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正腹主动脉瘤(abdominal aortic aneurysm,AAA)是多因素影响的具有潜在破裂风险的主动脉病理扩张性疾病。大多数AAA患者常无症状,然而瘤体一旦破裂预后极差,病死率高达90%。AAA管腔瘤样扩张常伴随主动脉管壁慢性炎性浸润、中层平滑肌细胞(vascular smooth muscle cells,VSMCs)降解变薄和弹力纤维结构破坏紊乱和异常增生、细胞外基质(extracellular matrix,ECM)合成/降解失衡。AAA的发病机  相似文献   

2.
腹主动脉瘤(Abdominal aortic aneurysm,AAA)是肾下腹主动脉直径≥3 cm,主动脉直径>正常直径50%以上的血管致死性疾病.腹主动脉瘤的组织病理学改变主要为腹主动脉壁细胞外基质(extracellular matrix,ECM)重塑,迄今缺乏特异针对腹主动脉瘤的药物治疗.近年研究证实定位于溶酶体的组织蛋白酶(Cathepsins)通过促进血管炎症、诱导中膜平滑肌细胞凋亡、增加血管新生和激活其它蛋白水解酶的活性,导致血管壁重塑而促进腹主动脉瘤的形成.Cathepsins有望成为腹主动脉瘤治疗的新靶点.  相似文献   

3.
基质金属蛋白酶和炎症在腹主动脉瘤发病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腹主动脉瘤(AAA)发病率很高,其最重要特点是有破裂倾向,AAA破裂的病死率可达90%。AAA的形成是解剖学、遗传学、环境学和生物化学等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其中基质金属蛋白酶类(MMPs)活性增加和腹主动脉瘤壁炎症可导致细胞外基质(ECM)破坏,在AAA的形成、发展和最终破裂中起重要作用。本文就MMPs和炎症在AAA形成、发展和演变中的作用及两者在此过程中的联系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4.
胸主动脉瘤(TAA)是累及主动脉壁的致命性疾病.目前,TAA的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清楚,可能存在遗传及环境因素的共同作用,同时通过血流动力学变化、透壁炎症反应及细胞外基质降解和重构等机制,引起动脉弹性和胶原蛋白破坏,导致主动脉壁变薄并向外膨胀及动脉瘤形成.本文综述TAA分子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5.
胸主动脉瘤(TAA)是累及主动脉壁的致命性疾病。目前,TAA的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清楚,可能存在遗传及环境因素的共同作用,同时通过血流动力学变化、透壁炎症反应及细胞外基质降解和重构等机制,引起动脉弹性和胶原蛋白破坏,导致主动脉壁变薄并向外膨胀及动脉瘤形成。本文综述TAA分子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6.
腹主动脉瘤(abdominal aortic aneurysm,AAA)实质是一种病理性动脉扩张症,由于腹主动脉管壁局部粥样硬化或受外伤破坏,特别是中内膜的破坏,导致腹主动脉管壁薄弱,局部或弥漫扩张(径向扩张大于正常直径的1.5倍以上)形成动脉瘤。男性55岁以后,女性70岁以后AAA的发生率迅速增加,因此该病以老年男性居多。男女比例为5~10:1,65岁以上男性超声筛查AAA的患病率在4%~9%。  相似文献   

7.
<正>腹主动脉瘤(abdominal aortic aneurysm,AAA)是多种因素诱导的具有遗传倾向性潜在致命的心血管疾病。一般指一段或数段腹主动脉中层弹性纤维断裂,胶原蛋白降解,血管壁薄弱无法承受血流冲击的压力而出现的病理性扩张最终导致动脉壁膨出形成血管瘤,病程中患者常出现背部或下腹部疼痛。当患者出现撕裂样疼痛时常提示腹主动脉瘤破裂,一旦瘤体破裂将造成内科及外科均无法及时处理的大出血,  相似文献   

8.
腹主动脉瘤(abdominal aortic aneurysm,AAA)是一种复杂的受多种因素影响的主动脉疾病。目前,对AAA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血流紊乱、炎症反应、氧化应激、内皮机械传感器等在AAA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其发病机制尚不明确。主动脉微循环是动脉壁血流和血氧的重要来源之一。近年来,越来越多证据表明主动脉微循环障碍可能在AAA发生发展、治疗及预后中发挥重要作用。因此,探究AAA疾病进程中可能的微循环学发病机制,有助于提高和促进对靶向微循环的AAA辅助治疗策略的认识和发展,具有重要的转化医学价值。  相似文献   

