羟基自由基(·OH),一氧化氮(NO),以及测定金属螯合能力、还原力、总抗氧化能力共8种方法对大苞雪莲总黄酮的自由基清除能力及抗氧化活性进行了评价。每组实验平行3次。结果:大苞雪莲总黄酮在一定浓度下能够有效地清除DPPH·,ABTS+·,O-2·,·OH,NO,对DPPH·,ABTS+·,·OH,NO的半数清除质量浓度分别为52.52,71.71,60.38,203.95 mg·L-1,对超氧阴离子的半数清除质量浓度为271.06 mg·L-1,小于维生素C(VC,380.10 mg·L-1),半数金属螯合质量浓度为184.52 mg·L-1,并且具有一定的还原力和总抗氧化能力。结论:大苞雪莲总黄酮具有较强的体外自由基清除能力及抗氧化活性,是一种具有较高研究价值和潜力的天然抗氧化物质。  相似文献   

12.
目的:大肠埃希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克雷伯菌是引起慢性泌尿系感染的主要菌群,本研究观察玉米须提取物和花青素溶液对其生长的协同抑菌作用。方法:以大肠埃希菌(1.6×106cfu/mL)、金黄色葡萄球菌(5.6×106cfu/mL)和克雷伯菌(1.8×106cfu/mL)为观察对象,向细菌培养液中分别加入玉米须提取物(0,35,70,140 g·L-1)、花青素(0.312,0.625,1.25 g·L-1)、玉米须提取物(70 g·L-1)和花青素(0.625 g·L-1)混合液,采用比浊法(600 nm)测定细菌6 h的生长情况,并计算其抑制率。结果:在6 h时玉米须提取物和花青素对3种细菌的生长抑制呈现出时间剂量依赖性曲线。在玉米须提取物(70 g·L-1)和花青素(0.625 g·L-1)培养细菌6 h时,单独成分对大肠埃希菌的抑菌率为(31.3±2.42)%和(21.6±1.89)%,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率分别为(25.3±2.85)%和(37.2±1.74)%,对克雷伯菌的抑菌率分别是(39.7±1.34)%和(15.3±3.67)%,而联合使用时对3种细菌的的抑菌率分别提高到(76.8±2.53)%,(80.1±1.74)%和(67.3±1.53)%。结论:玉米须提取物对克雷伯菌和大肠埃希菌抑制作用显著,花青素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制作用明显。联合使用既扩大了抗菌谱,又有协同抑制作用,能显著提高对3种致病菌的生长抑制。该组合可以用于慢性泌尿道的感染防治。  相似文献   

13.
目的:建立消炎止咳片中吗啡的HPLC测定方法.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Sinochrom-C18色谱柱(4.6 mm×250 mm,5μm),流动相乙腈-0..1 mol·L-1磷酸二氢钾溶液-甲酸(7.5∶92.5∶0.1),流速0.7 mL· min-1,检测波长284 nm.结果:吗啡在42.40 ~ 424.0 mg· L-1线性关系良好(r =0.999 9),平均加样回收率为100.25%,RSD 1.67%.结论:采用HPLC测定吗啡,方法简单、灵敏、准确,可用于消炎止咳片中吗啡的含量测定.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分析新疆阿魏树脂不同分离部位对结肠癌细胞HCT116抑制作用的活性,并确定其有效活性部位。 方法: 通过磺酰罗丹明B比色法(SRB)与流式细胞术以细胞密度1×105个mL,药物质量浓度250,125,62.5,31.25,15.6 mg·L-1(流式细胞术药物浓度为62.5 mg·L-1),检测新疆阿魏树脂不同分离部位(石油醚部位、乙酸乙酯部位,甲醇部位)对结肠癌细胞 HCT116药物作用24 h后的增殖抑制与凋亡作用,以IC50和总凋亡率作为指标衡量其各分离部位抑制肿瘤的活性效能。 