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ndoscopic retrograde cholangiopancreatography,ERCP),通过40余年的发展,已成为涵盖诊断和治疗两方面多种手段的一个代名词,国外已将其称之为"ERCP相关手技(ERCP re-lated operation)"。到今天,更多深层次的含义是定义  相似文献   

2.
目的比较标准结肠镜和单气囊小肠镜辅助下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ndoscopic retrograde cholangiopancreatography, ERCP)在Roux-en-Y吻合术后患者中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研究2017年1月—2020年12月就诊于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杭州医院行标准结肠镜或单气囊小肠镜辅助下ERCP的70例Roux-en-Y术后胆道疾病患者资料, 依据内镜使用不同, 分为标准结肠镜组(n=43)与单气囊小肠镜组(n=27)。比较两组进镜成功率、插管成功率、ERCP成功率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70例患者共行了81例次ERCP。标准结肠镜组和单气囊小肠镜组进镜成功率分别为91.8%(45/49)、78.1%(25/32),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04, P=0.153)。标准结肠镜组和单气囊小肠镜组原始乳头插管成功率分别为74.1%(20/27)和1/6, 标准结肠镜组原始乳头插管成功率显著高于单气囊小肠镜组(P=0.016)。标准结肠镜组和单气囊小肠镜组ERCP成功率分别为75.5%(37/49)和59.4%(19/32),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  相似文献   

3.
目的:评估短单气囊小肠镜(single balloon enteroscope, SBE )辅助下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ndoscopic retrograde cholangiopancreatography, ERCP)在Roux-en-Y术后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鼓楼医院消化内镜中心2019年5月—20...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消化道改道患者通过气囊辅助内镜行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收集2016年4月-2017年10月陆军总医院收治的消化道改道术后行气囊辅助内镜ERCP患者12例(4例胆肠吻合术后,8例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4例患者采用双气囊小肠镜,8例患者采用单气囊小肠镜。回顾性分析治疗结果及并发症和术后转归情况。结果 10例患者完成气囊辅助内镜ERCP,总体成功率为83.3%,2例患者系单纯性吻合口狭窄,8例在狭窄的基础上合并肝内胆管结石。2例未完成的患者中1例因胆肠吻合口极度狭窄,导丝未能进入胆管内;1例因R-Y肠肠吻合口角度太小,镜身和套管无法进入输入袢。术后发生黄疸1例,消化道穿孔1例,并发症发生率为16.7%,均经内科保守治疗后痊愈。结论气囊辅助内镜ERCP安全性良好,疗效确切,与传统ERCP相比,成功率较低,有独特的并发症。  相似文献   

5.
经十二指肠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是诊断胆胰管病变常用方法,但因不能区别病变的良恶性使其应用受到限制。1974年,胆胰管造影影像系统的发展促进了疾病病理诊断的进步。然而,子镜的结构和操作困难的相关技术问题及方便胰管活组织检查工作通道的缺乏使它的临床应用和普及受到限制。近来,我院采用了德国铂立公司的超细胆胰管镜影像系统。这种新型子镜系统有更细的外径,通过小切口或柱状气囊扩张就很容易插入,更易于操作。这种高分辨率的可调节操控镜身的子镜系统能最大范围直视胆胰管病变,有足够的工作孔道便于治疗操作,如肝内胆管结石的取石,支架的放置及药物注射等,有足够的工作孔道便于治疗操作,如肝内胆管结石的取石,支架的放置及药物注射等。通过临床10例患者的应用实践,总结治疗方法,包括适应证和禁忌证、术后并发症如急性胰腺炎,组织损伤导致的出血和胆汁瘘等。目前,我们正在不断探索这种新型子镜系统的临床效果,改进操作技术以提高子镜可操控性,同时开展液电或激光石碎石的有效应用,以减少组织损伤和降低住院费用。  相似文献   

