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卞栋 《淮海医药》2002,20(6):491-492
目的:探讨肢体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32例急性肢体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患综合性治疗体会。结果:20例患完全康复,11例好转,1例发生肺栓塞。结论:采用尿激酶、肝素、中药、取栓术等综合性方法治疗32例急性肢体深静脉血栓形成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重度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股动脉溶栓治疗。方法 用Seldinger法行患侧股动脉穿刺,顺向置入中心静脉导管,每日向导管内注射生理盐水100ml 肝素6250IU 尿激酶5万IU 复方丹参10ml 0.25%普鲁卡因30ml,同时口服潘生丁,患肢弹性绷带捆绑。结果 5例经治疗后血栓均完全消失,无并发症出现。结论 股动脉置管溶栓治疗重度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后综合征的手术治疗效果。方法回顾分析2000年12月至2007年12月本院收治的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后综合征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患肢症状明显缓解率57.0%,部分缓解率40.4%。6条患肢溃疡未一期愈合,无严重并发症。随访1~6年,5条患肢溃疡复发,1条患肢转流桥闭塞。结论依据准确的血流状态评价、采用个体化的治疗方案能够有效缓解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后综合征的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4.
目的 通过对于妇科手术后下肢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分析,观察其临床表现及治疗结果。方法 采用抬高患肢,患侧足背静脉注射尿激酶溶栓,并给予抗凝、祛聚、扩容及手术取栓等综合治疗。结果 11例妇科手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者中,10例分别在治疗6~18天内,顺利出院。1例发生轻度深静脉血栓形成后遗症,3月后痊愈。结论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是妇科术后常见的严重的并发症之一,应早预防、早发现、早治疗。  相似文献   

5.
李红梅 《淮海医药》1998,16(2):49-49
溶栓疗法是将溶解血栓的药物尿激酶或链激酶,给急性心肌梗塞早期患从静脉或冠状动脉内输入,溶解堵塞冠状动脉的血栓,可挽救大量缺血的心肌,缩小梗塞面积,改善急性心肌梗塞的预后。我院从1994年开始进行静脉溶栓治疗,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6.
美国哈佛大学公共卫生学院一项最新研究成果表明,空气中的灰尘(悬浮颗粒物)可能导致腿部血栓。研究人员用10年时间,在同一地区对870名深静脉血栓患者和1210名没有患血栓的人进行比较,结果表明,每立方米空气中的颗粒物增加10微克,患深静脉血栓的危险就会增加70%。临床测试表明,接触颗粒物较多的人的血栓凝结得更快。深静脉血栓是临床上常见的血管外科疾病,  相似文献   

7.
蔡咏 《中国实用医药》2008,3(13):122-123
目的观察疏血通注射液加尿激酶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0例应用疏血通注射液加尿激酶治疗,对照组30例单用尿激酶治疗,并检测血液流变性、进行患肢静脉系统彩色超声多普勒检查。结果治疗组疗效及再通率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治疗后血液流变学指标均有改善,而治疗组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疏血通注射液加尿激酶对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有明显疗效,并能降低血液黏度、改善血液流变性,且安全可靠,是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有效药物。  相似文献   

8.
目的总结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的护理经验。方法对30例血栓闭塞性脉管炎手术治疗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对手术前、后做好临床护理工作。结果轻度,中度血栓治疗有效率100%,对重度期疗效稍差,有效率95%以上。结论血栓闭塞性脉管炎患经护理工作减轻患肢疼痛,减轻患者焦虑、悲观程度。增加患者的活动耐力,及时发现和处理并发症,并积极预防。  相似文献   