结果: 石油醚部位:对结肠癌细胞HCT116增殖抑制IC50 68.7 mg·L-1,总凋亡率为(43.4±1.1)%;乙酸乙酯部位:IC5043.7 mg·L-1, 总凋亡率为(56.2±0.9)%;甲醇部位:IC5059.6 mg·L-1,总凋亡率为(46.7±3.1)%。 结论: 新疆阿魏树脂乙醇提取物的乙酸乙酯萃取部位对结肠癌细胞HCT116细胞毒性作用较强并能促进其大量凋亡,初步确定为新疆阿魏树脂抗肿瘤活性部位。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氧化苦参碱(OMT)对醛固酮(ALD)诱导心肌细胞损伤的改善作用及其作用机制。方法:采用胰酶消化法和差速贴壁法分离和纯化新生大鼠心肌细胞进行培养,采用1×10~(-5)mol·L~(-1)ALD建立心肌细胞损伤模型。实验分为空白组,模型组(1×10~(-5)mol·L~(-1)ALD),ALD+OMT高浓度(3.78×10-4mol·L~(-1))组,ALD+OMT低浓度(1.89×10-4mol·L~(-1))组,ALD+JNK抑制剂(JNK I,5×10~(-6)mol·L~(-1))组,ALD+阿司匹林(Asp,1×10~(-5)mol·L~(-1))组,即OMT,JNK抑制剂和阿司匹林组先以相应药物预处理2 h后加入终浓度为1×10~(-5)mol·L~(-1)的ALD共同孵育24 h。二甲基噻唑蓝(MTT)法检测细胞存活率,Giemsa染色观察心肌细胞形态学变化情况。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及实时荧光定量PCR(Real-time PCR)分析OMT对ALD诱导JNK蛋白表达水平,JNK磷酸化(p-JNK)水平及mRNA表达的影响。结果:与空白组比较,ALD可显著降低心肌细胞存活率(P0.01)并改变细胞形态,OMT可显著改善醛固酮诱导的心肌细胞存活率降低(P0.01)并使细胞恢复至正常形态;Western blot结果显示ALD可诱导JNK蛋白磷酸化水平升高(P0.01),而OMT可显著抑制ALD诱导的p-JNK表达增加(P0.01);Real-time PCR结果显示,与空白组比较,ALD可诱导JNK mRNA表达增加(P0.01),使用OMT进行预保护后,各组基因表达均没有显著改变。结论:OMT对ALD诱导的心肌细胞损伤具有保护作用,其作用机制与抑制JNK蛋白磷酸化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6.
研究植物蛇床Cnidium monnieri干燥成熟果实中的香豆素类成分及其细胞毒活性,为进一步开发利用蛇床子提供依据。采用大孔树脂、硅胶和Sephadex LH-20、C18柱色谱等方法分离纯化,并运用波谱方法对所分离的化合物进行结构鉴定。采用MTT法对所分离得到的化合物进行L1210癌细胞毒活性实验。从蛇床子中分离鉴定了11个香豆素类化合物,分别为蛇床子素(1)、佛手柑内酯(2)、花椒毒酚(3)、花椒毒素(4)、欧前胡素(5)、异虎耳草素(6)、欧前胡素酚(7)、补骨脂素(8)、5,7-二甲氧基香豆素(9)、水合羟基前胡内酯(10)、swietenocoumarin F(11)。化合物 7,9~11 为首次从蛇床属植物中分离得到。在样品溶液浓度为1×10-5 mol·L-1的条件下,化合物 1,5,10, 11 对小鼠白血病L1210细胞体外生长的抑制率分别是70.13%,63.10%,55.77%,75.08%,表明上述化合物对L1210细胞具有较明显的体外细胞毒活性。  相似文献   

17.