6.
缪林  王飞 《临床肝胆病杂志》2014,(12):1259-1266
近年来,随着内镜技术和介入技术的不断发展,许多新的设备和方法已经应用于临床,使得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在胆胰疾病中的应用迅速发展。回顾并总结了ERCP在胆胰疾病中的应用,包括ERCP在胃肠道改道术后患者、孕妇患者、胆道良恶性狭窄患者、胰腺假性囊肿患者中的应用,Spy Glass、光动力学疗法、射频消融术的应用,ERCP相关十二指肠穿孔的处理及ERCP术后胰腺炎的预防等。ERCP的发展和应用使得胆胰疾病的诊治不断向前迈进。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治疗性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对胆胰疾病患者肝功能和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筛选2005年1月-2015年7月北京市垂杨柳医院应用电子十二指肠镜行ERCP治疗的397例胆胰疾病患者。根据不同病种分为8组:良性梗阻组(109例)、恶性梗阻组(47例)、胰腺炎组(27例)、异物梗阻组(127例)、单纯性胆管炎组(19例)、胆瘘组(15例)、十二指肠乳头憩室组(29例)、肝移植术后组(24例)。实施ERCP前1天和实施ERCP 4周后检测受试者的肝功能:ALT、AST、ALP、GGT和TBil。ERCP治疗完成后1个月对疗效进行全面评估。计量资料同组治疗前后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多组间比较采用方差分析;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结果各组受试者实施ERCP后,其ALT、AST、ALP、GGT以及TBil均有显著改善,即ERCP可以明显改善受试者肝功能(P值均0.05)。疗效评估发现,ERCP治疗后,各组的症状均有明显缓解,单纯性胆管炎组全部治愈,而肝移植术后组和恶性梗阻组只能达到好转的效果。结论治疗性ERCP可显著改善患者的肝功能;但对肝移植术后患者和胆胰肿瘤患者,需要在进行ERCP治疗的同时实施腹腔镜手术联合治疗。  相似文献   

8.
目的评估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行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ndoscopic retrograde cholangiopancreatography, ERCP)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及内镜选择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2021年12月在空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消化内镜中心接受ERCP诊治的34例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患者的临床资料, 分析插镜成功率、诊断成功率、治疗成功率、ERCP成功率和不良事件的发生情况。结果 34例患者接受了50例次ERCP诊治。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ERCP的插镜成功率、诊断成功率、治疗成功率和ERCP成功率分别为92.0%(46/50)、93.5%(43/46)、88.4%(38/43)和76.0%(38/50)。结肠镜和气囊辅助式小肠镜辅助ERCP的成功率分别为76.0%(19/25)和75.0%(18/24);共有3例不良事件, 1例患者术中发生胆肠吻合口黏膜撕裂, 1例患者术中发生心跳呼吸骤停, 1例患者术后发生胆管炎。结论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行ERCP总体是有效和安全的。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使用结肠镜和气囊辅助式小肠镜辅助ERCP具有相似的成功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ERCP对肝胆术后胆漏诊断及治疗作用。方法对2003年1月至2008年12月接受ERCP诊治的120例肝胆术后胆漏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20例胆漏患者中,诊断肝外胆漏(Ⅰ型)71例、肝内胆管漏(Ⅱ型)39例、胆囊管漏(Ⅲ型)10例。其中76例行内镜下鼻胆管引流术(ENBD),35例行胆管内支架引流术(ERBD),3例行ERBD+ENBD,2例单纯行经内镜乳头括约肌切开术(EST),1例放置可回收金属支架行金属支架引流(EMBE),3例内镜治疗失败。共完整随访98例,占81.7%(98/120),其中有效治愈胆漏85例,有效治愈率为86.7%(85/98),平均胆漏愈合时问为(18.2±7.0)d。各型胆漏中,Ⅲ型胆漏有效治愈率最高,为100.0%,且该型胆漏愈合时间最短,为(8.2±3.5)d;在Ⅰ型和Ⅱ型胆漏中,对应非肝移植术后胆漏有效治愈率明显高于肝移植术后(P〈0.01),且愈合时间明显变短(P〈0.01)。结论ERCP是诊治肝胆术后胆漏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手段,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可作为肝胆术后胆漏诊治的首选方法,对于Ⅲ型胆漏治疗效果尤佳。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在儿童胆胰疾病诊治中的疗效与安全性。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6年7月至2016年6月期间于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消化内科住院接受ERCP诊治的共115例年龄在18岁以下的患儿的临床资料,总结分析其麻醉方式、治疗方法、成功率、术后并发症情况。 结果 115例患儿共接受221例次ERCP操作,其中,诊断为胆总管结石81例次,胆总管囊肿22例次,胆道蛔虫症3例次,慢性胰腺炎66例次,胰腺分裂症45例次,急性胰腺炎43例次。31例次在气管插管全身麻醉下进行,分别完成胆、胰管开口切开,胆、胰管取石,胆、胰管内支架置入,鼻胆管、鼻胰管引流等相关操作。操作成功率为98.6%(218/221),操作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为7.2%(16/221),包括7例次(3.2%)术后胰腺炎,5例次(2.3%)术后出血,4例次(1.8%)术后胆管炎,并发症均于治疗后缓解。 结论 儿童胆胰疾病中先天性解剖异常较为常见,早期儿童胆胰疾病由经验丰富的内镜医生进行ERCP诊治是有效和安全的。  相似文献   