9.
两种实验性腹主动脉瘤大鼠模型的比较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为探讨和比较两种腹主动脉瘤大鼠模型特征,以便进一步为腹主动脉瘤体内研究提供基础,选取SD大鼠肾下腹主动脉猪胰腺弹力蛋白酶恒压灌注,或使用豚鼠肾下腹主动脉正位替换。利用特殊染色和免疫组化技术,分别于术后2周和4周,观察腹主动脉形成率、形态学变化及基质金属蛋白酶水平。结果发现,64%酶灌注大鼠和88%异种移植大鼠形成腹主动脉瘤,均无出血或腔内血栓形成。与灌注型腹主动脉瘤相比,移植型腹主动脉瘤壁损伤更为严重,基质金属蛋白酶2及基质金属蛋白酶9表达也显著增高。证明两种方法均能诱导腹主动脉瘤形成,但以移植模型更为稳定可靠。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组织蛋白酶B在人腹主动脉瘤(AAA)中的表达情况,以探讨其在AAA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对17例AAA患者(AAA组)和6例正常腹主动脉尸体供肾者(正常腹主动脉组)的腹主动血管标本行苏木精-伊红染色、Van Gieson法染色和免疫组化技术染色,研究组织蛋白酶B对血管中膜的改变情况。结果:与正常主动脉组相比,在Van Gieson法染色中可见AAA组胶原含量有不同程度的增加。α-平滑肌肌动蛋白在AAA组和正常主动脉组中表达的平均吸收度分别是0.2634±0.0530和0.3335±0.0549,其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1)。组织蛋白酶B的平均吸收度2组分别为0.3465±0.0479和0.1306±0.0579(P<0.01)。结论:AAA患者血管平滑肌细胞表达的组织蛋白酶B水平增加,参与了血管壁的破坏和重建过程。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高血压对腹主动脉瘤进展过程及管壁炎症活动的影响。方法将新西兰雄性大白兔30只随机分为A组和B组,各15只,2组采用高浓度弹力蛋白酶(100IU/ml)在低压力状态下腔内灌注的方法制备肾下腹主动脉瘤模型,B组于手术成功后次日起持续给予1000ng/(kg·min)的血管紧张素Ⅱ泵注。分别于术前、术后1、2和4周行腹主动脉超声检测及耳缘静脉采血,动态监测血压;观察动脉瘤体直径、扩张率和增长率;检测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MMP)-9、MMP-2、C反应蛋白(CRP)水平。之后每组各处死5只,留取动脉组织标本进行病理及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与A组比较,B组术后1、2和4周血压明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瘤体直径均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术后1周比较,2组术后2和4周扩张率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A组与B组术后1、2和4周时扩张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51.66±5.72)%vs (57.21±6.16)%,(91.25±6.84)%vs (106.84±6.86)%,(94.10±7.41)%vs (133.20±9.51)%,P0.05];与A组比较,B组术后增长率明显增快,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A组比较,B组术后血清MMP-9、MMP-2、CRP及免疫组织化学CD68巨噬细胞染色面积百分比明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血压可以通过上调MMP-9、MMP-2、CRP表达加重血管壁炎症活动,明显促进兔腹主动脉瘤进展。  相似文献   

12.
随着氟喹诺酮类抗生素在临床上运用愈加广泛,其对主动脉瘤及夹层的影响逐渐被关注。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氟喹诺酮类抗生素的使用与主动脉瘤/夹层发生、发展的风险呈正相关。患有主动脉病或处于主动脉病高危因素的人群暴露于氟喹诺酮类抗生素会增加发病风险,而这一潜在风险尚未在临床治疗中引起足够的重视。本文回顾氟喹诺酮类药物的临床运用及与主动脉病的相关性,总结其影响机制,针对临床目前的现状提出必要的警示,以及未来可能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观察组织蛋白酶B及其抑制剂Cystatin C在人腹主动脉瘤平滑肌细胞中的表达情况,以探讨其在腹主动脉瘤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 对21例腹主动脉瘤患者和8例正常腹主动脉尸检者的腹主动脉血管标本行苏木精-伊红染色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组织蛋白酶B及其抑制剂Cystatin C对血管中膜的影响.结果 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可见组织蛋白酶B和Cystatin C分别在腹主动脉瘤、正常腹主动脉中免疫反应阳性,阳性定位于平滑肌细胞质;腹主动脉瘤平滑肌细胞中组织蛋白酶B阳性细胞平均光密度值明显增高,Cystatin C明显降低,与正常腹主动脉之间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 腹主动脉瘤平滑肌细胞中组织蛋白酶B表达增强,Cystatin C表达下降,组织蛋白酶及其抑制剂Cystatin C间的不平衡可能引起动脉瘤壁细胞外基质广泛降解,从而导致腹主动脉瘤的发生和破裂.  相似文献   

14.
腹主动脉瘤(A bdom inal aortic aneurysm,AAA)是最常见的主动脉扩张性病变。AAA的发生机制复杂,目前研究认为腹主动脉壁结缔组织的蛋白分解变性、炎症和免疫反应、腹主动脉壁的生物应力和解剖学特点及分子遗传学缺陷是其病理基础。现将AAA病因学研究进展综述如下。1腹主动脉壁  相似文献   