目的: 研究马尾松等5种中药的乙醇提取物的体外抗氧化活性。 方法: 采用乙醇超声提取法获得各中药提取物,并以抗坏血酸(VitC)为阳性对照来考察其对超氧阴离子(O2-·)、羟自由基(·OH)、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自由基(DPPH·)的清除效果。 结果: 甘草、丹参、马尾松、当归、罗汉松对O2-·的抑制率分别为(浓度相当于原药材100 g·L-1):15.86%,11.68%,11.31%,7.88%,5.94%;在清除DPPH·的实验中各中药的IC50(g·L-1)分别为:丹参1.6,马尾松1.87,罗汉松3.11,甘草13.91,当归22.32;而在清除·OH的实验中各中药的IC50(g·L-1)则为:丹参1.6,罗汉松2.02,马尾松2.1,甘草2.77,当归4.03;而三大体系阳性对照的IC50分别为0.047,0.93,0.21 g·L-1结论: 5种中药乙醇超声提取物均具有一定的抗氧化活性,其中丹参、马尾松效果较好;但与阳性对照Vit C相比仍有一定差距。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9种蓼科植物的体外抗菌活性.方法:采用纸片扩散法和多孔板法研究9种蓼科植物的不同提取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SA)、耐甲氧西林的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和β-内酰胺酶阳性的金黄色葡萄球菌(ESBLs-SA)的抑制活性.结果:四季红甲醇提取物和四季红乙酸乙酯提取物质量浓度在50 g·L-1对SA,MRSA和ESBLs-SA的抑菌圈直径较大,其中四季红乙酸乙酯提取物对3种菌均有抑制作用,MIC全部为0.062 5 g·L-1;多孔板法中,辣蓼乙酸乙酯提取物(IC50 0.45 g·L-1)活性最好.结论:实验证明蓼科植物提取物对SA,MRSA,ESBLs-SA有较好的抑制作用,尤其是四季红和辣蓼的抗菌活性较显著.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裸花紫珠Callicarpa nudiflora提取物对血小板活化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雄性SD大鼠50只,随机分为空白组,云南白药组(0.930 g·kg-1),裸花紫珠提取物低、中、高剂量(0.131,0.263,0.525 g·kg~(-1))组,连续给药10 d。给药结束后分别提取各组动物血小板,采用微量版法测定二磷酸腺苷(adenosine diphosphate,ADP)诱导的血小板聚集率;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血小板中血栓素(thromboxane B2,TXB2),5-羟色胺(5-serotonin,5-HT)含量。采用ELISA法检测血小板中环磷酸腺苷(cyclic adenosine 5'-monophosphate,c AMP)的释放量。采用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裸花紫珠提取物对血小板中磷酸化-磷脂酰肌醇3激酶(phosphatidylinositol-3-kinases,p-PI3K)蛋白表达的影响。结果:给药后,裸花紫珠提取物可明显增强ADP诱导的血小板聚集反应(P0.05),可明显促进血小板释放TXB2和5-HT(P0.05)。另外,裸花紫珠提取物低、高剂量组血小板c AMP含量分别为(3.074±0.538),(3.340±0.265)nmol·L~(-1),较空白组(3.795±0.586)nmol·L~(-1)明显降低(P0.05),裸花紫珠提取物中剂量组血小板中c AMP为(3.003±0.242)nmol·L-1,较空白组有显著提高(P0.01)。裸花紫珠提取物可显著提高p-PI3K激酶蛋白表达量(P0.01)。结论:裸花紫珠提取物可显著上调ADP诱导的血小板活化,其机制可能与其显著增强血小板ADP受体(P2Y12)所介导的信号转导有关。  相似文献   

20.
新疆鼠尾草总酚酸的体外抗氧化活性   总被引:1,自引:4,他引:1  
目的:研究新疆鼠尾草总酚酸提取物和纯化物的体外抗氧化活性。方法:以40%乙醇提取和大孔吸附树脂纯化分别制备得到新疆鼠尾草总酚酸的提取物和纯化物,以维生素C(VC)为对照,通过体外化学模拟方法测定新疆鼠尾草总酚酸提取物和纯化物的还原能力、对·DPPH自由基、羟基自由基(·OH)和超氧自由基(O2-·)的清除能力,研究新疆鼠尾草总酚酸的抗氧化活性。结果:新疆鼠尾草总酚酸提取物和纯化物清除·DPPH自由基的作用50%清除浓度(IC50,分别为0.029,0.039 g·L-1)弱于VC(IC500.018 g·L-1);对羟基自由基(·OH)的清除作用(IC50分别为0.212,0.165 g·L-1)强于VC(IC500.356 g·L-1);对超氧自由基(O2-·)的清除能力(IC50分别为3.735,1.913 g·L-1)弱于VC(IC500.390 g·L-1),其纯化物还具有一定的还原能力。结论:新疆鼠尾草总酚酸具有较强的抗氧化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