11.
AIM: To compare the efficacy of double-balloon enteroscopy (DBE) and single-balloon enteroscopy (SBE) in therapeutic endoscopic retrograde cholangiography (ERC) in patients with Roux-en-Y entero-enteric anastomosis.METHODS: Retrospective analysis of our patient cohort revealed 4 patients with enterobiliary anastomosis and Roux-en-Y entero-enteric anastomosis who underwent repeated ERC with DBE and SBE because of recurrent cholangitis.RESULTS: A total of 38 endoscopic retrograde cholangiopancreatography procedures were performed in 25 patients with Roux-en-Y entero-enteric anastomosis. DBE was used in 29 procedures and SBE in 9. The 4 patients who underwent repeated ERC with DBE and SBE suffered from recurrent cholangitis due to stenosis of the enterobiliary anastomosis. ERC was performed repeatedly to achieve balloon dilation with/without biliary stone extraction and multiple stent placement at the level of the enterobiliary anastomosis. In all 4 patients DBE and SBE were equally successful. Compared to DBE, SBE was equally effective in passing the Roux-en-Y entero-enteric anastomosis, reaching the enterobiliary anastomosis and performing therapeutic ERC.CONCLUSION: This retrospective comparison shows that DBE and SBE are equally successful in the performance of therapeutic ERC at the level of the enterobiliary anastomosis after Roux-en-Y entero-enteric anastomosis.  相似文献   

12.
及良、恶性病变的鉴别有较高的敏感性和准确性.  相似文献   

13.
肝移植术后胆管吻合口狭窄的内镜处理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 探讨内镜下处理原位肝移植术(OLT)后胆管吻合口狭窄(AS)的有效方案,并对影响疗效的因素进行分析.方法 65例OLT后超过3个月的患者接受ERCP诊疗,在行狭窄段充分扩张后,置入尽可能多的塑料支架,维持支架支撑6个月以上,随访观察AS改善情况.结果 该组患者共接受90次治疗,分别采用不扩张、探条扩张和6~10mm气囊扩张进行狭窄段扩张;置人2~6根塑料支架,平均置入3根,总口径达14~42 F,平均达22.8 F,支架支撑0.2~37.8个月,平均8.0个月.迄今共有54例次接受支架拔除及胆管再造影评估,其中26例次显示AS基本消除,采用气囊扩张加2根以上支架(总口径>21 F)支撑满3个月及以上者AS消除率达81.0%(17/21).有3例患者在拔管后狭窄复发,均为支撑不足6个月者.结论 根据OLT患者的病情,采用分期循序的内镜处理原则是行之有效的,内镜下采用扩张加多支架支撑,有望基本消除AS,为取得满意的疗效,应尽可能采用气囊扩张并同时置入2根以上(至少21 F)支架,支撑时间不宜少于6个月.  相似文献   