9.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治疗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深静脉血栓形成(DVT)并非少见,文献报告的尸检发现率为35%~25%,以下肢常见。下肢DVT的急性期并发症有肺栓塞及股白肿或股青肿,前者可使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出现死亡;后者可使患者截肢或患肢处于失功能状态,工作及生活质量受到严重影响。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治疗目前主要有抗凝治疗,溶栓治疗,手术治疗等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下肢深静脉血栓的诊断与疗效的评价。方法: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16例拟诊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患者进行检查,测量患肢静脉管径、受累部位,观察声像图及彩色多普勒的血流特征。随访治疗前后变化。结果:急性血栓者管径增宽。内有不规则低回声。彩色多普勒显示完全阻塞者无血流通过;不完全阻塞者为充盈缺损且血流缓慢。经溶栓治疗及肢体活动等系列治疗后,血流逐渐恢复。慢性血栓显示回声较高,治疗后范围缩小,需时较长。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对诊断下肢深静脉血栓及疗效的评价具有重要意义,并且具有重复性好、可靠性高的优势。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在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通过彩色多普勒对116例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病人的诊断和疗效观察进行分析和探讨。结果116例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中所有病人初诊时血管内径患侧较健侧明显增宽,血栓呈低回声;完全堵塞者管腔内未见彩色血流显示;不完全堵塞者管腔内可见彩色血流充盈缺损,脉冲多普勒示连续低速血流频谱,不随呼吸而变化。经抗凝、溶栓治疗1周后复查,患肢疼痛消失,肿胀明显减轻;超声显示血栓段静脉管腔缩小,血栓完全再通或大部分再通,血流通畅,脉冲多普勒示血流频谱,可随呼吸而变化。结论彩色多普勒为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提供了早期、无创和具有高敏感性,特异性的检查方法,对指导临床用药并观察疗效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正>深静脉血栓形成是手术患者及内科重症患者的常见并发症之一,造成肢体肿胀、血栓远端静脉高压、疼痛等临床症状,如不积极、正确地处理,可能会导致躯体功能障碍,甚至死亡[1-2]。临床治疗深静脉血栓患者需要抬高患肢,促进静脉回流而减轻水肿,并需要将患肢制动,能够减小深静脉血栓脱落的概率。通常医护人员会使用普通垫枕垫放在患肢下,辅助抬高患肢,并嘱咐患者制动患肢。但普通垫枕的高度固定、适用性较差,无法根据患者的体形作相应调整,我科设计了一种制动抬高枕(国家实用新型专利号:ZL 2021 2 0249017.6),现报道如下:1制动抬高枕结构制动抬高枕包括枕体与底座(图1-4),底座呈梯形台结构,底座顶部设有凹槽,枕体嵌合在凹槽中,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评价下腔静脉滤器置入后经ATD消融及尿激酶溶栓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应用价值。方法 22例经彩色Doppler超声检查证实为下肢深静脉血栓患,先于下腔静脉内放置滤器,后经尿激酶溶栓治疗,其中6例同时行月国静脉ATD消融。尿激酶用量为25-100万U/天,平均给药5—10天。结果 22只下腔静脉滤器全部释放到位,展开良好。6例经ATD消融患,下肢深静脉即时开通。经尿激酶溶栓治疗后痊愈7例,显效12例,有效3例,无效0例。无一例出现肺动脉栓塞及颅内等重要脏器出血。结论 下腔静脉滤器置入后经ATD消融及尿激酶溶栓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14.
目的:总结综合预防护理在老年下肢骨折患者的非手术治疗深静脉血栓中的临床体会。方法选择2010年1月-2012年12月医院骨科收治的老年下肢骨折非手术治疗患者100例,分为治疗组78例和普通组22例。治疗组住院期间及出院后均进行入院评估、心理护理、患肢护理、疼痛护理、预防性抗凝治疗的护理、早期被动活动及功能锻炼等综合预防护理;普通组患者放弃住院并出院指导。比较2组发生深静脉血栓情况。结果治疗组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3.8%明显低于普通组的90.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老年下肢骨折患者非手术治疗深静脉血栓的综合预防护理,能够有效避免深静脉血栓的发生,且不增加住院费用,是非常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的综合护理方法。  相似文献   

15.
尿激酶(UK)是目前常用的有效溶栓药物。它们能使纤维蛋白的溶解原变为纤维蛋白溶酶,以溶解新鲜血栓的纤维蛋白而达到溶栓目的。我们甩UK作溶栓治疗老年(≥60岁)急性心肌梗塞(AMI)患43例,并与由于各种原因未作溶栓.用丹参静滴治疗29例老年AMI作对照,献报导AMI患应在≤6h内进行溶栓治疗.但由于我院老年病人反应迟钝、求诊不及时、常常来院时已超过6h,故我们应用UK治疗发病24h内AMI患,现将结果报导如下。  相似文献   