15.
目的采用表达谱基因芯片技术筛选破裂性腹主动脉瘤组织中的差异表达基因。方法选取破裂性腹主动脉瘤组织标本6例,以年龄、性别构成、动脉瘤直径等相仿的6例未破裂腹主动脉瘤作对照。抽提总RNA,纯化mRNA后逆转录制备杂交探针,采用含有4 096种人类基因全长cDNA的表达谱芯片进行差异表达谱分析,通过Northern blot或Western blot反向验证部分差异表达基因。结果在破裂性腹主动脉瘤组织中发现差异表达基因共有124条,上调的基因89条,下调的基因35条;共存性基因有42条,其中上调基因29条,下调基因13条。差异表达的基因有与基质代谢、炎性因子及粘附分子、细胞凋亡、原癌基因或抑癌基因、细胞信号和传递蛋白、细胞骨架和运动蛋白相关基因表达密切相关的多种基因参与。通过Northern blot等方法反向验证基质金属蛋白酶9和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剂2基因,证实在腹主动脉瘤组织中存在基质金属蛋白酶9和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剂2的mRNA及蛋白产物的差异表达。结论应用表达谱基因芯片筛选破裂性腹主动脉瘤中的差异表达基因,可能为其发病机制及防治的研究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低氧诱导因子(HIF)-1α、基质金属蛋白酶(MMP)-2及MMP-9在腹主动脉瘤(AAA)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68例AAA及20例正常腹主动脉组织中HIF-1α、MMP-2及MMP-9的表达,并分析三者与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结果 HIF-1α表达于AAA中膜及外膜平滑肌细胞、巨噬细胞的细胞核中,MMP-2表达于AAA中膜及外膜平滑肌细胞的细胞质中,MMP-9表达于AAA中膜及外膜平滑肌细胞、巨噬细胞的细胞质中,三者在正常腹主动脉组织中均不表达。AAA中HIF-1α、MMP-2及MMP-9的阳性率显著高于正常腹主动脉(P<0.001)。AAA中动脉瘤直径≥5.0 cm的患者HIF-1α、MMP-2及MMP-9的表达高于动脉瘤直径<5.0 cm者(P<0.001);AAA中有发生心脑血管意外史患者HIF-1α、MMP-2及MMP-9的表达高于未发生者(P<0.001)。AAA中HIF-1α、MMP-2及MMP-9与年龄、性别、有无吸烟史及高血压无关。同时AAA中HIF-1α、MMP-2及MMP-9表达两两呈正相关。结论 HIF-1α在AAA中高表达,并与MMP-2及MMP-9起协同作用,在AAA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7.
探讨在腹主动脉瘤形成过程中细胞周期调控下的细胞增殖与死亡的关系。选取豚鼠-大鼠异种移植腹主动脉瘤模型,以平滑肌细胞α-肌动蛋白、增殖细胞核抗体免疫组织化学检测和原位末端DNA标记法分别作为血管平滑肌细胞定性定位、细胞增殖与凋亡分析方法,利用计算机图像分析技术动态观测后1、2、3、4周阳性细胞灰度值和百分比。结果发现,1-2周,移植腹主动脉直径已有中度扩张,细胞增殖指数大于细胞凋亡指数;3-4周,移植物呈显著扩张,细胞凋亡指数大于细胞增殖指数;移植组血管平滑肌细胞凋亡与移植动脉直径呈现显著正相关。证明细胞增殖和凋亡贯穿于腹主动脉损伤重构的全过程,两者平衡失调导致了腹主动脉瘤的形成和发展。  相似文献   

18.
腹主动脉瘤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腹主动脉瘤患者的死亡率是正常人的4倍,该病对男性的影响是女性的10倍。其发病机理:因血管平滑肌弹性蛋白的随龄下降及胶原蛋白安全网作用的失效,导致动脉瘤扩张、破裂;几种遗传性连接组织紊乱与其早年的形成有关。各种检查方法中以超声波检查最适合。治疗:对小的动脉瘤应用β受体阻断剂,可减慢其扩大;腹主动脉瘤直径达到5或5.5cm或年生长率超过1cm时,考虑手术修补。  相似文献   

19.
主动脉瘤是威胁人类健康的重要疾病,一般表现为主动脉病理性的扩张,以腹主动脉瘤最为常见。miRNA是一类单链非编码小RNA,广泛参与转录后基因表达的调控。随着近年研究的逐渐深入,miRNA已被视作腹主动脉瘤进展中的重要调控分子。理解miRNA在腹主动脉瘤发生发展中的调控机制,有助于疾病的早期诊断、靶向治疗及预后判断。  相似文献   

20.
腹主动脉瘤是一种常见的血管退化性疾病,常引起猝死.目前缺乏有效的早期诊断和防治措施.为进一步提高腹主动脉瘤的诊疗水平,已经建立了多种动物模型.并应用多种技术诱导腹主动脉瘤的产生,以期能够明确其发病机制并发现新的诊治方法.该文总结了诱导腹主动脉瘤动物模型的技术方法并讨论各自的优缺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