14.
目的评价胰管导丝占据法在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中胆管选择性插管困难时的应用价值。方法2008年6月至2012年6月间共3505例患者符合入选条件。开始均尝试对患者用导丝辅助的括约肌切开刀行选择性胆管插管(标准法),若导丝反复进入胰管5次仍未插管成功则导丝留置于胰管,退出切开刀另用一根导丝尝试插管(占据法),尝试失败则行经胰预切开或针状刀乳头开窗术(占据法失败行预切开),若尝试插管达5次胰管亦未能进入则行针状刀乳头开窗术(胆胰管插管失败行预切开)。比较各组间胆管插管成功率及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标准法插管成功率(93.4%)明显高于占据法(54.8%,P〈0.001)、占据法失败行预切开(81.3%,P〈0.001)及胆胰管插管失败行预切开(84.6%,P=0.011);占据法失败行预切开及胆胰管插管失败行预切开插管成功率均明显高于占据法(P值均〈0.001);各组间术后胰腺炎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标准法插管成功后行括约肌切开有2例出血,行预切开插管患者中有5例出血、1例穿孔,无死亡病例。结论胰管导丝占据法胆管插管成功率虽不高,但当标准插管法困难时应首先尝试,以尽量避免预切开的风.呤.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腔内隧道式电切疏通在ERCP治疗胆管重度狭窄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14例胆管良恶性重度狭窄只能勉强通过导丝而扩张导管等器械不能通过的ERCP治疗患者,将双腔针状切开刀沿导丝插至狭窄处并伸出刀丝,在X线监测下向前推进行腔内电切疏通,形成隧道至可通过扩张导管或柱状气囊以达到延续治疗的目的.结果 14例患者成功12例(85.7%),7例恶性胆道狭窄患者均植大金属支架,5例良性狭窄患者经柱状气囊扩张后3例植入双塑料支架、2例植入单根塑料支架.失败2例(14.3%),为恶性胆管狭窄,由于肿瘤组织位于肝门部并侵及左、右肝管,使狭窄段管腔呈直角形弯曲,针状刀电切至弯曲处时与导丝不能平行推进,故放弃继续治疗.无严重出血、穿孔等并发症及死亡病例.结论 采用胆管腔内隧道式电切疏通狭窄的方法,可实现对部分危重患者、常规ERCP下因操作困难而放弃治疗的患者达到成功治疗的目的,从而提高了内镜下治疗重度胆道狭窄的成功率.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治疗70岁以上老年人胆道梗阻性疾病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对2001年1月至2007年12月行ERCP胆管引流术治疗的218例老年患者(≥70岁)和189例非老年患者(<70岁)进行回顾性比较分析.结果 老年组平均年龄为(79±9)岁,非老年组为(56±7)岁.老年组和非老年组的胆管引流成功率分别为96.8%(211/218)和97.4%(184/189);ERCP操作时间分别为(55±30)min和(58±34)min;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16.1%(35/218)和13.8%(26/189);病死率分别为1.83%(4/218)和1.06%(2/189),两组间均无统计学差异.但老年组重复行ERCP治疗35例(16.1%),显著高于非老年组的5.8%(11/189).结论 ERCP胆管引流术治疗老年胆道梗阻性疾病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是一种创伤小、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7.
胰管支架在内镜治疗困难的急性胆源性胰腺炎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胰管支架在内镜治疗困难的急性胆源性胰腺炎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2005年1月至2009年12月间入院行内镜治疗急性胆源性胰腺炎困难患者81例,随机分为胰管支架治疗组35例,而未放置胰管支架的46例患者作为对照组,术后2组使用相同药物治疗,病情平稳后取出胰管支架(平均11 d),出院后随访3个月.结果 2...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双导丝插管技术在肝移植术后胆道并发症致ERCP插管困难病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91例肝移植术后胆道并发症致ERCP插管困难患者,在判定困难插管的10min插管时间内导丝已进入胰管的6例患者纳入双导丝组,其他85例患者按抽签单双号方式随机分为2组。双导丝组44例,男41例、女3例,年龄30~61岁,平均41岁;常规组47例,男41例、女6例,年龄33—56岁,平均43岁。2组均尝试插管20min后终止,对2组胆总管插管成功率、获得成功插管的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双导丝组胆总管插管成功率为36/44(81.8%),常规组为33/47(70.2%),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双导丝组获得成功插管的时间为(11.7±3.2)min,明显短于常规组的(16.8±2.8)min(P〈0.05)。双导丝组术后高淀粉酶血症发生率为25.0%(11/44),常规组为21.3%(10/47),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术后均无严重感染、大出血和穿孔并发症发生,常规组术后确诊2例轻度胰腺炎,双导丝组无一例发生胰腺炎。结论双导丝插管技术能较快地获得成功胆总管插管,未较常规插管明显增加并发症发生率,可在肝移植术后致ERCP插管困难病例中尝试使用。  相似文献   

19.
为探讨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ndoscopic retrograde cholangiopancreatography,ERCP)下胆胰管支架置入联合胰腺局部切除术(enucleation,En)治疗胰头部囊腺瘤的安全性与临床疗效,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2023年1月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行ERCP+En(ERCP+En组,n=11)与En(En组,n=12)治疗的胰头部囊腺瘤患者临床资料,对比两组一般情况、术中情况、围术期并发症、住院时间及随访结果。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ERCP+En组中,ERCP置入胆胰管支架顺利,术后出现高淀粉酶血症3例,经保守治疗好转。两组En术中均无中转开腹、输血发生,术后均无严重并发症。ERCP+En组与En组术后B/C级胰瘘分别为0例和3例(P=0.001),中位住院时间分别为11 d和15 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U=2.25,P=0.031);两组中位En时间(145 min比155 min,U=0.03,P=0.952)、中位术中出血量(100 mL比120 mL,U=0.05,P=0.78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中位随访18个月,两组患者均无复发,ERCP+En组无胆胰管狭窄发生,En组中2例发生胰管狭窄,1例发生胆管狭窄。内镜下胆胰管支架置入联合En治疗胰头部囊腺瘤可有效减少术后胰瘘,避免远期胆胰管狭窄等并发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