16.
目的 研究机械性血栓清除术对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近远期治疗效果、术后复发率、血栓后综合征(PTS)发生率的影响。方法 71例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依据分段随机化分组结果设置为参照组(35例)及试验组(36例)。参照组采用导管接触性溶栓治疗,试验组采用AngioJet机械性血栓清除术联合导管接触性溶栓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大、小腿患健侧周径差值及静脉通畅评分;治疗前后血液指标[红细胞计数(RBC)、血红蛋白(Hb)、D-二聚体(D-D)、纤维蛋白原(Fib)]水平;治疗后患肢消肿率、血栓清除率;治疗后PTS发生率、Villalta评分、复发率;治疗期间尿激酶用量、住院时间。结果 治疗后,两组患者大、小腿患健侧周径差值及静脉通畅评分均小于本组治疗前,且试验组患者大腿患健侧周径差值(2.73±0.42)cm、小腿患健侧周径差值(1.82±0.24)cm、静脉通畅评分(1.16±0.39)分均小于参照组的(4.65±0.78)cm、(2.71±0.18)cm、(2.24±0.78)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D-D、Fib低于本组治疗前,差异具有...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患肢浅静脉加压溶栓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本院2003-2008来共收治30例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患者,所有患者均采用患肢浅静脉加压溶栓方法,从患肢的浅静脉给予尿激酶,充气的血压计袖带包扎加压于患肢大腿处。结果27例临床症状消失,1例好转,有效率达93.3%,溶栓期间出现出血并发症1例,无肺动脉栓塞发生,无死亡。结论采取患肢浅静脉加压溶栓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有效,而且容易实施,效果良好,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华法林治疗左心房血栓的疗效。方法:患风湿性心脏病,左房室瓣(旧称二尖瓣)狭窄及心房颤动病人4例,经食管超声心动图检查。左心耳均有血栓。用华法林每天2.5mg治疗。每隔1wk复查1次凝血酶原时间,使凝血酶原时间延长到22-24s,凝血酶原指数控制在50%左右,并且密切观察皮肤、粘膜、消化道、泌尿道有无出血倾向。结果:1-2mo后3例复查食管超声左心耳血栓消失,1例开胸行左房室瓣手术,术中发现左心耳血栓消失,其中2例行左房室瓣球囊扩张术(PBMV)成功。结论:华法林可以治疗左房血栓,从而扩大了行PBMV的适应证。  相似文献   

19.
张颖 《青岛医药卫生》2005,37(5):372-373
下肢深静脉血栓(DVT)可以造成血栓后综合征,影响病人生活质量,甚至导致肺栓塞威胁病人的生命。外科手术后的病人几乎完全具备构成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三大要素:血管壁的损伤、活动减少血流缓慢和高凝状态。因此,外科手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发病率较高,高危人群如果没有预防措施,患小腿深静脉栓塞的机会40%~80%,下肢近侧深静脉栓塞的机会为10%~20%,致命性的肺梗塞为1%~5%。积极的预防和治疗外科手术下肢深静脉血栓具有重要的意义。下面谈一下外科手术后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护理体会。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病因,诊断,治疗。方法:对27例各种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均作患肢深静脉造影检查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采用尿激酶溶栓和低分子抗凝治疗14天。结果:本组女性17例(62.9%),血栓发生胆囊切除术后7例(25.9%),盆腔手术13例(48.1%),下肢和血管手术6例(22.2%),食管手术1例(3.7%)。深静脉造影全肢型19例(70.4%),其他类型8例(29.6%)。左下肢17例(62.9%),右下肢10例(37.1%)。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与深静脉造影检查符合率80%,26例治愈(96.3%)。结论:女性胆囊切除术和腹盆部手术是下肢DVT的高危因素;DVT多发生术后2WK内,左下肢全肢型居多,深静脉造影可确诊,溶栓和抗凝治疗有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